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晓连
释义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第九届全国妇联副主席,特级飞行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

中文名:刘晓连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辽宁大连

出生日期:1949年11月

职业:飞行员

毕业院校:空军指挥学院

简介:

刘晓连,女,祖籍河北蠡县,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第九届全国妇联副主席,特级飞行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名誉会长。

简历

1965年7月从北京育才学校招飞入伍;1965年至1966年在空军第二航空预备学校学习;

1966年至1967年任空军第一航空学校飞行专业学员(现第一飞行学院),是新中国第三批女飞行员;

1967年至1969年任空军第13师飞行员;

1969年任空军第13师机长

1969年至1983年任空军第13师38团飞行参谋;

197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驾机进藏,成为第一个驾驶大型运输机进藏执行任务的女机长;

1983年至1987年任空军航空兵第13师38团副参谋长、副团长;

1986年空军学院(空军指挥学院)毕业

1987年至1996年任空军航空兵第13师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

1996年至1999年任空军武汉基地副政治委员;

1999年至2002年任空军指挥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副院长;

2003年8月当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

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执委,第九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

主要业绩

1969年,20岁的她担任机长,成为空军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女机长;1969年,她担任团飞行参谋,是中国军队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女作战参谋;1982年,她荣立一等功,成为中国第一位荣立一等功的女飞行员。她领受任务,驾机进藏,成为第一个驾驶大型运输机进藏执行任务的女机长;1986年,她从空军学院(空军指挥学院)毕业,成为空军第一位由院校毕业的女指挥员;1991年被空军首批授予“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

先后飞过7种军用运输机,安全飞行4000余小时,是第一位驾驶国产运—8飞机的女飞行员,也是第一位执行进藏任务的女机长。曾多次参加空运、演习、抢险救灾、科研试飞等任务。

多个“第一”和“之最”

刘晓莲、中国网视台执行台长秦金玮在一起

刘晓创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多个“第一”和“之最”:

最小的女机长

1969年20岁的她就担任机长,成为空军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女机长;

最小的空军女作战参谋

1969年担任团飞行参谋,是我军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空军女作战参谋;

第一位荣立一等功的女飞行员

1982年荣立一等功,成为我国第一位荣立一等功的女飞行员;

第一位由院校毕业的女指挥员

1986年从空军学院(空军指挥学院前身)毕业,成为我国第一位由院校毕业的女指挥员;

首批授予“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

1991年被空军首批授予“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

第一位师级女飞行指挥员

1991年,被晋升为师级,成为我国第一位师级女飞行指挥员;

飞机型最多的女飞行员

先后飞过7种机型,是目前我军所飞机型最多的女飞行员。

授衔时间

2004年7月由空军大校晋升为空军少将军衔。

获奖和荣誉

1982年荣立一等功;1991年被空军首批授予“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

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所带领的机组被空军授予“忠于职守,勇于献身,保证安全的模范机组”称号。

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先进妇女代表大会代表。

让母爱的感动传遍中国

-- 访全国妇联副主席刘晓连

作为一名女性,刘晓连深谙母亲的含义。她说:“母爱是纯洁的,母亲的人格形象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中国天津母亲文化周」选出了10位「让你感动的中国母亲」,她们的事迹让我们为之动容,并终生难忘!”

刘晓连对这次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认为,这次『中国天津母亲文化周』以『热爱母亲、回报母爱』为主题,充分展示了天津文化发展的丰硕成果和妇女儿童事业的成就,弘扬了无私奉献的母亲精神。

稿源: 北方网-城市快报 编辑: 李萌

保护战友战机

-- 中国传奇飞行女将军刘晓连创奇迹

中国网 时间: 2007-07-27

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六日电 题:中国传奇飞行女将军刘晓连

作者 郭凯 杨春源

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刘晓连是一位与新中国同龄的传奇飞行女将军。她先后飞过七种机型,是目前中国军队所飞机型最多的女飞行员。

说起刘晓连,人们都会想到她曾创造的航空史上的奇迹。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日九时三十二分,刘晓连和她的机组完成转场任务后,驾驶军用运输机从张家口机场返回部队。当飞机爬升到七百米高度时,忽然受到一架歼击机的撞击,“嘭”地一声巨响,机组人员全部被震昏过去……

被震倒在中央操纵台上的刘晓连清醒过来后,第一个发现飞机已下坠四百多米。“快抢救飞机!”她大吼一声并奋力撑起身子,双手紧紧抓住驾驶盘,但由于机头底部被撞破,机体变形,机械、电器、仪表等设备严重损坏,部分操纵系统失灵,飞机似一匹脱缰的野马难以驾驭。就在这万分危急之际,她强忍伤疼在机组人员的协同下,以超常的力气将飞机拉平。

此时又出现意外。正当刘晓连机组艰难地驾驶重伤的飞机降落时,她发现跑道上有歼击机在起降,如果强行在跑道上迫降,很可能与其它战机相撞,造成机毁人亡。于是,她毅然决定在备降的草坪上着陆。在前起落架被撞掉的情况下,刘晓连靠平时练就的过硬的技术和临危不惧的军人品质,飞机迫降成功!

一场灾难避免了!事后专家们在检查飞机时认定,机上铆钉等连接部件已大部分断裂,再有三分多钟,飞机将在空中解体。这样的飞机能安全飞回,在航空史上是奇迹。从飞机被撞到成功迫降只有五分钟。就在这短短的生死之间的五分钟里,刘晓连创造了奇迹,保住了战友与战鹰的安全,为此她荣立了一等功,被授予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成为人们仰慕的英雄。

“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干!”正是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刘晓连在她四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不停奋进,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第一”和“之最”。

一九六九年,二十岁的她担任机长,成为空军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女机长;一九六九年,她担任团飞行参谋,是中国军队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女作战参谋;一九八二年,她荣立一等功,成为中国第一位荣立一等功的女飞行员。她领受任务,驾机进藏,成为第一个驾驶大型运输机进藏执行任务的女机长;一九八六年,她从空军学院(空军指挥学院)毕业,成为空军第一位由院校毕业的女指挥员;一九九一年,被空军首批授予“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

如今,刘晓连不再驾机升空了,但她仍然保留着做飞行员的标准:一切都要做到最好!身为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她以四十多年来形成的独特品质和作风,培养着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空军指挥员。同时,还在为中国女飞行员的培养尽心尽力。

文章来源: 中新网 责任编辑: 陈维松

女飞行员刘晓连死亡飞行5分钟

人民网 :郭少英,2001年3月21日

塞北初秋,晴空万里,山野金黄。1982年9月20日上午,刚刚圆满完成转场任务的刘晓连机组,准备驾驶安-2 6运输机从张家口机场返回部队。

飞机开始在跑道上越来越快地滑行。舷窗外,停放在跑道另一侧的一架架高空高速歼击机仿佛跳动着向后退去。刘晓连驾机离开了地面,金属“大鸟”轰鸣着直刺蓝天。

飞机爬升到700米高度时,刘晓连看了一下表,9点33分。

“阳光刺目。她拉下遮阳板。就在这一刹那间,她的心像突然被毒蛇咬了一口似地紧缩起来,脸上顿时不见一丝血色。”一位作家这样描述接下来的故事。 “正前方有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正向她迎头飞来。那架歼击机的机身是乳白色的,机身完全溶化在耀眼的阳光里,因此谁也没有发现它。

是一架正在降落的飞机!

赶紧作规避动作吗?不可能了。有经验的人知道,如果飞行员在空中能够用眼睛看到正面有飞机飞来,那么绝对逃脱不了相撞的惨剧,何况那是架超过音速两倍的飞机……她甚至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她看见歼击机后的1/5 秒的时间内,一切就发生了。———两机在700米的空中相撞!”

2001年2月7日上午,谈起自己十几年前的这一段空中遇险,刘晓连平淡地说,她事先并没有发现飞机,也不可能发现,因为这架正准备降落的歼击机是从安-26运输机的右后下方与之相撞的。一大块歼击机机翼斜着揳入安-26的机腹。

“嘭”的一声闷响,刘晓连只觉眼前一黑,就在瞬间和机上所有人一样被震昏过去。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刘晓连清醒过来。她发现自己被震倒在中央操纵台上。飞机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还在飞着。她立刻感到了生的希望。

这时飞机正向左侧下坠,座舱内烟雾弥漫。飞机已严重损伤。

突然,透过烟雾,她隐约看见一座山峰正向她直扑过来。刘晓连立刻惊出了一身冷汗。她知道这个机场附近的山高不过300米左右,就是说,她的飞机被撞后已下坠了近400米。她顾不得伤痛,赶紧撑起身子,双手紧紧拽住操纵杆,将下坠的飞机奋力改平,然后渐渐又拉起来。她好像看见黄绿色的树梢从机腹下呼啸而过。她后来坦然地说:“我当时真是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

山村的小学生目睹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一个孩子对空军事故调查组的同志说:“我亲眼看到一架大飞机和一架小飞机,飞着飞着就撞到一块儿了。小飞机冒着黑烟飞下去了。大飞机冒着白烟,眼看快要撞山了,又慢慢飞起来了。”

随着座舱里的烟雾逐渐消散,刘晓连发现,飞机座舱里的仪表除气压高度表外,其他仪表全部失灵。空地联络中断,发动机油门杆失效。回头一看,她才吃惊地发现,通信舱下部被击出了一个斗大的窟窿,通信长蔡新成仰面躺倒在过道上,强大的气流夹着液压油劈头盖脑地向舱里袭来,耳旁充斥着阵阵的怪啸声… …

情况万分危急!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机组其他6名同志陆续从昏迷中醒来,但都程度不同地受了伤。6张脸上几乎都带着鲜血。蔡新成的伤势最严重,左腿被揳入的机翼生生切断了。

“快抢救飞机!”刘晓连忍痛大喊。大家立刻从巨大的打击中清醒过来。机组人员忍着剧烈的伤痛,立即各就各位,采取一系列措施配合她控制飞机。刘晓连通过舷窗观察左右两台发动机的运转情况。正常,两架螺旋桨还在不停地旋转(事后刘晓连才知道,飞机的左发动机由于进气孔吸进金属残片已经停车,螺旋桨是在风力的作用下转动的)。

人都在,飞机也在。刘晓连坚定了信心。

飞机继续下降。刘晓连驾驶舱前的挡风玻璃被一层血浆似的液压油糊住了。她看不清地标地物。更严重的是,飞机抖动得越来越厉害,发出“咯吧、咯吧” 的响声。发动机转速忽大忽小,飞机也随之急剧地摇摆颤动。操纵装置已很难完全控制飞行状态。

刘晓连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尽力保持飞机的状态和高度,防止撞山坠地,同时要尽快回场降落。她咬紧牙关、忍着疼痛,紧紧地握着操纵杆,根据对机场位置的记忆寻找跑道。副驾驶常继堂和机械师魏成景也忍着伤痛一边协助她找机场,一边进一步察看飞机损伤情况。

终于,她看到跑道———一条灰白色的跑道出现在左翼的前下方。她的心几乎都要停跳了,凝固的水泥跑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亲切和令人感动。刘晓连立即下令:“放起落架,准备降落!”

空中机械师报告:前起落架已经放下,但由于机身严重变形,主起落架收上锁打不开,两个主起落架怎么也放不下来。

“复飞吧!”副驾驶常继堂提议。通过再次复飞想办法把起落架放下来然后降落也是飞行中的惯例。但两手紧紧握着操纵杆的刘晓连下意识地感到,飞机已越来越难以控制。跑道边上还停放着十几架飞机,跑道延长线上是山,附近有厂房、村庄。飞机带这样大的故障复飞,一旦坠毁,不仅机组7名空勤人员性命不保,还可能给人民群众和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不能复飞,立即迫降!”几乎是一瞬间,她作出了决定。

也许人们应该感谢刘晓连的这个决定。空军事故调查组在对这架飞机进行检查时认定:严重地撞击之下,机上铆钉等联接部件已大部断裂,飞机处于“骨断皮连”状态,再有3~5分钟,这架飞机就会空中解体。

起落架放不下,在跑道上迫降是不行的。兄弟部队的飞机正在起降,飞机上还有4吨多油料,一旦机身接地就会摩擦起火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准备草地迫降!”刘晓连大声说,充满信心的话语鼓舞着大家。副驾驶常继堂急忙协助她用力将机头拉起,准备让飞机以大仰角接地,尽可能减少与地面的撞击力度。当飞机离地面高度约10米时,刘晓连果断下令关闭了发动机(其实由于飞机处于失控状态,机组人员已无法关闭发动机)。这时在后舱的机械员小宋拼尽全力打开了主起落架收上锁,使主起落架在自重的作用下终于放了下来。然而飞机已不可能再回到跑道上。

飞机开始迫降。懂飞行的人都知道,飞机接地时的轻重程度是检验飞行员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驾御着似乎快要散架的飞机,刘晓连更加注意要让接地的一刹那更轻一些。飞机已开始在草地上滑行,机组成员还没有感觉到。直到刘晓连大声喊:“飞机已经接地了!”大家才反应过来。

这时左侧十几米外的跑道上,突然滑过一架银色的小型歼击机,机尾部拖动着绽开的白色伞花。刘晓连在发现兄弟部队的几架歼击机正在着陆的同时,也可怕地发现自己的这架飞机却在向左边的跑道一点点偏过去。刘晓连刚刚放下的那颗心“忽”地又提了起来。如果飞机上了跑道,一切都完了。她似乎看到了高速滑过的歼击机座舱中飞行员那张年轻、惊恐的脸。

“一定要避开跑道,保证他们安全着陆!”说时迟那时快。刘晓连急忙用力刹车,无效,再用应急刹车,也不起作用。这时她才凭感觉知道,飞机可能已经没有前起落架了(事实上前起落架已在撞击中被?入的机翼切掉了)。

飞机仍以每小时100多公里的速度往跑道上斜插。顷刻间,左机翼已进入跑道上高速滑行。

刘晓连眼前一阵发黑。6架价值百万元的飞机!6位中国空军最优秀的飞行员 ———歼击机飞行员!如果她的飞机冲上跑道,一瞬间6架歼击机就会一架接一架地撞上来。速度太快了,他们没有任何能躲开的可能,她真不敢想下去了。

电光石火间,她知道,要避免飞机相撞,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将自己的飞机立刻停住。

她忽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伸直双腿,用尽平生力气蹬住右舵。机械员和领航员立刻吓白了脸,急忙高喊:“机长,快坐下,危险!”她何尝不知道危险和这样作的后果———在机头擦地的情况下,自己的双腿可能会撞断。但没有时间了,刘晓连喊道:“老常,快蹬住右舵!”她喊得太急了,声音都变了调。“豁出去了,完了就完了吧!”她双手用力,一下把操纵杆前推到底。她要让机头栽进草地里,以阻止飞机前进。

没有尖厉的金属摩擦声,也没有巨大的碰撞冲击波,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飞机终于顽强地、奇迹般地停了下来。一场令人不敢想像的事故避免了。

机舱里霎时变得非常安静。大家面面相觑,几乎不能接受这个在生死挣扎后的现实。副驾驶常继堂甚至准备露出一丝微笑。刘晓连立刻反应过来。“快走,飞机可能会爆炸!”机组人员一个接一个从变形的舱门跳出去。她回到了大地上,但死神还一直守候在身边。她看了一下表,9点38分。从飞机被撞到现在只过了 5分钟,可她感觉比5小时还漫长。

机舱里没有人了。她拖着发软的身体,摇摇晃晃地走到舱门口,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地板上沾满斑斑血迹的、凌乱的机舱,一脚踩到外面的草地上。

她开始寻找机组人员。她看到机械师魏成景背着通信长蔡新成走在前面,蔡新成血肉模糊的断腿流出的鲜血,把两个人的蓝色军裤染成黑红色。刘晓连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哗哗地流下来。她事后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幕。”

刘晓连的胳膊、胸部、腿部多处被撞伤,特别是腰椎严重错位,但她还是坚持马上到塔台向指挥员报告了事故情况。

空军专家组在对受伤飞机进行检查时,对两件事感到不可思议。一是不能准确判断飞机在何处接地。因为在机头接地点前,草地上几乎找不到明显的压迫痕迹。专家们对刘晓连的飞行着陆技术表示叹服。他们认定:飞机在着陆时没有受到任何损伤,所有损伤都是在空中相撞时发生的。二是不知道刘晓连是用怎样的力气才搬得动飞机操纵杆的。飞机被撞后,机械部件严重变形,操纵杆被紧紧地卡住,加上左发动机停车造成的空气动力破坏,操纵杆每拉动一次需要近百公斤的力量。事后检查时,两个年轻飞行员上去用足了力气才刚刚能够拉动操纵杆。

后来,6位有惊无险的歼击机飞行员向上级坚决要求为刘晓连请功。她的英雄事迹也很快从空军传向全军部队,又从部队飞遍全国。刘晓连被空军授予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并记一等功。她所在的机组被空军党委授予“忠于职守勇于献身保证安全的模范机组”荣誉称号。

《中国国防报》 2001年3月21日

巾帼英豪

20岁时,她是空军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女机长;

20岁时,她还是我军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女作战参谋;32岁时,她是我国第一位荣立一等功的女飞行员;

54岁时,她是我国著名的女飞行将军;

59岁的她不仅是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还兼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之职,长期奔走呼吁提高女性地位,维护女性权益。她就是我国第三批女飞行员中的领军人物——刘晓连!

2008年10月28日,刘晓连将军作为解放军代表团团长出席了全国第十次妇联代表大会。11月4日她又赶往了珠海航空展,回京的第二天,将军不顾旅途的劳累和时间的紧迫,欣然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凤凰翔空四十三载,一生未了戎马情。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女飞行员是和英姿飒爽,酷帅冷硬紧密相连的,可是,端庄地斜坐在空军指挥学院“戎志园”大厅沙发上的刘晓连将军,给人的感觉却是无比的温婉文气,花白的头发烫成30年代卷云大花,衬托得白皙的皮肤,越显雍容华贵。若不是蓝调的军裤、腕上的背光军表和洪亮的嗓音,谁会相信这个如明星般仪态动人的女性,曾冷静地在1982年那场惊心动魄的突发撞机事故中,带领机组7人成功迫降,转危为安。

刘晓连不仅是与共和国同龄的传奇飞行女将军,她还是干练、独立、优雅的新时代女性。2006年,在她的组织和协调下,以“长征中的女红军”为主题的邮票在全国发行产生巨大影响后,陆续推出了“抗日战争中的女性”、“解放战争中的女战士”等以中国英雄女性为主题的系列邮票。这一系列邮票展示了女性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和不服输的英勇个性,奠定了女性在中国战争史上的卓越地位和非凡贡献。

诚然,刘晓连的婚姻并不圆满。1995年,她与丈夫各自执著于事业的追求而友好分手。至今,与她生活多年的女儿还时常问候远在上海的父亲,三人关系依旧很融洽。

也许在天空真的俯瞰世界久了,人的思维和视角会与众不同。将军对国内外军队建设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与比较,对女性地位等问题也都有新锐观点和建议。此刻,在全国第十次妇女代表大会刚刚闭幕之际,刘晓连将军与军队代表们共同为外文妇女期刊献词:社会的文明看女人,民族的希望看母亲。所以她对《军嫂》也期许殷殷,希望杂志越办越好,为每一位母亲和孩子撑起一片和平宁静的天空。她寄语天下军嫂:希望最可爱的人身边的人,也应该是最可爱的!

党校函授情结

在空军部队分院直属辅导站的考场里,一位女将军正在认真的巡考,她仔细地核对考生的“三证”,偶尔也翻看一下学员的试卷。她就是空军部队分院第二院长刘晓连。

刘晓连是中国妇联的现任副主席,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军衔,中国第一批功勋女飞行员。她与中函教育结下不解之缘,有着不可割舍的党校函授情结。她两次当过中函学员,刻苦学习,获得优异成绩;兼任中函分院领导后,严格要求,做了大量的工作,推进了空军党校函授教育的发展。

说起刘晓连,人们都会想到她曾创造过航空史上的奇迹。1982年9月20日9时32分,刘晓连和她的机组6位同志圆满完成转场任务后,驾驶军用运输机从张家口机场返回部队。当飞机爬升到700米高度时,忽然受到一架歼击机的撞击,“嘭”地一声巨响,机组人员全部被震昏过去……被震倒在中央操纵台上的刘晓连清醒过来后,她第一个发现飞机已下坠400多米。“快抢救飞机!”她大吼一声并奋力撑起身子,双手紧紧抓住驾驶盘,但由于机头底部被撞破,机体变形,机械、电器、仪表等设备严重损坏,部分操纵系统失灵,飞机好似一匹脱缰的野马难以驾驭。就在这万分危急之际,她强忍伤疼在机组人员的协同下,以超常的力气将飞机拉平。谁知此时又出现意外的情况,正当刘晓连机组艰难地驾驶重伤的飞机降落时,她发现跑道上有歼击机在起降,如果强行在跑道上迫降,很可能与其它战机相撞,造成机毁人亡,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战友和战机的安全,她毅然决定在备降的草坪上着陆。在前起落架被撞掉的情况下,刘晓连靠平时练就的过硬的技术和临危不惧的军人品质,飞机迫降成功了!一场灾难避免了!事后专家们在检查飞机时认定,机上铆钉等连接部件已大部分断裂,再有3分多钟,飞机将在空中解体,这样的飞机能安全飞回,在航空史上是奇迹。从飞机被撞到成功迫降只有5分钟,就在这短短的生死之间的5分钟里,刘晓连创造了奇迹,保住了战友与战鹰的安全,为此她荣立了一等功,被授予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她的名字飞遍全国,成为人们仰慕的英雄。

刘晓连在云海里是一名穿云破雾的英雄,在学海中2也是一位耕耘播雨的楷模。她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工作的需要,孜孜不倦地求学,与中央党校函授教育结下了鲜为人知的情缘。

1993年,中函空军部队分院在刘晓连所在的部队开办了中函教育领导干部本科班,她率先报名参加学习。当时她已是师级领导干部,部队要干要学的事情很多:她是一名飞行员,经常要参加飞行训练,执行飞行任务;她已结婚生女,家庭需要她照顾;她是英模人物要参加大量的社会活动……在这种工学矛盾异常突出的情况下,她多次谢绝了辅导站给她的照顾,靠坚强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完成学业。她身为一名部队领导干部却时时处处以一名普通学员严格要求自己,没有一丝领导干部、名人的架子,不仅出满勤,做到函授课每课必到,而且听课做笔记都十分认真,有时晚上还找老师请教。据辅导站负责人介绍,她听课认真,从不缺课,自学、作业、考试等教学环节一丝不苟。她不仅自己做到,还教育每一位学员都要真正做到。她常说:“飞行时不能有一丝马虎,任何一点小的疏忽都将危及安全;学习不能有一点放松,马马虎虎就会危及一生,要像珍惜飞行安全一样珍惜学习时间。”她这种好学上进的精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5年,她经过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中央党校函授本科毕业证书,成为空军部队首批中函本科毕业学员。

2003年,正好是刘晓连参加中函学习的十周年,这一年她兼任了中函空军部队分院第二院长,这也是她与中函教育第二次结缘。她上任时,中函教育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竞争异常激烈。刘晓连院长知道,部队参加党校函授学习,是部队实施“人才强军”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部队用科教强军落实新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必须进一步明确办学的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办学方针,以高质量的教育成果为部队建设服务,这是办学的根本要求。她对中央党校函授教育充满信心,多次讲话强调,中函教育是党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员干部学习的重要阵地。中函教育的教材是优秀的,管理体制是完善的,师资力量是雄厚的,我们要鼓励干部积极参加党校函授教育,帮助学员真正学到知识,增强党性修养,做一个优秀的党校函授学员,为军队党校函授教育争光。

从学员到院长,刘晓连深谙中函教学规律。对分院工作严格要求,对办学工作一丝不苟;她对学员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学习心得启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面对社会上对党校函授教育的一些偏见,她更是理直气壮地为中函教育鼓与呼。她说,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函学员和我一样,通过学习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素质,增强了党性修养,我的成长与中函教育密不可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她的现身说法,既增强了办学人员继续办好党校函授教育的信心,又提高了学员的学习自觉性。

刘晓连担任空军部队分院院长期间,为了继续充实自己,为了给广大干部作好样子,她又报名参加了中函省部(军)级干部在职研究生班的学习,所学专业为治国方略,这也是她与中函教育第三次结缘。年过半百,身居要职的她仍与当年一样,发扬钉子精神,高质量地完成了各科学业,并即将毕业。她身兼多职,本职工作繁重,社会活动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她还负责空军中函的教学工作,还要参加研究生班的学习,工学矛盾的尖锐程度可想而知,然而她却是到课率最高的学员。她这种在学海里驰骋拼搏的精神,深受各方好评。

从学员到院长,又从院长到学员,刘晓连女将军的这个螺旋圈,告诉人们一个事实:中函教育出人才。

伴着祖国展翅高飞

日期:2007-07-16 中国妇女报 郭凯 杨春源

[开栏的话]

8月1日,曾建立无数卓越功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80华诞。8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作为人民的子弟兵,解放军历经艰难险阻,赴汤蹈火,无往而不胜。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解放军发扬优良传统,与时俱进,续写着更加绚丽的篇章。“八一”军旗,是人民军队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象征。在纪念建军80周年之际,本报特开辟《军旗飘扬》专栏,回顾光荣历史,反映新的业绩,共铸时代军魂,充分展示当代军人新的风采。

女将军,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字眼,作为中国女兵的典范、中国女性的骄傲,她们的身姿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本报今天推出的是《军旗飘扬》专栏的第一部分“女将军访谈录”。

[个人简历]

刘晓连,女,汉族,1949年生于辽宁大连市。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全国妇联副主席,空军少将军衔。1965年从北京育才学校招飞入伍,成为中国空军第三批女飞行员。空军首批特级飞行员、首批“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获得者。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三等功三次。

一位与共和国同龄的传奇飞行女将军

胸怀忠诚,所以报国从军;痴爱蓝天,所以选择飞行。共和国第三批女飞行员刘晓连——一位与共和国同龄的传奇飞行女将军。

说起刘晓连,人们都会想到她曾创造过航空史上的奇迹。1982年9月20日9时32分,刘晓连和她的机组圆满完成转场任务后,驾驶军用运输机从张家口机场返回部队。当飞机爬升到700米高度时,忽然受到一架歼击机的撞击,“嘭”地一声巨响,机组人员全部被震昏过去……

被震倒在中央操纵台上的刘晓连清醒过来后,她第一个发现飞机已下坠400多米。“快抢救飞机!”她大吼一声并奋力撑起身子,双手紧紧抓住驾驶盘,但由于机头底部被撞破,机体变形,部分操纵系统失灵,飞机好似一匹脱缰的野马难以驾驭。就在这万分危急之际,她强忍伤疼在机组人员的协同下,以超常的力气将飞机拉平。

谁知此时又出现意外的情况,正当刘晓连机组艰难地驾驶重伤的飞机降落时,她发现跑道上有歼击机在起降,如果强行在跑道上迫降,很可能与其他战机相撞,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战友和战机的安全,她毅然决定在备降的草坪上着陆。在前起落架被撞掉的情况下,刘晓连靠平时练就的过硬的技术和临危不惧的军人品质,使飞机迫降成功!一场灾难避免了!

事后专家们在检查飞机时认定,机上铆钉等连接部件已大部分断裂,再有3分钟,飞机将在空中解体,这样的飞机能安全飞回,在航空史上是奇迹。从飞机被撞到成功迫降只有5分钟,就在这短短的生死之间的5分钟里,刘晓连创造了奇迹,为此她荣立了一等功,成为人们仰慕的英雄。

刘晓连在云海里是一名穿云破雾的英雄,在工作中也是一位耕耘播雨的楷模。她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工作的需要,孜孜不倦地求学。“我是个认真的人,无论党交给我什么工作,我都会把这个工作当事业来干!”刘晓连这样总结自己,也这样对待以后的工作,“当飞行员的时候,我努力做到最好,走上领导岗位,无论是飞行指挥、政治工作,还是其他的工作,我也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干!”正是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刘晓连在她4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不停奋进,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第一”和“之最”。

1969年,20岁的刘晓连担任机长,成为空军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女机长;1969年,她担任团飞行参谋,是我军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女作战参谋;1982年,她成为我国第一位荣立一等功的女飞行员;她领受任务,驾机进藏,成为第一个驾驶大型运输机进藏执行任务的女机长;1986年,她成为空军第一位由院校毕业的女指挥员;1991年,被空军首批授予“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她先后飞过7种机型,是目前我军所飞机型最多的女飞行员;2003年,在第九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上,她被推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

今天,刘晓连不再驾机升空了,但她仍然保留着做飞行员的标准:一切都要做到最好!是党给了我各种岗位和诸多荣誉,对于我来说,只有一条,那就是努力工作!

现在,她身为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正在以自己40多年来形成的独特品质和作风,培养造就着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空军指挥员,同时,还在为我国女飞行员培养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与新中国同龄

2009-02-06 来源: 三文影视网论坛 添加人:海棠依旧

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刘晓连是一位与新中国同龄的传奇飞行女将军。她先后飞过七种机型,是目前中国军队所飞机型最多的女飞行员。

说起刘晓连,人们都会想到她曾创造的航空史上的奇迹。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日九时三十二分,刘晓连和她的机组完成转场任务后,驾驶军用运输机从张家口机场返回部队。当飞机爬升到七百米高度时,忽然受到一架歼击机的撞击,“嘭”地一声巨响,机组人员全部被震昏过去……

被震倒在中央操纵台上的刘晓连清醒过来后,第一个发现飞机已下坠四百多米。“快抢救飞机!”她大吼一声并奋力撑起身子,双手紧紧抓住驾驶盘,但由于机头底部被撞破,机体变形,机械、电器、仪表等设备严重损坏,部分操纵系统失灵,飞机似一匹脱缰的野马难以驾驭。就在这万分危急之际,她强忍伤疼在机组人员的协同下,以超常的力气将飞机拉平。

此时又出现意外。正当刘晓连机组艰难地驾驶重伤的飞机降落时,她发现跑道上有歼击机在起降,如果强行在跑道上迫降,很可能与其它战机相撞,造成机毁人亡。于是,她毅然决定在备降的草坪上着陆。在前起落架被撞掉的情况下,刘晓连靠平时练就的过硬的技术和临危不惧的军人品质,飞机迫降成功!

一场灾难避免了!事后专家们在检查飞机时认定,机上铆钉等连接部件已大部分断裂,再有三分多钟,飞机将在空中解体。这样的飞机能安全飞回,在航空史上是奇迹。从飞机被撞到成功迫降只有五分钟。就在这短短的生死之间的五分钟里,刘晓连创造了奇迹,保住了战友与战鹰的安全,为此她荣立了一等功,被授予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成为人们仰慕的英雄。

一九六九年,二十岁的她担任机长,成为空军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女机长;一九六九年,她担任团飞行参谋,是中国军队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女作战参谋;一九八二年,她荣立一等功,成为中国第一位荣立一等功的女飞行员。她领受任务,驾机进藏,成为第一个驾驶大型运输机进藏执行任务的女机长;一九八六年,她从空军学院(空军指挥学院)毕业,成为空军第一位由院校毕业的女指挥员;一九九一年,被空军首批授予“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