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德辉
释义

刘德辉西昌市人,1944年出生。曾于1966年参加泸沽渠支援建设,因表现突出,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刘德辉带领村农技小组,进行糥稻杂交实验,成功生产出产量高、品质好的大白糥稻。

刘德辉

刘德辉先生目前任职

天地大方集团董事长、

中国地质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他毕业于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硕士,曾在煤炭部、劳动部等政府所属部门工作。

个人简历

1995年创立天地大方之前,刘德辉曾任原煤炭部科技情报所工程师、劳动部劳动情报文献中心主任、国际劳工局CIS中心中国国家中心主任等职。1995年后,开始潜心研究与安全文化传播相关的理论并开办企业,他不断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宣教产品或服务,应用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践工作之中。经过十余年探索、研究和实践,刘德辉先生已成为我国安全文化领域知名专家。

主要著作

刘德辉先生主编《英汉能源大词典》、《最新实用化学危险品手册》、《企业员工安全知识读本》、《注册安全主任/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材、《安全文化产业化趋势》、《安全宣教对象行为特征与需求分析》等100余部图书、手册或论文集。2009年1月1日,由刘德辉先生负责主要起草工作的国家行业标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标准号:AQ/T 9005-2008)正式实施。

刘德辉

我不带头,谁带头!” 炎炎盛夏,当记者来到西昌市太和镇花树村七组,在夏日的水稻田间找到65岁的老共产党员刘德辉时,他正在翠绿的田里除着草。记者说明来意后,他取下遮阳帽,在古铜色的脸上抹了把汗水后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只是做了我要做、想做的事,没啥子特别的”。

刘德辉的话很朴实,也很简洁,朴实中透出他对党无限忠诚的信念,而这个信念却伴随着他的一生。

刘德辉的青少年时代正处在中国最困难的时期,而风华正茂的他敢于面对困难,处处争当先锋,所以成为了村子里最活跃的青年,“敢为天下先”当然也就成为他的性格所在。

个人简历

1966年,大队里组织人员到月华乡境内的泸沽渠支援建设。在当时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有谁愿意自觉地去支援别人呢?大队的负责人正在犯难,22岁的刘德辉却自告奋勇地申请去支援修渠建设。在他的带动和影呴下,村里的几位青年也都站出来报了名。由于刘德辉在支援建设中的突出表现,当年被党组织吸收为光荣的共产党员。1972年至1986年之间,刘德辉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乡亲们的支持下,先后担任了大队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大队长以及大队党委副书记等职务。

上了年纪的人都说,在那个年代、那种特殊的时期,要当上一个官是很不容易的,而只要是一个官,就有摆架子和讲派头的资格及理由了。可刘德辉却不这样,他把组织的培养、领导的关心、乡亲们的信赖作为动力,扑下身子,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上,时时处处为乡亲们着想,舍小家、为大家,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领导干部标杆形象,嬴得广大群众的拥戴和交口称赞。当提往事时,他说:“领导和乡亲们相信我、支持我,我就要当好这个小小的父母官。”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而且是十多如一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种田根本谈不上应用科技与良种,种出来的庄稼产量与品质都很一般。而爱学习且见多识广的刘德辉却提出要培育良种,提高产量的思维与想法。他说“那个年代,我即是个小领导,又是党员,我不带头,谁会带头啊?!”说干就干的他立即成立了农技小组,由他亲自带领,首先把西昌出产的一种糥稻与外地产的另一种糥稻进行混栽,从而杂交出一种产量高、品质好的大白糥稻。这种糥稻经第二次科技种植后证明:其产量在原基础上每亩提高了近两百余斤,到粮站交粮时,因品质好,粮站也以一斤抵一斤半的价格进行收购。试验成功后,全村有150亩地种植了大白糥稻。他还将良种传给其它生产队进行种植,让大家共同享受到了应用科技与良种的甜头。

“我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

在14年的村干部生涯中,刘德辉通过多年的工作历练,从一个年轻、充满热情的青年,逐渐成为了一个沉稳、果断而又有责任心的老革命和农业科学种植的行家里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