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月英
释义
1 中共山东省利津县纪委副书记刘月英

人物简介

张家口市康保县人,1941年1月出生。1958年,她响应上级号召,回乡在坝上草原深处历来未建过学校的穷山村办起了民办小学校,带领学生勤工俭学,解决了校舍、桌椅板凳、教学设备等问题,使全村学龄儿童都上了学。她兼负全村的扫盲工作,成绩十分突出,使全村青少年能读书看报,从而带动了全乡全县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被张家口地区授予坝上民办教育的一面旗织。1960年6月,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成为康保县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1964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87年调入张家口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人物生平

她是一位善良的女性,一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靠着对家乡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17岁初中毕业后主动回村办起学校,结束了家乡多年来没有学校的历史,让孩子们有书念,让大人们有盼头,让荒土地有希望……19岁时,她戴着全国劳动模范的桂冠,走进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她就是当年在康保县赫赫有名的刘月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938年,刘月英的父亲从山西省灵丘县逃荒来到康保县满得堂公社水晶脑包大队大洼村。两年后,父亲把刘月英的母亲、哥哥、姐姐从山西接了过来。1941年,刘月英出生了。 由于本村没有学校,到了上学年龄的刘月英只能和姐妹们背着书包到3里以外的水晶脑包中心校上学。箩筐成了她童年上学时最好的伙伴,每天放学后,她都要在回家的路上背一箩筐猪菜或柴火,回到家里再帮助母亲喂猪做饭。 家里孩子多了,日子过得更难,父亲几次想把刘月英卖掉,都被好心的父老乡亲们劝下。解放后,她家分到了土地。她记得有一年,父亲用小麦去县城换回了白洋布,母亲用锅底灰把布染了一下,给她做了一条新裤子。这是她第一次穿新衣服。她穿上新裤子跑遍全村各家各户让人家看。 从那时起,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就萌生了一个念头,长大后一定要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点事,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

4元钱办起民办小学

1957年,初中毕业后的刘月英,回到大洼村。此时,村中的许多人仍旧是“睁眼瞎”,连布票和粮票都不会认,有的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回想起自己起早贪黑、翻山越岭到3里以外上学的经历,让她感到了知识的重要,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1958年春天,上级要求每个自然村办一所民办学校。当时,刘月英是水晶脑包大队青年团副书记。大队书记找到她后对她说:“办学校可是咱大洼村百十来口子人的大事,你有这个能力,我们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了。”听完书记的话,她爽快地答应了。随后,生产队的领导把村北头的两间破民房连同4元钱给了她,她高高兴兴地开始创办全村有史以来的第一所民办小学校。 她挨门挨户做人们的思想工作,动员人家把孩子送到学校,整整跑了两个多月,终于做通了38名家长的工作。这年秋天,全村的学龄前儿童全部上学了,朴实的乡亲们给她送来了土豆、豆角、鸡蛋等土特产,表示感谢。 她用生产队给的4元钱买了3块马粪纸板,用墨汁染黑当黑板。她的执着办学也感动了父母,父亲把自己的寿木板扛到学校里当了学生们的课桌,母亲卖了家中攒下的鸡蛋,给她买了粉笔、白纸和课本,穷山沟里第一次响起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勤工俭学解决教学资金

1958年冬天,学校发展到了两个年级50多名学生。学生们的书本费、烤火费从哪里来?放学后,她就组织学生们到山上捡牛粪,捡柴火,用来生炉子取暖。那年的冬天特别冷,看到她带领着孩子们上山捡劈柴拾牛粪冻得手脸发紫,许多家长把自家的劈柴送到学校,助她一臂之力。看着朴实的乡亲们一张张对知识充满渴望的脸,更坚定了她办好学校的决心。 1959年秋天,没有经济来源的生产队,给了学校几亩快要收割的大豆和胡麻地。刘月英利用课余时间和休息天,带领学生们锄草、施肥、收割,用于解决学校的开支费用。但这几亩地对于解决学校的开支和50多名学生的书本费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她继续组织学生们勤工俭学解决学校的费用。 村民们的日子太穷了。能否买得起一张4分钱的白纸,也要决定于家中母鸡的产蛋量。于是,刘月英就给学生讲《神笔马良》的故事,鼓励学生们在地下练习写字。她还领着孩子们在村西边的山坡上开了一块荒地,立秋种上小葱,第二年春天再栽上,秋天到县城卖了,换回简易的教学器具,丰富学校的文体活动。

当上村里的扫盲老师

“月英的父母能给在外地的舅舅写信了!听说还是他闺女教的。”对于当时没几个人会写信的村民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新闻。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村子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之后,每天晚上,来她家写字识字的人越来越多,村里因势利导,这一年办起扫盲夜校,她当起了全村人的扫盲老师。 白天,她在学校里给孩子们上课,晚上回到家里简单吃上一口,就跑到扫盲班里给大人们上课。有时被大爷大娘们请到家里,她就耐心地在油灯下教他们识字。许多村里的大爷大娘叔叔婶子们跟着她学会了写名字,学会了认布票粮票,学会了写简单的日常生活用语,有书的村民一年夜校下来,学会了看报写家信。

19岁当上全国劳模

1960年,刚刚19岁的刘月英,迎来了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 她做梦也没想到,这一年,她这样一个坝上高原农家的“黄毛丫头”,能当上全国劳模,能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能亲自聆听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话语。 如今,50年过去了,但每每提起当时的情景来,刘月英都无法控制激动的心情。她回忆说,那是1960年6月8日上午,正在上课的她,突然被村干部叫出教室。村书记兴奋地告诉她,她已经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了,而且11号就要上北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听到这个惊喜的消息,她兴奋地讲完课,一口气跑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母亲高兴地跑到县城,为她买了一块花布做了一件新衣服。穿着这件新衣服,带着家乡父老的瞩托,带着全村人的希望,她来到了首都北京。见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时,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50年了,她至今仍珍藏着母亲为她上北京时做的那件新衣服。每每看到这件衣服,便想起了自己曾经为了山村教育事业而奋斗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1982年,刘月英担任康保县东关小学少先队辅导员。此时,家乡的教育状况已今非昔比,她继续带领同学们勤工俭学,没花国家一分钱,在康保县东关小学办起少先队大队图书室。1983年代表地区青年团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夏令营,荣获全国读书读报优秀奖。偶尔向孩子们回忆起自己的经历,他们懵懂的眼神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难以置信,总会让刘月英不怒反喜,是啊,上辈人的汗水与艰辛,目的不就是让现在的孩子们过上如今的好日子嘛。

从教师到警察和法官

1985年,刘月英调到保定第一监狱,由一名人民教师成了一名女民警。由于自己当过教师,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她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政治处从事文字工作。1987年,因工作需要,她被调到张家口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先后从事经济庭内勤、监察室、助理审判员等工作,所到之处干一行爱一行,给单位同事和领导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她当过教师,当过警察,当过法官,在康保县女性当中可算是个传奇色彩的人物。在康保县,如今上了点岁数的人们,只要一提起刘月英的名字,可以说无人不知。她桃李满天下的故事,至今仍被许多人传说。?

2 收藏爱好者

家住东风社区的刘月英老人,今年已经92岁高龄了,依然性情开朗,思路清晰。让老人骄傲的是家里有两件跟随了她一辈子的宝贝——— 锡酒壶和蒜臼。刘月英老人现在天天喝酒,她喝酒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从她学会喝酒的那一天,锡酒壶就伴随着她。多少次,锡壶掉到地上摔瘪了,她也舍不得仍,将筷子放进去捅捅再用。刘月英不会说“对酒壶有感情”这类话,她的话平凡又实在——— “家什能用就不能丢,我用完了还要传下去!”而那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蒜臼,就这样一代代传下去。刘月英的儿子于常德多次搬家,每次都记得带上这个蒜臼。孩子们不解:“你拿这么个笨重东西干啥?又不能使了。”于常德说:“怎么不能使?这个蒜窝子好使着呢,用它砸的蒜特别香!”这个蒜臼经历了兵荒马乱的年代,经过了多次搬家,蒜锤子用坏了好几个,它却保留了下来,见证着老于家的历史。

在东风社区,记者来到热情好客的刘月英家中。刘月英今年九十二岁高龄,身子骨仍然十分结实,如今还能干些烧水之类的活。她性情开朗,思路清晰,说话速度很快。刘月英老人招呼记者坐下后,拉起了家常。她向记者介绍了家里的两件跟随了她一辈子的宝贝——— 锡酒壶和蒜臼。

一天喝两盅活到九十九

刘月英从茶几底下拿出一个酒壶,笑呵呵地问:“你猜这个酒壶多少年了?”

这个锡做的酒壶,在手里掂掂颇有分量。壶嘴有些扁了,记者还没来得及开口,刘月英老人就一把接过去,三下五除二就把壶嘴捏圆了。刘月英说:“这个酒壶得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是从东关集上买的,那时候集上有锡匠,我的公公于秉纯最早使用它。那时候家里穷,吃饭都是问题,哪有闲钱喝酒?每当过节和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家里的老人才让我到街上打二两‘老白干’,家里再炒个花生米,吃菜喝酒,香得不得了!”

刘月英老人现在天天喝酒,每天中午半茶碗,晚上半茶碗,加起来三两酒。刘月英老人学会喝酒,要追溯到六十多年前,那时庄户人都要去坡里干农活,家里都带着茶和酒。到了冬天干活很冷,休息时家人就让刘月英喝一口酒暖暖身子。刘月英说:“刚开始觉得很难喝,后来喝习惯了,不喝就觉得不得劲。但那时候可不是想喝就能喝上的。”刘月英老人又说:“一天喝两盅,活到九十九。而且假酒我一口就能尝出来,度数不够,发甜。”

到了刘月英的儿子于常德这一辈,喝酒的不多。于常德说:“我不是离了酒不行的人,高兴的时候就喝两口。过年过节,家里来客人不能不备下酒,我就去白酒厂用地瓜干子换,那时候大约五斤地瓜干子换一斤白酒,有时还得找熟人才能换到。”再往后,就是改革开放后,生活条件好了,刘月英老人能够天天喝酒了,每次打一桶散装白酒,然后用锡壶慢慢喝。多少次,锡壶掉到地上摔瘪了,她也舍不得仍,将筷子放进去捅捅再用。刘月英不会说“对酒壶有感情”这类话,她的话平凡又实在——— “家什能用就不能丢,我用完了还要传下去!”一百多年历史的蒜臼

蒜臼,也就是老百姓俗话说的“蒜窝子”,这在百姓家中几乎是必备用品。但于常德家的这个蒜臼却大有来头,家中五代人使用过它,有着百年历史。这是一个砂石做的蒜臼,虽然十分结实,但经过百年时光,上面也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蒜臼的边缘已经不那么齐整,中间深深地凹了下去。可以想象它里面砸过多少头蒜。

蒜臼经历了兵荒马乱的年代,经过了多次搬家,蒜锤子用坏了好几个,它却保留了下来,见证着老于家的历史。

这个蒜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于常德的爷爷于秉纯那一辈。于秉纯当年在东、西两关颇有威望。当年南北军在东关激战,民不聊生。于常德说:“那时候还有高高的城墙,南北军激战,一边攻城,一边就连人带梯子都掀下去。我爷爷摇着旗到两军中间,示意他们不要打了,给他们说和,并最终说和成功。”于秉纯一生不聚财,家门外经常支起几口大锅做饭,接济吃不上饭的穷人。他自己喜欢吃蒜,经常使用这个蒜臼。

这个蒜臼就这样一代代传下去。于常德多次搬家,都记得带上这个蒜臼。孩子们不解:“你拿这么个笨重东西干啥?又不能使了。”于常德说:“怎么不能使?这个蒜窝子好使着呢,用它砸的蒜特别香!”1995年后,于常德家里不再使用这个蒜臼,但也没有丢掉,而是小心放在里屋中。于常德说:“论值钱,这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它是祖上传下来的,我们应该把它传下去。”

3 南京正大耳鼻喉医院耳鼻喉副主任

专家介绍

姓名:刘月英毕业院校:山西医学院

所在科室:耳鼻咽喉科

工作经历:从事耳鼻咽喉临床工作30年余年

曾在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在省级医院任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多年。

院内外职务

正大耳鼻喉医院耳鼻喉副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委员

诊治专长

能熟练运用各类先进技术对耳聋、耳鸣、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扁桃体炎、慢性咽炎、声带息肉等疾病进行诊疗及各类耳鼻喉急症的抢救治疗。尤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咽喉常见病多发病有独特的见解。

治疗特色

在中、西医学的基础上,“取长补短”, “能吃药、不手术;能微创,不损伤;力求中西结合,标本兼治”。 在微创治疗局部病灶的基础上,根据个体差异,利用中医药,因势利导,扶正固本,进行全身调节,增强体质,达到彻底康复。

学术成就

在各类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4 济南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

刘月英,女,1970年11月生,山师附中英语高级教师,1995到附中工作至今,03年起担任英语备课组长和工会组长,曾获济南市优质课一等奖;济南市课件比赛一等奖;山东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山东师范大学“三八”红旗手;山师工会工作积极分子;山师附中优秀教师;山师附中十佳教职工;山师附中十佳班主任。参加济南市“义教”服务,曾赴澳大利亚进修学习,在国内南京等地参加优秀教师培训,受聘于海南省教育厅担任海南省中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导师,担任多位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

多篇论文获国家、省、市一等奖;在《中国青年报》《现代教育导报》发表文章;学校考核被多次评为“优秀”;主编或参编了多种教辅材料;所辅导学生多人次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全国一、二、三等奖;获全国中学生英语作文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全国英文读后感大赛济南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生活日报杯”济南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荣誉称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1:4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