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留兰香
释义

留兰香,多年生芳香性草本。茎直立,高40-130厘米,无毛或近于无毛,绿色,钝四稜形,具槽及条纹,不育枝仅贴地生。叶无柄或近于无柄,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1-2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具尖锐而不规则的锯齿,草质,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侧脉6-7对,与中脉在上面多少凹陷下面明显隆起且带白色。

中文名称:留兰香

外文名称:Spearmint Herb 、 Spearmint

别称:绿薄荷、青薄荷、香花菜、鱼香菜、狗肉香、血香菜

二名法:Mentha spicata Linn.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管花目

亚目:马鞭草亚目

科:唇形科

属:薄荷属

应用价值:药用、调味食用、工业香精、园林

植物形态

轮伞花序生于茎及分枝顶端,呈长4-10厘米、间断但向上密集的圆柱形穗状花序;小苞片线形,长过于花萼,长5-8毫米,无毛;花梗长2毫米,无毛。花萼钟形,花时连齿长2毫米,外面无毛,具腺点,内面无毛,5脉,不显著,萼齿5,三角状披针形,长1毫米。花冠淡紫色,长4毫米,两面无毛,冠筒长2毫米,冠檐具4裂片,裂片近等大,上裂片微凹。雄蕊4,伸出,近等长,花丝丝状,无毛,花药卵圆形,2室。花柱伸出花冠很多,先端相等2浅裂,裂片钻形。花盘平顶。子房褐色,无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原产南欧,加那利群岛,马德拉群岛,苏联。中国河北、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有栽培或逸为野生,新疆有野生。

繁殖培育

生长习性

性喜湿润,适应性强。耐寒,在上海能露地越冬,但连续栽3年后植株生长不良,耐寒力也明显减弱。需要充足的阳光,不适宜在荫蔽条件下栽培。

栽培技术

A. 大面积栽培技术 以扦插繁殖为主。

留兰香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在全国各地均能种植,一般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耐热、耐寒能力强,温度在30℃以上时仍能正常生长,在-20~-30℃的低温下,地下根茎仍能存活。早春当地表温度达到5℃左右开始萌发出土,幼苗可耐-5℃的低温,一般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30℃,昼夜温差越大,越有利于植株体内精油的积累。留兰香喜潮湿,但怕涝,一般田间持水量在75%较有利于生长,但各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苗期和花期需水较多,第2茬需水较少。留兰香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适合生长,尤其是砂壤土、壤土更适合生长。土壤盐碱过大,可导致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影响产量。土壤pH值以6.5~7.5为宜。

一、栽培要点

1.品种选择:留兰香分大叶和小叶两个品种,一般选择大叶留兰香,其适应性强,生长快,茎秆含油量高,品质好。2.播种方式:由于种子繁殖变异较大,生产上一般采用根茎繁殖和分枝繁殖两种方式。本地采用根茎繁殖法,在4月初将留兰香地下根茎挖出,选健壮无病虫的新鲜根,切成5~8厘米的根段,按(60厘米+40厘米)×10厘米的宽窄行,摆在已开好的播种沟内,然后覆土。大田需种根量为667平方米(1亩)80~100公斤。

3.中耕除草:苗期气温较低,必须在封行前(苗高15~20厘米)松土除草1~2次。松土时靠近植株处浅松,行间可深些,雨后土壤板结及时松土。在收割前还应人工除杂草1次,以免收割时混入,影响精油的质量。

4.施肥:在整个生育期追肥1~2次,当株高10厘米时,可施提苗肥,667平方米施尿素5~8公斤;第2次施肥可根据长势,在6月上中旬每667平方米施磷肥3公斤、尿素5公斤,以促进留兰香健秆增油,提高产量。

二、收获时间

留兰香每年收割两茬,5~8月采收。第1次在7月下旬,正值初花时节,大田60%的植株开2、3轮花序时,植株茎叶含油最高,为最佳收割期。收割时应选择连续晴天的上午,在阴雨大风、阳光不强的天气收割对产量影响很大。收割后在地上摊晒七成干时即可蒸馏加工。B. 家庭栽培技术

留兰香与薄荷一样,是重要的天然香料植物之一。中国栽培的留兰香主要有“大叶”和“小叶”两种,前者适应性广,生长势强,原油产量较高,年亩产油7公斤左右,但原油香气较差;后者适应性差,易倒伏,且病害重,原油产量较低,年亩产油5公斤左右,但原油香气好,品质较好。

留兰香喜温暖、湿润,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薄荷强,中国大部分地区均能种植,一般在立冬至大雪期间播种。当早春气温在5℃左右时,播于土壤中的种根能发芽出苗。在生产上,一般以地下茎作为繁殖的材料,也有将葡匐茎、地上部的植株切成带2—3个节的小段作为繁殖材料。具体栽培要求是:

1.合理密植。留兰香的分枝能力很强,头刀基本苗宜掌握在1—2.5万左右,二刀宜掌握在12—15万。头刀基本苗如过密或过稀。应及时进行移密补稀。移密稀在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才能进行,否则成活率降低。头刀收割后不宜刨根,最好是齐泥面收割后把排水沟里的泥捞出覆盖于田面上,否则二刀难以全苗。

2.严格去杂。留兰香很易发生退化与混杂,去杂在能识别真野留兰香时就要进行。3、合理施肥。施肥原则上应根据密度与种植方式而定。纯作留兰香基本苗在1.5万以下,在施有一定数量 的基肥或土质较肥沃的田块,应普施苗肥,重施分枝肥,巧施煞车肥;密度在1.5万以上的田块,应轻施苗肥和分枝肥,重施煞车肥;夹种田块应采取两头轻,中间重的施肥方式,即在夹种作物收获后来一次大水重肥,促使多长分枝与叶片。二刀留兰香生长期较短,在整个生育期中,气温由高到低,因此,应利用苗期有利于其生长的气候条件,促进壮苗早发。在早苗齐苗的基础上,务必使二刀留兰香生育前期“一轰头”。施肥的原则是“前促后控”、“一轰一补”,即在苗期、中前期要多施,后期少施或不施肥。

4.适时收割。根据提高原油产量的有关因素,确定采收适期。头刀和二刀留兰香均在初花到盛花期产量最高;在一天中一般以晴天的10时到14时收割产量最高;阴雨天及大风和露水未干时不收割。做到生育期不适不割,阳光不足、温度不高不割,大风下雨不割,露水未干不割,地面潮湿不割。此外,加强病虫害防治,进行科学蒸馏,对提高留兰香原油产量也很重要。

病虫害防治

症状

植株下部叶片首先发病,叶片上出现不规则水渍状暗绿色或黄褐色或深褐色病斑。3-4d后,湿度大时在病斑上可看到不明显的轮纹,上面布满蚕丝状灰白色霉层(菌丝),病叶变黑褐色腐烂;湿度小时在病斑上未见到轮纹,上面布有白色霉点(菌丝),病叶发黄萎蔫萎缩。7-10d后,环境不适则茎秆表皮破裂萎缩,上部叶凋萎发黄,中、下部叶黑褐色萎谢;环境适宜则病叶腐烂发黑脱落成光杆,茎杆发黑枯死。

病原

留兰香菌核病原为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无性世代属丝核菌属(Rhizoctoniasp.)菌丝无色,直角或锐角分枝,近分枝处有缢缩和分隔;初分枝菌丝呈棒状,无分隔,缢缩不明显。田间病叶上产生的菌丝为蚕丝状属初期菌丝,细胞较长,分枝少。菌核半球形或不规则形,直径小时的约1mm左右,大的可达3.5mm左右,一般为1.5mm左右。初期表面乳白色,继之褐色至深褐色,表面粗糙。

发病规律

留兰香菌核病在苏北新曹农场垦区常年发生两个高峰时期。一般头茬留兰香在6、7月份,二茬在9-10月份。头茬病较轻,后茬发病重,封行时开始发病,至收获期均可发生。

3.1阴雨潮湿发病重阴雨潮湿,促进出口病原菌的增殖和传播。连绵阴雨、降雨量多、雾大露重,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再侵染。据调查,1991年5月下旬,雨日5d,比历年多2.5d,雨量38.5mm,比历年高12.7mm,发病盛期提前而且非常严重,发病率达78.3%,死亡率达32.6%,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地势低、沟系差、渍害重,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和传染。据调查,排水困难的田块比排水畅通的田块发病率高2.2倍。3.2植株郁闭发病重植株郁闭,促使植株抗病力下降。密度大、杂草多、生长旺盛,枝叶繁茂,不利于植株健康生长而有利于病菌侵染为害。据调查,密度在0.8万?1.2万株/667m2,发病率为17.5%;1.5万?2.0万株/667m2,发病率为45.6%;当杂草在46-63株/0.11m2时,发病率为51.9%,7-18株/0.11m2时,发病率为22.4%。

3.3连作重茬发病重连作重茬,菌源多,菌量大,基数高而发病重。据调查,1a新作茬发病率14.8%,2a连作茬发病率27.5%,3a以上老作茬发病率50.1%。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降湿灭渍开墒挖沟,降低地下水位,墒墒通沟、沟沟通河,排水畅通,雨止田干,减轻湿度消灭渍害,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一个田块,两头出水,三沟配套,四面脱空。墒沟间距2.4m,腰沟间隔30m,田块沟间距离50m。头茬和二茬留兰香出苗后,均要及时进行清沟埋墒。

2.科学施肥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协调植株体内氮、磷、钾比例,增强抗病能力。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化学肥料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追肥以化学肥料为主,有机肥料为辅;有机肥料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氮、磷、钾比例为1:0.65:0.15。(3)轮作换茬实行连年换茬,最好水旱轮作,以减少菌源。在苏北东台地区大致有2种轮作方式:一是1a2熟制:第一年夏熟为麦子或油菜,秋熟为水稻、玉米、大豆;第二年夏熟是留兰香,秋熟是留兰香或赤豆、菊苣、蔬菜等。二是2a5熟制:第一年夏熟为大麦或蚕豆,早秋熟为玉米,晚秋熟为赤豆、菊苣、胡萝卜等;第二年夏熟是留兰香,秋熟是留兰香或菜豆、菊苣、蔬菜等。

4.合理密植留兰香分枝力强,分枝多、节位低。头茬适宜密度,约1万株/667m2,行距为0.4mm左右,株距为0.17m左右,二茬适宜密度为4.0?4.5万株/667m2,过密必须进行人工间苗或机械疏苗,以控制密度而增强通风透光。

5.清除杂草杂草治理有人工除草和化学防除。化学防除技术一是苗前封闭处理(留兰香未出苗和杂草未出土之前)每667m2施用25%敌草隆WP(可湿性粉剂,下同)200g,或25%绿麦隆WP200g、80%伏草隆100g、果尔24%EC(乳油,下同)66ml、25%敌草隆WP125g+25%绿麦隆WP150g、25%绿麦隆WP100g+克无踪20%AS(水剂,下同)100ml。此方法一般头茬不需用,在二茬上施用,二茬留兰香施用是在头茬留兰香收割后3d之内。二是苗后茎叶处理(留兰香苗龄五叶期以上,杂草草龄六叶期以下之时)667m2施用精禾草克5%EC或高效盖草能10.8%EC60ml,或25%灭草松AS300ml或排草丹48%AS150ml、25%敌草隆WP200g、25%绿麦隆WP100g+48%排草丹AS100ml。此方法施用后对留兰香有轻微伤害,但6d后留兰香生长恢复正常。

2)化学防治

以药剂保护为主,辅以药剂治疗。在短时间降雨(如雷阵雨)后,及时施药预防1次;在梅雨(连阴雨)期间,每隔7d防治1次,连续2?3次;在发病高峰(或大发生)的初期治疗2-3次,每次施药间隔5d。药剂每667m2可选用40%多菌灵胶悬剂150ml、甲基托布津70%WP75g或75%百菌清WP150g,防效在70%以上。20%三唑酮EC50ml,防效65%。

化学成分

从留兰香挥发油中分得左旋α-蒎烯(α-pinene),左旋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左旋的柠檬烯(limonene)和右旋的3-O-辛醇(3-O-octanol),葛缕酮(carvone),胡薄荷酮(pulegone)。

印度产的鲜叶挥发油含葛缕酮,左旋的柠檬烯和二氢香苇醇(dihydrocarveol)

留兰香鲜叶中水分83.%,蛋白质4.8%,脂肪0.6%,纤维2.0%,碳水化合物8.0%,矿物质1.6%。100克中含维生素A2700个国际单位,维生素C50毫克。含有50%香芳酮,不含有薄荷脑。

药理作用

药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I-薄荷醇(I-menthol)、1-薄荷酮(I-menthol)及薄荷酯类等。薄荷油内服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而起到发汗解热作用;薄荷油能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能对抗乙酸胆碱而呈现解痉作用;薄荷油能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而对呼吸道炎症有治疗作用;体外试验薄荷煎剂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森林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肠炎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抑菌作用;薄荷油外用,能刺激神经末梢的冷感受器而产生冷感,并反射性地造成深部组织血管的变化而起到消炎、止痛、止痒作用。

中药药理:《本草纲目》上说:留兰香辛、凉、无毒,具有发汗、退热、祛风、止痒等功能。长期作菜生吃或熟食,能却肾气、祛邪毒、除劳气、解劳乏,使人口气香洁。煎汤洗可治膝疮。还可治痰多及各种伤风头脑风。此外,榨汁服可去心脏热及口齿诸病;捣成汁含漱去舌胎语涩;用叶塞鼻,止衄血;还可涂治蜂螫蛇伤。《食医心镜》也写道留兰香煎豉汤、暖酒和饮、煎茶、生吃皆可,比菜更有益处。

疾病选方

1.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该品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者,常配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同用,如银翘散。2、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该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目赤,多配合桑叶、菊花、蔓荆子等同用;用治风热壅盛,咽喉肿痛 ,常配桔梗、生甘草、僵蚕、荆芥、防风等同用。

3.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该品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之功,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常配蝉蜕、荆芥、牛,蒡子、紫草等,如透疹汤;治疗风疹瘙痒,可与苦参、白鲜皮、防风等同用,取其祛风透疹止痒之效。

4.用于肝郁气滞,胸闷胁痛。该品兼入肝经,能疏肝解郁,常配合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如逍遥散。

5.此外,该品芳香辟秽,还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致痧胀腹痛吐泻等症,常配藿香、佩兰、白扁豆等同用。

植物鉴别

性状鉴别:茎方柱形,有对生分枝,长15-40cm,直径0.2-0.4cm;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2-5cm;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披针形、卵状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至椭圆形,长2-7cm,宽1-3cm,边缘在基部以上疏生粗大的牙齿状锯齿,侧脉5-6对;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有柔毛,下表面在扩大镜下可见凹点状腺鳞。茎上部常有腋生的轮伞花序,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萼齿狭三角状钻形,微被柔毛;花冠多数存在,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残香气,味辛、凉。

以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齿疣,有时具毛。四角有明显的棱脊,向有十数列厚角细胞,内缘为数列薄壁细胞,细胞间隙大。内皮层细胞1列,恺氏点清晰可见。维管束于四角处较发达,于相邻两角间具数个小维管束。韧皮部狭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于四角处较发达,由导管、木薄壁细胞及木纤维等组成。髓部由薄壁细胞组成,中内常有空洞。茎的各部细胞内有时含有针簇状或扇形橙皮甙结晶。

粉末特征:淡黄绿色。一腺鳞头部顶面观呈圆形,侧面观呈扁球形,8细胞,直径61-99μm,常皱缩,内含淡黄以分泌物;柄单细胞,极短,基部四周表皮细胞10余个,放射状排列。②小腺毛头部椭圆形,单细胞,直径15-26μm,内含淡黄色分泌物;柄部1-2细胞。③非腺毛多碎断,完整者1-8细胞,稍弯曲,壁厚2-7μm,疣状突起较细密。④检皮甙结晶存在于茎、叶表皮细胞及薄壁细胞中,淡黄色,略呈扇形或不规则形。⑤叶片上表皮细胞表面观不规则形,壁略弯曲;下表皮细胞壁弯曲,细胞含淡黄色橙皮甙结晶。气孔较多,为直轴式。

应用价值

药用价值

药名:留兰香别名:香花菜、南薄荷、升阳菜等

来源:植物留兰香的全草。

功效主治:解表、和中、理气。治感冒发热、咳嗽、虚劳咳嗽、伤风感冒、头痛、咽痛、神经性头痛、胃肠胀气、跌打瘀痛、目赤辣痛、鼻衄、乌疗、全身麻木及小儿疮疖。

在热带作为药用时,叶汁和元葱一起使用,可抑制呕吐,精油可作除臭驱风药。

调味食用

嫩枝、叶常作调味香料食用。 可以在酱汁、饮料、凉菜、刀豆、土豆的料理或鱼肉料理中使用,做点心时也使用。川渝一带一般用作煮鱼和炒嫩胡豆的佐料。叶子可作为蔬菜,凉拌、炒吃都可,在欧洲普遍用来泡茶。

工业用途

工业中也可用来作香皂之香精,抽出的精油是糖果、制药、牙膏中的重要的香油。口香糖生产中也使用得很多。

园林用途

留兰香可作地被植物,能快速铺地形成景观。

注意事项

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

1.《药性论》:新病瘥人勿食,令人虚汗不止。

2.《千金·食治》:动消渴病。

3.《本经逢原》:多服久服,令人虚冷;阴虚发热,咳嗽自汗者勿施。

4.《本草从新》:辛香伐气,多服损肺伤心,虚者远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0: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