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福芳 |
释义 | 1 工笔女画家刘福芳,1930年生。山东招远人。北京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原系副主任),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盟中央妇女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老教授协会会员。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先后在黑龙江省美术工作室、北京艺师美术系任教,1964年后在北京师大美术系任教。历任系副主任、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 艺术生涯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1954-1956年在黑龙江省文化局美术工作室从事美术创作。 1956年调至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从事美术教育。学校对其重点培养,聘请著名画家吴镜汀、徐燕荪、王雪涛分别传授山水、人物和花卉。 随后又派到北京画院继承学习著名画家吴光宇的绘画经验。 在校期间,李可染、蒋兆和、司徒乔、吴冠中、李斛、李宗津、萧淑芳、黄均诸先生是其老师。 在校外,从师于任率英、陈林斋、溥松窗,习人物和山水,在多位名师的熏陶下,于专业方面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1960年被派至北京艺术学院附中任国画教研组组长 。 1964年北京艺术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合并,成立美术系,在该系任教一直至今。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等职。 1976年以后,拨乱反正,也是画家艺术创作的春天,这一时期创作了很多中国画作品。为搜集素材,跋山涉水,遍行了中国大地。 1980年以后,除教课外,转向培养研究生,参加了多次社会性的美术活动,如北京市第四次文学艺术代表大会(1980)。 北京市美协召开的“工笔重彩学术报告会”(1980),报告的题目是“从东山魁夷谈中国画‘写意’的涵义”。 全国美术家第四次代表大会(1985)等。 1992年北京荣宝斋出版《刘福芳画集》,1998年出版大型《刘福芳画集》,同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刘福芳画展”。 ◎ 艺术成就《峨嵋翠微》获首届全国工笔山水画展全义奖、《滴水观音》获亚洲女画家作品展优异奖,《喂鸡》入选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凉山女》获中国当代工笔画展佳作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大地飘香》等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收藏。出版有《刘福芬画集》等。 2 评剧演员◎ 人物简介刘福芳(1923~1971)又名福房,男,汉族,河北省安新县四门寨人。自幼跟随舅父白云生(著名北昆表演艺术家,曾任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学习昆曲,专工小生。早期曾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等地演出。主要剧目有《逛花会》、《青石山》、《奇双会》等,这些剧目多数被其后来移植为评剧。三十年代在北京改学评剧,1948年到石家庄,为石家庄市评剧团主要演员之一,艺术总指导。 ◎ 艺术特色刘福芳功底扎实,戏路宽阔,善采众家之长,文武昆乱不挡。曾塑造了如《界牌关》中的罗成,《双下山》中的小和尚,《奇双会》中的高崇,《临江驿》中的崔文远,《蝴蝶杯》中的田云山,《马寡妇开店》中的狄仁杰等不同行当的人物形象。表演生动逼真,恰到好处。善于揣摩人物心理,恰如其分地选择形体动作揭示人物性格。排演之余,还坚持培养学员。在教学中,耐心热情,循循善诱,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由于他生、旦、净、末、丑都造诣颇深,与其共事过的中、青年演员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益。群众对他的艺术无不交口称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