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品新 |
释义 | 简介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证据学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证据法学与物证技术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教育背景2000—200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5—1998,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1—1995,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 2007—2008,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法学院(UIUC)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证据学、网络法、侦查学、物证技术学 社会兼职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 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取证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刑事侦查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证据学论坛》、《公安学论丛》副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物证技术鉴定中心鉴定人; 北京市地石律师事务所律师。 荣誉奖励《中国电子证据立法研究》获首届全国信息化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7) 《中国电子证据立法研究》获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三等奖(2006) 《证据法学》获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2006) 代表性成果论文类“论电子证据的原件理论”,载《法律科学》2009年第5期 “论电子证据的定案规则”,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6期 “论证据法的范畴与我国的证据立法”,载《民事程序法研究》2008年第1期 “交通事故认定书存在明显错误其法律效力如何认定? ”,载《中国审判》2008年第3期 “论计算机搜查的法律规制”,载《法学家》2008年第4期 “论电子物证的鉴定”(系与戴士剑合著),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当代英美刑事错案的实证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005年物证技术学与侦查学学术研究回顾”, 载《法学家》2006年第1期 “论网络时代侦查模式的转变”, 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1期 “垃圾邮件的法律规制”,载《信息网络安全》2005年第12期 “捆绑诉讼”的错案隐患”,载《人民检察》2005第15期 “错案责任追究制:看上去很美”,载《人民检察》2005第9期 “论数据电文的辨真规则——我国《电子签名法》(草案)一个条文的展开”》,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 “论侦查思维的对抗性原理”,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 “构建电子商务安全的证据法律制度”,载《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03年第2期 “大力构建信息安全法律体系”,载《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03第2期 “完善庭审证据制度迫在眉睫”,载《法制日报》(第一作者)2009-06-24 “网上立案昭示着什么”,载《检察日报》2009-04-17 ““有错必纠”的未来之路”,载《检察日报》2008-10-22 “中国法律的道德使命”,载《检察日报》2008-09-24 “司法遭遇艳照门”,载《检察日报》2008/04/02 “法定量刑过严可否自由裁量”,载《检察日报》2008/01/16 “华南虎事件:务求科学鉴定”,载《检察日报》2007/12/19 “法律的扫帚除不掉科学的灰尘”,载《检察日报》2007/11/21 “个人支票推广须突破法律瓶颈”,载《检察日报》2007-10-17 “网络法律的宣示意义”,载《检察日报》2007-05-16 “笔迹鉴定不能承受之重”,载《载检察日报》2007-02-28 “网络通缉/通报”的法律规制”,载《检察日报》2007-01-10 “如何用证据说话”,载《检察日报》2006-12-06 “错案对司法改革的另重意义”,载《检察日报》2006-11-15 “手机实名制的价值平衡”,载《检察日报》2006-10-11 “从超女大赛展望陪审制”,载《检察日报》2006-08-30 “中国不能作出“辛普森案”一样的判决”,载《检察日报》2006-06-28 “为网络安全织一张法网”,载《人民法院报》2006-05-29 “确定交通事故认定书证据形式实无必要”,载《检察日报》2006-05-16 “陪审制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载《检察日报》2006-03-15 “欧盟的自由法官制度”(与孙凰合著),载《人民法院报》2005-12-26 “欧盟的司法控制原则”,载《人民法院报》2005-10-17 “从超女大赛管窥陪审制”,载《检察日报》2005-09-14 “如何防止法官不被“灼伤”,载《检察日报》2005-08-11 “保护证人不可懈怠的国家责任”,载《检察日报》2005-06-29 “破案压力:制造错案的元凶”,载《检察日报》2005-06-01 “从胥敬祥案看错案赔偿”,载《检察日报》2005-05-16 “该不该有“证据之王”,载《检察日报》2005-04-27 “刑讯逼供何以屡禁难止”,载《检察日报》2005-04-12 “网络犯罪在升级”,载《人民法院报》2005-04-04 “从聂树斌案看如何完善防错机制”,载《检察日报》2005-03-22 “重提“侦查的相对论”,载《检察日报》2005-02-22 “电子证据是净化网络利器”,载《检察日报》2004-08-10 “刑事司法也要走向诚信”,载《检察日报》2004-03-30 “电子证据真伪判断研究”,载《人民法院报》2003-05-26 “发展电子物证技术 突破电子取证瓶颈”,载《人民法院报》2003-02-17 “判定电子书证原件的新思维”,载《人民法院报》2003-01-27 “电子证据的地位观”,载《人民法院报》2003-01-13 “迎接电子证据时代 我们准备好了吗”,载《人民法院报》2003-01-06 “出庭作证:提高民警法律素质的捷径”,载《人民公安报》2003-01-01 “揭开“网络公证”的面纱”,载《人民法院报》2003/03/03 著作类《美国电子证据规则》 (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电子证据立法研究》(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刑事证据疑难问题探索》(独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证据法学》(合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证据法学(第二版)》(合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证据法学(第三版)》(合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网络法学》(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刑事错案的原因与对策》(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代表性项目“网络时代刑事司法理念与制度的创新”(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基金项目) “电子证据收集和运用问题研究”(最高人民检察院2008度检察理论研究课题) “电子证据收集和鉴定的程序与标准研究”(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开放课题项目) “计算机取证的法律规制”(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