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子奇 |
释义 | 刘子奇,原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解放军少将军衔。中共七大正式代表。有同名人物,亦曾授国民军少将军衔,与人民解放军作战中俘虏。1959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1,解放军少将刘子奇简介刘子奇,1900年10月生,湖南省浏阳县古港区廖家湾村人。曾用名陈永塘。 早期革命经历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少年学徒,1915年当织布工人。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4月任浏阳游击队区联防队队长、支部书记。1929年冬任浏阳农民自卫军第四路指挥。1930年任湖南自卫军浏阳赤卫军第二师师长,参加攻打长沙战役,后随红一方面军行动。同年入红一方面军随营学校学习。毕业后任江西独立第五师第十三团政治委员兼团长。1932年2月任湘赣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1933年4月至7月任湘赣军区独立第三师师长。同年任湘赣军区第三分区指挥部指挥官。1934年4月任湘赣军区第十八师第五十三团团长。8月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第五十三团团长。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斗争和湘赣革命根据地多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任湘鄂川黔省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中共永顺县委书记。1935年4月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参谋长、代师长、师党委委员。10月任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副参谋长,11月任参谋长。率部参加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各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1936年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第五十一团团长。同年7月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副师长、代理师长。10月率部到达甘肃会师。12月入红军大学第二期学习。 全国抗战爆发后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九旅参谋长。1938年5月任八路军第三纵队第十支队兼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10月任河北民众抗日自卫军政治委员。1940年1月任八路军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7月任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副司令员。1942年4月进延安中共中央党校一部学习。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6月任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地委委员。9月任哈尔滨市保安司令。11月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松江军区第三(哈西)军分区司令员、哈西分区党委书记。1946年2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师第二十旅旅长。11月任牡丹江军分区司令员、党委书记。1947年9月任中共牡丹江省委常委、牡丹江军区委员会副书记。1948年1月任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八师师长、党委书记。8月任安东军区副司令员。同年12月至1949年2月任东北军区整训第二师师长。1949年3月至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一六五师师长、党委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任湖南军区郴州军分区司令员、党委书记。1951年6月任湖南军区参谋长、党委常委兼直属党委书记,新兵编练司令部司令员。1952年7月任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1963年离休。1976年10月因病逝世。 军衔军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2,国民党少将刘子奇简介刘子奇(1907~1993) 又名半亭,别字锦心,别号岸秋 湖南宁乡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步科毕业。湖南新田(一说宁乡)人。1922年加入湘军鲁涤平部当兵。1924年入广州建国湘军讲武堂,次年该校并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参加国民党与革命青年军人联合会。 人物履历刘子奇(1907—1993) 生于1907年12月5日(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一)。湖南新田人,字岸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级班军事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毕业,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三期步兵科肄业。 1928年8月军校毕业后派任军校军官团(兼团长蒋中正)第1营(营长廖士翘)第2连上尉连附。10月调任军官团(主任冯轶裴)教务处(处长汪镐基)上尉参谋。 1929年1月调升训练总监部(总监何应钦)国民军事教育处(处长王绳祖)少校训练员。5月派往日本留学。 1930年10月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三期步兵科学习。 1931年9月因“九一八事变”退学回国。 1932年1月派任第89师(师长钱大钧)军官训练班中校队长。 1933年2月调任浙江省保安处(处长俞济时)第1科(参谋科,科长梁源隆)中校副科长。 1934年3月调任浙江省保安第5团(团长高致嵩)中校团附。 1935年2月调升第4师(师长汤恩伯)参谋处上校主任。 1936年3月20日叙任陆军步兵中校。12月考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深造。 1938年10月陆大毕业后派任第31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少将高级参谋兼干部训练班教育长。 1940年3月调任独立第15旅(辖两团)少将旅长。6月调任第21补充兵训练处(处长万建蕃)少将副处长。 1941年4月调任第29军(军长陈大庆)少将参谋长。 1942年8月调任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部(兼总司令汤恩伯)少将副参谋长兼参谋处处长。同月6日晋任陆军步兵上校。 1943年9月调任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部(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少将参谋长。 1945年1月调任暂编第66师(辖三团)少将师长。10月调升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司令长官胡宗南)中将副参谋长。12月调任第123师(辖三团)中将师长。 1946年4月第123师整编为第123旅(辖三团),改任中将旅长。10月10日获颁胜利勋章。12月16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 1947年5月28日获颁四等宝鼎勋章。8月20日在陕西米脂与人民解放军作战中兵败被俘后留在西北野战军从事策反工作。 1949年10月派任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后勤军牧部部长。 1950年2月调任西北军区(司令员彭德怀)军事参议组组长兼高干轮训班教育组组长。 1955年2月转业后派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1956年6月当选民革甘肃省(主委邓宝珊)委员。 1958年10月调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当选民革上海市委员。 1959年4月当选全国政协(兼主席周恩来)委员。 1993年10月28日在上海病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