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流坑村大宗祠
释义

流坑董氏大宗祠是祀奉其始祖宋赠户部尚书大司徒公董合的总祠堂,位于村北陌兰洲,是一座前带院落的三进式重檐建筑,坐北朝南略偏东,与左侧之桂林祠、右侧之文馆联为一体,形成一个宏大的建筑组群。创于元,明嘉靖甲申年(1536年)初建,万历丙戌年(1586年)重建,清嘉庆癸酉年(1813年)重修,惜于一九二七年被军阀孙传芳的残部邢玉堂所焚毁。大火过后,大宗祠废墟上残垣断壁,只剩下两尊红石狮子、六根石柱、九十六块旗杆石和前院的门楼与东、西侧牌坊。文馆和桂林公祠幸免于难。

对董氏大宗祠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是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一项重要的文物保护工程。乐安县对此十分重视,事前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编制了《流坑大宗祠遗址及文馆保护区整治规划与设计》,搬迁了原建设在遗址上的村小学,并邀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来承担这一任务。此次考古发掘是一次展示性的发掘工作,省里的专家、技术人员和当地文物工作者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以流坑董氏明万历族谱中的“董氏大宗新祠堂图”和清代族谱中的“董氏大宗祠图”为线索,严格按照文物考古发掘的程序与要求,布方分区进行发掘。揭露面积近3000平方米,清理出遗址上保存的所有建筑遗物,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陶片、瓷片、残砖和麻条石、柱础等建筑构件,基本上再现了当年董氏大宗祠焚毁与破坏后的面貌。前院地面遗物保存较好,东、西两侧牌坊的柱础、两牌坊之间的鹅卵石路面都比较完整,不但找到了清代的鹅卵石路面,而且还找到了明代的鹅卵石路面,三排旗杆石的残柱也历历在目;正面门楼的地面遗物不多,因新建学校的地基恰好是在此处,破坏较大,只残留下部分门楼墙基、柱基和两个狮子的底座基础;一进“育贤楼”留下四个柱基和部分墙基,天井较为完好,钟楼、鼓楼墙基比较完整,甚至有完整的倒塌的残墙;二进“敦睦堂”上残缺的一根石柱已经找到,三十二块半圆柱型的麻石静静地卧在东侧教室走廊的阶沿上,堂前天井及排水沟均保存完好;三进“孝敬堂”前的天井虽残破不堪,但其大部分构件还是可以见到的;东道房、西道房的房舍墙基以及东道房的门楼基础完好无损,有的门砧都保存下来了;大宗祠与文馆、大宗祠与桂林公祠之间的鹅卵石路面通道也比较完好。

大宗祠是董氏“千门万户,聚此一家”的标志,是流坑千年文明的象征。大宗祠遗址是流坑最富有历史感的文物古迹。发掘期间,许多村民前来参观,有的回忆当年在这里祭祀祖先的荣耀,有的痛斥军阀火烧大厦的罪恶,有的介绍地面遗物的情况,有的讲述文革期间建学校时如何保护好建筑遗物的事迹。许多参加发掘工作的村民对文物保护工作更有新的体会,他们表示一定要协助文物管理部门做好大宗祠遗址的保护与展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