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家乡 |
释义 | 刘家乡地貌类型以平坝、低、中丘为主,南部有部分深丘、低山,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8°C ,年降雨量1100—1200毫米。有宜泸公路,火青公路穿镇而过,与宜宾城市及南溪县城之间有便捷的陆路运输线。幅员面积56.74平方公里,有林地33700余亩,耕地21360亩。全镇辖17个村,1个社区,142个农业社,总人口30056人,其中城镇人口894人,农业人口29162人。 简介1985年7月 西安公路学院毕业留校 研究领域或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学和产业经济学 学术简历1986、7—1998、7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经济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系党总支副书记 1998、7—2000、4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院党委副书记 2000、4—2005、7 长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院党委副书记 2005、7—至今 长安大学就业中心主任、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 2002、5—至今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 学术及科研成果 一、发表的论文1、《谈跨世纪会计人才的培养》交通财会第6期; 2、《吐-乌-大高等级公路还贷收费的经济分析》,《收费标准的确定》,人民出版社 ISBN7-114-03511-X(吐-乌-大高等级公路论文集)1999年10月; 3、《公路经营企业实行预算管理的基本要点》,(交通财会)2003年第11期; 4、《试论我国公路企业资产属性确定及意义 》,(交通财会)2004年第9期。 二、公开出版的书1、《公路经营企业财务管理》副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8月261千字; 2、《公路经营企业财务会计》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1月253千字。 三、任务及获奖情况完成的科研任务及获奖情况 1、1998年3月—1999年11月《吐乌大汽车专用公路受费研究》合作单位新疆高等级公路管理局,1999年11月19日召开课题评审会通过鉴定验收,2000年6月该课题被评为新疆交通厅评为科技二等奖; 2、1999年3月—2000年7月31日《福建省高速公路行业财务管理办法》,《福建省高速公路行业成本费用定额管理细则》,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 3、2000年4月—2001年4月《徐州公路客货运“十五”发展规划》合作单位徐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局, 2001年4月8日召开课题评审会通过鉴定验收; 4、2000年8月,《河南省高速公路行业成本财务管理及成本费用定额(预算)管理问题研究》,合作单位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 5、 2001年3月26日《郑州至开封高速公路收费权转让可行性问题研究》,合作单位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 6、2002年4月《“费改税”对河南交通建设养护和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合作单位河南省交通厅,项目负责人; 7、《大学生信用教育与评价体系研究》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项目负责人,2003年4月; 8、 8、2003年1月-2003 年12月,《高速公路路产价值管理研究》项目负责人,2004年7月被评为河南省交通厅科研三等奖; 9、2004年2月—2005年2月,《公路经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控制问题研究》,合作单位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10、2004年3月—2005年5月,《公路经营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问题研究》,合作单位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南溪县刘家乡四川省南溪县刘家乡位于南溪县域中部,地处南溪县城以北9公里处,东临仙临镇,南靠南溪镇,西接黄沙镇、金竹乡,北连大观镇。全镇幅员面积56.74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42个农业生产社。境内交通、通讯设施便利,宜泸二级水泥路自南向北穿境而过,县道火青公路横贯西部,已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人物刘家乡是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导师。 农业资源刘家乡实现播种面积65811亩,粮食产量达1.61万吨,蔬菜面积12000亩,油菜种植面积2985亩,黄豆种植3150亩。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农民人均纯收入3837元,比2007年增加477元。全镇农产品以生产水稻、小麦、玉米、红梁为主;农副产品有雪梨、桃子、柚子为主,合宜村和青平村梨园的雪梨果大色艳味美为最,年产量达1115吨。全年种草6850亩,其中集中成片种植500亩,发展种鹅0.7万只(其中500只以上的重点户1户,200只以上的5户),出栏商品鹅6.5万只(200只以上的52户);养鸡大户年出栏肉鸡15.5万只;全年生猪出栏3.4万头。积极引导农民搞林下开发,种植中药材等增加土地收益。建立花椒科技示范园,“花椒科技示范园”通过县科技局验收。 经济面貌2007年,刘家乡工业经济蓬勃发展,工业实现总产值 1.71亿元,工业增加值达4492万元,实现招商引资1300万元。2007年11月投资300万元成立川南工艺品有限公司。2007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达3123万元。2007年全年共引进项目11个,新发展私营企业2家,实际到位资金1334万元。全镇个体工商户136户。2007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9万元;国税入库89.5万元,地税入库50.4万元。投放贷款3000万元,收回贷款2300万元。 社会事业全镇在2008年底有学校8所,其中中学1所,有教师66人,有在校学生1230人,小学7所(1所中心校、3所基点校、2所村小、1所私立小学),有教师120人,有在校学生2050人,学前幼儿园教学园(点)7处,在园703人,专任教师13人。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中心校和基点校都配置了微机,中心校还建成了校园网,对师生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综合考核连续五年名列全县乡镇小学前茅。刘家中学考入南一中72人,名列全县乡镇中学之首。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对323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支助贫困寄宿和残疾学生209人,共计补助资金5.8余万元,有效地保证了所有学龄儿童的就学问题,小学和中学入学率均达100%。全年共化解“普九”等债务68余万元。抓好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共举办27期种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4000余人次。科技示范工程建设扎实推进,“花椒科技示范园”通过县科技局验收,正在申报市级科技示范项目;500亩水稻优质高产示范项目被评为县级科技示范项目。全镇有中心卫生院1个,村级医疗室27个,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25823人,参合率91%。大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全镇符合政策生育率为88.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全面完成,获“市级普查工作先进镇”荣誉称号。维修整治了丁家湾、碓窝田自流渠、排灌渠共15公里,清淤水渠6公里;维修整治电灌站5座;维修整治山坪塘22口,新建沼气池169口;完成红层找水打井1000口,解决了6000多人口饮水问题。 交通通讯宽阔的南观公路穿镇而过,交通四通八达。2007年实施县乡连接道水泥路建设2条,里程达10.63公里;通村水泥路3条,里程达5.17公里;通村泥结石路5条 ,里程达8.4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其中通村水泥路15个村,通村率达88%。建农村公路招呼站4个。率先在全县修建了农村公路交通管理养护站。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用户达600户;有线电话达1000门,移动通讯用户 户,无线电话800户(个)。互联网建设迅速发展,全镇所有学校,各企业都接通了互联网。全镇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 建设成果按县政府要求,于2007年11月底完成了清理规划上报工作。全年建设用地,严格执行了《四川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全年全镇新建房145户,占耕地2890平方米,占非耕地4846平方米,原基改建9684平方米。 2007年开展了全镇污染源调查工作,调查面积达56 平方公里,被调查企业达100%。同时,抓好三个治理,一是抓好工业污染源治理,二是抓好小城镇污染源综合治理,三是抓好全镇饮用水源污染治理。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迅速发展,全年共建169口。 刘家乡接收向家坝水电站移民300人,分别安置在四合村、大同村、清平村、松林村。移民安置点已通过镇、县级对接,市级确认。 落实退耕还林、种粮补贴、良种补贴、综合补贴和能繁母猪、油菜种植补贴和能繁母猪保险等政策,全镇共兑现各项补贴资金370余万元;同时,全镇现有的1600余头能繁母猪全部购买了保险。新增就业再就业岗位99个,实现再就业33人,4050人员再就业25人。 城市低保168户、336人,农村低保737人,发放城乡低保金44.8万元。四是城乡医疗救助实行事前与事后同步救助,共救助358人,发放医疗救助金10.64万元。落实贫困白内障手术7人,对唇裂儿童进行了免费检查。五是加强农村五保供养,落实优抚对象定期定量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并足额兑现。六是认真落实优抚、扶贫和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对地质灾害户实施房屋搬迁。全镇共实施地质灾害和草危房改造20户,投入资金10万余元。 大力开展“平安刘家”创建活动,社会治安整体联动工程不断完善。“四五”普法、平安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市、县验收。分别荣获创建平安南溪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优秀乡镇和“平安镇”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