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德培
释义

刘德培(1950~),男,1950年5月4日生,安徽阜南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分子生物学家,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另有同名人物农民起义领袖刘德培。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个人履历

1975.08 毕业于安徽省蚌埠医学院三年制医疗专业,后留校任教。

1981年12月 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生物化学硕士生,医学硕士学位

198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1987—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后,一直从事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

1995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历任职务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院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院校长助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院校长,

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

学术兼职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

中华医学杂志副主编,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副理事长,

中国研究生杂志副主编,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主编,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主编等职。

研究领域

在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德培同志主要从事基因调控和基因治疗的研究,包括分化与发育的基因表达调控、转基因动物与疾病模型、 基因转移与基因治疗等方面的工作。

科研课题

科技部863重点项目地中海贫血基因治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珠蛋白基因表达的时空顺序性研究、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 “九五”攻关项目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中港合作研究项目、科技部973重点项目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防治的基础研究、

国家863重点项目杂合寡核苷酸介导的基因定点修复与疾病的基因治疗等。

重大发现

在胎儿型珠蛋白基因重新开启表达与珠蛋白基因表达调控和地中海贫血基因治疗的研究中,

发现马利兰可显著增强成年贫血恒河猴与β地贫患者胎儿型珠蛋白基因的表达;

发现HS2是β基因红系增强子及其关键部位NFE 2/AP I位点;

发现不同长度的红系增强子在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中增强β基因的表达;

发现TC1转座子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生高频倒位;

证明基因座控制区与近端调节元件共同指导β珠蛋白基因簇的发育调控;

建立了βE与b41/42基因、BAC介导的a/b-珠蛋白基因簇和人载脂蛋白AI/CIII/AIV/AV基因簇三类转基因动物模型;

用杂合寡核苷酸介导实现了β基因定点修复。

迄今共发表文章120余篇,SCI收录60多篇,被引用300余次。

荣誉称号

1991年被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1993年被评为“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

199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入选原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中青年人才基金,

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被评为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

1996年获卫生部杰出科技著作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2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成就及荣誉

在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分化与发育的基因表达调控、转基因动物与疾病模型、基因转移与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先后承担地中海贫血基因治疗科技部863重点项目、珠蛋白基因表达的时空顺序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科技部“九五”攻关项目、中港合作研究项目、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防治的基础研究科技部973重点项目、杂合寡核苷酸介导的基因定点纠错与疾病的基因治疗国家863重点项目等。在胎儿型珠蛋白基因重新开启表达与珠蛋白基因表达调控和地中海贫血基因治疗的研究中,发现HS2 β基因红系增强子及其关键部位NFE 2/AP I位点;发现不同长度的红系增强子在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中增强β基因的表达;建立βE与b41/42基因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发现TC1转座子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生高频倒位;证明基因座控制区与近端调节元件共同指导β珠蛋白基因簇的发育调控;建立了BAC介导的a/b-珠蛋白基因簇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建立人载脂蛋白AI/CIII/AIV/AV基因簇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发现马利兰可显著增强成年贫血恒河猴与β地贫患者胎儿型珠蛋白基因的表达;用杂合寡核苷酸介导实现了β基因定点纠错。

迄今共发表文章100余篇,SCI收录50多篇,被引用200余次。迄今共培养博士生(包括双博生)36名,已毕业18名;培养硕士生2名,已毕业2名。

1991年被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3年被评为“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199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原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中青年人才基金,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被评为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1996年获卫生部杰出科技著作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2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农民起义领袖

人物简介

刘德培(?~1863年),字雪田,后改为春田。祖籍四川,淄川县纸坊村(今淄博市淄川区淄城镇开河村) 人。清代淄川农民起义领袖。

人物生平

幼年勤奋好学,中秀才后为塾师。

1860年(咸丰十年)秋,淄川知县多仁横征暴敛,浮收漕粮,群众愤起闹漕。他为群众拟写抗漕呈文,并谋划聚众去县衙与知县讲理。因事情泄露被捕判死刑,民众联名保释,多仁急将他解往济南,途中逃脱。在避难期间,开始进行反清宣传,组织民众武装,伺机起义。

1861年(咸丰十一年)8月,官府令举办团练,抵御捻军,他趁机成立“信和团”。队伍有数百人,自任团长。1861年10月,他带领民众开展第二次抗漕斗争,1000余名群众揭竿而起,涌至县城,打死差粮官,逼迫多仁取消浮收漕粮规定,派民众代表代替官府收集漕粮,并令多仁按民意立碑作志,民众获胜方退。

1862年(同治元年)7月,他率“信和团”移至县城西关。适逢发生一民众向当铺索赔事件,“信和团”出面迫使当铺赔银800两,威信大增,要求入团者达数千人之多。1862年8月,团局移驻城内,控制县团总局武器火药,处决诬告他的陈氏父子及阴谋破城的县令李凤韶,公开举起反清义旗。团众公推他为“督招讨大元帅”,后改称“大汉德主”。建立政权,下设军师、太师、军机大臣、大将军等职,又建龙凤旗。其纲领:灭清平满,重兴汉室。废除清帝年号,改用干支纪年,主张官兵剪辫以示与清廷势不两立。

刘德培率众起义使清廷惊慌失措。9月,山东巡抚谭延襄派青州满营步骑4000余名包围淄城。刘德培所率义军陷入重围,但斗志旺盛,顽强作战。清军屡战屡败,城不能克。至1863年(同治二年)春,迫使清军五易主帅。1863年5月,清廷派僧格林沁率大军前来镇压,向淄川进犯。一连两月三次攻城均告失败。僧格林沁急调官军两万余增援,并加强对城内炮击,使城内军民死伤惨重。至1863年6月下旬,义军粮食火药殆尽,城内传染病蔓延,难以据城抗敌。1863年8月6日,刘德培率义军弃城突围,清军紧追不舍,至蓼坞(今益都地)太白山被清军围困。因寡不敌众,义军死伤惨重。他决心不为敌生擒,先挥剑斩杀妻儿,后饮剑自刎未成,遭敌杀害。

民间故事家刘德培

摘要

刘德培,男,土家族,1912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出生,2000年12月13日病逝,享年88岁,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白鹿庄乡珍珠山村人。从1980年起,所传讲作品陆续发表于报刊。1983年被省群艺馆和省民间文艺研究会授予“民间故事家”称号,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价为“国宝”;1985年起,故事作品入选大学文科教材;1986年获湖北省文化厅表彰,系宜昌十大新闻人物之一;1993、1994年接待中日民间文学代表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两次田野考察,被评价为“百科全书式的民间文艺家”;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表彰“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名列榜首;2000年3月,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成就奖。刘德培故事,已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评审通过为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刘德培生平经历

刘德培,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民,中国著名民间故事家。1912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出生于本县白鹿庄村杜家坳农家。幼时仅读了两年书的刘德培,从小亲历了辛亥革命后鄂西山区频频发生的兵灾匪乱。八岁半启蒙,两年后因交不起学费辍学。从10岁半起便替父母分忧,帮私塾先生做小事糊口。接着是帮人割草、推磨,做起了短工、长工。遭人白眼,受人盘剥,在他少年时代是家常便饭;听讲故事笑话,同时成为他自解自宽的娱乐方式。伴随劳作范围由本村而外村、外乡、外县,他自己的善讲便慢慢得到人们的认可。至1938年,他当背脚佬开始在鄂西、湘西长途跋涉,沿途数以千计的农民背夫都已知道这个“刘带班”有满肚子的“经文”了。他10岁半辍学,开始给别人当帮工糊口。北伐战争年代,他离开家乡在外地打短工,放排,当学徒,做长工。土地革命后期,他又返家务农,农闲时帮人酿酒,制豆筋。

抗战八年中,除被征兵夫之外,他还与乡邻结伴成伙忙于长途背脚,行经“千家屋场万口水井”,汗水洒在湘鄂西10个县境的高山低岭和水陆码头。抗战结束后,他曾参与乡人集股开设小杂货铺,仅一年多即因新的战事而受损歇业,农闲时继续背脚,兼带捡瓦补漏、唱皮影戏谋生。

1949年起,刘德培开始在土地改革期间任乡农会民政委员,县里征收公余粮的助征。农业合作化时他又先后任初级社会计,高级社副业队司务长,人民公社化时任生产队会计兼保管员。“四清”运动后期,他曾随采药师傅进山学采中草药。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大办农村合作医疗,他被推选为大队赤脚医生。

他也许没有意识到,他所有的忙碌奔波,所有的人生感触,都与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有或明或暗、或深或浅的联系。

他忘不了的是与老伙计们戏谑时经常被取笑的那些诨名、称谓,其中跟随他时间最长的是“日白佬”。从1939年开始,不管他何时何地,不论他以什么活计谋生,伙计们背地里都以“日白佬”来指代他,“日白佬”伴他半个多世纪直至他去世。

在那样的年代,他根本不能主宰和改变自己的命运,而那些故事笑话则成了他宣泄、消遣、调节苦难岁月的寄托,也成了他藉以进行社会交往的工具。对于和他经历相同的那些乡邻亲友来说,这些故事笑话也是他们苦难生活的调味品,乡亲们在他的讲述和吟唱中往往能引起共鸣,获得暂时的精神解脱。刘老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伙计们更不会想到,当初备受讥笑的“日白佬”会成为后来世人传诵的民间艺术大师。

人生转机

1972年12月,五峰的冬天格外寒冷。县文化馆馆舍因年久失修,屋顶多处漏雨,请来瓦匠修缮。瓦匠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头儿,周身沾满灰尘,难见衣服本色。那夜,山风一阵紧过一阵。在文化馆工作5年的王作栋见老瓦匠一个人冷清清地坐在房里,就请他到自己寝室去烤火喝茶。谁也难以相信,就是这样很有悲悯色彩的邀请,成就了中国民间文学史上的一个绝唱!

“当时,第一次请老人去我寝室时,他笑着答应了,我以为他会跟着我过来,但他没去,一连请了三次,他才慢慢地跟着我来了。”老人的举动引起了当年刚刚30岁的王作栋的兴趣。在“三请三接”之后,老人终于走进了王作栋的寝室,也从此走进了中国民间文学史!

在火塘边的闲聊中,王作栋知道了眼前人就是远近闻名的“日白佬”刘德培。开了话匣子的刘老,从传统情歌到赛歌赌狠的五句子,从故事笑话到地方史事,随口便出。此后半个多月的每个晚上,王作栋都与老人“日白”,刘老则是天天晚上开口就来,内容不重复,花样还翻新。

半个月的相处,王作栋暗暗叹服传说中的“日白佬”原来是一位吃苦不叫苦、为难不输志的老汉,一位阅历丰富、多才多艺的长者,一位可以传教地方风俗民情的老师,在对刘德培的人生经历感慨万分之时,增加了对老人的敬重。

作为刘德培人生转折的设计师,王作栋从那时开始,几乎是毕其一生对刘德培进行挖掘、整理、推介并从理论上进行研究,终于成就了刘德培的辉煌。同时,王作栋也因此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生得卑微,死得不朽

一年多的朝夕相处,王作栋越来越被刘老的故事所叹服,他开始将刘德培心记口传的原始资料系统录存,共有故事笑话512则,山民歌谣1000余首、俗谚2000余条、谜语800余则、皮影戏5本以及红、白事中开盒词、上梁词、升匾词、跳丧鼓词、撒禄米词等成批民俗资料。1980年起,刘德培所传讲的作品经王作栋先生整理,陆续发表于《布谷鸟》、《湖北民间故事传说集》、《三峡传说》等报刊。这无疑是刘老人生的转折点,他的路开始向着一个更高更远的方向延伸。

刘德培讲述的故事笑话频频变为铅字见诸报刊,引起了相关专家的高度重视,刘德培的名字也从此在民间文艺界广为人知。1983年,省群艺馆和省民间文艺研究会授予他“民间故事家”称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价其为“国宝”。从这年起,他得到五峰县政府的特殊关怀,按月有了生活照顾费并享受商品粮供应。

刘老的故事渐渐传遍了全国各地,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1985年,他讲述的故事开始入选大学文科教材。1986年,在民间文学集成工作深入开展的过程中,《民间文学》新开“民间故事家”专栏,首期推出他的《将心比心谈讲经》。湖北省文化厅在武昌召开“奖励民间故事家刘德培大会”。同年,他被湖北省文化厅表彰,成为宜昌十大新闻人物之一。刘老一次次地被震惊,自己拿来消遣的故事笑话竟然有这么大的价值和魅力。

业界在对这位民间故事家表现出极大惊喜的同时,也将无限的荣耀回赠给了他。刘德培曾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文联名誉委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其生平事迹载入《当代中国》、《中国文艺家传集》、《民间文学辞典》、《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家辞典》等书。1993年及次年,他接待了中日民间文学联合考察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考察后,评价他为“世界上值得骄傲的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民间文艺家”。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表彰“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刘德培名列榜首。2000年3月,国家表彰为民间文化事业致力半个世纪以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杰出传人,颁发“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成就奖”,他和德高望重的钟敬文、贾芝、姜彬等著名专家学者一起获奖,刘德培是全国故事家中唯一的获奖者,也是他生前获得的最后一次表彰。

人们尊敬他,国家珍惜他。2002年12月30日,民间故事家刘德培陈列馆在五峰渔洋关镇落成开放,这是我国首次为民间故事家设纪念馆。2000年12月13日,刘德培病逝于珍珠山,享年88岁。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再版的48万字《新笑府》,为其传世之作。

作品

《刘德培研究》(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艺丛书)

作者:王永红;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民间故事家刘德培研究资料集》

作者:湖北省宜昌地区行政公署文化局,作者王作栋

刘德培传讲的民间文艺作品,其心记口传的原始资料被系统录存,自1976年以来录存在案计故事笑话512则,山民歌1000余首、俗谚2000余条、谜语800余则、皮影戏5本以及红、白事中开盒词、上梁词、升匾词、跳丧鼓词、撒禄米词等成批民俗资料。“刘德培故事”,已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评审通过为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7: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