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沪
释义

刘沪,男,研究员,1968年北京四中高中毕业,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1988年教育系研究生毕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兼任党总支书记,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宣武区模范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参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师》《中国基础教育》杂志编委。曾担任北京四中数学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师、系主任助理,后勤党总支书记,北京师范大学副总务长等职务。另有同名历史人物刘沪。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学术活动及学术成就

文章和译著主要有(包括合作):《关于二次曲线不变量教学的点滴体会》、《职务聘任中的模糊数学方法》、《美国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日本1998年学校运营管理研修报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钱学森中学时代的老师》、《北京师大附中的历史是中国现代中学教育发展的缩影》、《成果显著的示范校建设教学工程》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校丛书《北京师大附中》。

社会活动

1992年—1993年美国俄亥俄州莱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1998年参加日本文部省学校运营管理研修班;2000年参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全国高中骨干校长研修班。

掌门名校的杰出校长

刘沪,北师大数学系本科、教育系研究生毕业。现任北京师大附中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是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宣武区模范校长,被市教育学会评选为北京市杰出校长。

履历丰富的校长

刘沪曾任北京四中数学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师、党总支副书记、系主任助理,北师大副总务长。1992年至1993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1998年参加日本学校“运营·管理”研修班,2000年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千名骨干校长”研修班。

刘沪校长在数学教育与教育管理方面有深入研究。近年来,发表了多篇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知名文章。

1998年,刘沪从北师大来附中工作。他继承师大附中优良传统,与全校师生团结奋斗,使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校长有这样一个目标,就是要把师大附中建设成最适合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的学校,建设成最适合教师发展、最适合教师工作的学校。在刘校长的倡导下,附中潜心办学,踏踏实实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师大附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人事制度改革。新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了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性,使学校充满活力。2002年,北京师大附中被认定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高中校。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与宣武区共建师大附中,区政府将宣武实验小学、和平门中学土地校舍划归师大附中使用,在校生规模从24个班扩大到60个班,真正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由于师大附中坚持认真办学,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的信誉。

拥有先进的理念与教育管理实践

刘沪校长深刻理解教育的真谛是“人的发展”。从教育的广度看,他坚持学校教育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教育的深度看,他强调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学有所长。

刘沪校长深谙教育规律,一切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很好地处理了素质教育与学生升学的关系,培养了一批批成绩好、素质高的优秀毕业生。他重视德育工作,师大附中坚持19年在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军训;他重视社会实践,每年组织学生赴泰山等地进行修学旅行;他还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他的带领下,学校体育活动、美育活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作为一位长期工作在教学管理第一线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刘沪校长以自身发展的经验,不断促进教师进步。他不仅积极引进研究生,还鼓励青年教师考研究生,并且抓住一切机会送教师出国学习,在全校不到200位教师中,已有70多位教师是博士、硕士,32位教师在国外留学、工作一年后回校工作。师大附中的教师队伍阵容整齐,实力强、后劲大。

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刘校长强调教学必须符合课改方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坚持培养学生扎实基本功的同时,实验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每个学期都有多次市、区教研活动在附中举行。

在学校文化的发掘与建设方面,刘沪校长系统地总结了师大附中的校园文化,并不断建设创新。师大附中的校园建设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独具特色。

在学校的管理方面,刘沪校长强调现代的教育教学管理要与经营管理相结合,制度管理要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民主管理要与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严格管理相结合,努力建设和谐学校。

“让最有才华又适合做教育工作的人来当教师”,“让所有学生都得到最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是刘沪校长的梦想。对学生充满爱,对教师充满爱,对学校充满爱。教育就是刘校长心中的爱。

北宋官吏

刘沪,字子浚,刘文质子,宋保州保塞人。颇知书传,深沉寡言,有知略。以荫补三班奉职,累迁右侍禁。康定中,为渭州瓦亭砦监押,权静边砦,击破党留等族,斩一骁将,获马牛橐驼万计。时任福败,边城昼闭,居民畜产多为贼所掠,沪独开门纳之。

迁左侍禁,韩琦、范仲淹荐授阁门祗候。又破穆宁生氐。西南去略阳二百里,中有城曰水洛,川平土沃,又有水轮、银、铜之利,环城数万帐,汉民之逋逃者归之,教其百工商贾,自成完国。曹玮在秦州,尝经营不能得。沪进城章川,收善田数百顷,以益屯兵,密使人说城主铎厮那令内附。会郑戬行边,沪遂召铎厮那及其酋属来献结公、水洛、路罗甘地,愿为属户。戬即令沪将兵往受地。既至而氐情中变,聚兵数万合围,夜纵火呼啸,期尽杀官军。沪兵才千人,前后数百里无援,沪坚卧,因令晨炊缓食,坐胡床指挥进退,一战氐溃,追奔至石门,酋皆稽颡请服。因尽驱其众隶麾下,以通秦、渭之路。又败临洮氐于城下。迁内殿崇班。

戬以三将兵遣董士廉助筑城,功未半,会戬罢四路招讨使,而泾原路尹洙以为不便,令罢筑,且召沪,不听,日增版趣役。洙怒,使狄青械沪、士廉下狱。氐众惊,收积聚、杀吏民为乱,朝廷遣鱼周询、程戡往视,氐众诣周询,请以牛羊及丁壮助工役,复以沪权水洛城砦主。城成,终以违本路安抚使节制,黜一官,为镇戎军西路都巡检。复内殿崇班,疡发首,卒。弟渊将以其柩东归,居人遮道号泣请留,葬水洛,因保建洛城有功于民,百姓称其刘将军,故立祠城隅,年正月十二祀之。

经略司言,得熟户蕃官牛装等状,愿得沪子弟主其城。乃命其弟淳为水洛城兵马监押,城中有碑记沪事。

元朝诗人

刘沪[约公元一三一o年前后在世]字声之,三山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武宗至大中前后在世。尝以经学教授于钱塘。其余事迹无考。沪工诗,有声之集《元诗选》传于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