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应
释义

刘应 (1875--1919),字灿之,汉族,贵州遵义老城水井湾人。幼读私塾,后领贡生,力攻经史,兼学数理医学。

主要事迹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入贵州大学堂学新政。次年贵州考选留学生,入选,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攻政法,并于日本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当时,黔籍学生成立时敏同志会,会中有孙中山的同盟会和梁启超的立宪党学生。同盟会学生常通过本机关的《民报》与梁启超办的《新民丛报》展开论战。刘应煌常于《民报》发表文章,抨击康(有为)、梁(启超)维护君权、延续封建统治的政治主张,颇受孙中山赏识。 三十三年,奉命回国赴江苏开展活动。至南京,以行医和编辑《鸡鸣》期刊作掩护。徐锡麟刺死安徽巡抚恩铭,江淮各省震动。刘应暌趁机撰写印发《致南京满清两江总督端方之规诫书》,列数清廷对外屈辱、对内施虐罪行。端方惊恐,派人搜寻命党人,同盟支部被毁。刘应煌因得民众掩护,幸免被捕。不久,江苏同盟支部恢复,盟东京总部委其为支部长。后因操劳成疾,患肺结核。经孙中山准许返籍调养,与总部及遵义革命党人保持联系。

轶事典故

清宣统二年(1910年)平刚返黔,专程至遵访间刘应,刘应陈述己见,平刚欣然采纳。辛亥革命成功的消息传至遵义,张图芝、喻界凡至家与其商议遵义革命事宜,密四乡团练作好军事起义准备;派人赴省联络、策划配合;派骨干监视协台和府县衙门策动清军反正,以利和平交权。遵义和平交权后,有人主张杀知府、知县,刘应则以视当事人态度决定遣回原籍或留作他用的主张力排其议,得多数人赞同。为维持秩序,刘应带病上街站岗,号召男人剪辫、女人放脚。遵义县成立议会,首任议长,不久当选为省和国会议员。后因病势日笃,力不从心,卧病于家。

民国元年(1912年)春,贵州宪政派人引滇军入黔,颠覆大汉贵州军政府,大肆屠杀自治学社成员。周素园远避贵阳岑仍与病居遵义家中的刘应诗文联系。周素园诗云:“忆昔风云会,屠龙意气豪。坦怀遭寇盗,挥泪哭朋僚。伟业空中幻,此身志未消。不谈刘与项,颇识莱与尧。”刘应和道:“旦夕风云变,乞庭借邻刀。故人皆死国,新宇冻木凋。策杖难为剑,盟府仰萧曹。厌病民深忧喘,孤愤恶石壕。”表现其坚定的革命气节。护国战争胜利后,孙中山致函慰问。民国8年病逝,时年44岁。

同名人物

刘  应  1935年6月生,江苏宝应人。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现任香港津富采油测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技术总监,曾任职于江汉油田。在大庆和江汉等油田一直从事测井专业工作,是我国首台声波测井仪的主要研制人之一,曾获原石油工业部集体嘉奖。1970年在江汉油田会战期间,首创声感组合测井解释图版,并投产应用。1980年以后,一直从事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剩余油测井方法研究,并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因为首创中子寿命“测一吐一测”测井技术,以及首创盐间白云岩油层识别技术等,三次在国际测井学术会议上宣布研究成果,《中子寿命“测—注—测技术确定剩余油饱和度》一文入选《中国科学技术文库》(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编)。退休后结合我国国情改为主攻低矿化度地区剩余油的测并方法研究,发明了硼中子寿命的特种作业测井工艺,取得了方法性突破,已在胜利、大庆、华北等油田推广应用,同时辑写有关论文6篇。1998年9月国家专利局公布了该项发明专利—一种对低矿化度地层油水动态监测的方法。20年剩余测井方法的研究证明,创建的“孔道三要素”概念是科学的,今以此为基础,以特种工艺的作业测井方法为手段,以监测剩余油为目的,目前正在从事论文集编写工作,题为《中子寿命“剩余油——孔道三要素——硼作业测井》”,力争为测井技术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0: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