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德军 |
释义 | 1 服毒讨薪民工刘德军是一名在外漂泊打工28年的河北农民工,为讨回3200元工资,竟毅然喝下剧毒农药,生命危在旦夕。 因其老板说出“你要死赶紧死,死了我给你双份钱”,导致刘德军被逼无奈喝下毒药而引发全国关注。 ◎ 事件经过起因 刘德军在2010年11月到河北省玉田县大安镇一家个体运煤户家做押车小工,运煤的路线是唐山到北京。运煤车几乎每天在路上跑,这行的规定是运煤司机可以轮换,但押车小工昼夜不换,吃住都在卡车上,因此是一项十分费时而且辛苦的工作。 结果 但是,在即将过年的时候,刘德军却始终得不到3200元钱工钱。他去找了老板两次,却始终要不到工钱。于是,在第三次去找老板讨薪的时候,带上了一瓶农药“百草枯”。再见到老板后,刘德军说出一句“如果你不给我钱我死你们家门口”,但紧接着,老板撂下一句狠话:“你要死赶紧死,死了我给你双份钱!”,刘德军悲愤无奈,喝下了近三分之一瓶百草枯(一瓶100ml左右,5ml即可致命),命在旦夕。随后,刘德军被紧急送往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在重症病房进行抢救。 ◎ 事件后续这一事件发生后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县委县政府迅速派出领导前去探望,并召集公安、民政等五个部门的领导召开紧急会议,做出决定全力协助救治伤者刘德军。政府方面表示,“第一个要不惜一切代价、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地来救治这个人的生命。费用什么都不要讲,配合好医院做好伤者的救治工作。”同时,玉田县公安局同时成立了专门调查小组,将对案件重新调查取证,理清涉案各方法律责任。 截止2011年1月29日,案情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刘德军也仍在抢救中,但据医生说:“刘德军已经出现了肺部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基本没有挽救的可能”,央广网记者也说“(刘德军)刚刚住院时的刘德军神志还很清楚,而现在已经不能说话。等待他的只是衰竭死亡”。 ◎ 事件背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经过政府部门的集中整治,大面积的工资拖欠现象已经得到根本遏制。但临近年关,各地欠薪事件仍有发生,由此引发的恶性事件更令人深思。 在发生事件以后,有记者从天津驱车200公里来到了玉田县。进入玉田县姚辛庄,看到了公路两侧随处可见的汽车修理部门前,停的几乎全是大型运输车。不只是运煤、还有运石料、运水泥的大车,这里有很多搞运输的个体户。 由于刘德军的老板王海就住在姚辛庄,记者因此找到了王海。王海告诉记者:“他(刘德军)看见了说那钱给我吧,我说今天给不了,明天吧。他说不行今天不给我就死你家。”而对于这个过程,刘德军的回忆是:“我说,如果你不给我钱我死你们家门口。他说,你要死赶紧死,死了我给你双份钱。” 而据参与办案的大安镇派出所告诉记者,经认定,这是一起民事案件,因为“这是他自己喝的药,也没人灌他,不是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不是刑事案件”,并写明“王海与刘德军属于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据刘德军姐姐刘凤香说,事发后她曾去找过玉田县劳动监察保障大队,得到的答复是:王海没有工商登记,是自由人,所以劳动监察保障大队管不了。 在记者采访刘德军工友杨凤祥时,他对刘德军的印象是“他平时这个人特别大大咧咧,他的心胸特别坦荡,就是有啥事都能容忍过去。” 据杨凤祥说,他们这行工人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只签“口头合同”,并表示,“服毒是最好的办法了,叫我我也这么做,我就死在你们家!”,语句中透出无奈。 ◎ 不治身亡据新华社报道,河北玉田县大安镇垫资160元、王海拿出3040元,凑起的3200元钱交到刘德军妹妹刘莉手里。而1月29晚9时许,在医院挺了13天的服毒讨薪农民工刘德军,心脏停止跳动。 经了解,2010年11月13日开始,河北兴隆县榆树沟村民刘德军,为玉田县大安镇个体运煤户王海做押车小工,每天工资120元,运煤的路线是唐山滦县到北京昌平。玉田县公安局副政委王福华说,运煤车几乎每天在路上跑,押车小工昼夜不换,吃住都在卡车上。 王海回忆,1月14日,刘德军押车从北京昌平到唐山滦县途中,他打电话问刘德军这车装了多少(煤),刘德军说装了100吨,比预计少了10吨,铲车司机不给多装。王对刘说“你装那么少,得扣你钱”。刘德军说“我不干了”。王海说,随后,货车司机岳军打来电话,说刘德军真不干了,从丰润县临时下车走了。15日,刘德军到他家要工资,他不在家,他妻子让刘改天来。 据警方调查,刘德军16日中午曾独自喝了4两白酒。他喝农药时,临时到王海家串门的村民张小营夺过了药瓶,但刘已喝下去不少。张小营说,他没听到王海说“死了给双份工钱”之类的话。事后,他和王海一起叫救护车将刘德军送往附近的天津蓟县别山乡医院。 ◎ 欠薪讨回刘德军的妹妹刘莉说,哥哥因为和老板讨要工资,喝下了毒药,他清醒时说,拖欠的工资为3200元。但老板王海否认这个数字,刘德军干了不到两个月,6420元工资,除去他零碎支取的生活费,最后只剩下1520元,而不是3200元。刘莉说,事发后曾去咨询过玉田县劳动监察保障大队,得到答复是王海的个体车队没有工商登记,是自由人,建议走法律诉讼。 玉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尹庆利说,1月21日上午,刘德军的妹妹刘莉和姐姐刘凤香到县劳动监察保障大队咨询情况,缺乏证据,也没有书面材料,工作人员指导他们去走诉讼程序。 尹庆利说,后经调查发现,一名司机留有刘德军的手写支出账,但没有刘德军本人签字。经核对,刘德军只剩下1520元工钱,但因为刘喝药后神志不清,无法核实情况。依据新劳动合同法规定,没有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要给予双倍工资,即王海要给刘德军3040元工资。 直到刘德军离世的1月29日,经玉田县大安镇垫资160元,加上王海拿出的3040元,凑起的3200元钱,才勉强交到刘德军妹妹刘莉手里。 ◎ 相关回应玉田县公安局副政委王福华说,这是起因劳资争执引起的民事纠纷。目前,调查仍在继续。 玉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尹庆利说,每年他们都要集中搞几次劳动监察行动,为农民工讨薪开辟通道,但类似王海这样的个体运输队,经营机动,雇工非常灵活,根本没有与职工签劳动合同,很难纳入他们的监察视野。目前这还是法律和政策的空白点,这种现象在县一级很普遍。 玉田县大安镇党委书记孙忠生说,光大安镇类似王海这样的个体户就有1.5万个,普遍用工没有劳资手续,有了纠纷只有私下解决。 玉田县委书记李小军表示,玉田县将举一反三,集中开展一次个体用工单位或个人大排查,认真查找在用工和劳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管理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工利益。 2 山东轻工业学院研究生导师◎ 人物介绍刘德军教授,男,1950年2月生,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省第二届教学名师,校级首届教学标兵、师德标兵。197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政治专业,同年8月12日来山东轻工业学院任教;1984年8月至1986年1月,在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中共党史研究生班学习;1991年1月,被评为“山东省首批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培养对象;1995年11月,破格晋升为教授,任山东省社会科学人才库成员、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档案系列与山东省高校马列政治系列高级职称评委、山东省高校毛邓理论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科社学会与山东省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文科组主任)、督导专家组成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主任与党支部书记;山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参与国家、省级、厅局级科研课题20余项,出版、发表学术论著180余篇(部),主编山东省高校“两校”统编教材2部;获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4项,省级精品课程与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2门,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4项,厅、局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 ◎ 社会经历1、 1979年以来,任山东省高校中共党史教学研究会(1987年改为山东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 2、 1979年以来,任中共山东省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3、 1989年—2001年,任山东一轻系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4、 2000年以来,任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 5、 1996年以来,任山东省高校两课教材编委会委员。 6、 1996年以来,被山东师范大学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点答辩委员、主席。 7、 1996年,被聘为山东省高校政治马列学科高级职称评委。 8、 1997年以来,被山东省档案局聘为高级职称评委。 9、 1998年以来,被聘为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奖评委会评委。 10、2001年以来,被聘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点硕士研究生导师。 11、2001年以来,被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点聘为硕士生毕业论文评审委员。 12、1998年以来,被山东省工会干部管理学院、山东省旅游管理学院等聘为兼职教授。 13、自2002年以来,先后为山东师大、石油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学院鉴定国家研究项目、省级项目近10项。 14、2005年7月,任山东省高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15、2006年8月,任山东省理论创新研究会理事。 ◎ 讲授课程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30年,先后主讲过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选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本科、硕士研究生课程10余门,授课学生达4万人次,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优秀。多次被评为省、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所带领的教研室多次被评为厅、校级先进教育集体。从1978年8月至今,在山东轻工业学院任教。讲授的本科课程有:《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讲授的研究生课程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热点问题研究》等;将要讲授的研究生课程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文献专题研究》、《马克思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等;讲授的本科选修课程有:《中国通史专题》、《谈判学》等。授课学生近4万人次,教学效果优良。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3位)1项,二等奖(第1、2位)3项,省、校级精品课程(第1位)2门。主要教学论著有:《中国革命史重点问题评析》、《中国革命史教学论》、《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省编教材)等。 ◎ 主要科研方向中共党史、周恩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学科建设贡献刘德军有教授自觉指导和帮助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授课水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作为学科负责人,先后精心指导过近10名中年教师,成为教学与科研骨干;他热情传帮带青年教师14人,成为教学科研的重要力量。目前,以刘德军教授为主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有23名教师,学科梯队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优良。同时,在刘德军教授的努力下,教研室设有校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聘请国内知名学者包心鉴、王绍兴等8人为教授;教研室设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研究生点,2007年招收研究生12名。从而,使该教研室成为学校的先进教学单位及发展的亮点。 ◎ 教学成果奖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2位),山东省教育委员会1989年11月30日。 2、《中国革命史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位),山东轻工业学院1993年9月6日。 3、《中国革命史教学与研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位),山东轻工业学院1995年10月11日。4、《社科部马列优质课的创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4位),山东轻工业学院1999年1月11日。5、《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体系研究》,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位),山东轻工业学院2004年12月。 6、《中国革命与建设》,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3位),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2001年8月31日。 7、《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体系研究》,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位),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2005年2月18日。 8、《毛泽东思想概论》(省统编教材),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2位),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2005年2月18日。 9、《中国革命史》,优秀教材奖(第1位),山东轻工业学院,1990年。 10、《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2005年9月8日。 ◎ 科研成果奖刘德军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共党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色是周恩来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他发表、出版学术论著180余篇(部),被国内重要书刊全文转载、摘用、评介的有100余项,学术造诣高,在国内同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知名度。 刘德军教授参与的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有:《山东通史·现代卷》(主要成员),获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与当代走向》(第三位),正在研究中;《抗日战争大辞典》(国家重点图书,重要成员,撰文10余万字)。他主持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有:《中国共产党执政忧患意识及思想价值研究》(第一位),黄河出版社2007年5月版;《山东革命文化丛书·五四运动山东潮》(独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伟人的魅力——周恩来人格研究》(第二位),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他著的《周恩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第一位),获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认为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周恩来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专著”与“力作”;《爱国主义纵横论》(第二位),获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企业形象塑造》(第一位),获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另,他主持完成的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课题有:《共和国四十年大事述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代价值研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等6个项目,并获厅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 1、《共和国四十年大事述评》,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1位),山东轻工业学院1990年。 2、《中国近代军阀史词典》,山东轻工业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一位),山东省教委优秀著作三等奖1990年。 3、《周恩来人民政协思想三题》,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独立),山东轻工业学院1991年。 4、《新时期党的制度建设》,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独立),山东轻工业学院1992年。 5、《辛亥、北伐、抗战比较研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山东轻工业学院1996年9月17日。 6、《山东通史》(10卷本,参编),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6年12月。 7、《中共党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山东轻工业学院1998年12月31日。 8、《周恩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1位),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1994年12月。 9、《爱国主义纵横论》,山东省社会优秀成果三等奖(第2位),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1998年12月。 10、《企业形象塑造》,山东省社会优秀成果三等奖(第1位),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奖评选委员会1998年12月。 11、《伟人的魅力——周恩来人格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2位),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2001年12月。 12、《周恩来经济建设思想述评》,优秀论文一等奖(独立),山东省党史学会1991年4月30日。 13、《论周恩来的抗战辩证法思想》,山东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独立),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省党史研究室、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社会科学院1995年8月。 14、《周恩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研究述评》,周恩来研究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独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6年4月。 15、《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动摇》,“纪念建党80周年全省党史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独立),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山东省中共党史学会,2001年6月28日。 16、《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研究述评》,“山东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第1位),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等,2005年8月。 1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优秀论文一等奖(独立),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1988年8月12日。 18、《周恩来经济建设思想述评》,优秀论文一等奖(独立),山东省教育委员会政教处、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 教学研究会,1990年7月1日。 19、《新时期党的制度建设》,优秀著作一等奖(第1位),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1992年10月。 20、《周恩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优秀著作一等奖(第1位),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1993年7月。 21、《辛亥、北伐、抗战比较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独立),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1996年7月。 22、《历史的选择: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1位),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1997年7月。 23、《中共党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独立),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1998年7月。 24、《论周恩来的崇高人格》,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独立),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2000年7月,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0年7月。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1位),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2001年7月。 26、《邓小平南方谈话与当代中国理性精神的弘扬》,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1位),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2002年7月;科研成果特殊奖,山东轻工业学院2004年12月。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代价值研究》,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独立),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2005年7月;科研成果特殊奖,山东轻工业学院2004年12月。 28、《抗日战争述评》,科研成果特殊奖(独立),山东轻工业学院2005年12月。 29、《山东革命文化丛书·五四运动山东潮》,科研成果特殊奖(独立),山东轻工业学院2005年12月。 30、《毛泽东执政党思想作风忧患意识》,科研成果特殊奖(独立),山东轻工业学院2005年12月。 31、《新时期党风忧患意识与执政能力建设》,科研成果特殊奖(独立),山东轻工业学院2005年12月。 ◎ 所获荣誉山东省省级教学名师,山东省“齐鲁晚报杯”十大优秀教师提名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人才库成员,山东省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山东轻工业学院拔尖人才、教学标兵、师德标兵等。 1、 山东省首批100名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山东省教育委员会,1991年。 2、 第一批院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2、07—1995、06),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委员会,1992年6月。 3、 93/94、94/95学年优秀教师,山东轻工业学院,1995年9月4日。 4、 第三批院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6、07—1999年06月),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委员会,1996年6月。 5、 95/96学年,优秀共产党员,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委员会,1996年7月。 6、 山东一轻系统优秀教师,山东省第一轻工业厅,1996年9月。 7、 96年度优秀教师,山东轻工业学院,1997年6月。 8、 98年度优秀教师,山东轻工业学院,1999年1月。 9、 山东轻工业学院教学标兵(首届),1999年1月12日。 10、山东社会科学人才库成员(2000年1月起),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02年2月28日。 11、2001—2002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委员会,2003年6月。 12、山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高校工委、中共山东省教育厅党组,2000年9月。 13、院首届师德标兵,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委员会,2002年7月17日。 14、“齐鲁晚报杯”全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提名奖,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2004年9月。15、1993年度山东一轻系统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山东省第一轻工业厅,1993年11月。 16、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干部,山东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1995年12月。 17、1994—1995年度优秀学会工作者,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996年12月。 18、山东省优秀学会工作者,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998年12月。 19、2003—200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委员会,2006年1月10日。 20、2003—2005年度山东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中共山东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2006年6月。 21、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6年5月。 ◎ 主要学术著作1、《中国革命史研究荟萃》(主要编委),40万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版。 2、《孙中山思想新探》(第1著作者,2人合著),16.2万字,档案出版社1989年3月版。 3、《历史血泪》,(第3著作者),10万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主编),50.4万字,档案出版社1989年7月版。 5、《共和国四十年大事述评》(第2主编),40万字,档案出版社1989年6月版。 6、《中国革命史》(第2主编),27.1万字,档案出版社1989年6月版。 7、《中国近代军阀史词典》(第2主编),81万字,档案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8、《新时期党的制度建设》(第2著作者),20万字,档案出版社19891年7月版。 9、《周恩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第1著作者,2人合著),22万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10、《中国革命史重点问题评析》(第1主编),42.8万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版。 11、《中国革命史教学与研究》7卷本(独立主编),180万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版。 12、《山东通史·现代卷》(主要作者之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13、《抗日战争大词典》(主要编委),270万字,武汉出版社1995年4月版。 14、《企业文化研究》(上、中、下)(第2主编),66.3万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版。 15、《爱国主义纵横论》(第2主编),30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版。 16、《企业形象塑造》(第1主编),90.3万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 17、《中国革命与建设》(第3主编),山东省高校两课统编教材,28万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 18、《毛泽东思想概论》(第2主编),山东省高校两课统编教材,24.2万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版。 19、《共和国史重点问题评析》(第1主编),29.4万字,香港华夏文化出版社1999年6月版。 20、《毛泽东思想概论》(第2主编,修改第2版),22.7万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4卷本,(第1主编),151万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 22、《伟人的魅力——周恩来人格研究》(第2主编),33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2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探索与思考》,8卷本,(独立主编),181万字,济南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4、《邓小平南方讲话与当代中国》(第1主编),29.3万字,济南出版社2002年9月版。 25、《毛泽东思想概论》(第2主编,修改第3版),27.3万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代价值研究》(独立主编),44.5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版。 27、《抗日战争研究述评》(独立主编),60.4万字,齐鲁书社2005年5月版。 28、《山东革命文化丛书·五四运动山东潮》,(个人著作),9万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6月版。 29、《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述评》,书号:ISBN978-7-80710-719-4,济南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30、主持的《山东通史·当代卷》省长项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述评·科技卷》,济南出版社。 ◎ 主要论文转载、评介情况1、《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研究综述》,人民大学《毛泽东著作、生平、事业研究》1986年第4期与《中国现代史》198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人民大学《中国政治》1986年第8期全文转载。 3、《周恩来早期思想研究述评》,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史》1987年第11期全文转载。 4、《周恩来早期革命活动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史》1987年第3期全文转载,《周恩来和他的事业》一书摘用2000余字。 5、《周恩来经济建设思想述评》,人民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1988年第5期与《周恩来和他的事业》一书全文转载。 6、《李维汉与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中共党史人物研究荟萃》与《中共党史辩疑录》等书介绍新观点。 7、《周恩来法制思想初探》,《中共党史通讯》第38期与《周恩来大辞典》等书分别介绍新观点各400字与800字。 8、《周恩来人民政协思想三题》,人民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1990年第2期全文转载。 9、《论周恩来关于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思想》,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史》199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0、《爆发朝鲜战争的根本原因探析》,《新华文摘》1999年第8期介绍新观点400余字。 11、《论周恩来的文化建设思想》,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史》1991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2、《周恩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论》,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1993年第3期全文转载,《周恩来大辞典》介绍新观点约1000字。 13、《台儿庄战役爱国主义主旋律》,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史》1993年第7期全文转载。 14、《周恩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程评析》,人民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1993年第5期全文转载,《周恩来大辞典》介绍新观点约1000字。 15、《周恩来早期论帝国侵略与中国反侵略》,《周恩来大辞典》介绍新观点约800字,《伟人的魅力——周恩来人格研究》一书全文用。 16、《简论周恩来关于抗战问题的辩证法思想》,《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一书全文转用(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版,原刊《齐鲁学刊》1995年6月)。 17、《辛亥、北伐、抗战比较研究》,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史》1996年第1期全文转载,《抗日战争研究述评》介绍新观点。 18、《周恩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研究述评》,人民大学《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10期、《周恩来研究述评》、《人民总理周恩来》等书刊全文转载。 19、《中共八大研究综述》,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史》199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0、《简析周恩来关于香港问题的战略思考》,人民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1997年第4期全文转载。 21、《历史的选择: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中共创建前的社会主义思潮述评》,人民大学《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第5期全文转载。 22、《中共党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中共党史的社会功能谈起》,《党史研究与教学》1997年第4期全文刊用,《山东师大学报》1997年第6期全文转用。 23、《当代中国人要有民族忧患意识》,人民大学《思想政治工作》1998年第4期全文转载。 24、《五四爱国精神中的民族性格美》,原载《山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联合时报》1999年5月4日全文转用。 25、《周恩来对外贸易思想述评》,《中外学者再论周恩来》一书介绍新观点约1000字。 26、《论周恩来的崇高人格》,人民大学《精神文明建设》2000年第5期与《周恩来研究》一书全文转载。 27、《新世纪党风建设论纲》,山东省委党史办采用,中共山东省委领导批示转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并报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政内参》。 28、《邓小平南方谈话与当代理性精神的弘扬》,人民大学《邓小平理论》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邓小平理论精论集》(中国学术思想库)一书全文刊用。 29、《邓小平南巡谈话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原载《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邓小平南方谈话与当代中国》一书全文转用。 30、《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功探索》原载《承德师范学报》1988年第3期,《山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一书全文转用。 31、《论孙中山的反帝战略策略思想》,《孙中山思想新探》一书全文转用。 32、《“济南惨案”后山东人民的反日爱国战争》,《中国革命史论稿荟萃》一书全文转用。 33、《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再认识》,《中国革命史论稿荟萃》一书全文转用。 34、《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党员队伍建设》,《中国革命史论稿荟萃》一书全文转用。 35、《中国革命史课程建设述论》,《高等教育研究论文集》与《中国革命史教学论》等书全文刊用。 36、《试论中国革命史比较教学法》,《中国革命史教学论》一书全文刊用。 37、《论中国革命史教学少而精原则》,《中国革命史教学论》与《高等教育研究论文集》等书全文刊用。 38、《周恩来的党性修养思想刍议》,《周恩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一书全文刊用。 39、《经济特区建立与发展述评》,人民大学《港澳台、特区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全文转载,《强国富民之路》一书全文刊用。 3 著名心理学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 简介1964年10月生,男,黑龙江大庆人。199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1995年开始系统学习、研究实验主义心理学,师从于国内多个著名心理学者。后主要从事于心理学在实际运用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后在国内专业心理研究刊物上发表了《青少年心理分析的五个要素》、《社会化人性》、《再生实验主义----潜能开发》等论文。1997年,出版了《我的潜能》一书,详细论述了发现潜能、开发潜能、运用潜能的实验主义方法。2001年在大庆市斥资百余万元创设了----雄鹰潜能开发训练营,主要从事于青少年潜能开发、自我认知、亲子教育等实验主义科目,并先后应邀在哈尔滨、吉林、长春、沈阳、北京、石家庄、大连等城市授课。 ◎ 主要成果刘德军先生是我国少有的实验主义心理学专家,他独创的亲子教育、唤醒式暗示等课程,在广大家长、青少年当中取得了一致的好评。近年来,他主攻网瘾戒除研究,并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4 山东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教授人物简介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0年2月 学历 研究生 毕业时间 1986年1月 专业 中共党史 个人简历: 1969.12—1975,26军炮兵团机关分队,警卫班长 1975.8—1978.8,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学习,政治专业 1978.8—今,山东轻工业学院任教,教研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4.8—1986.1,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学习,中共党史研究生班 1992.11,晋升为副教授 1995.11,破格晋升为教授 研究领域: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 中共党史 3、 周恩来思想 教学成果奖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2位),山东省教育委员会1989年11月30日。 2、《中国革命史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位),山东轻工业学院1993年9月6日。 3、《中国革命史教学与研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位),山东轻工业学院1995年10月11日。 4、《社科部马列优质课的创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4位),山东轻工业学院1999年1月11日。 5、《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体系研究》,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位),山东轻工业学院2004年12月。 6、《中国革命与建设》,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3位),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2001年8月31日。 7、《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体系研究》,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位),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2005年2月18日。 8、《毛泽东思想概论》(省统编教材),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2位),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2005年2月18日。 9、《中国革命史》,优秀教材奖(第1位),山东轻工业学院,1990年。 10、《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2005年9月8日。 科研成果奖1、《共和国四十年大事述评》,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1位),山东轻工业学院1990年。 2、《中国近代军阀史词典》,山东轻工业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一位),山东省教委优秀著作三等奖1990年。 3、《周恩来人民政协思想三题》,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独立),山东轻工业学院1991年。 4、《新时期党的制度建设》,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独立),山东轻工业学院1992年。 5、《辛亥、北伐、抗战比较研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山东轻工业学院1996年9月17日。 6、《山东通史》(10卷本,参编),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6年12月。 7、《中共党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山东轻工业学院1998年12月31日。 8、《周恩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1位),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1994年12月。 9、《爱国主义纵横论》,山东省社会优秀成果三等奖(第2位),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1998年12月。 10、《企业形象塑造》,山东省社会优秀成果三等奖(第1位),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奖评选委员会1998年12月。 11、《伟人的魅力——周恩来人格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2位),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2001年12月。 12、《周恩来经济建设思想述评》,优秀论文一等奖(独立),山东省党史学会1991年4月30日。 13、《论周恩来的抗战辩证法思想》,山东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独立),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省党史研究室、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社会科学院1995年8月。 14、《周恩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研究述评》,周恩来研究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独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6年4月。 15、《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动摇》,“纪念建党80周年全省党史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独立),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山东省中共党史学会,2001年6月28日。 16、《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研究述评》,“山东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第1位),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等,2005年8月。 1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优秀论文一等奖(独立),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1988年8月12日。 18、《周恩来经济建设思想述评》,优秀论文一等奖(独立),山东省教育委员会政教处、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 教学研究会,1990年7月1日。 19、《新时期党的制度建设》,优秀著作一等奖(第1位),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1992年10月。 20、《周恩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优秀著作一等奖(第1位),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1993年7月。 21、《辛亥、北伐、抗战比较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独立),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1996年7月。 22、《历史的选择: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1位),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1997年7月。 23、《中共党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独立),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1998年7月。 24、《论周恩来的崇高人格》,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独立),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2000年7月,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0年7月。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1位),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2001年7月。 26、《邓小平南方谈话与当代中国理性精神的弘扬》,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1位),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2002年7月;科研成果特殊奖,山东轻工业学院2004年12月。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代价值研究》,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独立),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2005年7月;科研成果特殊奖,山东轻工业学院2004年12月。 28、《抗日战争述评》,科研成果特殊奖(独立),山东轻工业学院2005年12月。 29、《山东革命文化丛书·五四运动山东潮》,科研成果特殊奖(独立),山东轻工业学院2005年12月。 30、《毛泽东执政党思想作风忧患意识》,科研成果特殊奖(独立),山东轻工业学院2005年12月。 31、《新时期党风忧患意识与执政能力建设》,科研成果特殊奖(独立),山东轻工业学院2005年12月。 荣誉奖情况1、 山东省首批100名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山东省教育委员会,1991年。 2、 第一批院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2、07—1995、06),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委员会,1992年6月。 3、 93/94、94/95学年优秀教师,山东轻工业学院,1995年9月4日。 4、 第三批院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6、07—1999年06月),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委员会,1996年6月。 5、 95/96学年,优秀共产党员,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委员会,1996年7月。 6、 山东一轻系统优秀教师,山东省第一轻工业厅,1996年9月。 7、 96年度优秀教师,山东轻工业学院,1997年6月。 8、 98年度优秀教师,山东轻工业学院,1999年1月。 9、 山东轻工业学院教学标兵(首届),1999年1月12日。 10、山东社会科学人才库成员(2000年1月起),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02年2月28日。 11、2001—2002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委员会,2003年6月。 12、山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高校工委、中共山东省教育厅党组,2000年9月。 13、院首届师德标兵,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委员会,2002年7月17日。 14、“齐鲁晚报杯”全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提名奖,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2004年9月。15、1993年度山东一轻系统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山东省第一轻工业厅,1993年11月。 16、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干部,山东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1995年12月。 17、1994—1995年度优秀学会工作者,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996年12月。 18、山东省优秀学会工作者,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998年12月。 19、2003—200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委员会,2006年1月10日。 20、2003—2005年度山东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中共山东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2006年6月。 21、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6年5月。 学术论著: 主要学术著作1、《中国革命史研究荟萃》(主要编委),40万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版。 2、《孙中山思想新探》(第1著作者,2人合著),16.2万字,档案出版社1989年3月版。 3、《历史血泪》,(第3著作者),10万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主编),50.4万字,档案出版社1989年7月版。 5、《共和国四十年大事述评》(第2主编),40万字,档案出版社1989年6月版。 6、《中国革命史》(第2主编),27.1万字,档案出版社1989年6月版。 7、《中国近代军阀史词典》(第2主编),81万字,档案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8、《新时期党的制度建设》(第2著作者),20万字,档案出版社19891年7月版。 9、《周恩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第1著作者,2人合著),22万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10、《中国革命史重点问题评析》(第1主编),42.8万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版。 11、《中国革命史教学与研究》7卷本(独立主编),180万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版。 12、《山东通史·现代卷》(主要作者之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13、《抗日战争大词典》(主要编委),270万字,武汉出版社1995年4月版。 14、《企业文化研究》(上、中、下)(第2主编),66.3万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版。 15、《爱国主义纵横论》(第2主编),30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版。 16、《企业形象塑造》(第1主编),90.3万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 17、《中国革命与建设》(第3主编),山东省高校两课统编教材,28万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 18、《毛泽东思想概论》(第2主编),山东省高校两课统编教材,24.2万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版。 19、《共和国史重点问题评析》(第1主编),29.4万字,香港华夏文化出版社1999年6月版。 20、《毛泽东思想概论》(第2主编,修改第2版),22.7万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4卷本,(第1主编),151万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 22、《伟人的魅力——周恩来人格研究》(第2主编),33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2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探索与思考》,8卷本,(独立主编),181万字,济南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4、《邓小平南方讲话与当代中国》(第1主编),29.3万字,济南出版社2002年9月版。 25、《毛泽东思想概论》(第2主编,修改第3版),27.3万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代价值研究》(独立主编),44.5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版。 27、《抗日战争研究述评》(独立主编),60.4万字,齐鲁书社2005年5月版。 28、《山东革命文化丛书·五四运动山东潮》,(个人著作),9万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6月版。 主要论文转载、评介1、《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研究综述》,人民大学《毛泽东著作、生平、事业研究》1986年第4期与《中国现代史》198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人民大学《中国政治》1986年第8期全文转载。 3、《周恩来早期思想研究述评》,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史》1987年第11期全文转载。 4、《周恩来早期革命活动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史》1987年第3期全文转载,《周恩来和他的事业》一书摘用2000余字。 5、《周恩来经济建设思想述评》,人民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1988年第5期与《周恩来和他的事业》一书全文转载。 6、《李维汉与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中共党史人物研究荟萃》与《中共党史辩疑录》等书介绍新观点。 7、《周恩来法制思想初探》,《中共党史通讯》第38期与《周恩来大辞典》等书分别介绍新观点各400字与800字。 8、《周恩来人民政协思想三题》,人民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1990年第2期全文转载。 9、《论周恩来关于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思想》,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史》199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0、《爆发朝鲜战争的根本原因探析》,《新华文摘》1999年第8期介绍新观点400余字。 11、《论周恩来的文化建设思想》,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史》1991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2、《周恩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论》,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1993年第3期全文转载,《周恩来大辞典》介绍新观点约1000字。 13、《台儿庄战役爱国主义主旋律》,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史》1993年第7期全文转载。 14、《周恩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程评析》,人民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1993年第5期全文转载,《周恩来大辞典》介绍新观点约1000字。 15、《周恩来早期论帝国侵略与中国反侵略》,《周恩来大辞典》介绍新观点约800字,《伟人的魅力——周恩来人格研究》一书全文用。 16、《简论周恩来关于抗战问题的辩证法思想》,《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一书全文转用(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版,原刊《齐鲁学刊》1995年6月)。 17、《辛亥、北伐、抗战比较研究》,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史》1996年第1期全文转载,《抗日战争研究述评》介绍新观点。 18、《周恩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研究述评》,人民大学《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10期、《周恩来研究述评》、《人民总理周恩来》等书刊全文转载。 19、《中共八大研究综述》,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史》199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0、《简析周恩来关于香港问题的战略思考》,人民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1997年第4期全文转载。 21、《历史的选择: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中共创建前的社会主义思潮述评》,人民大学《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第5期全文转载。 22、《中共党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中共党史的社会功能谈起》,《党史研究与教学》1997年第4期全文刊用,《山东师大学报》1997年第6期全文转用。 23、《当代中国人要有民族忧患意识》,人民大学《思想政治工作》1998年第4期全文转载。 24、《五四爱国精神中的民族性格美》,原载《山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联合时报》1999年5月4日全文转用。 25、《周恩来对外贸易思想述评》,《中外学者再论周恩来》一书介绍新观点约1000字。 26、《论周恩来的崇高人格》,人民大学《精神文明建设》2000年第5期与《周恩来研究》一书全文转载。 27、《新世纪党风建设论纲》,山东省委党史办采用,中共山东省委领导批示转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并报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政内参》。 28、《邓小平南方谈话与当代理性精神的弘扬》,人民大学《邓小平理论》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邓小平理论精论集》(中国学术思想库)一书全文刊用。 29、《邓小平南巡谈话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原载《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邓小平南方谈话与当代中国》一书全文转用。 30、《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功探索》原载《承德师范学报》1988年第3期,《山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一书全文转用。 31、《论孙中山的反帝战略策略思想》,《孙中山思想新探》一书全文转用。 32、《“济南惨案”后山东人民的反日爱国战争》,《中国革命史论稿荟萃》一书全文转用。 33、《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再认识》,《中国革命史论稿荟萃》一书全文转用。 34、《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党员队伍建设》,《中国革命史论稿荟萃》一书全文转用。 35、《中国革命史课程建设述论》,《高等教育研究论文集》与《中国革命史教学论》等书全文刊用。 36、《试论中国革命史比较教学法》,《中国革命史教学论》一书全文刊用。 37、《论中国革命史教学少而精原则》,《中国革命史教学论》与《高等教育研究论文集》等书全文刊用。 38、《周恩来的党性修养思想刍议》,《周恩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一书全文刊用。 39、《经济特区建立与发展述评》,人民大学《港澳台、特区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全文转载,《强国富民之路》一书全文刊用。 科研项目情况1、《历史血泪》,山东省教委科研项目(第3位),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版。 2、《共和国四十年大事述评》,山东省教委科研项目(第1位),档案出版社1989年6月版。 3、《新时期党的制度建设》,山东教委科研项目(第1位),档案出版社1991年7月版。 4、《山东通史·现代卷》,山东省社科“七·五”重点规划项目,国家“八·五”重点规划图书(重要成员,撰文8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5、《抗日战争大辞典》,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重要图书(编委,撰文8.3万字),武汉出版社1995年4月版。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山东省教委科研项目(第1位),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代价值研究》,山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山东省教委科研项目(独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版。 8、《山东革命文化丛书·五四运动山东潮》(独立),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 9、《中国共产党执政忧患意识及思想价值研究》(第1位),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03、10—2005、12) 10、《思想解放史论》(第2位),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02、10—2005、12)。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与当代走向》(第3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05、6—2008、12)。 社会兼职情况1、 1979年以来,任山东省高校中共党史教学研究会(1987年改为山东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 2、 1979年以来,任中共山东省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3、 1989年—2001年,任山东一轻系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4、 2000年以来,任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 5、 1996年以来,任山东省高校两课教材编委会委员。 6、 1996年以来,被山东师范大学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点答辩委员、主席。 7、 1996年,被聘为山东省高校政治马列学科高级职称评委。 8、 1997年以来,被山东省档案局聘为高级职称评委。 9、 1998年以来,被聘为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奖评委会评委。 10、2001年以来,被聘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点硕士研究生导师。 11、2001年以来,被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点聘为硕士生毕业论文评审委员。 12、1998年以来,被山东省工会干部管理学院、山东省旅游管理学院等聘为兼职教授。 13、自2002年以来,先后为山东师大、石油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学院鉴定国家研究项目、省级项目近10项。 14、2005年7月,任山东省高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15、2006年8月,任山东省理论创新研究会理事。 5 甘肃省著名国画家◎ 山水画家刘德军◎ 概述刘德军(1962-),笔名霄鹏。甘肃省兰州市人。出生于1962年4月16日。现任兰州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画院展览部主任,甘肃省美协会员。 1997年-1998年在北京画院王文芳工作室深造学习;2004年在中国画院研究院研究生班、龙瑞工作室深造学习。 刘德军成长于书香门第,自幼受父亲刘万里的熏陶学习中国画,其父刘万里(1931-1980),曾任兰州市文联常委、副秘书长,“五泉书画学会”副会长,是一代宗师李苦禅先生门徒,造化弄人,49岁正值旺年刘万里先生因病早逝,当李苦禅大师惊悉金城弟子谢世之噩耗,90岁的老人不禁潸然泪下,在极度悲痛与惋惜中写来了《刘万里遗作展览》七颗大字,作为对这位勤苦一世,忠厚笃实的学生的褒奖。父亲早逝,当时的刘德军才方入中学,深受打击的他,刻苦勤勉,为继承父亲为“弘扬甘肃艺术灿烂文化瑰宝”的意愿,努力研习中国画,作品继承了先父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主要反映我国大西北的大好河山和风土人情,融进历史真情、时代真情,表达了对祖国江山的热爱。 作品入选“中国美协第十九届全国新人新作展”并入编作品集,“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美术作品展”并编入作品集,“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大展”荣获中国山水四百家,“纪念徐悲鸿诞生110周年国际著名美术家作品邀请展”等。作品60余次参加全国省市及日本、韩国举办的展览,在省市级美展中多次获奖。 五十年来,笔耕不辍、淡泊名利、是一位有谴力的艺术家。书画作品常以工作需要礼赠中外友人,百余幅被全国省级博物馆、美术馆以及CCTV等媒体收藏。作品及论文在《美术》、《国画家》、《美术向导》、《画刊》、《甘肃画报》、《中国文化报》、《甘肃日报》等报刊发表。 6 宁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协助刘慧芳厅长分管机关政务、后勤接待、效能目标考核、住房保障、住房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公积金管理工作。分管处室:办公室、住房保障处、住房公积金监管处、行政审批办公室联系单位:区住房资金管理中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