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成东
释义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攀枝花作家协会主席

人物生平

刘成东,1945年3月生于四川蓬安,1987年6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当过工人、高中语文教师和文学杂志编辑。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表诗作,以后兼及散文、小说和文学评论,作品见诸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文汇报和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星星诗刊、诗刊、十月、解放军文艺、世界华文诗刊、四川文学、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等116家报刊,部分作品收入《中国二十世纪纯情诗精华》、《中国星星四十年诗选》、《建国50年四川文学作品选》等26种文学选本。

出版诗集及评价

已出版诗集《黑月亮》、《体验》、《高原》、《阳光如水》,散文集《夜雨心窗》、《攀枝花看花》,《刘成东评论随笔选》,散文《拾梦明珠海》、《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玉树琼花格萨拉》等四篇散文分别拍为风光电视片,文赋《攀枝花赋》碑刻于攀枝花市中心广场阳光梯道。

刘成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攀枝花作家协会主席。

曾主编散文集《五月的苏铁》、诗集《攀枝花诗选》和旅游文化系列丛书《笮山若水》,并为48种作品集和画册撰写序言。诗集《体验》获第三届(1988—1998)四川省文学奖。

诗评论家尹在勤、刘士杰、白航、李平、秦玉明、吴开晋、石天河、吴思敬等诸位先生对其作品作过充分的肯定。

刘成东代表作《攀枝花赋》

若水之滨,笮山之壤。裂谷峥嵘,惊涛动地扬天;云崖浩荡,峻岭掩星蔽日。五山合围,展九万里乾坤之荣;三江交汇①,分五千年滇蜀之野。夫攀枝花者,擎宇托霞之高树,攀星追月之红葩;临邛笮而栖朝日②,揽若泸而望彩云也③。花即树名,树即地名,赤县神州,以花名地之惟一者也。其地,北连月城,东指黎溪古渡;南接鹿邑,西望玉龙初晴。沃土逶迤,良田重叠。丝路千里,迢遥而雾缈云稀;茶道三尺,宛曲而山长水远。

云涌兰尖,浪掀宝鼎,紫气浮天而长列静守,金沙拍岸而高吟朗啸。故曰:巍然天宝之象,粲然物华之声。山川伟丽,形胜而名扬州郡;气势沉雄,势奇而感召学人。是以探矿人纷至,寻宝者沓来。常隆庆诸方家④,汤克诚众学者,踏勘于煤铁之山,测绘于钒钛之地。敲问矿脉,叩响宝门,方知丰蕴盖于四方,却显富藏甲于天下。

是时,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之年代也。备战备荒,毛泽东圈定三线建设;呕心沥血,周恩来倾注几多关怀。中央决策,小平实施,战略部署深谋而远虑,决胜运筹纬地而经天。于是,九州物资,四海才俊,跋千山而至边地,涉万水而达攀西。十万大军,以临战姿态投入征程;千丈豪气,以光荣梦想献身开发。若泸两岸,兰尖群山,铺路人锤劈钎凿呼令山川开道,开矿者人拉肩扛吆喝机器上山。弄弄坪上,包包山头,建高炉栉风沐雨以争时分,修厂房席地帷天而抢昼夜。百里工地,挖掘机与岩坡较劲;八大片区,脚手架与日月争高。拓荒英模,头顶烈日,只讲奉献无怨无悔;创业干才,肩负寒霜,不畏劳苦有作有为。

君不见铁水奔流,滔滔红浪煌亮高原山水;钢花飞舞,灿灿赤光绚丽英雄风姿。君不见成昆大道,望浮云而穿千山万壑,焉不笑傲八千里路云和月;二滩高坝⑤,侣明月而亮四海五湖,藉以温暖二十世纪城与乡。

壮哉!卓绝之苦,挥汗洒血而不抹泪;盖世之情,辞母别妻而不伤怀。此为英雄攀枝花人也。伟哉!钢钒之都,能源之地,惊天地之不朽杰作,泣鬼神之垂世丰碑。此谓英雄攀枝花城也。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累累硕果强化于科技支撑,煌煌业绩依托于资源立市。商厦如林,指长天而铺落霞;车流如织,走通衢而沐春雨。四季果蔬,香甜铺满村寨;千年苏铁,花枝璀璨时空。彝山踏歌,吟唱明媚阳光;笮海泛舟⑥,依洄轻柔涟漪。红格弄泉⑦,泡丽日心情淌流愉悦;长漂击浪,荡休闲时日追逐豪兴。倘佯格萨拉⑧,看杜鹃花海涌动千顷大潮;流连迤沙拉⑨,听俚濮民乐张扬百年思绪。林木苍翠,鸟鸣其间而幽深;稻菽金黄,风送其香而殷实。铁树万株而年年见花⑩,温泉十里而日日有梦。人道若水为春酒,交风友月而神采奕奕;吾视笮山为花丛,飞香走红而杨柳依依。

泱泱华夏,朗朗西南。一部恢宏史诗,千曲高亢旋律。斯城也,从一地花树至钢铁钒钛之都,从零星村落达人口百万之城。风雨兼程,革故而鼎新;步伐铿锵,前赴而后继。已执发展机遇,更谋宏图良策。再次腾飞,乘时代大潮于今朝;又铸辉煌,扬创业精神于百载。嗟呼!春风浩浩兮花枝鼓荡,花枝鼓荡兮高枝可攀,高枝可攀兮编织锦绣前程。

赋神游之篇,登山临水而难于句尽;歌礼赞之制,勾描铺陈而忽焉笔拙。谨以此文,赋与天地。

注释

①三江:指金沙江、雅砻江和安宁河三大水系。

②邛笮:今攀西地区,古称邛笮。

③若泸:即今雅砻江和金沙江,雅砻江古称若水,金沙江古称泸水。

④常隆庆和汤克城:皆为最早发现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地质学家。

⑤二滩高坝:指雅砻江上的二滩水电站,系20世纪建成的中国最大水电站。

⑥笮海:俗称二滩湖,是雅砻江上二滩电站建成后形成的百里长湖。

⑦红格:以素有“川西名泉”之城的温泉闻名于世,因其神奇疗效而被称为“天下第一氡泉”。

⑧格萨拉:彝语为好玩的地方,此地盘松(只长一尺高的松树)成林,花开四季,天坑遍地,石林突兀,溶洞瑰丽。

⑨迤沙拉:彝语为水落下去的地方,因其人口众多,居民集中,被称为中国彝家第一村。其地紧靠金沙江,属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其俚濮民乐,即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洞经古乐,至今仍被传承演奏,昭示着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

⑩铁树:即苏铁,攀枝花苏铁林年年见花,系世界注目的神奇景观。

东华理工大学教授

人物简介

1986年7月毕业于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获矿物岩石专业学士学位;1989年7月获同校矿产普查与勘探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

先后担任了地球科学系岩矿实验室副主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地质教研室主任,核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主任等职。2000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学位。

多年来一直从事矿物学、岩石学和微束分析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完成了“铀矿浸出渣矿物学特征研究”等10余项科研课题,在地球物质学、地质年代学和花岗岩成因以及造山带演化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抚州-永丰断裂带及其两侧金成矿地质条件及远景靶区选择》科研课题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简明光性矿物学电子辞典”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核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在实验测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出生年月: 1964.9.21

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

教育经历:

1982.9-1986.7华东地质学院岩矿鉴定专业,本科;1986.9-1989.7攻读

华东地质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2000.9-2004.6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0.9-2000.12日本研修。

工作经历:

1989-1992年:华东地质学院,助教;

1989-1992:华东地质学院讲师,地球科学系岩矿实验室主任;

1998-2004年:东华理工学院副教授,地球科学系地质教研室主任;

2004-现今:东华理工大学教授,核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主任。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铀矿地质和花岗岩成因以及电子探针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社会任职:

中国地质学会会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会员。

获奖情况

(1)“简明光性矿物学电子辞典”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排名第5名。

(2)“岩石学课件”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9,排名第一。

(3)指导学生获2009年江西省“挑战杯”三等奖,因此获园丁奖。

参与研究

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

(1)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横向项目:江山市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

(2)江西省教育项目:南昌市区主要湖泊C同位素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已完成的科研项目:

(1)济阳断陷湖盆地下流体、岩浆作用对储层成岩及储集条件的影响胜利油田,60-2006-ZS,CO-00018,2006,第二负责人

(2)铀矿浸出渣矿物学特征研究;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3)南昌市区大气降尘重金属污染机制研究,江西省教育厅;

(4)诸广岩体东南部深大断裂及碱交代作用与富大铀矿关系研究,核工业290研究所;

(5)电子探针和同位素技术在资源与环境中的应用研究,江西省教育厅。

论文专著

论文:

奥北诸广矿区碱交代岩岩石化学和矿物化学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地质与勘探,2010年;

南昌市降尘颗粒物形貌特征和来源电子探针研究,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

诸广南部铀矿区碱交代岩特征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

浙江省江山市江郎山地质遗址资源特征及成景机制探讨,地球学报,2010年;

某铀矿石酸浸过程中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湿法冶金,2010;

云际矿床铀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铀矿冶,2010;

论著:

(1)刘成东,李建红,梁良等著:赣中地区金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地质出版社,2003。

(2)刘成东独著,东昆仑造山带东段花岗岩岩浆混合作用,地质出版社,200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