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月明 |
释义 |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副研究员,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工专业,进入中石化长岭炼化公司研究院从事催化裂化材料与催化剂的研制、开发和应用工作;1997年~1999年于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中石化湖南建长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生产技术与管理工作;2004年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先后主持了10余项分子筛催化材料与催化剂的中试放大、工业试生产、工业生产及应用工作,曾任技术员、工程师、技术开发部经理。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副研究员人物简介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学术简介 一直从事分子筛催化材料与催化剂及应用的研究开发工作,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特别在分子筛的新型合成方法及其在绿色化工过程中的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完成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十条龙”技术攻关项目“苯和乙烯液相烷基化生产乙苯成套技术”,该项目已于2000年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建成投产。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完成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术攻关项目“新型催化氧化材料钛硅分子筛(HTS)的研制开发”和“铬硅分子筛(CrS-1)的研制开发与中试放大”等项目,2004年新型催化氧化材料钛硅分子筛(HTS)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巴陵分公司7万吨/年环己酮氨肟化工艺中成功应用。目前已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1篇,申请发明专利20项(7项授权),获得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承担科研项目8项,在研4项。 研究方向 分子筛与多孔材料,绿色化学与化工 招收物理化学硕士研究生 代表性文章1. 刘月明,张凤美,代振宇.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0, 16(4): 1-5. 2. 刘月明,张凤美,舒兴田.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2, 18(6): 26-30. 3. 刘月明,张凤美,舒兴田,何鸣元.催化学报. 2003, 24(10), 779-782. 4. 刘月明,张凤美,舒兴田,何鸣元. 催化学报. 2003, 24(10), 783-786. 5. Yue Ming LIU, Feng Mei ZHANG, Hai Hong WU, Hai Jiao ZHANG, Jian Guo YANG, Xing Tian SHU, Ming Yuan HE. Chin. Chem. Lett., 2004, 15(10), 1258-1260. 6. P. Wu, Y. Liu, M. He, T. Tatsumi. J. Catal. 2004, 228(1), 183-191. 7. P. Wu, D. Nuntasri, J. Ruan, Y. Liu, M. He, W. Fan, O. Terasaki, T. Tatsumi. J. Phys. Chem. B., 2004,108, 19126-19131. 8. P. Wu, T. Miyaji, Y. Liu, M. He, T. Tatsumi. Catal. Today, 2005, 99:233-240. 9. 沈刚,刘月明,吴鹏,何鸣元. 工业催化. 2005,13(9),1-5. 11. P. Wu, Y. Liu, M. He, M. Iwamoto. Chem. Mater., 2005, 17 (15): 3921-3928. 12. Song F, Liu Y M, Wu H H, He M Y, Wu P, Tatsumi T. Chem. Lett., 2005, 34(10): 1436-1437. 13. 刘月明,吴海虹,吴鹏,赵东元,何鸣元. 化学学报,2005, in press. 14. Song F, Liu Y M, Wu H H, He M Y, Wu P, Tatsumi T. J. Catal., 2005,in press. 15. H. Wu, L. Wang, H. Zhang, Y. Liu, P. Wu,and M. He,Green Chem., 2005, in press. 16. P. Wu,Y. Liu, and M. He. Zeolite News Letters, 2005, in press 代表性专利1. SAPO-11 分子筛及其合成方法以及含该分子筛的催化剂. WO 02053499. 2002. 2.具有AEL结构的磷酸硅铝分子筛及其合成方法. ZL 99109681. 9. 2003 3. SAPO-11 molecular sieve, its synthetic method and a catalyst containing the molecular sieve. USP 6,596,156. 2003. 4. SAPO-11 molecular sieve, its synthetic method and a catalyst containing the molecular sieve. EP1350763. 2003. 5.一种钛硅分子筛的制备方法.ZL 03189675.0, 2005. 6.一种钛硅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ZL 03141681.0, 2005. 7.一种4-氯代苯酐的制备方法. ZL 03151179.1, 2005. 8.具有AEL结构的含钛分子筛及其合成方法. CN1594084,2005 9.一种硅铝分子筛及其合成方法. CN1594086,2005. 10.一种钛硅分子筛及其合成方法. CN1594087,2005. 11.一种酸改性的含钛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CN1657168. 2005. 12.一种钛硅分子筛ECNU-2及其合成方法. CN1654329. 2005. 13.一种分子筛ECNU-3及其合成方法. CN1654328. 2005. 14.一种环己酮肟的生产方法. Appl. 200510024447.3. 15.具有MWW结构的钛硅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200510025148.1 16.一种Ti-MWW分子筛的合成方法.CN1686795.2005. 17.一种MCM-22分子筛的合成方法.CN1686801. 2005. 获得的技术成果和奖励1.苯和乙烯液相烷基化生产乙苯成套技术.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成果鉴定, 中国石化鉴字[2001]第319号. 2.新型催化氧化材料钛硅分子筛(HTS)的研制开发.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成果鉴定, 中国石化鉴字[2002]第142号. 3.苯和乙烯液相烷基化生产乙苯成套技术. 2002年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4.用于苯和乙烯液相烷基化合成乙苯的AEB-2型催化剂的制备. 2002年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长岭分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5.一种钛硅分子筛的制备方法.2003年度上海市大学生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奖发明专利申请奖三等奖. 6.一种钛硅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2003年度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三枪杯”奖. 7.低成本高性能TS-1分子筛合成工艺. 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二届“大夏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8.新型催化氧化材料钛硅分子筛(HTS)的研制开发. 2004年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术发明一等奖. 深圳市宝安区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刘月明,现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宝安区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书法作品获第九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绿天杯”中国硬笔书法大赛一等奖,全国“小榄杯”书法大赛三等奖(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等。 中国计量学院研究生部教授人物简介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508 学位/学历 博士(后) 职 称 教授 一级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院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二级学科 物理电子学 研究方向 光纤传感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微光机电系统 刘月明,男,生于1965年8月,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8年7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5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5月至2005年五月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7月至2004年1月为日本东北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5年6月至2007年7月任西安理工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系副教授、教授,现为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学院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纤传感技术,微光机电系统以及光电检测技术,完成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其中SCI和EI检索二十余篇。 在研课题1.高温压力管道安全状况的在线监测技术,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80万,2010-2011,主持 2.光纤微加工D型光纤SPR敏感技术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万,2010-2011,主持。 获奖情况 1.荣获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会2002年度科研工作奖励. 主要专著刘月明等.镀膜硅微机械谐振器光热激励的实验研究.光学学报,23(5),2003( EI收录:03357615727) 刘月明等.硅微机械悬臂梁红外辐射热探测技术的研究.光子学报,33(3),2004刘月明等.微悬臂梁探测器的理论分析与优化设计.光学学报, 21(7), 2001 刘月明等.新型光纤环敏感元件的研究及应用实例.仪器仪表学报, 22(1),2001 刘月明等.适用于硅微机械谐振器件测量的光纤位移传感器.光子学报,32(10),2003 刘月明等.硅微悬臂梁谐振器的电激电拾方法研究.半导体光电,24(6),2003 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硅薄膜微机械光热激励响应规律的研究 (69776037),1998-2001,排名第二;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双折射F-P标准具谐振频率分裂规律研究(60278034),2003-2004,排名第二; 3.中国博士后基金会:新型硅微机械非致冷红外探测器研究(2002032225),2002-2004,主持; 4.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基金:新型硅微机械红外热敏感元件的研究(00JKI263),2001-2003,主持; 5.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基金: 基于F-P共振腔的光热驱动硅微机械光调制器研究(02JK155),2003-2005,主持; 6.中日校际科研合作项目:纳米微复制技术制备微光学器件研究,2003-2005,日本东北大学,主持; 7.西安理工大学中青年创新基金:基于MOEMS技术的光纤集成F-P微机械敏感器研究,2003-2005,主持; 8.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光纤端面F-P腔敏感微器件技术研究(06JK230),2006-2007,主持; 9.中科院王宽诚博士后科研工作奖励基金:硅微机械红外热探测器研究,2002-2004,主持;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可调谐双频 Nd:YAG 激光拍波绝对距离干涉测量技术研究(5077 5180),2008- 2010,第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