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慧宏 |
释义 | 宁波大学副教授刘慧宏,男,1977年1月生,宁波大学副教授,博士。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1995年9月——2005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2005年7月至今,在宁波大学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科研领域与成果: 主要科研领域包括投资与决策分析、组合投资优化与计量金融、博弈理论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等。 近年来共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级各类项目10余项,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预测》、《运筹与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人物简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年10月29日 学习经历 1985.9-1987.7湖北大学化学学院获化学教育本科学位 2000.9-2003.7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 2003.10-2006.6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博士后 工作经历 1987.7-2010.7襄樊学院化学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2010.7-至今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学术简介 主要从事生物电化学和生物电分析化学的研究,涉及蛋白质和酶的电化学和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1995年,武汉大学国家生物电分析专业实验室访问学者,1998年,英国牛津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室访问学者,2007年,韩国高等科学技术研究院访问教授。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项,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五项,其中一项为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一项为重大项目。在该领域已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19篇,已被国内外同行引用200多次,获襄樊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 承担和完成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仿生微电子界面-脱氢酶传感器的研究,湖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Z20092501) (2)湖北麦冬活性成份及制剂研究,襄樊市科技攻关项目(2007GG22C12) (3)酶生物燃料电池的研制及性能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ABA007) (4)酶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湖北省教育厅国际合作项目(G200525001) (5)有机相酶电极的制备及运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4035625) (6)血红素蛋白质的分子改造与功能,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T20030718) (7)自组装膜技术构筑电化学酶传感器的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科研项目(2001B69002) (8)聚合物膜修饰电极的制备、表征及应用,湖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科研项目(1998B035) 社会兼职 湖北省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获得荣誉 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度) 湖北省科协优秀工作者(2007年度) 襄樊市劳动模范(2008年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