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伯明 |
释义 | 1 解放军总装备部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刘伯明,人名,同名人士有航天员刘伯明,大学文化、双学士。教育家,名经庶,字伯明。哲学家,教育家。专于道家老子哲学,治西洋哲学,精通英文,并通法文和德文,兼及希腊文与梵文。江苏南京人。下面分别详细介绍。 中文名:刘伯明 国籍:中国 民族:汉 性别:男 身高:168厘米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 人物简介1966年9月出生黑龙江省依安县红星乡,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5年6月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入伍,1990年9月1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师职,大校军衔。 ◎ 军旅生涯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飞过歼八等机型,安全飞行1050小时,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梯队成员。 2008年6月,入选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乘组。 ◎ 家庭背景1966年农历九月十六日,黑龙江省依安县红星乡东升村一户普通农民家中,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父亲刘志生为他起名刘伯明。 刘伯明兄妹6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二。1983年,刘伯明考到依安一中读高中时,家里要同时负担5个孩子读书,以种地为生的父亲已经深感乏力。 刘伯明知道家里困难,决定不像其他同学那样住校,而是跑校。父亲咬牙花100多块钱给他买了一辆二手的“白山”自行车,供他上学往返。 ◎ 求学生涯学校离家近10公里,全是坑洼土路。好天气时走路都吃力,遇到下雨天就变成黑泥水,连下脚都难。冬天路面结冰,非常滑。刘志生说,高中3年,刘伯明每天三四点钟起床,走时天不亮,回家天又黑了,两头不见太阳。“瞅着挺遭罪,但是没办法,家里就这个条件。” 刘伯明高三时的班主任、现任依安县教育局副局长的张福林说,冬天的依安可劲儿冷,即使不下雪,刘伯明骑到学校时也是脸上、脖子上、身上挂满了白霜,衣服都是湿的,被同学们戏称为“小雪人”。但是无论雨多猛、雪多大,他从未迟到或早退过。 父亲刘志生说,虽然每天骑车往返20公里很辛苦,但是刘伯明高中3年从未生过病,连感冒都没有过。张福林说,高中3年,锻炼了刘伯明强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为他日后奠定了坚实基础。 ◎ 应试飞行员1985年,空军在依安县招飞行员,严格的身体素质标准使很多报名者在第一关就遭淘汰。而刘伯明,轻松地就过关了。中考英语曾得零分。 ◎ 艰难考上高中刘伯明初三时的语文老师张述和说,伯明的成绩一直非常好,当时全班考高中只考上五六个,他就是其中之一。但张述和也透露,中考时刘伯明的英语是零分。原来,刘伯明初中就读的农村学校,当时英语课只开半年,没有正规英语老师,所有学生在中考时都被英语拉了分。但即使是在一门没有分的情况下,刘伯明也考入了县里的一中。 刘伯明进入高中后在英语学习上格外下功夫。父亲刘志生说:“他连走道、干活时,都在背单词。”现在,在航天员队伍中,刘伯明的英语是最出色的。 ◎ 接触航天正是从高中时代的一篇英文课外资料中,刘伯明第一次接触到了“航天”这个词。“‘对个人来说,这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读到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说的这句话,我很震撼。他的境界很高,航天的确是全人类的事业。”刘伯明事后表示。 ◎ 步入军校1985年,在通过苛刻的招飞体检之后,刘伯明又毫无悬念地通过了文化课考试,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今空军航空大学)。 从长春飞行学院到牡丹江初教机场,再到锦州飞行大队,1991年,他开始单飞,并独立驾驶歼八。1998年,他和翟志刚等一起被选为我国第一批航天员。 一如20多年前那个在家乡泥泞道路上顶着风雪骑车往返的坚毅少年,今天的刘伯明,用当年的那股韧劲面对航天员艰苦的训练,并取得骄人成绩。如今,他已经带着亿万中国人的梦想,乘坐神舟七号飞向太空。 1985年,空军招飞在县城初试时,刘伯明的父亲才知道儿子悄悄报了军校,父亲记得儿子说过:“家里的负担太重,当兵能省一大笔费用。”面对儿子的懂事,父亲感到骄傲。那一年,经过重重考试,刘伯明成为学校几年来招飞唯一被选上的学生。1990年,刘伯明真正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但他并不满足。那几年,刘伯明无论飞行技能还是战斗机飞行员的作风养成,都在飞速进步。 刘伯明号称“小诸葛”,除了学习好,凡是动脑筋的事他都爱掺和。无论当飞行员还是航天员,每回智力竞赛他都不落。曾有一名以出刁钻问题著称的教官在连续“考问”刘伯明十多个“犄角旮旯”的问题后,也被他的对答如流所“震慑”,从此对他实行“免提”政策。 ◎ 成功飞天对于“神六”飞天,父亲刘志生认为,即使这次不能上天,儿子能入围大名单,已是非常优秀了。现在,他只希望儿子能够踏踏实实训练,毕竟以后还有许多次机会。 “神七”于2008年9月25日升空,3个正选太空人已然确定了,分别是翟志刚、刘伯明与景海鹏,进行中国航天首次太空漫步的是曾经2次入选神舟计划的航天员翟志刚。当晚,“神七”搭载3名宇航员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成功返回地球。训练艰辛 ◎ 感人成长历程前往空军春飞行学院(今空军航空大学)学习的前一天,父母和老师都去车站为刘伯明送行。张福林对他说:“努力,只要你按照念高中时的坚强继续努力下去,以后不会错的。进步了就给我写信,落后了就别写了。” 后来,每当取得进步,刘伯明都会给他尊敬的老师写一封信。 张福林说,刘伯明的信通常挺长。信中他提到过训练艰苦,但是每次都会接一句:“训练时很苦,但是我能吃这个苦,请老师您相信我。” 父亲刘志生说,刘伯明刚到部队,每天早晨要跑1万米锻炼身体。刘伯明曾对他说过有时候中途真的不想再跑了,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后来养成了习惯,如果哪天不跑万米,还觉得不习惯。 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到牡丹江初教机场,再到锦州飞行大队,由于刘伯明一直表现出色,1991年,他开始单飞,并独立驾驶歼八。1998年,他和翟志刚等一起被选为我国第一批航天员。 刘志生曾在北京航天城亲眼见证儿子训练的艰苦:坐在高空旋转椅上,疾转100多圈后,下来还要辨别方向;有几天要24小时头朝下躺在30度角倾斜的床上。回忆起这些镜头,老人的眼中流露出对儿子的怜惜。 如今,刘伯明即将带着亿万中国人的梦想,乘坐神舟七号飞向太空。刘志生得知这个消息非常激动,他说:“没有白努力,儿子是好样的!” ◎ 刘伯明出舱后发表讲话神舟七号飞船顺利着陆后,刘伯明出舱后发表讲话: “我们刚才进行了重力返回再适应,并进行医监医保检测,身体状况都正常,相信中国航天员是最棒的,请祖国人民放心,感谢祖国人民。” ◎ 揭秘刘伯明太空字条神舟七号上的三位航天员与家人进行了天地通话。刘伯明还向镜头展示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俯瞰家园,同一个地球村;横望日月,同一个太空城;三马飞天,齐祝愿;天地连线,一家人。” 英雄航天员2008年11月7日上午10点,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刘伯明同志“英雄航天员”。胡锦涛亲自为刘伯明颁发“航天功勋奖章”和证书。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神七航天员之一的身份当选200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2 民国时期教育家◎ 人物简介(1885年—1923年),名经庶,字伯明。哲学家,教育家。专于道家老子哲学,治西洋哲学,精通英文,并通法文和德文,兼及希腊文与梵文。江苏南京人。 南高师、国立东南大学教授(1919-1923) ◎ 投身教育1885年生,早年受业于章太炎门下,求读于汇文书院,毕业后赴日留学,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积极从事民主革命活动。英国侵占我云南片马时他用英文写了讨英檄文,传颂一时。辛亥革命成功后,他赴美攻读哲学和教育学,先后获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自美回国,即倾心于教育事业,先受聘为金陵大学教授,任国文部主任,后受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秉文之聘,任哲学讲座教授,1920年出任文史地部主任、行政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由校长兼)和训育主任。是年4月9日南高召开校务会议讨论筹备国立大学计划,响应政府拟在全国有国立四大学之议。经郭校长与江谦、蔡元培、袁希涛等之努力,于12月6日国立东南大学筹备处正式成立。1921年刘伯明改任校长办公处副主任(主任由校长兼),因郭秉文为谋划发展忙于外务,在宁时间不多,实际校务皆委刘伯明主持,郭秉文离校期间则由他代理校长职务。成为郭校长的副手和东南大学创建人之一。 1921年7月教育部长范源濂核准组织大纲和招生计划,9月任命郭秉文兼任国立东南大学校长,1923年1月将南高师并入于东大,一赖南高之旧,一秉南高之风,设有国文部、史地部、数理化部、教育科、农业科、工艺科、商业科、体育科、校舍面积370亩,继北大之后成立了我国第二所国立大学。其间刘伯明作为郭校长之副手,为主持校务,建树学风和创建东大日夜操持,成为当时“高标硕望,领袖群伦”的栋梁人物,终以积劳成疾,于1923年11月24日以身殉职,年仅38岁。 ◎ 兢兢业业刘伯明悉心致力于学风、校风建设,就师生中好的思想、好的风气,结合人生理想、世界观、气节志节、科学民主,以及存在的和认识不很一致的问题,做了刻苦认真的研究,先后发表了许多哲学和教育学等文章,又就学风、教育、世界观等问题作了系列讲演。教育贵于熏染,风气赖于渐成,积多年之努力,南高之民族、民主、科学精神,诚朴、勤奋、求实的优良学风,得以形成和坚持。现摘录其生前谆谆教于学生重视德育、智育、美育、群育之词于下,以供吾辈后人深思得益。 ◎ 先生言论“吾校同学率皆勤朴,无浮华轻薄气习。而其最显著之优点,在专心致力于学。其坚苦卓绝,日进不已,至可钦佩,实纨绔子之学生所不能及者也”。 “吾国古来学风,最重节操,大师宿儒,其立身行已靡不措意于斯。所谓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最能形容其精神”。 “吾人,生于科学昌明之世,苟冀为学者,曰惟真是求。惟其如此,故其心最自由,不主故常,盖所谓自由之心,实古今新理发现必要之条件也。”“世界知识,其相互之关系,吾人亦应稍加注意,俾治各种专门之学者,互相了解,于分门之中有一致之意,所谓同心相应(Like?nindedness),此即真正德谟克拉西之社会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调和文理,沟通中外,实为当年南高办学者之宏旨也。) “通常之说人格者,仅及精神方面,而以与品性相混,不知所谓人格(西语曰 personality),而观之,其中所涵要素,除自信、判断能力,庄重、温良等外,就其涉及形骸方面者,亦甚关重要。服装、健康、运动、游息善事,均应加以注意,勿以身体不强或不修边幅为荣誉。美术能调和人之感觉性与理智性,故为教育上重要工具之一。如浏览讽诵各伟大之创作,可培养其美感。应避免一切庸俗粗鄙之事物,应生活简单无浮华铺张之习,并应于可能时,培养自己所有之真正艺术才能。其在西洋,如希腊雅典之教育,以音乐与体操并重,而兼重文艺。体操者,一方面以健康为目的,一方面以身体为美的形式之发展,希腊雕像所以完成空前绝后之美,即由于此。但南高学生在这方面似未能尽副办学者的期望。外人参观吾校,称吾校学生有老夫子气,其批评非毫无根据”。 “吾人治学,宜有社会之动机,研究学问固不欲仅仅收效于目前,然其与人生之关系,不可不知,因世无离人生独立之学问,而学问又不是供人赏玩的美术品。凡社会生活所生的结果,不必皆善,但一切善行若离社会而生活,则必不必。学校应有自治的精神,对地方应有公民的精神,对国家应有共和的精神”。 “吾侪对于宇宙的态度,须信其永无消灭,继续存在,有此理想,方可支持吾侪贡献于社会之勇气,而求人类之进化”。 ◎ 人物评价刘伯明言行一致,律己甚苛,俭朴无华,刻苦自励,乐于助人,待人宽厚,结谊同寅,唯诚唯谦;对待后生,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办事务实,处事务真,不畏权贵。南高、东大同仁,以其道德、学问,两堪表率,奉为魁宿,誉为“南雍祭酒,纯粹君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