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宋营村
释义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刘宋营村位于黄台岗镇政府南1公里处,南新公路横穿而过,辖内有官庄、瓦店、黄台岗三乡的中心工商所,黄台岗供电站,黄台岗镇客运站,敬老院,农机站及第一初级中学等单位,全村人口1113人。村民以务工经商,多数农业为主的生存生活方式。

规模

在党的十六大的指导下,在镇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响应党的号召,落实强村富民战略积极引导村民走致富之路。止目前,村外出务工人数占全村30%以上,外出务工人员学到了一定的技术。同时经济上得到了长足发展。

交通

针对村交通便利,邻近镇政府,经商成了村一定比例人的理想,固定门店经营农资,副食,维修家电,农机械等。为黄台岗镇经济活跃发展添了一份力,流动的经商、砍伐树木,收购棉花、小辣椒等。

历史

刘宋营村,是20年代中共南阳支部诞生的地方。 1926年,反奉战争失败,北方革命运动转入低潮,中国革命面临严峻形势。为了打退反动势力的进攻,中共中央于1926年2月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决定促进广州国民政府北伐,发展全国的革命形势。河南是北伐战争的必经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会议强调:“必须在北伐必经之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加紧开展群众工作。”其后,周恩来对河南,特别是南阳党的工作进行具体安排。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中共上海组织派遣南阳县人、上海大学外语学院学生党员杨士颖回家乡工作。杨士颖回到河南后,与中共豫陕区委取得联系。中共豫陕区委决定派在中州艺术学院任教的上海大学文艺学院毕业生刘友三、朱冠洲,与杨士颖同回南阳开辟党的工作。他们奉命回宛后,利用合法职业作掩护,秘密从事党的工作。刘友三到省立五中任教,朱冠洲到驻宛建国军第一梯队担任指导员,杨士颖暂住城内家中。经过一个时期的培养考验,发展在上海上学、当时休学在家的刘实中加入共产党。为了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革命活动,他们认为应该首先建立党的支部。经过认真调查,初步确定把支部建在群众基础比较好的刘宋营。这是因为:刘实中的哥哥刘鲁门在冯玉祥部下当参谋长,支部设在他家便于隐蔽;刘宋营的红枪会是群众防匪组织中较强的一支力量,是理想的教育和利用对象;这里比较偏僻,反动统治力量相对薄弱,便于开展党的工作。 1926年5月的一天,刘友三、杨士颖、朱冠洲到刘宋营刘实中家,以打牌作掩护召开党的会议,学习《共产党宣言》,决定成立中共南阳支部,书记刘友三,青运委员杨士颖,军运委员朱冠洲,农运委员刘实中。会议分析了当时形势,决定以刘宋营为基地,积极发展工农和知识分子入党,以开展农运工作为重点,做好青运、军运等各项工作。就这样,南阳地区第一个党支部诞生了。 党支部刚刚成立,开展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刚从城市学校回到农村的青年知识分子,革命热情虽然很高,但发动群众还缺乏经验,一时还不能取得农民的信任。对此,他们没有气馁。他们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总结了前段工作经验教训后,决定由刘实中负责筹办“义学”,通过办学加强同群众的联系。根据党支部决定,刘实中筹集资金,在自己家的耕地上建起9间草房,购置桌椅板凳和笔墨纸砚,自任教员,招收附近穷苦人家的子女60多人人学。一个多月后,党支部认为,“义学”名称太旧,缺乏革命性,就将其改名为“平民学校”。并决定开办夜校,吸收青年和成年人参加,教他们认字,在学习中,宣传革命道理,以发动群众,提高广大农民的阶级觉悟。在学校里,开始时使用平民千字课作教材,后来以党内编写的故事体《李东山小传》为主,讲解穷苦人贫穷受苦的原因,地主剥削压迫农民的不合理,穷苦人联合起来打倒地主豪绅,才能过上耕者有其田、人人平等的生活等进步思想。党支部成员还结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主动把自己家里收佃户的顶首钱(押金)交还给佃户。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得到了群众信任,接近他们的人越来越多,思想也越来越活跃。农民刘同寅就是通过农民夜校班的培养,加入党组织的。 1926年8月,驻防南阳的建国军向刘宋营派40牛车军粮。党支部研究,由杨士颖和刘实中出面,发动群众,利用红枪会抗粮,维护群众利益,扩大社会影响。在对红枪会进行说服教育后,共同商定由杨士颖、刘实中和建国军交涉;交涉不成,就发动红枪会攻打建国军。一切准备妥当后,杨士颖、刘实中找到建国军在那里负责催粮的头头说:“我们已经给樊(钟秀)司令说过了,刘宋营的粮可以不交。”并威胁说:“如果你们强要,逼得红枪会起来打你们,后果自负。”建国军负责征粮的头头迫于压力,不敢贸然强征,无奈之下只好答应刘宋营用一车军粮交差。抗粮斗争的胜利,使党支部扩大了影响,贫苦百姓认识到,只有团结起来开展斗争,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 1926年10月,共产党员刘福僧、刘协中受组织委派去武汉报考军校,没被录取,返乡和刘友三接上关系,参加中共南阳支部工作,党的力量得到加强,党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1926年冬,中共南阳支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协助国民党筹建基层组织”的指示精神,决定派刘友三、杨士颖、刘福僧、刘实中以国民党党员的身份,帮助国民党筹建县党部。国民党南阳县党部的建立,为中共组织开展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刘友三、刘福僧、杨士颖经常以国民党南阳县党部成员的名义,参加集会,发表演说,宣传革命。他们还经常到各中学进行革命宣传,激发了广大师生的革命热情,推动了青年学生运动的蓬勃发展。 1927年春,根据中共豫区执行委员会的指示,中共南阳支部派刘友三、杨士颖、刘福僧、刘实中、刘协中赴武汉参加北伐战争,朱冠洲随建国军移驻湖北。中共南阳支部因主要成员的离开,暂时停止了活动。 1927年8月,中共河南省委派遣刘实中、刘福僧、刘协中回南阳继续开展工作。他们恢复了中共南阳支部,书记刘实中,委员刘福僧、刘协中;恢复了平民学校和农民夜校班;以农民夜校班学员为主,发展农民协会会员100多人,斗恶霸,闹抢粮;以农协会积极分子骨干为主,发展党员42人;建立农民自卫团,直接掌握60多人枪的武装队伍,夜袭国民党白秋税务局,首义成功,在南阳地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1993年,中共南阳县委、县人民政府在中共南阳支部成立地树立纪念碑,让人们铭记中国共产党在南阳第一个支部诞生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0: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