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家沟组 |
释义 | 简介刘家沟组属于早三迭世早期地层。以灰白、粉、浅砖红色含砾中、粗粒砂岩为主,夹杂色粉砂质泥岩和页岩,厚225—715米,零星出露于中国河北燕山东段的平泉—下板城一带和太行山南段的峰峰、临城、内丘等地。与上二迭统石千峰组呈整合接触。化石极少,仅在峰峰流泉村本组底部见有新芦木。 命名: 中科院地质所山西地层队刘鸿允等,1959年命名,1962年介绍,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 特征:层型:正层型 山西宁武县孙家沟石千峰群剖面。文献同上。 特征:位于石千峰群中部,由数十个交错层极发育的红色、浅灰红色长石砂岩(数米)—红色粉砂质泥岩(数十厘米)构成的基本层组成。含叶肢介、植物、孢粉等。下与孙家沟组、上与和尚沟组均为整合接触。 分布:晋、冀、鲁、豫、皖、陕、甘、宁、内蒙古。 备考:同物异名:同物异名 丁家沟组、关上层、方山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