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文蔚 |
释义 | 人名,中国自古到今同名的很多,下面讲述几个代表性的人物。民国黄麻起义领导人刘文蔚;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原部长刘文蔚,因为被叛徒出卖而被捕入狱,最后文革时期牺牲,死后被回复党籍。 黄麻起义领导人简介【人物名称】刘文蔚 【字号又名】 【性别】男 【民族】汉 【朝代】民国(1906-1927) 【籍贯】湖北麻城 【分类号】 【主题】(政治) 【资料来源】湖北历史人物辞典 生平黄(安)麻(城)起义领导人之一。 童年,就读于本地初等小学,以品学兼优著称。1923年春,考入麻城县立高等小学,参加进步教师王幼安秘密组织的“马列主义研究小组”,阅读了《新青年》、《湘江评论》、《向导》等进步书刊,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积极参加爱国运动,抵制日货,怒斥洋教士,颇受同学尊重。1925年初,考入武昌启黄中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暑假,作为党的麻城工作组的成员,深入麻城北乡,从事革命活动。冬,参与创建中共麻城特别支部的工作,任特支委员。尔后,回到顺河、乘马等地,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发展党的组织。先后发展王树声、廖荣坤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顺河区、乘马区农民协会。次年秋,遵照上级指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任麻城县党部委员,并担任麻城农民自卫军大队长。1927年3月,被派赴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麻城惨案”发生后,他作为向导,带领农讲所学生军回县参战,打击了反动势力反攻倒算的嚣张气焰。5月,中共麻城县委成立,任县委委员。8月,麻城农民自卫军教练熊振翼、一排排长余佩芳受反动区长王既之的唆使,相互勾结,企图倒戈叛变。刘文蔚得知这一情况后,当机立断,一面派王树声赴黄安请黄安自卫军前来弹压,一面将自卫军二排和三排集中起来,严密监视一排的行动。在黄安自卫军的配合下,很快粉碎了这起叛变阴谋,将这支农民武装紧紧把握在党的手中。9月,带领农民自卫军,分赴乘马岗、顺河各地,发动群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九月暴动”。他还到西张店对“金枪会”(有千余人)首领晓以大义,使之不与人民为敌,保证了顺河“九月暴动”的顺利进行。11月,担任黄麻暴动(黄麻起义)行动指挥部成员,率麻城农民自卫军和武装群众数千人参加了夺取黄安城的战斗。攻克黄安城后,麻城农民自卫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第二路,任党代表。黄安失陷后,鄂东军转战木兰山,刘文蔚等奉命就地坚持斗争。12月,由于坏人告密,在林店河洞门冲不幸被捕。二日后,被反动民团头子周郎山杀害于林店河。1977年,麻城县人民政府将刘文蔚棺木移至林店河北面的山岗上,和蔡济黄、邓天文合葬一处,墓旁有一纪念碑,供人瞻仰。 贡生刘文蔚刘文蔚,字伊重,又字豹君,号楠亭,浙江山阴人。贡生。有《石帆山人诗集》及《重订诗学含英》。 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原部长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刘文蔚(1905~1976)字华甫,曾用名赵云生。陕西神木人。1921年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1923年与刘志丹等创办榆林中学附设平民学校,任教务主任。1925年由魏野畴、刘志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中学毕业赴沪,在上海大学一面学习,一面从事工人运动。曾带领沪西小沙渡工人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他率领小沙渡工人群众参加反蒋示威游行。不久奉调回陕北,任神木县高家堡小学校长。同年7月,经马云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身份暴露,1928年中共组织调刘去太原,1929年又调他去天津,1930年4月任中共天津市河北区委书记。同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关押在天津第三监狱。1931年被判刑六年,转押到北平第二监狱。在国民党的法庭上和监狱里,刘进行了坚贞不屈的斗争。1934年,监狱曾以减刑二年为诱饵,让他在“反共启事”上签字,被他拒绝。敌人又将他押到北平军人反省分院。1936年9月,日本侵犯华北。为保存革命骨干,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并经中共中央批准,刘与薄一波、安子文、刘澜涛、杨献珍等61名被关押的共产党员,陆续“履行手续”出狱。 地方工作刘出狱后返回陕北,1938年9月任中共绥德地委统战部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绥德地委副书记兼统战部部长。1946年10月成立中共榆横特委,刘调任特委书记。1947年胡宗南部进犯延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转战陕北到达佳县朱官寨时,刘和特委成员动员组织地方部队和群众,为确保中央首长的安全,做了周密的安排。同年冬奉命南下,任中共黄龙特委副书记。1948年1月,黄龙特委改称黄龙地委,刘仍任副书记。7月,为配合西北野战军向关中地区全面出击,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成立中共东府工委, 刘调任工委书记。1949年初,东府工委改称东府地委,刘仍任书记。3月初,大荔、平民(旧县名,1950年并入朝邑县,1958年朝邑县并入大荔县)等县解放,东府地委机关进驻大荔县城,并更名为中共大荔地委,刘仍担任地委书记,他与杨拯民、马华亭等领导军分区地方部队,抢渡渭河,剿除潼关、二华一线国民党残余部队,解放了潼关、华阴、华县等地,策应第十八兵团胜利渡过黄河,赶赴咸阳参加击退马步芳部队的反扑,使西安转危为安。为此,彭德怀司令员表扬了中共大荔地委。 新中国成立后,刘历任陕西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副部长,中共陕西省第一、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部长,政协陕西省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书记,陕西省总工会第一、二、三、四届委员会主席等职。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八届执行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文革”去世“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制造了所谓“六十一人叛徒集团”冤案,刘被诬陷为“大叛徒”,党籍被开除,1969年底又被关押。1976年12月12日含冤去世。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中共陕西省委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党籍。 开县刘文蔚(1907—1949)开县临乐乡复阳村人,1907年2月,出生在一个 农民家庭里,其父以教书为业,靠微薄工薪补贴家用。刘自幼勤奋好学,由于家庭贫苦,无力升学,其父见刘学有成效,便节衣缩食,供其学习。文蔚读了10余年私熟后,就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当过私塾老师,先后在黄家湾、临江镇、巫山乡、大海溪、陈家场等地教小学。 刘从小性格刚毅,为人正直,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在教书期间,由于生活在基层,对社会弊端,深有感触。并接触了不少进步人士,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阶级觉悟不断提高。 1948年2月12日,他由温可久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刘爱说诙谐话,常以笑话形式,抒发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不满,揭露封建阶级欺压、剥削劳苦大众的反动本质。 1948年春节前夕,邻居一个贫苦农民,外号叫“王麻子”的人,大年三十,家里还无鸡啄之米,即去地主“周大老爷”家的菜园里,摘了同和片青菜叶子,准备拿回家去充饥,被周的管家看见,将王拉至周家,大肆毒打。刘知道后,立即赶去周家为王辩护说:“周大老爷,王麻子一年四季起早摸黑,脸朝黄土背朝天,为你家种菜,到头来,莫说没有肉过年,就连一粒米也没有,他是知道的嘛!摘几片菜叶,还受这样的折磨,这应该么?”他边说边把脸转向围观的群众,“大家也可以想一想,这应该吗?”一席话,把周说得哑口无言,在众目睽睽之下,周不得不向群众让步,放了王麻子。刘又诙谐地向群众说了几句顺口溜:“人家有年他无年,大年无米去菜园。有朝一日进运转,朝朝暮暮都过年。”说完,即送王麻子回家。 事后,刘考虑要在当地开展群众工作,首先应在周家的佣人中打开局面。于是,刘即借上街赶场的机会,有意识地接触周的管家和佣人,给他们讲解革命道理,指出王麻子和他们的关系,都是下力人,眼睛应看远点,应亲帮亲,邻帮邻,我们都是一家人嘛!由于刘的工作使他们觉悟了起来,互相关心和照应,并主动为地下党传递情报。一次,国民党特务来周家搞清共活动(周的儿子周绍勃是县税征处长),其佣人就立即把情况告诉了刘,使党组织及时掌握了敌情,研究了对策。刘利用教书的有利条件,广泛接触基层,传播革命道理,积极发展党的组织。 1948年他在王家坡发展了十多人入党。 刘对革命充满必胜信念,站在革命斗争前列,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监视。 1948年4月15日,他在王家坡小学被敌人逮捕。在敌人严刑审讯时,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保卫了组织的安全。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押解去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 1949年11月27日遭敌人杀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