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笃君
释义

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14岁考入成都天府中学高中。两年后,转入协进中学,开始关心时事,涉猎社会科学,是《大声周刊》的忠实读者。“七七”事变后,通过王干青(中国共产党党员)介绍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插班“抗大”第3期3大队(知识青年大队)学习,3个月后,被选入瓦窑堡“抗大”第4期1大队(军事大队)继续深造。在这里,他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原理,钻研了毛泽东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等著作,思想觉悟提高很快。1938年8月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下旬,党组织派他到后方工作。经武汉辗转到了重庆八路军办事处,被分派回成都工作。与中共成都市西北区区委书记张黎群单线联系,搞统战工作和负责筹措党的经费。利用家庭社会关系广交朋友,掩护张黎群活动。与李惠明(中共党员)等人,在大邑的青年学生中开展工作,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使肖汝霖等进步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1939年底到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反共高潮,在成都制造“抢米事件”,嫁祸于共产党,使很多共产党员被捕,遭到枪杀。中共川康特委采取紧急措施疏散、隐蔽暴露了身份的共产党员。他仍留成都坚持斗争,开展青年工作。春节期间,组织回乡探亲的大中学生及社会青年,举行联欢会,演唱《流亡三部曲》、《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救亡节目,倡议成立了大邑青年学会,发展学会成员遍及大邑、崇庆、邛崃、新津等县,近千人,为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武装斗争打下了基础。1943年10月,利用驻西昌24军136师师长刘元?与西昌行辕主任贺国光的矛盾,动员了成都、大邑、简阳等地进步青年进入西昌,安插在24军的军部及西昌地区政府、学校、新闻等机构中,作为开展统战工作的基本力量。1944年冬,日寇攻占贵州独山,重庆告急,他奉命筹组抗日游击武装。1946年春,胡春浦(中共党员)在成都开设群生公司,为党筹集活动经费。经营上遇到困难,他卖掉200亩田产,投入到公司。1947年,群生公司改组为大有字号,他将房产变卖维持经营。在他们积极努力经营下,为党提供了大量的活动经费。1947年秋,军统西南特区区长徐远举,率其爪牙由重庆来到成都,抓捕了胡春浦,查抄了大有字号。他得到消息进行了转移。另辟途径为党筹集经费,到西昌、冕宁等地“经商”,历尽艰辛,筹得一笔经费。1948年春,携巨款到雅安,被敌人发觉。2月18日,将其逮捕。被押到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受尽折磨,坚贞不屈,始终保持住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不向敌人低头。1949年11月27日,在重庆中美合作所大屠杀中殉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4: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