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家军
释义

人物简介

刘家军,教授。男,1963年3月生,湖北仙桃市人。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业绩

长期从事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人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攻关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5项,其它项目3项。多年的研究形成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独具特色和创新的研究方向,取得了诸多重要研究成果和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如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奥地利国际合作项目“阿坝地块东缘层控金矿成矿规律研究”的研究成果,1995年1月获成都理工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1996年6月获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拉尔玛金矿床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和原地质矿产部定向基金项目“新疆西南天山穆龙套型金矿床的形成条件和找矿靶区优选”的研究成果,分别于1999年和2000年获成都理工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论文《Au-Se矿石建造—层控金矿床的一种新类型》于1994年获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青年科技优秀论文二等奖。现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76篇,译文12篇;向国际、国内各种学术会议提交论文13篇;参加出版专著1部;编写科研报告3部。发表的成果已被国内同行、专家广为引用,同时还被国外众多期刊收录。是中国科学院1997年度“百人计划”的入选者和第五届“贵州省青年科技奖”的获得者。面向新的世纪,我的心早已充满了喜悦,喜悦来自于我对新目标的追求和新生活的向往。

已发表的成果被国内同行广为引用(他人引用350余人次),20余篇论文被国外多种期刊收录。

2005年9月,在石梯矿区进行野外调研时,在毒重石-重晶石-石英脉中观察到黄绿色、深绿色的片状矿物,与云母极为类似。当时认为可用这一矿物进行精细年龄测定,确定钡矿床的形成时代。从矿物的发现到向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申报新矿物并全票获得通过,历时4年半的时间。

学术论文

自1988年以来,申请者与其他合作者在《Ore Geology Review》、《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Journal of Geodynamics》、《Geochemical Journal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地质学报》、《地球化学》、《岩石学报》、《沉积学报》、《矿床地质》、《地质科学》、《矿物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等各类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85篇),国际会议论文摘要16篇,主编、参加出版专著4部。

在1999—2004年的论文检索中, 17篇论文被SCI收录, 9篇论文被EI收录(部分也被SCI收录)。

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按年代顺序排列)

1. Liu J, Xie H, Wang J, Feng C, Zhou G, Li Z.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aceous Chert and Selenium Enrichment in the Yutangba Selenium Deposit, China. Mineral Deposit Research: Meeting the Global Challenge, 2005, vol2.1407-1410

2. 刘家军 , 李志明 , 刘建明, 王建平, 冯彩霞, 卢文全. 自然界中的辉锑矿-硒锑矿矿物系列.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35(5): 545-553, 563

3. 刘家军, 冯彩霞, 李志明, 王建平, 刘世荣, 周国富. 湖北渔塘坝硒矿床中次生自然硒的特征与意义. 现代地质, 2005, 19(4): 531-537

4. 刘家军, 王建平. 硅岩建造中的成矿作用.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5, 24(增刊): 222-223

5. 刘家军, 何明勤, 李志明, 刘玉平, 李朝阳, 张乾, 杨伟光, 杨爱平. 兰坪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碳氧同位素组成极其意义. 矿床地质, 2004, 23(1): 1-10

6. 刘家军, 冯彩霞, 刘建明, 李朝阳, 郑明华. 西秦岭南亚带层控金-硒矿床的赋矿地层时代与成矿时代. 地学前缘, 2004, 11(2): 435-443

7. 刘家军, 李恩东, 龙训荣, 郑明华, 王奖臻, 桑海清. 西南天山大山口金矿床中石英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及其意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34(1): 37-43

8. 刘家军, 李恩东, 龙训荣, 郑明华, 王奖臻. 新疆布隆金矿床的成矿特征与成矿时代. 地质与勘探, 2004, 40(5):6-11

9. 刘家军, 冯彩霞, 谢徽, 吕志成, 王建平. 南秦岭毒重石-重晶石成矿带的特征与成因意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4, 23(增刊): 37-38

10. 刘家军,郑明华,刘建明,冯彩霞,顾雪祥,周国富. 新疆西南天山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的赋矿地层时代、成矿时代及其成矿制约因素. 见:刘建明等主编,矿床学理论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2004. 92-104

11. 刘家军,郑明华,刘建明,冯彩霞,顾雪祥,周国富. 西秦岭寒武系层控金矿床中硒的矿物学、地球化学与金-硒共生机理. 见:刘建明等主编,矿床学理论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2004. 151-16

12. Jiajun Liu, Minghua Zheng, Jianming Liu et al., Mechanical transport of metallogenic materials in hydrothermal solutions: Evidence from the microspherules in micro-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northwestern Sichuan, China. Ore Geology Review, 2003, 22: 1-16

13. 刘家军, 李志明, 张乾等. 滇西金满脉状铜矿床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 地质科学, 2003, 38(4): 529-531

14. 刘家军, 李志明, 张乾等. 滇西金满脉状铜矿床的成矿年龄讨论. 现代地质, 2003, 17(1): 34-39

15. Jiajun Liu, Yuping Liu, Chaoyang Li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ing conditions of an excellent fossil wood cell texture from the vein copper deposits in Lanping-Simao basin, SW China. Ore Geology Review, 2002, 20: 55-63

16. 刘家军, 郑明华, 龙训荣等.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成矿特征及其与穆龙套型金矿床的异同性. 矿物学报, 2002, 22(1), 53-62

17. 刘家军, 龙训荣, 郑明华等. 西南天山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及其意义. 矿物岩石, 2002, 22(3), 19-23

18. Liu Jiajun, Li Zhiming, Zhang Qian et al., 40Ar-39Ar fast neutron activation ages of quartz from Jinman vein copper deposit, in western Yunnan and their significance.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02, 21(3): 227-233

19. Liu Jiajun, Li Chaoyang, Zhang Qian et al., Wood textures in Jinman copper deposits in western Yunnan and their genetic implication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2001, 44(6): 545-554

20. 刘家军, 李朝阳, 张乾等. 滇西金满铜矿床中木质结构及其成因意义. 中国科学(D辑), 2001, 31(2): 89-95

21. 刘家军, 郑明华, 刘建明等. 西秦岭降扎地区寒武系层控金矿床中金-硒共同富集成矿机制. 地球化学, 2001, 30(2): 155-162

22. 刘家军, 冯彩霞, 郑明华. 硒矿资源研究现状.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1, 22(5): 16-21

23. 刘家军, 郑明华, 龙训荣等.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与穆龙套型金矿床的对比. 见: 大陆动力学与成矿作用, 地震出版社, 2001, 177-187

24. 刘家军, 李朝阳, 刘玉平等. 滇西金满脉状铜矿床中硫化物的木质结构. 见: 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年报,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1, 94-97

25. Jiajun Liu, Minghua Zheng, Jianming Liu et al., Geochemistry of the La’erma and Qiongmo Au-Se deposits in the western Qinling Mountains, China. Ore Geology Review, 2000, 17: 91-111

26. Liu Jiajun, Liu Jianming, Zheng Minghua et al., The Au-Se Paragenesis in Cambrian Stratabound Gold Deposits, Western Qinling Mountains,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00, 42(11): 1037-1045

27. 刘家军, 李朝阳, 潘家永等. 兰坪-思茅盆地砂页岩中铜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矿床地质, 2000, 19(3): 223-234

28. 刘家军, 郑明华, 刘建明等.西秦岭寒武系金矿床中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0, 30(2): 150-156

29. 刘家军, 李朝阳, 潘家永等. 兰坪-思茅盆地砂页岩中铜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地质与勘探, 2000, 36(4): 16-19

30. 刘家军, 刘建明, 卢文全等. 邛莫金矿床中块硫锑铜矿含硒性及其特征.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6(2): 210-214

31. 刘家军, 郑明华, 龙训荣等. 新疆萨瓦亚尔顿穆龙套型金矿床的确认及其意义. 贵金属地质, 2000, 9(3): 129-132

32. 刘家军, 李朝阳, 潘家永等. 兰坪-思茅盆地砂页岩中脉状铜矿床的特征及成因. 地质找矿论丛, 2000, 15(3): 216-223

33. 刘家军, 刘建明, 郑明华等. 西秦岭寒武系金矿床中金-硒共生的物理化学条件.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19(4): 231-232

34. 刘家军, 郑明华. 四川耳泽金-菱铁矿建造矿床的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 见: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科学院博士后, 科学出版社, 2000. 75页

35. Liu Jiajun, Liu Jianming, Liu Congqiang et al., Mineralogy of the stibnite-antimonselite serie.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1999, 41(11): 1042-1050

36. Liu Jiajun, Zheng Minghua, Long Xunrong et al., Reidentification of the ore-hosted strata age of Sawaya’erdun gold deposit in Xinjiang, southwestern Tiansh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9, 44(19): 1811-1814

37. Liu Jiajun, Liu Congqiang, Liu Jianming et 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ert from micro-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and their origin significance in southwestern Guizhou,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9, 44(Supplement 2): 20-21

38. 刘家军, 郑明华, 龙训荣等.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的赋矿地层时代的重新厘定及其意义. 科学通报, 1999, 44(6): 653-656

39. 刘家军, 郑明华, 刘建明等. 西秦岭寒武系金矿床中硅岩的地质地球化学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岩石学报, 1999, 15(1): 145-154

40. 刘家军, 郑明华, 刘建明等. 西秦岭寒武系金矿床中成矿元素分带研究. 地质与勘探, 1999, 35(4): 8-11

41. 刘家军, 郑明华, 刘建明等. 西秦岭寒武系金矿床中成矿元素富集规律. 黄金地质, 1999, 5(4): 43-50

42. 刘家军, 郑明华, 龙训荣. 新疆萨瓦亚尔顿穆龙套型金矿床及其赋矿地层时代. 见: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 科学出版社, 1999. 116-118页

43. Liu Jiajun, Liu Jianming, Gu Xuexiang, and Lin Li. The micro-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of exhalative genesis in southwestern Guizhou,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8, 43(1): 85-86

44. 刘家军, 刘建明, 周德安, 郑明华, 周渝峰, 顾雪祥, 张斌, 林丽. 西秦岭降扎地区金、铀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 地质科学, 1998, 33(3): 300-309

45. 刘家军, 刘建明, 郑明华, 周渝峰, 顾雪祥, 张斌, 林丽, 周德安. 利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判断西秦岭寒武系硅岩建造的沉积环境. 沉积学报, 1998, 15(4): 42-49

46. 刘家军, 刘建明, 卢文全, 郑明华, 周渝峰, 顾雪祥. 邛莫金矿床中硒-辉锑矿的特征及成因意义. 矿物学报, 1998, 18(4): 445-451

47. 刘家军, 郑明华, 周德安, 刘建明, 周渝峰, 顾雪祥, 张斌, 林丽. 拉尔玛金成矿带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演化.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998, 28(1): 43-49

48. 刘家军, 郑明华, 刘建明, 周愉峰, 顾雪祥, 张斌. 拉尔玛-邛莫层控金矿床中金-硒共生机理. 矿床地质, 1998, 17(增刊): 311-314

49. 刘家军, 刘建明, 郑明华, 林丽, 周渝峰, 顾雪祥, 张斌. 西秦岭寒武系硅岩建造的喷流沉积作用与矿质聚集. 高校地质学报, 1998, 4(1): 20-33

50. 刘家军, 郑明华, 刘建明, 周渝峰, 顾雪祥, 张斌. 拉尔玛─邛莫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模式. 贵金属地质, 1998, 7(4): 241-254

51. 刘家军, 刘建明, 郑明华, 周渝峰, 顾雪祥, 林丽, 张斌. 西秦岭寒武系金矿床中铟的富集及其意义. 黄金科学技术, 1998, 6(1): 24-25

52. 刘家军, 曹淑英. 浙江建德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同生沉积地质标志. 浙江地质, 1998, 14(1): 49-54

53. Liu Jiajun, Zheng Minghua, Liu Jianming, Zhou Yufeng, Gu Xuexiang, Zhang Bin. Element-assemblage zoning features of gold deposits in the Cambrian silicalite formation, western Qinli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1997, 16(3): 272-277

54. Liu Jiajun, Zheng Minghua, Liu Jianming, Zhou Yufeng, Gu Xuexiang, Zhang Bin, Lin Li, and Lu Wenquan. Selenium enrichment in Cambrian stratabound gold deposits in western Qinling mountains: Characteritics, origin and prospects. Acta Geologica Sinica, 1997, 71(4): 423-432

55. 刘家军, 刘建明, 顾雪祥, 林丽. 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喷流沉积成因. 科学通报, 1997, 42(19): 2126-2127

56. 刘家军, 郑明华, 刘建明, 周渝峰, 顾雪祥, 张斌, 林丽, 卢文全. 西秦岭寒武系层控金矿床中硒的矿化富集及其找矿前景. 地质学报, 1997, 71(3): 266-273

57. 刘家军, 郑明华, 刘建明, 周渝峰, 顾雪祥, 张斌. 西秦岭寒武系硅岩建造中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矿床地质, 1997, 16(4): 330-339

58. 刘家军, 曹淑英. 浙江建德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地质地球化学, 1997, (2): 31-35

59. 刘家军, 郑明华, 刘建明, 周渝峰, 顾雪祥, 张斌. 西秦岭大地构造演化与金成矿带的分布.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7, 21(4): 307-314

60. 刘家军, 郑明华, 刘建明, 周渝峰, 顾雪祥, 张斌. 西秦岭喷流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黄金, 1997, 18(10): 9-12

61. 刘家军, 郑明华, 周渝峰, 顾雪祥, 张斌, 林丽, 刘建明. 喷流沉积作用与金的富集成矿. 矿产与地质, 1997, 11(5): 289-295

62. 刘家军, 郑明华, 刘建明, 卢文全. 邛莫金矿床中的灰硒汞矿.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6, 23(2): 21-28

63. 刘家军, 曹淑英, 李元林. 建德铜矿床的海底喷流沉积成因. 矿产与地质, 1996, 10(3): 1-8

64. 刘家军, 郑明华. 西秦岭寒武系硅岩建造的喷流沉积作用. 见: 理工科技新进展,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108-114页

65. 刘家军, 郑明华. 西秦岭金─铜─铀成矿带中金、铀成矿时代的差异. 见: 四川省地质学会"八五"科研成果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 四川省地质学会编, 1996

66. 刘家军, 郑明华, 刘建明, 卢文全. 一个尚未定名的Ni-As-S-Se矿物相. 矿物学报, 1995, 15(4): 60-62

67. 刘家军, 郑明华. 拉尔玛层控金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矿物岩石, 1995, 15(增刊): 2-3

68. 刘家军, 陶正章. 台湾金矿的化探与综合勘探.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5, 14(3): 188-189

69. 刘家军, 郑明华. 硒矿资源研究及其开发利用. 见: 中国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专题论文集《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 114-116页

70. 刘家军, 郑明华. Se─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中的一个重要指示元素. 地质与勘探, 1994, 30(6): 19-22

71. 刘家军, 郑明华. 拉尔玛层控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黄金, 1994, 15(11): 7-12

72. 刘家军. 硒矿物研究现状. 见: 中国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一), 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4: 12页

73. 刘家军, 郑明华, 卢文全. 首次发现块硫锑铜矿的变种-硒硫锑铜矿. 科学通报, 1993, 38(18): 1726-1727

74. 刘家军, 郑明华. 拉尔玛层控金矿床中硒富集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地球科学进展, 1993, 8(6): 89

75. 刘家军, 郑明华, 卢文全. Au-Se矿石建造─层控金矿床的一种新类型. 黄金, 1993, 14(9): 1-5

76. 刘家军, 郑明华. 拉尔玛海底喷流成因Se-Cu-Ni-Mo-PGE-Au矿床. 贵金属地质, 1993, 2(2): 100-103

77. 刘家军, 郑明华. 热水沉积硅岩的地球化学. 四川地质学报, 1993, 13(2): 110-118

78. 刘家军, 卢文全. 拉尔玛层控金矿床中硒的赋存状态及研究意义. 见: 全国第二届矿相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成都, 1993

79. 刘家军, 郑明华. 首次发现锑的硒-硫化合物系列. 科学通报, 1992, 37(9): 864

80. 刘家军, 郑明华, 卢文全. 硒锑矿-不再仅是人工合成矿物. 科学通报, 1992, 37(15): 1438-1439

81. Liu Jia-jun, Zheng Minghua. The first discovery of Selenio-Sulfantimonide mineral serie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2, 37(17): 1495-1496

82. 刘家军, 郑明华.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中铂族元素富集体和(含)硒辉锑矿矿物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地球科学进展, 1992, 7(6): 93

83. 刘家军, 郑明华. 邛莫、牙相金矿床中自然金的发现. 黄金, 1992, 13(8): 14

84. 刘家军, 郑明华. 拉尔玛硅岩型金-铜-铀建造矿床的海底喷流沉积特征及找矿方向. 四川地质学报, 1992, 12(2): 112-117

85. 刘家军, 郑明华. 拉尔玛金-铜-铀建造矿床矿物学研究新资料. 四川地质学报, 1992, 12(1): 65

86. 刘家军, 郑明华. 论拉尔玛层控金矿床的地质环境及成矿机制. 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七五”地质科研成果暨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选登. 矿物岩石, 1992, 12(2): 114-115

87. 刘家军, 郑明华. 硅岩的新成因─热水沉积作用. 四川地质学报, 1991, 11(4): 251-255

与其他合作者(包括研究生、博士后与同一研究课题人员)发表的论文(按年代顺序排列)

88. He Mingqin, Song Huanbing, Liu Jiajun, Li Chaoyang.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ore-forming fluids of Jinchangqing gold (copper) ore deposit (s) in Xiangyun, Yunnan Province.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05, 24(2): 136-143

89. 吕志成 刘丛强 刘家军 赵志琦 吴丰昌 李剑 . 紫阳黄柏树湾和竹山文峪河毒重石矿床锶同位素及碳氧同位素研究. 地球化学, 2005, 34(6)

90. 李志明, 刘家军, 秦建中, 廖宗廷, 张长江. 兰坪盆地白秧坪铜钴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地质与勘探, 2005,41(1): 1-6

91. 冯彩霞, 刘家军, 胡瑞忠, 刘燊. 硒富集区成矿流体性质—以渔塘坝和紫阳地区为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5, 24(增刊): 241

92. Lu Zhicheng , Liu Congqiang, Liu jiajun, and Wu Fengchang. The bio-barite in witherite deposits from southern Qinling and its significance.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s, 2004, 14(10): 889-895

93. Feng Caixia, Liu Jiajun, Hu Ruizhong, Liu Shan. Geochemistry of the Yutangba Se deposit in western Hubei,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04, 23(3): 255-264

94. He Mingqin, Liu Jiajun, Li Chaoyang , Li Zhiming, Liu Yuping , Yang Aiping, Sang Haiqing. 40Ar-39Ar Dating of Quartz from Ore in the Baiyangping Cu-Co Polymetallic Ore-Concentrated Area, Lanping Basin, Yunnan.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04, 23(4): 342-348

95. Lu Zhicheng , Liu Congqiang, Liu jiajun, and Wu Fengchang. Geochemical studies on the lower Camrian witherite-bearing cherts in the Beidabashan.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4, 78(3): 881

96. 李志明, 刘家军, 秦建中, 廖宗廷, 张长江. 滇西兰坪盆地多金属矿床碳、氧、氢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34(3): 360-366

97. 李志明, 刘家军, 胡瑞忠, 何明勤, 刘玉平, 李朝阳. 兰坪盆地白秧坪铜钴多金属矿床中钴的成矿地球化学. 矿物学报, 2004, 24(2): 197-205

98. 李志明, 刘家军,胡瑞忠等. 层序地层分析在非油气领域的应用及前景评述. 地质与勘探, 2004, 40(1): 81-85

99. 吕志成, 刘从强, 刘家军, 吴丰昌. 北大巴山下寒武统毒重石矿床赋矿硅质岩地球化学研究. 地质学报, 2004, 78(3): 390-406

100. 吕志成, 刘丛强, 刘家军, 吴丰昌. 南秦岭毒重石成矿带矿床中的生物成因重晶石及其意义. 自然科学进展, 2004,14(8): 892-897

101. 何明勤, 刘家军, 杨世瑜, 李朝阳. 云南宾川雄鲁摩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 矿物学报, 2004, 24(3): 261-265

102. 叶霖, 刘玉平, 李朝阳, 刘家军. 云南武定迤腊厂铜矿含矿石英脉~(40)Ar-~(39)Ar年龄及其意义. 矿物学报, 2004, 24(4): 411-414

103. 叶霖, 刘玉平, 李朝阳, 刘家军. 东川桃园式铜矿Ar-Ar同位素年龄及意义. 矿物岩石, 2004, 24(2): 57-60

104. 何明勤, 杨世瑜, 刘家军, 李朝阳. 云南祥云金厂箐金(铜)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及流体来源. 矿物岩石, 2004, 24(2): 35-40

105. 翟裕生, 邓军, 王建平, 彭润民, 刘家军, 杨立强. 深部找矿研究问题. 矿床地质, 2004,23(2): 142-149

106. 刘少波, 刘家军. 金厂火山构造与金矿化关系.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4, 23(增刊): 41-42

107. 王奖臻, 李泽琴, 刘家军, 李朝阳. 拉拉铁氧化物-铜-金-钼-钴-稀土矿床辉钼矿的多型及标型特征. 地质找矿论丛, 2004, 19(2): 96-99

108. 冯彩霞, 胡瑞忠, 刘家军, 刘燊. 紫阳下寒武统富硒硅质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4,23(增刊): 173-174

109. Lu Zhicheng, Liu Congqiang, Liu Jiajun, Zhao Zhiqi. Tcarbon, oxygen and boron isotopic studies of Huangbaishuwan witherite deposit at Ziyang and Wenyuhe witherite deposit at Zhusha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2003,46(12): 1273-1291

110. Wang J Z, Li Z Q, Liu J J, Li C Y. Origin of Fe-oxide-Cu-Au-Mo deposits and response to convergent event of Rodinia, Southwest China. 13th Goldschmidt Conference Abstracts, Geochim. Cosmochim. Acta, 2003, 67(18): A520

111. Li Zhiming, Liu Jiajun, Hu Ruizhong et al. Tectonic setting and nature of source rock of provenance for 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Lanping Mesozoic-Cenozoic basin: Evidence from geochemistry of sandston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03, 22(4): 352-360

112. J. Pa?ava, B. Køíbek, K. ?ák, Chaoyang Li, Hailin Deng, Jiajun Liu, Zhenmin Gao, Taiji Luo, and Mingguo Ze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mining of Ni-Mo black shale-hosted deposits in the Zunyi region, southern China: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e study of toxic metals in the system rock–soil–plan. Bulletin of Geosciences (Czech Geolgocal Survey), 2003, 78(3): 251-267

113. 吕志成, 刘从强, 刘家军等. 紫阳黄柏树湾和竹山文峪毒重石矿床碳、氧及硼同位素研究. 中国科学, 2003, 33(3): 223-235

114. 李志明,刘家军,胡瑞忠,等. 兰坪中新生代盆地沉积岩源区构造背景和物源属性研究-砂岩地球化学证据. 沉积学报,2003,21(4): 547-552

115. 李志明,刘家军,胡瑞忠,等. 保障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条件浅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 13(专刊):154-155

116. 何明勤, 杨世瑜, 刘家军. 云南祥云金厂箐金-铜矿床中的有机质及其与金成矿的关系.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3, 28(1): 4-7

117. 李泽琴,王奖臻,刘家军,李朝阳,杜安道,刘玉平,叶琳. 拉拉铁氧化物-铜-金-钼-稀土型矿床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1): 39-42

118. Zhang Qian, Liu Jiajun, Shao Shuxun et al., An estimate of the lea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upper mantle and upper crust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source of lead in the Jingding Pb-Zn deposit in Western Yunnan, China. Geochemical Journal, 2002, 36(3): 271-287

119. Lv Z C, Liu C Q, Liu J J, Zhao Z Q. Carbon and boron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Ziyang witherite deposits in southern Qinling, China. 12th Goldschmidt Conference Abstracts, Geochim. Cosmochim. Acta, 2002, 66(15A): A466

120. Liu Y P, Ye L, Li C Y, Liu J J. Preliminary study on geochemistry of Nanwenhe Later-Silurian granites, SE Yunnan, China. 12th Goldschmidt Conference Abstracts, Geochim. Cosmochim. Acta, 2002, 66(15A): A459

121. Ye L, Liu Y P, Li C Y, Liu J J. Some clue of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Dongchuan copper and the breakup of Rodinia. 12th Goldschmidt Conference Abstracts, Geochim. Cosmochim. Acta, 2002, 66(15A): A861

122. Jianming Liu, Jie Ye, Hanlong Ying, Jiajun Liu et al., Sediment-hosted micro-disseminated gold mineralization contrained by basin paleo-topographic highs in the Youjiang basin, south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 2002, 20(5): 517-533

123. 郑明华, 刘家军, 张寿庭等. 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的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29(3): 237-245

124. 冯彩霞,刘家军. 鄂西南双河渔塘坝硒矿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吉林大学学报, 2002, 32(1): 21-25

125. 冯彩霞, 刘家军, 刘燊等. 渔塘坝硒矿硅质岩的地球化学及成因. 沉积学报, 2002, 20(4): 727-732

126. 李志明, 刘家军, 张长江等. 论中国21世纪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途径-兼矿床学研究的新方向. 矿床地质, 2002, 21(增刊): 24-27

127. 冯彩霞, 刘家军, 刘燊等. 我国的硒资源及成矿条件初论. 矿床地质, 2002, 21(增刊): 812-815

128. 郑明华, 刘家军, 阳正熙等.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矿床地质, 2002, 21(增刊): 787-790

129. 龙训荣, 郑明华, 刘家军.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地质, 2002, 21(增刊):1005-1008

130. 刘建明, 叶杰, 刘家军等. SEDEX型和VHMS型矿床及其成矿动力学背景的对比. 矿床地质, 2002, 21(增刊): 28-31

131. 李志明, 刘家军, 张长江等. 狗头金成因新认识. 地质与勘探, 2002, 38(2): 15-17

132. 张乾, 邵树勋, 刘家军等. 兰坪盆地大型矿集区多金属矿床的铅同位素及铅的来源. 矿物学报, 2002, 22(2): 147-155

133. 张乾, 潘家永, 刘家军等. 滇西地区上地幔铅同位素组成的确定及其应用. 地质地球化学, 2002, 30(6): 1-6

134. 李志明, 刘家军, 张长江等. 砂金及狗头金次生增生的有限性. 黄金地质, 2002, 8(1): 56-59

135. 李泽琴, 胡瑞忠, 王奖臻, 刘家军等. 中国首例铁氧化物-铜-金-铀-稀土型矿床的厘定及成矿演化.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2, 21(4): 258-260

136. 冯彩霞, 刘家军, 李志明等. 硒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概况. 地质与资源, 2002, 11(3): 152-156

137. 郑明华, 刘家军, 张寿庭等. 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同位素组成. 地质与资源, 2002, 11(3): 140-146

138. Jianming Liu, Jie Ye, Hanlong Ying, Jiajun Liu et al., A preliminary study on micro-disseminated sediment-hosted gold in the Youjiang basin, south China. Journal of Mineralogical and Petrological Sciences, 2001, 96(6): 243-255

139. 刘建明, 叶杰, 刘家军等. 论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与沉积盆地演化的关系. 矿床地质, 2001, 20(4): 367-377

140. Liu Xianfan, Zhan Xinzhi, Gao Zhenmin, Liu Jiajun et al., Na-rich microlite-glass in deep xenoliths, Liuhe, Yunnan: discovery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Geodynamics, 2000, 29: 141-147

141. 王奖臻, 李朝阳, 李泽琴,刘家军等. 川滇地区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成因探讨. 地质地球化学, 2001, 29(2): 41-45

142. 李志明, 刘家军. 层序地层研究-找矿勘探的重要手段. 地质找矿论丛, 2001, 16(4): 215-218

143. 冯彩霞, 刘家军. 硅岩研究的现状及成矿意义. 世界地质, 2001, 20(3): 119-123

144. 李志明, 刘家军, 张长江等. 中国西部地区环境现状及其根源.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1, 14(3): 133-137

145. 李志明, 刘家军, 张长江等. 中国西部地区环境问题的根源及对策. 新疆环境保护, 2001, 23(3): 29-33

146. 刘玉平, 李朝阳, 刘家军. 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中镉的分布规律. 见: 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年报,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1, 65-68

147. 刘玉平, 李朝阳, 刘家军. 镉的矿物学及镉在成因矿物学中的应用. 见: 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年报,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1, 82-85

148. 刘玉平, 李朝阳, 刘家军. 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镉的环境地球化学初步研究. 见: 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年报,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1, 86-89

149. 刘显凡, 高振敏, 刘家军等. 地幔交代作用与富碱斑岩成矿关系的年代学初步探讨. 见: 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年报,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1, 103-106

150. 张乾, 刘家军, 邵树勋. 金顶铅锌矿床铅的上地幔质疑. 见: 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年报,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1, 112-116

151. 刘玉平, 李朝阳, 刘家军. 都龙矿床含矿层状夕卡岩成矿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矿物学报, 2000, 20(4): 378-384

152. 吕志成, 李鹤年, 刘从强, 刘家军等. 大兴安岭中南段花岗岩中黑云母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矿物岩石, 2000, 20(3): 1-8

153. 吕志成, 张培萍, 刘从强, 刘家军等. 额仁陶勒盖银矿床银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及形成条件. 地质地球化学, 2000, 28(3): 41-47

154. 郑明华, 刘家军, 龙训荣等.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19(4): 226-227

155. 刘建明, 叶杰, 刘家军等. 盆地流体及其成矿作用.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19(2): 85-94

156. 刘建明, 叶杰, 刘家军等. 盆地流体中有机组分的成矿效应.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19(3): 141-147

157. 刘建明, 叶杰, 刘家军等. 论盆地流体成矿/成烃作用的耦合关系.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19(3): 164-171

158. Liu Xianfan, Zhan Xinzhi, Gao Zhenmin, Liu Jiajun et al., Deep xenoliths in alkalic porphyry, Liuhe, Yunnan, and implications to petrogenesis of alkalic porphyry and associated mineraliztion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1999, 42(6): 627-635

159. 刘显凡, 战新志, 高振敏, 刘家军等. 云南六合深源包体与富碱斑岩成岩成矿的关系. 中国科学(D辑), 1999, 29(5): 413-420

160. Liu Xianfan, Gao Zhenmin, Liu Jiajun et al., Effect of low-temperature mineralization of mantle fliud processes alkali-rich porphyry of western Yunnan,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9, 44 (Supplement): 24-25

161. 郑明华, 刘家军, 龙训荣, 张寿庭. 我国首例穆龙套型金矿床的发现. 矿床地质, 1998, 17(增刊), 381-384

162. 刘建明, 刘家军, 郑明华, 顾雪祥. 滇黔桂金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稳定同位素研究. 地球化学, 1998, 27(5): 585-591

163. 刘建明, 顾雪祥, 刘家军. 华南巨型锑矿带及其制约因素.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40(增刊1): 206-215

164. 龙训荣, 郑明华, 张寿庭, 刘家军. 萨瓦亚尔顿穆龙套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矿床地质, 1998, 17(增刊), 973-976

165. 张寿庭, 郑明华, 龙训荣, 刘家军. 萨瓦亚尔顿穆龙套型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矿床地质, 1998, 17(增刊), 961-964

166. 刘建明, 刘家军, 顾雪祥. 沉积盆地中流体活动及其成矿作用综述. 见: 欧阳自远主编. 世纪之交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 原子能出版社, 1998. 341-352

167. 刘建明, 刘家军. 滇黔桂金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盆地流体成因模式. 矿物学报, 1997, 17(4): 448-456

168. 刘建明, 刘家军, 顾雪祥. 沉积盆地中流体活动及其成矿作用.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7, 16(4): 341-352

169. 朱赖民, 胡瑞忠, 刘显凡, 刘家军, 金景福, 何明友. 关于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因的一些初步认识. 矿产与地质, 1997, 11(5): 296-302

170. 刘显凡, 刘家军, 朱赖民, 卢秋霞. 滇黔桂微细浸染型金矿铅同位素组成及其应用.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7, 16(3): 178-182

171. 郑明华, 刘家军, 刘建明, 卢文全. 硒硫锑矿的首次发现及其初步研究. 矿物岩石, 1993, 13(2): 9-13 (执笔人)

172. 郑明华, 刘家军. 西秦岭南亚带金-铜-铀成矿带中硅岩的海底喷流沉积特征研究.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3, 20(2): 9-16 (执笔人)

173. 郑明华, 刘家军, 张斌, 刘建明, 周渝峰, 顾雪祥. 阿坝地块东缘寒武系硅岩型铀-铜-金建造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 见: “七五”地质科技重要成果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选集, 中国地质学会编,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681-686

174. 郑明华, 张斌, 刘建明, 周渝峰, 顾雪祥, 刘家军. 一个海底喷流─地下水热液改造成因的金-铜-铀-铂族金属矿床的新矿例. 科学通报, 1991, 36(15): 1198-1199

175. 曹淑英, 刘家军, 李元林. 浙江岭后多金属矿床的海相火山热液沉积成矿特征和成矿模式.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8, 15(4): 11-20

国际会议论文摘要

176. J. Liu, Y. Liu, R. Hu et al., Isotopic geochemistry in the vein-type copper deposits in Lanping-Simao basin, western Yunnan, China. Eleventh Annual V. M. Goldschmidt Conference, 2001. (光盘, 3211.pdf)

177. J. Liu, J. Liu, C. Liu et al., Some new data on mineralogy of the stibnite-antimonselite series. Eleventh Annual V. M. Goldschmidt Conference, 2001. (光盘, 3234.pdf)

178. Liu Jiajun, Liu Jianming, Su Wenchao et al., Ore-forming material sources of La’erma gold deposit, western Qinling, China. Eleventh Annual V. M. Goldschmidt Conference, 2001. (光盘, 3471.pdf)

179. Su Wenchao, Hu Ruizhong, Qi liang, Fang Weixuan, Liu Jiajun. Trace metals and platinum in fluid inclusions in the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southwestern China. Eleventh Annual V. M. Goldschmidt Conference, 2001. (光盘, 3236.pdf)

180. Su Wenchao, Hu Ruizhong, Qi liang, Liu Xianfan, Fang Weixuan, Liu Jiajun. Partion coefficients of platinum-group elements and copper during mantle partial melting: evidence from ultramafic xenoliths in alkalic porphyry, Yunnan province, China. V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New Ideas in Earth Sciences》, 2001, Tom 2, 86

181. Liu Jiajun, Liu Jianm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rt and gold orebody in micro-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China and their origin. 31th IGC Abstracts, 2000. (光盘)

182. Liu Jiajun, Liu Jianming, On the mineralogy of stibnite¬-antimoselite. 31th IGC Abstracts, 2000. (光盘)

183. J. Liu, C. Liu, C. Li et al., The continental exhalation of copper deposits from red clastic formation in Lanping-Simao basin, western Yunnan, China. Ninth Annual V. M. Goldschmidt Conference. 1999, 174

184. J. Liu, C. Liu, J. Liu et 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e-bearing chert from Cambrian gold deposits and thei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in western Qinling Mountains, China. Ninth Annual V. M. Goldschmidt Conference. 1999, 174

185. X. Liu, Z. Gao, J. Liu et al., Na-rich microlite-glass in deep xenoliths, Liuhe, Yunnan: discovery and implications. Ninth Annual V. M. Goldschmidt Conference. 1999, 174-175

186. Liu Jianming, and Liu Jiajun. Isotopic features of sediment-hosted micro-disseminated gold: an approach to basin fluid.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Abstracts of ICOG-9, 1998, 43(supplement): 79

187. J. Liu and J. Liu. Basin fluids connected with sediment-hosted micro-dissemated gold. Seventh Annual V. M. Goldschmidt Conference, Tucson, Arizona, 1997, 126-127

188. Liu Jiajun, Zheng Minghua. Selenium in the Laerma gold ore belt of China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gold.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Volume 2 of 3. Beijing, China, 1996: 762

189. Liu Jianming, and Liu Jiajun. Sediment-hosted micro-disseminated gold and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basin.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Volume 1 of 3. Beijing, China, 1996: 754

190. Liu Jiajun, Zheng Minghua. The submarine exhalative-sedimentary origin of the Cambrian silicalite formation at Laerma, Western Qinling, China: Petrologic and geochemical evidence.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Volume 2 of 3. Beijing, China, 1996: 402

191. Liu Jianming, Liu Jiajun, Zheng Minghua, Zhou Yufeng, Zhang Bing. Se geochemistry in stratabound gold deposits in Cambrian exhalation chert in NW-Sichuan, China. The 9th symposium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n the genesis of ore deposits ABSTRACTS, Vol. 2. Beijing, China, 1994: 825-826

科研项目

一 、在研项目

1 2006年1月─2008年12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南秦岭大型钡成矿带毒重石-重晶石共生分异机制》(批准号40573032), 项目负责人。

2 2005年1月─2007年12月: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秦岭寒武系中毒重石与重晶石矿床的共生分异机理研究》, 项目负责人。

3 2006年1月─2008年12月: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矿产勘查评价项目《甘肃省岷县寨上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远景研究》, 项目负责人。

4 2005年1月─2006年12月: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华北地台北缘西段中元古界金、铜多金属、铂族元素找矿方向及找矿方法技术研究》(批准号2004-02),主要研究人员。

二、历年承担科研项目一览表

自工作以来,本人作为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人员承担国家级项目10项, 省部级项目10项, 其它项目6项,短期参加研究工作的项目有2项。主要项目有:

(一)、作为项目或课题负责人承担的科研项目

1 2006年1月─2008年12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南秦岭大型钡成矿带毒重石-重晶石共生分异机制》(批准号40573032), 在研。

2 2005年1月─2007年12月: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秦岭寒武系中毒重石与重晶石矿床的共生分异机理研究》, 在研。

3 2003年1月─2005年12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扬子地块周边寒武、二叠系硅岩建造中硒的超常富集机制》(批准号40273026), 在研。

4 2005年1月─2005年12月: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资助项目《月球地质地形环境对月球车设计约束的研究》, 在研。

5 2001年1月─2003年12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的低温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研究》(批准号40073019), 完成。

6 2000年7月─2003年: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扬子地块西缘重大构造事件与高渗透构造域成矿物质迁移富集》(项目编号kzcx00-2),项目第二首席负责人,(负责课题:Rodinia大陆裂解的动力学背景与东川-易门铜矿带晚元古代区域性(Cu)成矿作用),完成。

7 1999年10月─2004年6月: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二级课题《兰坪盆地铅锌多金属大型矿集区》(课题编号G1999043208), 课题负责人,完成。

8 1999年─2002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项目《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的低温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完成。

9 1998年─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秦岭层控金矿带中硒的示踪作用与金-硒共生机理研究》(批准号49773197), 完成。

10 1997年─1998年: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西秦岭层控金矿带中硒的矿化富集与金-硒共生机理研究》(课题编号中博基1997年第7号文), 完成。

11 1998年─1999年: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拉尔玛-邛莫金矿床中金-硒共生机理实验研究》(课题编号049805), 完成。

12 2001年─2002年: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完成。

(二)、作为协作人员承担的科研项目

13 2005年1月─2008年12月: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华北及邻区晚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与岩石圈伸展耦合关系》(批准号40435011), 在研。

14 2003年1月─2006年12月: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大陆演化过程中成矿系统的形成与保存——典型矿集区剖析》(批准号40234051), 在研。

15 2005年1月─2006年12月: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华北地台北缘西段中元古界金、铜多金属、铂族元素找矿方向及找矿方法技术研究》(批准号2004-02), 在研。

16 2005年03月─2006年02月: 国土资源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项目二级课题《洞庭湖区地球化学环境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 在研。

17 2002年4月—2002年12月: 国家科技部中-捷科学技术研究计划《富金属黑色页岩PGE富集机制和环境效应》(课题号M1-444), 短期研究。

18 1997年-2000年: 贵州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深源含矿流体地球化学示踪研究》(课题编号:黔基-970405),完成。

19 1996年—2000年: 国家305攻关项目子课题《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成矿条件和东阿赖山地区靶区优选和评价研究》(子课题号96-915-04-03-01), 完成。

20 1996年─1998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拉尔玛金矿床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批准号49503048), 完成。

21 1996年─1998年: 中国科学院与云南省合作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陆内变形、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子课题(编号965007), 完成, (专题题目:兰坪盆地铜、铅锌、金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及成矿远景预测研究), 博士后研究课题。

22 1995年─1997年: 地质行业基金项目《海水团前锋混和带上的沉积沉淀作用和矿源层的生成》(编号9513), 完成。

23 1994年─1995年: 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项目《滇黔桂接壤地区卡林型金矿床赋矿地层的特征和形成条件》(课题编号9034), 完成。

24 1993年─1996年: 地质矿产部定向基金项目《新疆哈尔克他乌地区穆龙套型金矿地质条件及找矿靶区研究》(直科定93-19), 完成。

25 1992年—1993年: 国家305攻关项目课题《黄山铜镍成矿带浅富矿赋存条件及靶区优选评价》(子课题号85-902-05), 短期研究。

26 1991年─1992年: 四川地矿局前期探索项目《川西北地区主要金矿带中铂族贵金属探索研究》, 完成。

27 1989年─1993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奥地利国际合作项目《阿坝地块东缘层控金矿成矿规律研究》(批准号4880099), 完成。

28 2006年1月─2008年12月: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矿产勘查评价项目《甘肃省岷县寨上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远景研究》, 项目负责人。

学术专著

1 郑明华, 周渝峰, 刘建明, 顾雪祥, 刘家军, 张斌, O. Schulz, F. Vavtar. 喷流型和浊流型层控金矿床.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2 郑明华, 张寿庭, 刘家军, 龙训荣, 宋谢炎. 西南天山穆龙套型金矿床产出地质背景与成矿预测.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1年

3 刘家军, 毕献武主编. 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年报(2000年).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1年

4 何明勤, 刘家军, 李朝阳等著. 兰坪盆地铅锌铜大型矿集区的流体成矿作用机制——以白秧坪铜钴多金属地区为例.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4年

获奖与荣誉

学术奖励

1 分散元素矿床和低温矿床的成矿作用,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分散元素成矿机制》,2003年12月获贵州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3 2000年1月获第五届贵州省青年科技奖。

4 1999年9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拉尔玛金矿床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的研究成果, 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该项目于1999年1月获成都理工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奥地利国际合作项目《阿坝地块东缘层控金矿成矿规律研究》的研究成果,1996年6月获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该于1995年1月获成都理工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6 2000年1月地质矿产部定向基金项目《新疆西南天山穆龙套型金矿地质条件及找矿靶区研究》的研究成果, 获成都理工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7 1994年论文《Au-Se矿石建造─层控金矿床的一种新类型》,获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青年科技优秀论文二等奖。

8 1999年论文《邛莫金矿床中的硒辉锑矿》入选中国九五期间优秀科学成果。

荣誉称号

1 1987年获成都地质学院“优秀班主任”称号。

2 1990年获成都地质学院举办的成都市“党建杯”知识竞赛优胜奖。

3 2000年7月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1999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4 2001年6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5 2000年—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连续三次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

6 2002年4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九届代表大会代表。

教学与招生

曾承担本科生《地球化学及找矿》、《环境地球化学 》、《FORTRAN语言》、《矿床学》、《矿相学》以及研究生《地质学基础(含岩矿鉴定)》、《分散元素地球化学》(专题)、《矿床地球化学》(专题)课程教学。近2年多次承担本科生的《矿产经济学》和研究生的《矿床地球化学》、《现代成矿学研究方法》、《勘查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现代矿床学》等课程教学?。

已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2名。现有在读博士生2名,硕士生12名(包含工程硕士生)。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

人物简介

性 别 男

籍 贯 陕西省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出生日期 1967年2月

职 称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职 务 电力系副主任

学习经历:

2009.9-2010.8,作为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系统所研修一年,从事电力系统仿真与分析研究工作;

1998.9-2002.12,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攻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89年6月在华东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研究方向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2、电力系统厂站自动化与调度自动化

3、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4、特高压输电技术

任职经历及社会兼职情况

1989年7月-2006年7月在原郑州铁路局西安铁路运输职工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6年8月起任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电力系教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万水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计算机教材建设委员会特约顾问。

2009年以来担任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地铁设计供电专业专家和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地铁设计供电设计评审专家。

主讲课程情况

主讲研究生《电力系统远动技术》、《电力系统规划》等课程

主讲本科生《电磁场》、《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等课程

从事科研情况

从事电力、电气自动化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并完成电力系统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通过省部级鉴定6项,主持纵向科研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一项,西安市科技局科技创新支撑项目两项。

出版专著、获奖及专利情况

主编《微机远动技术》等教材两部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曾先后获得原郑州铁路局科技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

在国际会议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40余篇,EI收录25篇;

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等两项;

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专利6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4: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