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铁梁
释义

刘铁梁,男,1946年1月生,辽宁省绥中县人。任北师大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学会理事,山东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主要在民俗学理论、村落民俗研究、庙会研究、民俗志、乡村民间自治组织与仪式行为、歌谣学、故事学等方面。

中文名:刘铁梁

国籍:中国

出生地:辽宁省绥中县

出生日期:1946年1月

职业:民俗文化研究专家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

主要成就: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代表作品: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经典、二十世纪全球文学经典珍藏

人物概述

简介

刘铁梁,男,1946年1月生,辽宁省绥中县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4657部队学生连锻炼两年之后,到北京郊区良乡中学任教和担任教研员。1979年入北京师范大学读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钟敬文教授。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任北师大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学会理事,山东大学教授。

在浙江和河北等地的农村,长期进行民俗学田野调查。编著有《北京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手册》、《中国民俗文化志北京门头沟区卷》、《中国民俗文化志北京宣武区卷》、《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经典》等,发表有《村落庙会的传统及其调整——范庄“龙牌会”与其他几个庙会的比较》、《 庙号类型与民间宗教的实践模式——以安国药王庙会为例》、《村落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乡民艺术》等论文。曾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主讲课程

民间文艺学导论;民俗学导论;宗教民俗学;民间社会制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在民俗学理论、村落民俗研究、庙会研究、民俗志、乡村民间自治组织与仪式行为、歌谣学、故事学等方面。近年来,注重在浙江和河北等地的农村城乡社会中开展对于民俗传统的深入调查,为理解近现代地方社会和文化建构的历史,提出并进行了“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调查研究和写作实验。

主要著述

论文

1. 《劳动歌与劳动生活》,《民间文艺学文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

2. 《新中国民间文学事业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5月。

3. 《两派“花儿”表现手法研究》,《民间文艺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4. 《鲁迅的民间文艺观和他的“国民性” 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学术之声》,1988年。

5. 《雅俗对流中的民间文学》,《民间文艺季刊》,1988年3月。

6. 《俄罗斯的民间故事》,《民族文学研究》,1990年2月(译文)。

7. 《关于民俗学本位的思考》,《民俗研究》,1991年4月。

8. 《江南农耕文化调查中的民间文艺》,(日本)福田アジオ主编《中国江南的民俗文化》,1992年。

9. 《“花儿”抒情的审美类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学术之声》,1992年。

10.《民间传说与民间故事研究》,《中国文学年鉴》(1991-1992)。

11.《民间文学的学习》,《北京自学考试》报,1992年3月26日。

12.《黄帝传说的象征意义及历史成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4月。

13.《中国近年来民间故事的搜集与研究》,(韩国)《比较民俗学》第11辑1994年。

14.《 深入开展民俗的调查与研究》,《中国民俗学研究》,1994年。

15.《 村落集体仪式性文艺表演活动与村民的社会组织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6月。

16.《中国南方求雨传说和信仰》,(奥地利)《Folk Narrative World View》,1995年9月。

17. 《民俗调查中的心理观察问题》,《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3月。

18. 《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6月。

19. 《联村组织与社区仪式活动》,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20.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1月。

21.《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几个阶段》,《民俗研究》,1998年4月。

22.《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6月。

23. 《村落庙会与公共秩序》,(台北)《两岸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

24. 《村落庙会的传统及其调整-范庄“龙牌会”与其他几个庙会的比较》,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5. 《为公共生活的乡村庙会》,《民间文化》学术专号总100期,2001年。

26.《 姻亲关系、交际行为和自治组织-松江县村落民俗调查报告》,福田アヅオ编《中国江南村落民俗志研究》,神奈川大学大学院历史民俗资料学研究科发行,2001年2月

27. 《姻亲关系和乡邻合作-上海郊区张泽镇两个村庄的案例》,《民俗研究》,2001年3月。

28. 《传统乡村社会中家庭的权益与地位-黄浦江沿岸村落民俗的调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6月。

29. 《民间文化遗产的调查与抢救》,《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5月 。

30.《 解放区的民间文艺研究》,《20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3月。

31. 《桐城民俗风情·序》,黄山书社,2002年2月。

32. 《谈年味》,《光明日报·文化周刊》第355期,2002年2月6日B1版。

33. 《丧葬习俗与民间宗教信仰》,八宝山,2002年1月。

34.《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的学科性质与方法论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2月。

35. 《实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漫谈》,《守望家园》,西苑出版社,2002年7月。

36.《 开拓与探索的历程——北师大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4月。

著作

1. 《童话辞典》,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9月(合著)。

2. 《中外民俗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合著)。

3. 《中国各民族神话》,新蕾出版社,1991年12月(合主编、合著)。4.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语文卷》,沈阳出版社,1991年6月(编委、合著)。

5.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合著)。

6. 《 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合著)。

主编

《中国民俗文化面面观》(丛书4册),齐鲁出版社,2000年11月、2001年1月。

所获奖项

民俗学学科的创建与实践,获教育部2001年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推崇“人文奥运”

作为“人文奥运”的建设内容之一,2008年奥运会筹办期间,北京市对文物保护的力度持续加大,18家文物保护单位被要求改善保护条件。一些专家也表示,如何把生动独特的老北京民俗风情展现给世人,也是2008年北京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理念。刘铁梁认为,民俗文化是伴随着民众实际生活的文化,应将北京长期形成的独特的民俗文化与2008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相结合,向全世界展示北京在历史的绵延中形成的厚重的文化积淀。

标志性文化概念

标志性文化概念和标志性统领式民俗志的撰写理念是刘铁梁带领自己的学术团队在编撰《中国民俗文化志 》 (县、 区卷 )的过程中,结合对《北京市门头沟区民俗文化志 》 的调查与写作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

按照刘铁梁的观点,所谓“ 标志性文化 ” 是指在地方民俗文化中 ,某些事象显得特别重要和饶有深意,体现出当地民众生存发展的适应与创造能力,也证实着当地民众与外部世界交往的经历,因而成为群体自我认同,并展示于外人的事象。标志性文化,是对于一个地方或群体文化的具象概括,一般是从民众生活层面筛选出一个实际存在的体现这个地方文化特征或者反映文化中诸多关系的事象。

刘铁梁认为,一个事象要称得上是一个地方的标志性文化,它一般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 ,能够反映这个地方特殊的历史进程,反映这里的民众对于自己民族、国家乃至人类文化所作出的特殊贡献;第二 ,能够体现一个地方民众的集体性格、共同气质,具有薪尽火传的内在生命力;第三,这一文化事象的内涵比较丰富,深刻地联系着一个地方社会中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所以对于它的理解往往也需要联系当地其他诸多的文化现象。标志性文化不是对地方文化整体特征的抽象判断,对于它的确认,要求我们能够找到代表这地方文化整体和特性的具体文化现象。

在标志性文化概念的指引下所进行的民俗文化普查,其最直接的成果形式就是新式民俗志,即“标志性文化统领式” 民俗志。这是一种突出地方文化特征,体现地方文化自觉的民俗志。刘铁梁认为它至少表现出下面三个特点:首先是民俗志的章节标题就是地方的标志性文化,包括它的一级标题和它下面的几级标题;其次在描述中,体现出民俗文化的整体性、内在联系和象征意义;最后大量使用鲜活的民俗语汇,并且有对具体民俗个案进行的“深描”。要体现新式民俗志的特点,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方案进行调查时,要与地方民俗学者合作,要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民俗事象里筛选出地方的标志性文化,然后要根据所确定的标志性文化灵活调整调查提纲,深入地方民众生活,理解民众的理解、解释民众的解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3: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