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静雯
释义

集美大学教授

人物简介

女,1965年5月生,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微型生物分子生态学、海洋病毒分子生态学、海洋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及蛋白质组。近五年作为项目主持人和骨干成员主持和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国家973赤潮项目及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2005年发表在“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上的论文被选为973赤潮项目的代表作。

主要学习及科研工作简历

1983-1990年:山西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本科、硕士;

1990-1998年: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从事放射免疫学研究;

1998-2001年:中国海洋大学攻读养殖生态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海洋藻类及浮游植物生理生态学;

2002-2005年: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海洋微型生物分子生态学;

2005.12-2006.12: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赴挪威卑尔根大学生物系国际著名微生物学家Gunnar Bratbak教授研究室从事海洋病毒研究,主要开展病毒与宿主之间微生态关系的研究;

2001-至今,在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从事海洋生物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海洋微型生物分子生态学、海洋病毒分子生态学、海洋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及生物技术。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①海洋球石藻病毒(Coccolithovirus)外壳蛋白的克隆表达、抗体制备及应用(2010J0126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主持人),2010.6-2013.5

② 滩涂养殖污染控制与清洁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No.2006BAD09A06),(“海洋微型藻病毒的分子进化及其基因的鉴定和表达”研究部分的负责人),2007.5-2010.12

③病毒感染海洋球石藻Coccolithophorid, Emiliania huxleyi及其对宿主细胞凋亡的诱导(No.2007J013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主持人),2007.5-2009.6

④海洋藻类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周期过程的影响(No. MEL 0608),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开放基金项目(项目主持人),2006.12-2008.12

⑤东海原甲藻细胞周期蛋白研究(No. MEL 0404),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开放基金项目(项目主持人),2005.12-2006.12

⑥东海原甲藻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的基因克隆及其与生长相关的表达特性(No. D0440008),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主持人),2004.12-2006.12

⑦海洋超微型生物生态环境效应(No. 2005AA635240),教育部重大项目培育工程,(第四合作者).2006.12 -2009. 12 .

⑧ Biodiversity patterns: Blooms versus stable coexistence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marine pelagic food web的子课题WP1:Algal-virus interactions (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卑尔根大学生物系参加该国际著名微生物学专家Gunnar Bratbak课题组承担的挪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 2005.12-2006.12

⑨海洋极端营养环境生命过程与适应机制(No.4023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第三合作者),2002.10-2006.12

⑩我国典型赤潮高发区重要赤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生理生态反应(No. 2001CB4097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子课题(赤潮973项目)(第六合作者),2001.5-2006.12

11. 大型海藻在沿岸水质调控中的作用(No. 2001049),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主持人),2002.12-2004.12. 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