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爱民
释义
1 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

刘爱民,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高级编辑。出生于浙江嘉兴,籍贯山东。1959年出生。1978年从军,曾任《人民武警报》记者。1996年主动脱离军队转业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进入《焦点访谈》一组任记者。2000年秋,调至《东方时空-直通现场》栏目任副制片人。2001年底,参与了《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栏目创办。2003年任《东方时空》栏目编委、《时空连线》栏目制片人。2008年任《焦点访谈》栏目制片人。

做有速度的新闻,做有深度的新闻,做有多元化观点的新闻,是创办《时空连线》栏目时提出的理念。

多年军旅生涯,学会了在忍耐中成长,在成长中忍耐。十多年《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的记者经历,懂得了比激情和愤怒更重要的,是冷静中的客观,客观中的质疑。

认为中国的新闻人需要有更为开放的视野,更为客观的立场,更为独立的人格。不仅会报道新闻,而且要制作出有调查深度、有独立观点的新闻,使媒体真正能够成为舆论力量和社会公器。曾经策划和组织过央视多个大型特别节目:2005年《岩松看台湾》、2006年《千里走青藏》、2007年《岩松看日本》、2008年《暖春之旅》、2009年《聚焦俄罗斯》、2011年《行走唐人街》、2011年《日本灾区行》……

2005年因组织《东方时空》报道了湖南嘉禾县政府进行非法拆迁,引起轰动,当年获该节目获中国新闻奖。

2008年因组织拍摄《岩松看日本》,再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触摸俄罗斯》 2011年9月出版 刘爱民著 华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我们无法用一种思维方法、一种价值观念能够读懂俄罗斯,它太丰富,它太矛盾。它是如此优雅和文明,又如此粗鲁和野陋。它是如此辽阔和慷慨,又如此狭小和自私。它是世界最善变的国家屡屡发生惊天巨变,然而它的民众却是世界上最墨守成规不善应变的人们,俄罗斯实在令人费解。

为了真实了解俄罗斯的现状,洞悉俄罗斯的发展轨迹,中央电视台继“岩松看日本”、“岩松看美国”之后,再度推出大型“看世界”专题片——“聚焦俄罗斯”。该片播出后,收视率高居不小,引起强烈反响。在此基础上,采访组记者将采访中的所见、所感、采访背后的故事和未能收入到专题片中的大量有助于了解俄罗斯的素材,进行深度加工整理,取名《触摸俄罗斯》由华艺出版社出版。该书从不同角度对俄罗斯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了多侧面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当下俄罗斯民众的心态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作者长期从事新闻报道,在书中用记者的视野、生活的碎片、真实的顿悟,为我们解读今日俄罗斯,讲述他所认识的北方大国。有对小梅总统的生动描写,但更多的是对红场上列宁、斯大林扮演者、光头党成员、新俄罗斯人谢尔盖等一批小人物或底层民众的刻画;有对中亚五国和俄罗斯的关系等政治层面的感想,但更多则是对青年近卫军组织发起“为祖国做爱”运动、俄罗斯遍地都是TAXI甚至还可以打到“警的”、 生活中网速慢效率低、俄罗斯民众身上浓郁的艺术气质等社会生活详尽的的记述。

作者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俄罗斯最缺乏的是好男人,俄罗斯的“上帝”是伏特加,俄罗斯最丰富的资源是大美女,俄罗斯最值得敬仰的文化是墓园文化等等。

同时,作者在书中还对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些话题进行了深入挖掘:不缺土地的莫斯科为什么房价比北京还贵,在中国正在用自主招生的形式增加高考多元性的同时为什么俄罗斯却在反向而行,为什么俄罗斯的警察偏爱中国人,两种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中文与俄语碰到一起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并对数量庞大但经营水准很低、商品繁多但档次不高、赚钱不少但前景堪忧的华商在俄罗斯的处境给予了深度关注。

由于作者对俄罗斯的描写十分细腻,叙述又更多集中在小人物和百姓日常生活,因此,书名中采用了“触摸”这个词,希望用最近距离的描写和最细致的观察,展示给读者一幅真实的俄罗斯全景画。

作者通过文字告诉了我们一个真实的俄罗斯,一个带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俄罗斯,一个带有强烈底层民众色彩的俄罗斯。读后,希望能够得到和作者一样的感想:俄罗斯不是我们想像中的昔日红色邻邦,俄罗斯也不是我们想像中充满动荡与物品紧缺的国度,它正在按其特有的性格向前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了解。

全书文字细腻,描写生动,并配有近二百幅精美图片,十分具有可读性。

2 萍乡市妇幼保健院医师

刘爱民,人名,主要出现在中国,现代代表人物有书画家、研修员、副局长、战部部长、记者、教授、画家、工程师、副书记、医院专家、保健院医师等等。

刘爱民: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年,熟练掌握妇科、产科临床业务,手术基本功扎实,曾系统进修学习妇科恶性肿瘤的专业知识,擅长妇科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镇痛治疗等,共发表省级以上论文9篇,主持完成科研课题2个并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3 中国书画人才研究中心研修员

男,1935年12月生,山东昌乐人。大学文化。曾任国企技校、电大校长,厂办主任等职。现为中华硬协会员、中国书画人才研究中心研修员、日本国艺书道院客座教员、国际华人书法家。

主要业绩:读私塾起,酷爱书法、体育。练字至鸡啼不觉疲倦;打球连中10个3分球才住手。学书50年,深知书法艺术高无顶,深无底,学到老死,永无止境。在全国和国际书法大赛中多次获奖。毛笔书法获“第一届国际华人书画艺术家精品大展”精品奖(银奖),因本次大展不设金、银、铜奖,只设特杯奖、精品奖、书秀奖。硬笔书法获’94烟台国际硬笔书法家精品展银奖。

4 东岳泰山管委会画家

男1964年冬生于牡丹江畔,成长于林海雪原,求学于内蒙古边陲,今供职于东岳泰山管委会。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教师、记者、编辑。2000年以来在全国各类书画大奖赛中获一金二银二铜.被授以"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现为中国艺术研究中心国画艺术研究员,山东省青年诗人协会理事,泰安市美术家、作家协会会员。

5 来自古城保定的退役上校

男,汉族,河北保定市人,1956年10月出生,1973年12月保定三中高中毕业,1974年1月插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到保定机务段工作,1976年3月入伍,主要在北京军区守备二师,内蒙古军区政治部、后勤部工作,历任战士、副政治指导员、干事、科长,后任66373部队政治委员,上校军衔,大学学历(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具有较高的文字功底,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多篇通讯、论文,著有《军队基层保卫工作》、《实用专业法讲话》。为人正直热情、沟通能力强,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咨询、解决问题的能力。2002年转业,曾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北京大学高层管理者培训中心工作,现任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助企中心执行主任。

6 新邵县统战部部长

男,汉族,1956年7月出生,新邵县人,研究生学历,1978年8月参加工作,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新邵县委委员、常委、统战部部长。1978.08-1979.03 任涟源农校技术员;1979.04-1980.09 任新邵县严塘区农牧站技术员;1980.10-1984.09 任新邵县坪上公社管委会副主任、副书记;1984.10-1988.12 任新邵县迎光乡党委书记;1989.01-1990.06 任新邵县新田铺乡党委书记;1990.07-1990.11 任新邵县新田铺区委副书记;1990.12-1993.01 任新邵县新田铺区区长、区委副书记;1993.02-1994.08 任新邵县新田铺区委书记;1994.09-1999.11 任中共新邵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1999.12-2001.07 任中共新邵县委助理调研员、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2001.08-2002.07 任中共新邵县委助理调研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2002.08-2002.07 任中共新邵县委委员、常委、统战部部长。

7 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

女,1968年9月生,安徽太和人,副教授,博士,微生物学会、生物工程学会、食用菌学会会员。

一、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

1989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任芜湖市第十一中学教师;

1999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植物学应用微生物专业硕士学位;

2005年12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微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9年7月至今,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重金属原位钝化和植物-微生物联合控制修复,食用菌深层发酵产物研究,食用菌病原菌控制,生物肥料研制,花生农田农药微生物高效降解研究。

三、目前主持或参加研究的主要课题:

主持安徽省教委高校青年教师基金、安徽师范大学青年基金、安徽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安徽省安康菌业食用菌合作研究等。

四、讲授课程:

发酵工程学、微生物学,微生物资源与环境学,生物技术专业实践课,土壤微生物生态。

五、发表论文目录:

刘爱民,黄为一; 应用红外方法探讨耐镉菌株高积累Cd2+的机理,环境科学学报,2005, 25(11):1502-1506

刘爱民,黄为一;耐镉菌株的分离及其对Cd2+的吸附富集,中国环境科学2006, 26(1): 91-95

刘爱民,黄为一;铜尾矿复垦后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其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生态环境2005,14(6):876-879

刘爱民,黄为一;极端酶的研究,微生物学杂志,2004, 24(6):47-50

刘爱民,一株耐盐耐碱J101球菌的抗性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28(2):206-209

刘爱民,嗜盐菌的研究进展,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25(2):181-184

刘爱民,黄为一;镉铜污染尾矿土中添加耐镉铜菌剂J5后微生物区系多样性的变化,生态毒理学报2006,1(3):265-270

刘爱民,高等师范院校开设《微生物资源与环境学》课程的必要性和教学初探,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0(4):493-495

六、出版专著

1、刘爱民 主编,生物肥料的应用基础,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元月

2、刘爱民 参编,微生物工程,科学出版社2004,8

科研简介

主要研究方向:

微生物资源与应用研究

生物肥料研究

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治理研究

固体废弃物厌氧发酵学研究

食用菌深层发酵产物研究

环境微生物应用生态学研究

目前主持或参与的主要课题:

国家农业科技华东(江苏)创新中心—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课题(200801)《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残留物对西瓜枯萎病抑制作用机理研究》,主持

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02-2004)编号2002jq132 《盐碱土的细菌耐盐碱分子机理的研究 》,主持

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06-2008)编号(160-750609)《铜陵尾矿废弃地微生物资源研究与应用》,主持

安徽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2000-2002)编号2000QL36《极端嗜盐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主持

产学研合作项目(2006)《食药用菌液体深层发酵产物的开发利用》,主持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6-2007)编号2006KJ219B,主要参与者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08-2010) 编号KJ2008A084,主要参与者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4-2006)编号2004KJ182,主要参与者

芜湖市科技开发重点项目(2007-2009)编号200726,主要参与者

讲授课程

发酵工程学

微生物学

微生物资源与环境学

生物技术专业实践课

土壤微生物生态

代表性学术论文

刘爱民,王敏,黄为一;抗生素对一株假单胞菌耐镉能力的影响及其红外光谱分析,激光生物学报,2009,18(5):580-584

刘爱民,黄为一;耐Cd2+假单胞菌富集Cd2+的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1(8):20-22

刘爱民,高等师范院校开设《微生物资源与环境学》课程的必要性和教学初探,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4):493-495

刘爱民,黄为一;耐镉菌株的分离及其对Cd2+的吸附富集,中国环境科学,2006, 26(1): 91-95

刘爱民,黄为一;镉铜污染尾矿土中添加耐镉铜菌剂J5后微生物区系多样性的变化,生态毒理学报2006,1(3):265-270

刘爱民,黄为一; 应用红外方法探讨耐镉菌株高积累Cd2+的机理,环境科学学报,2005, 25(11):1502-1506

刘爱民,黄为一;铜尾矿复垦后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其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生态环境,2005,14(6):876-879

刘爱民;一株耐盐耐碱J101球菌的抗性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28(2):206-209

刘爱民,黄为一;极端酶的研究,微生物学杂志,2004, 24(6):47-50

刘爱民;嗜盐菌的研究进展,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25(2):181-184

王敏,刘爱民(通讯作者);不同碳氮源对双孢蘑菇2796深层发酵的影响,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2):100-103

王敏,刘爱民(通讯作者);不同植物材料浸出液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影响,中国林副特产,2009,100(3):23-26

参编著作或教材

刘爱民 主编,微生物学实验,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8

刘爱民 主编,微生物资源与应用,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6

刘爱民 主编,生物肥料的应用基础,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

刘爱民 参编,微生物工程,科学出版社,2004,8

8 中国长城书画院特聘画家

刘爱民,艺名一松,满族人,1954年生于河北省承德市,原籍内蒙古喀喇沁旗。曾在河北师范学院、北京画院学习美术,现在中国国家画院周韶华艺术工作室高级研究班深造。中国长城书画院、威海福地画院特聘画家,广东大汉艺博院副院长。历任承德市避暑山庄研究所研究员、承德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美国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理事。自2003年以来,先后在山东威海博物馆、临沂王羲之故居、广东大汉艺博院、大中国画院举办个展。2004年,水墨画《天枝》在法国《法国巴黎--首届当代绘画艺术精品展》中获奖,并应邀到法国访问。2006年至2008年,在美国洛杉矶和旧金山举办4次个展。并有作品在日本、韩国、瑞典等国展出。

9 山东巨菱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刘爱民 男,1963年8月生,山东泰安人。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现任职于山东巨菱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并试制了“CJQ13型气动测井绞车”、“QC型撬装试井设备”、“DJ系列电动测井绞车”、“DL系列螺杆泵动力机组”、“CYJ4-0.9-10B型游梁式抽油机”;参加ZLY10W型多功能工程机的设计,并负责设计了组合铲,斗式和喷水式两种清扫机等功能属具;负责设计了TCB型撬装钢丝电缆绞车,MLM-T114型倒扣捞予和MHL102型双滑块卡瓦式打捞矛,ZJ-3型组合泵架及YL-100型液压拉伸机,满足了油田用户需求。负责开发设计了FFC-23、FFC-37两型粉碎机,满足了出口要求。参加了ZHS1100型柴油机的开发设计,负责设计了ZHS1100A型柴油机和TCS96型柴油机。参加了192F型汽油机的开发设计工作并通过了省级鉴定。参加设计的“3W-0.8/10C型柴油空压机组”通过市级鉴定,获1994年市优秀新产品二等奖;参加设计的“KSJ-7.5型泥浆搅拦机”通过省级鉴定,获1995年市优秀新产品二等奖;负责设计制造了“CZ04型自动循环输送线”,增强了该公司的生产能力。参加了该单位ISO9001质量认证程序文件编制等工作。著有《高效配制“日产”PD6发动机气缸套》,以及多篇小型单缸柴油机质量整顿专题报告。

10 青海油泵油嘴厂党委副书记

刘爱民 女,1956年生,陕西米脂人。中共党员。本科文化。1976年12月—1979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读书,1993年1月至今在青海油泵油嘴厂任党委副书记、书记兼厂工会主席。她在兼任工会主席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指导思想,在维护企业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了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在维护职工群众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好地维护了职工群众的政治权利。紧紧围绕企业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团结和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信心,积极投身于企业的改革之中,战胜了企业遇到的前所未有的许多困难。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开展“八五”、“九五”计划建功立业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她认真贯彻《劳动法》,积极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使大量的矛盾化解在萌芽中,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协调和稳定。几年来,认真贯彻实施送温暖工程,建立健全了特困职工档案和送温暖工作制度,积极筹措送温暖资金,建立职工消费合作社,每年元旦、春节走访、慰问困难职工,使厂的送温暖工程不断走向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1996年青海省总工会授予她“优秀职工之友”称号;1998年全总授予她“全国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

11 重庆涪陵中心医院专家

刘爱民,男,重庆涪陵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2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2002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现任重庆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委会委员,涪陵区医学会内科专委会消化学组组长。曾在重庆西南医院、重医附一院进修消化临床及消化内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高学术水平,尤其对食管、胃肠道、肝、胰腺疾病及胆系疾病的内镜诊治、消化系疾病的放射介入治疗有较深造诣;对端粒酶在上消化道系统肿瘤发生的作用,及其对肿瘤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该区及重庆市空白,是该区消化内镜及放射介入治疗创始人之一。获涪陵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主持、参与市、区级科研多项,副主编、参编专著三部,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文章近20篇,是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专家,涪陵区“青年岗位能手”。

12 病案正规教育创始人之一刘爱民

刘爱民--病案正规教育创始人之一北京协和医院

人物简介

刘爱民,男, 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国际病案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理事、中国医院协会病案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国病案》杂志总编、卫生部病案专业晋升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当代名医名院》杂志编委会委员、 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联合会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

1975起任职于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1981年开始在 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合作中心工作;1985年毕业于澳大利亚西尼大学坎伯兰卫生科学院病案管理学校;1992—2004 国际病案协会理事;1994—1999 全国病案委员会常委兼秘书;2000年2月任疾病分类中心副主任兼病案科主任;中国医学院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1994—2001 北京病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4年4月 任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病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3年 担任SARS病案表格及信息管理工作。

社会公职

刘爱民,先后任第一届、第二届北京医院学会北京病案学组的委员,第三届副组长。曾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理事,北京医学会病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院协会理事、国际病案协会理事,中国医院协会病案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国当代名医名院》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联合会(中国艺联)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理事、中国社区协会理事,《中国病案》杂志总编,卫生部病案专业晋升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擅长管理

1975年投身病案管理事业, 1984至1985年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学习病案信息管理,导师是该病案学校校长,国际病案协会主席Phyllis Watson教授的亲自指导。

创办与主编

创办《中国病案》杂志和《中国病案网站》,主持出版《病案信息学》30余年的工作中,作为主编或编委正式出版专业书籍或译著20余部,涉及病案信息管理、疾病分类、手术分类等各方面。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科研项目11个。

刘爱民一直活跃于病案的国际舞台,曾访问过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

自1992年起,他一直是国际病案协会的理事,先后多次在国际上宣读学术论文,一些学术观点对病案专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他提出的疾病名称和手术名称公式成为了今天我国医师们书写疾病诊断和手术名称的参考依据。

成就荣誉

我国病案正规教育的创始人之一,目前国内无论是病案中专班还是大专、本科班,大都使用或参考他和其他同志制定教学大纲,编写专业教材。

2009年他主持出版的《病案信息学》首次将病案管理提高到病案信息管理的高度,填补了高等病案专业教材的空白。该书为国家双十一五计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他是国际疾病分类法引入我国病案专业的主要人员之一,他参与了国际疾病分类ICD-9、ICD-10的翻译工作,承担了卫生部多期省一级的全国师资培训任务, 20多年来,他为国家推广使用国际疾病分类和病案信息管理的发展走遍全国,为学习班授课培训的人员多不胜计。

在他的领导下,创办了《中国病案》杂志和《中国病案网站》,杂志现成为核心期刊,网站为全国病案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在他和其他同志的努力下,病案人员晋升列入了卫生部系列。他亲自主持病案信息专业考试的参考书及题库编写。他曾多次组织过国际培训班。2005年主持亚太地区的病案会议。

刘爱民主任多次出色完成卫生部、医院学会的委派任务,是第一稿全国统一病案首页、疾病分类统计报告的主要制定人。他组织完成了由卫生部委托的SARS病案书写要求与电子病案研究,参与近年来卫生部有关病案法律法规文件的起草工作,支援边远地区学术活动,包括云南、四川、西藏自治区、澳门,受到上级部门的好评。最近,还负责卫生部100多个病种临床路径的编码工作。

刘爱民无论在国际或是国内病案行业中都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1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简况

男,博士。1966年生于山东省。1985年进入山东农业大学学习,1989年至1994年在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博士毕业并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工作至今。

主要研究领域是农业资源管理,主要研究方向是农业资源保障与农产品供求。主要研究工作内容有:利用平衡表方法,建立农业资源与农产品平衡表体系;确定农业资源保障与农产品供求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对不同情景下的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产品供求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提出政策建议。

目前承担着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和多项横向研究项目。近年在国内学术刊物和报刊上发表论文近50余篇。

主要代表性著作

(1)刘爱民,封志明,于格.基于农作物需求的中国化肥资源供求平衡研究.资源科学,27(3),2005.5

(2)刘爱民,于格,于潇萌.大豆主产区主要竞争农作物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

(3)刘爱民,封志明,阎丽珍,于格.中国大豆生产能力与未来供求平衡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4

(4)刘爱民,封志明,阎丽珍,于格.基于耕地资源约束的中国大豆生产能力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3,18(4)

(5)刘爱民,封志明.农产品-农业资源平衡表体系建立的理论与方法探讨.自然资源学报,2002,24(6)

(6)刘爱民,徐丽明.中美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与效益的比较及评价.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4

(7)刘爱民 封志明.现代精准农业及我国精准农业发展方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5(2)

(8)刘爱民,李飞.中国森林资源与木材供需平衡研究.资源科学,2000,22(2)

(9)刘爱民,成升魁.中国食用植物油资源及食用油产需平衡研究.资源科学,1999,21(6),63~65

(10)刘爱民,李飞,封志明.南方红壤丘陵区玉米生产模式研究.资源科学,1998,20(5),52~55

(11)刘爱民,李飞,封志明.农业资源利用模式间的转换及案例分析.自然资源学报,1998,13(3),193~197

(12)刘爱民. 影响我国粮食有效供给的约束因素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7,2(2)

14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

人物简介

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生物学会、生物工程学会、食用菌学会会员。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专业实验中心主任,校工会女工委员,学院工会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发酵工程学》、《微生物学》、《微生物资源学》等课程和实验实践的教学。近年来先后主持或参加多项科研项目,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固体废弃物应用和重金属污染治理等研究。在农业与环境微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基础较好,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著作3部。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和学术兼职:

1、学习经历

1985.9-1989.7,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获植物学应用微生物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2002.9-2005,12,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获微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2、工作经历

1989.7-1996.9,任芜湖市第十一中学生物教师

1999.7--至今,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

主要讲授课程

发酵工程学

微生物学

微生物资源学

生物技术专业实践课

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肥料研究

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治理研究

固体废弃物厌氧发酵学研究

食用菌深层发酵产物研究

微生物资源与应用研究

主持或参与研究的主要课题

(一)纵向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课题名称:间作吊兰对铜陵凤丹种植地典型重金属污染的调控机理研究(31070401),2011-2013,第一参与人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生物学方法对工业废水中酚的回收以及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KJ2008A084),2008-2010,主要参与者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单细胞蛋白和深层培养食用菌菌丝体的研究(KJ2008A135),2008-2010,主要参与者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三种水生植物的克藻效应及其化感物质的分离纯化(2006KJ219B),2006-2007,主要参与者

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盐碱土的细菌耐盐碱分子机理的研究(2002jq132),2002-2004,主持

芜湖市科技开发重点项目:黄精多糖和黄精皂甙的提取工艺(200726),2007-2009,主要参与者

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资助计划项目: 铜陵尾矿废弃地微生物资源研究与应用(160-750609), 2006-2008,主持

安徽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极端嗜盐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2000QL36),2000-2002,主持

(二)横向课题

国家农业科技华东(江苏)创新中心—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课题: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残留物对西瓜枯萎病抑制作用机理研究(200801),2008-2010,主持

产学研合作项目:食药用菌液体深层发酵产物的开发利用(2006),主持

主要研究成果

(一) 论文:

刘爱民, 陈金风, 张金金, 等. 有机酸和氨基酸对双孢蘑菇2796菌丝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3):46-51

刘爱民, 王敏, 黄为一. 抗生素对一株假单胞菌耐镉能力的影响及其红外光谱分析[J]. 激光生物学报. 2009, 18(5): 580-584

刘爱民, 黄为一. 耐Cd2+假单胞菌富集Cd2+的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8): 20-22

刘爱民. 高等师范院校开设《微生物资源与环境学》课程的必要性和教学初探[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0(4): 493-495

刘爱民, 黄为一. 耐镉菌株的分离及其对Cd2+的吸附富集[J].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26(1): 91-95

刘爱民, 黄为一. 镉铜污染尾矿土中添加耐镉铜菌剂J5后微生物区系多样性的变化[J]. 生态毒理学报. 2006, 1(3): 265-270

刘爱民, 黄为一. 应用红外方法探讨耐镉菌株高积累Cd2+的机理[J].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25(11): 1502-1506

刘爱民, 黄为一. 铜尾矿复垦后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其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J]. 生态环境. 2005,14(6): 876-879

刘爱民. 一株耐盐耐碱J101球菌的抗性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8(2):206-209

刘爱民, 黄为一. 极端酶的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 2004, 24(6): 47-50

刘爱民. 嗜盐菌的研究进展[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5(2): 181-184

王敏, 刘爱民(通讯作者). 不同碳氮源对双孢蘑菇2796深层发酵的影响[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 25(2): 100-103

王敏, 刘爱民(通讯作者). 不同植物材料浸出液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影响[J]. 中国林副特产. 2009, 100(3): 23-26

张金金, 刘爱民(通讯作者), 陈金风, 等. 不同菌剂处理下猪粪和牛粪堆肥前期性质变化[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26(6): 481-484

张金金,刘爱民(通讯作者), 徐双锁,等. 堆肥中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和应用[J]. 中国奶牛. 2010, 10: 57-60

刘爱民, 朱萍, 汪建中. 高等师范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校内实训教学模式的探讨[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90-93

陈金凤, 曲明静, 鞠倩, 刘爱民(通讯作者).七种植食性金龟子雌雄成虫的鉴别方法[J]. 昆虫 知识. 2010,47(4):800-805

徐双锁, 刘爱民(通讯作者), 蔡欣, 卢存龙, 彭鹏. 稻秸与蓝藻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试验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3):260-264

(二)专著

刘爱民 主编,微生物学实验,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8

刘爱民 主编,微生物资源与应用,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6

刘爱民 主编,生物肥料的应用基础,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

刘爱民 参编,微生物工程,科学出版社,2004,8

(三)获奖

2009年,安徽师范大学第六次“三育人”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优秀教学二等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0: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