词条 | 流氓的盛宴 |
释义 | 基本信息译 名 白日饮酒/流氓的盛宴(台)/一千零一杯 片 名 Daytime Drinking 年 代 2008 国 家 ◎类 别 剧情/喜剧 语 言 韩语 导 演 卢勇石 Young-seok Noh 主 演 宋三东 Sam-dong Song 卓成俊 Sung-Jun Tak 李兰姬 Ran-hee Lee Kang-hee Kim Sang-yeop Yuk 剧情介绍刚和女朋友分手后的赫真和朋友在酒馆喝酒,说好一起去江原道的旌善旅行。然而第二天朋友们由于醉酒一个个都叫不醒,赫真执导独自出发。他住在一处偏僻的木屋里,结识了几位陌生人,这次旅行向他完全没有预想到的方向发展。 幕后制作本片导演卢勇石曾在韩国名族大学学习工业艺术和电影,后再音乐届从事歌曲创作,本片是他的长片处女作,先后在首尔独立电影节、全州电影节以及加拿大的电影节上亮相。“独自旅行令人兴奋。但同时又有着会遇到危险、会没意思等其他阻止你去独自旅行的想法。主角开始了这种不确定的旅行,和各种各样的人相遇,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加入了非常具有韩国特色的“白日饮酒”主题则让影片更加有趣。它会让人联想起日本的《赖皮之宿》,充满了幽默感。 影片评论影片《流氓盛宴》剧照影片流氓盛宴可以说是开创了韩国独立制片的全新时代!《流氓盛宴》是一出拥有着独自旅行的陌生与孤寂感的喜剧,同时这出喜剧还具有独一无二的韩国本土风格。当一个久居都市的伤心者为了逃避过往的生活,而与他的朋友相会在乡村时,他却发现摆在自己面前的压根就不是想象的那番光景,所有的海边小镇都已经关门、没有乘客、海岸被冻结而且压根没有手机信号!但他们不愿也不能返回汉城。在结识了一些本地居民后,主人公不得不遵守当地严格的饮酒文化——决不能辞绝第一杯酒,且老人所敬之酒必然饮尽。他发现自己越来越需要一个专业的护理,好让他从没完没了的宿醉中解救出来。影片就是在这么有些别扭的幽默中逐步推进,而至于主人公会不会在充满回味和满足感中结束这次的旅途,那就要看观者自己如何理解了! 精彩剧照简介本书深入探讨了盛行于当代中国的流氓话语现象。当代中国分为两个社会,一个是国家社会,另一个则是无秩序、无信仰、无权威和无道德的流氓社会,它以离开土地的两亿流民为基础,成为当代中国的隐形属性。本书以身份理论为逻辑前提,以流氓话语为对象,以酷语、色语和秽语等为分析元素,对渗透在各种文化样式(小说、诗歌、美术、音乐及大众文化等)之中的流氓叙事模式,展开了全面深入和独特新颖的阐释,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流氓话语的基本特征。读罢令人耳目一新。是流氓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是近年来中国思想界话语研究的罕见收获。 作者简介朱大可,当代负有盛名的文化批评家,学者,小说及随笔作家。祖籍福建武平客家。1957年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哲学博士,悉尼大学亚洲研究学院访问学者。现为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 目前主要从事中国文化研究与批评。著有《燃烧的迷津》、《聒噪的时代》、《逃亡者档案》、《话语的闪电》、《守望者的文化月历》、《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多卷)等。以新锐的思想和独特的话语方式见长,其见解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富有影响。 目录绪论:中国流氓学简史 一 流氓研究的不同论域 二 现有流氓学成果太及其缺憾 第一章 国家话语转型及其美学跃进 一 国家主义的话语转型 二 国家主义和流氓主义的互动 第二章 身份与话语:何处是故乡 一 中国社会的身份秩序 二 身份的修复机制 第三章 流氓话语:反讽的新世界 一 色语、酷语和秽语 二 流氓叙事 三 阅读与书写的反讽 四 当代流氓美学的话语模式 第四章 1920-1960当代流氓话语的历史起源 一 “五四”和“新文化”:酷语的起源 二 酷语的演进:鲁语和仇恨政治学的崛起 三 上山下乡:新流氓话语的摇篮 第五章 1980:新流氓话语的租借与复兴 一 1980年代的流氓语境 二 崔健摇滚:本土流氓话语的现代崛起 第六章 流氓话语的诗歌摇篮 一 先锋诗人:流氓话语的先驱 二 “非非主义”和 流氓美学 三 “莽汉主义”与草莽诗学 四 “撒娇派”及其犬儒哲学 第七章 王朔主义:众痞的玩世喜剧 一 小说反讽的苏醒 二“王朔主义”的诞生 三 电影与美术的视觉变法 第八章 1990-2000:文学里的流氓面容 一 痞子短语和流氓的面容 二 乡村酷语:农民的仇恨与暴力 三 流氓色语三部曲 …… 第九章 口语、口吃、口交:后流氓主义的夜宴 第十章 视觉符号的解构美学 第十一章 消费叙事和摇滚裂变 第十二章 大话、哄客和灵语失踪案 附录 流氓的精神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