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昌裔 |
释义 | 基本信息刘昌裔,字光后,太原阳曲(即今太原阳曲县)人,生于天宝十一年(752年),卒于元和八年(813年)。 唐代陈许军节度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右龙武统军,彭城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潞州大都督。 个人履历刘昌裔曾献策边将,但未被赏识,遂入蜀(今四川),游说民变军杨子琳归顺朝廷,拜沪州刺史,之后特置他为州佐。杨子琳死后,刘昌裔往居河朔间,被唐名将曲环上表引为其判官。当时刘昌裔为曲环作讨李纳的檄文,言词剀切,对李纳晓以大义,颇动人心。当曲环将檄文上奏唐德宗后,受到唐德宗的赞赏,及曲环收复濮州,诏授刘昌裔为监察御史。 贞元十五年(799年),曲环为陈许节度使,引刘昌裔为营田副使。同年曲环死,上官说为节度留后。这时,领申、光、蔡等州的节度使吴少诚乘机进攻许州(今河南许昌市),上官涚欲弃城逃跑,刘昌裔及时制止了他。时兵马使安国宁与上官涚往日有隙,至比,安国宁谋图以城降敌,结果谋洩。刘昌裔为不惊扰人心,先用密计将安国宁斩首,然后,召集安国宁所部千余人会食,井每人赏缣两匹。与此同时,刘昌裔安排伏兵于各要道巷口,下令将持缣经过者全部斩首,竟无一人逃脱,消息传到城外,吴少诚解围而去。第二年,上官涚因功提升为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也被提升为陈州刺史。 贞元十八年(802年),刘昌裔改任陈许行军司马。第二年上官涚卒,朝廷即以刘昌裔为许州刺史,兼陈许节度使,并加检校右仆射。这时,吴少诚已向朝廷谢罪,但其不臣之心未泯,在这种形势下,刘昌裔很重视与吴少诚的关系,他命边境军士不得侵犯吴少诚境,如吴少诚军士有犯陈许境者,捕捉后都捆送吴少诚处置。对此,吴少诚往往自惭,后来也下令其边境军士不得暴掠陈许。不久,刘昌裔加封彭城郡公。 元和八年(813年)五月,许州发生大水冲坏房舍,淹没居人。这时刘昌裔年岁已高,怠于军府事务。在大水期间,军府也被冲毁。这时唐宪宗君临天下,锐意对吴少诚用兵,而刘昌裔则与之保持较好的关系,引起唐宪宗的不满。值此,唐宪宗召刘昌裔回朝。刘昌裔回朝途中,得知唐宪宗心意,怕回朝受惩,即假称风眩上表唐宪宗请求休养,得到准允,于当年在洛阳家中逝去,卒葬洛阳金谷。朝廷赠潞州大都督,谥曰威。 昌裔家世刘昌裔父亲刘诵,赠右散骑常侍。祖父刘巨敖,太原晋阳县令,好读老子、庄周。曾祖刘承庆,武则天朝左拾遗、太常博士,开元中任朔州刺史,弃楚不还(来自彭城徐州)。高祖刘佺寿(刘审礼长子),太常臣(重庆《刘氏宗谱》、《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彭城盛族支叶(刘纵幼女《刘婉墓志铭》)。 刘昌裔有子五人:纵(光禄主簿纵,学于樊宗师,士大夫多称之长,后任陵州刺史,卒于任上)、元一(淮南军衙门将)、景阳(元和初明经科进士)、景长(元和末明经科进士);纾(昌裔幼子,《李大使士素夫人曲氏墓志》)。刘昌裔夫人武功苏氏,封邠国夫人。 南京老画家刘昌裔早年私塾教育,后在华大南京分校就读,后来到北京清华就读(清华校录有详细记录),在后来就国民党政府下单位工作(从事文职),再后来就解放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农场住15年。 由于有好的文笔,在农场就帮别人写字画画为生。后在在党的政策下,给予平反。 代表作工笔仕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