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仁泉 |
释义 | 1.绒毛工艺画创始人简介刘仁泉, 笔名寿民,男,1922年12月生,汉族,河北吴桥人。195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擅长中国画。青海工艺美术厂美术设计。中国美术家协会青海分会会员。绒毛画《如月山下》1984年5月在全国旅游产品内销工艺品展销会评比中获奖。主要作品还有:《梅园》(中国画)、《草原之晨》(中国画)、《万古仰昆仑》(中国画)、《塔尔寺》(年画)、《虫草精》(广告画,198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广告展览)、《嬉羔图》(中国画)。 绒毛工艺画该工艺画种是在羽毛工艺画的启示下,由青海工艺美术厂设计师刘仁泉、马少减二人共同研制创作的。其制作中彰显青海羊毛松软、纤细,便于梳理、掺和,可塑性强,可以铺絮成片、搓捻成线,揉捏成团等特点,充分利用点、线、画组成画幅,通过毛色接合,浑然一体,那毛画的艺术特色是色彩绚丽、气势浑厚、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可塑造虚幻的意境,也可体现出刺绣的肌理感,清晰明快,也似壁毯的斑斓,秀丽典雅。在题材方面,表现出高原动物即牛羊马驼和崇山峻岭、江河湖泊、草原牧野、大漠沙丘及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色,能得心应手、生动地反映出辽阔草原的牧民生活,艺术地再现了豪放粗狂的高原民族形象。传神的人物画、壮丽的山水图以及惟妙惟肖的动物作品,这一幅幅制作精美的图画啊,可是用咱们青海特有的藏系羊绒制成的一种美术工艺品,因此啊大家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绒毛画,而发明这个绒毛画的老先生就是今天节目的主人公,刘仁泉刘老先生。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刘老先生,对绒毛画那可是如醉如痴。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绒毛画作品是刘老先生在70年代初发明创造出来的,当时在咱们国内啊还属于首创,而且由于绒毛画质感好,表现力强,因此还受到了当时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1977年的时候,刘老先生和他的制作班底,曾受中共青海省委的委托,为毛主席纪念堂特制了三幅长3米,宽2米的大型绒毛画,因此受到中央领导和专家的好评。不仅如此,刘老先生在1996年设计、制作的一幅长9米,宽1.5米的世界最大的绒毛画《高原明珠青海湖》也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之最。 2.黑龙江省鸡西市热力公司刘仁泉 男,1969年6月出生,工程师。1988年毕业于河北煤炭建工学院暖通专业。1992年在黑龙江省鸡西市热力公司工作至今。从事科技工作多年,热爱科学,善于钻研,有较强的科技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其中“两用散热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它是一种集采暖,供热水于一体的装置,换热管采用波幅状分布,自身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具有一定的除垢功能。“散热器遮热板”已申请国家专利,它是在相同的供热量下,通过减少散热器后外墙的散失热量,来提高室内温度的一种散热器辅助装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