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留城 |
释义 | 古城遗址留城遗址在现在的武进湖塘桥何留墅村。据《武阳志余载》:“留城在淹城东5里处,大小如淹城之内城。”据当地《窦氏宗谱·淹城记》说:“相传吴越争霸,越子为质于吴,被拘于斯,不得还国,自哀其羁縻之情,乡思之切,因以淹、留名城。”可惜此遗址于1978年被平整土地后改为农田,现痕迹无存。 西汉留侯张良的封地留城位于微山岛西南六公里处,是微山古城中年代最远的一个,可以上溯到唐尧时期。《路史》中载:尧的儿子“丹朱庶弟九,其封于留者为留氏”。据此记载,留之封国至今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了。留国在殷末灭亡,春秋时为宋邑。《左传 襄公元年》:“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留即留邑。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在此置留县,属泗水郡。西汉建立,留县改属楚国。《汉书 张良传》记载:“汉六年,高祖以三万户封良,良不敢受,自愿封留足也,乃封良为留侯。”留县即成为张良的封邑。东汉初,留县属彭城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留县先属彭城国,后属彭城郡。《晋书 地理志》记载:“留属彭城。其时军旅迭兴,留为东西门户。”这时可能是留城较为繁盛的时期。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公元457年),撤广戚县并于留县。明帝泰始三年(467年),留县入于北魏,仍属彭城郡。北齐末,废留县,并于沛县。县虽废,城犹在,称为留城镇。隋开皇十六年,复置留县。唐初又废。从此,历时八百余年的留县,只作为沛县的一个城镇存在了。 留城曾是鲁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市井俨然,楼舍栉比,富商大贾、名流显贵云集,人、车熙来攘往。至唐以前,这里一直保持着繁华景象。留城即是今天的微山湖。汉时,微山湖原本是山而并非湖。距今约8亿至6亿年间,形成中国大陆主体的华北地块和扬子地块多次的碰撞,耸立出许多大大小小的山脉。微山湖便在其中。那时,微山湖山峦叠嶂,岌峰耸峙。然而随地壳升降变异,这些处于两大地块结合部上的危峰峭壁渐渐地沉陷,形成一大奇观——九十九座锥状山峰。自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至明末400余年间,黄河屡屡决口泛滥南迁,侵夺泗河由淮入海,使泗河宣泄不畅,淤塞积水,使这九十九座山峰下潴成湖沼。九十九座山峰经多次的升降和风化剥蚀,已成为大陆丘岭似的小山峰,至此,留城变成了今天的微山湖。留侯城淹没水中,雉堞圮毁,藻蔓荇茂。今人湖中泛舟,时或可见城阙遗痕,潋滟湖心。 古留城是微山县境内有名的历史古城,位于微山岛西南约四、五公里的水面之下,至今沉眠于风光秀丽的微山湖怀抱之中。古留城处于中原与南方交汇的咽喉地带,因之造就了它的繁荣。《路史》记载,尧的儿子封于留(一作‘镏’),刘氏便由此起源”。古留城在春秋时既为宋国的重要城邑。楚汉相争,汉高祖刘邦取得最终胜利,这是古留城的又一次重要历史发展机遇——由于当时古留城是距离汉高祖家乡沛县最近的大都市,于是大批功臣、亲友、勋将被封官加爵于此地。其中最赫显者便是留侯张良,显官名臣的到来及经营使古留城进入了最辉煌的发展时期。 然而历史注定古留城辉煌不再,地壳变化造成的低洼地势是古留城致命的先天不足,导致水害频仍。后来黄河泛滥更使古留城犹如雪上加霜、屡遭灭顶之灾(史籍有水淹留城,居民南迁建铜山记载),几千年里如是往复多次,古留城周围形成大片湿地、沼泽和几十处小型湖泊。时至明朝,黄河不断决口更加频繁地扫荡古留城,终于在明朝万历年间,又一次决口的黄河夺泗入淮,从此古留城被彻底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永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古留城的谢幕,标志着微山湖的形成,桑田终变为沧海! 留城存在几千年,随着黄河的泛滥和微山湖的形成,逐渐沉入水中,但在微山湖畔却长久流传着一个“陷留城”故事: 传说明朝初年,留城里住着一户叫刘伯通的人家。有一天,祖上显灵告诉他“留城要陷”,命他速造一条木船,只要大门口两旁石狮子的眼睛变红,全家人就快速上船躲避,直到遇有火光的地方才能下船上岸。于是,全家人急忙伐木造船,一边派人轮流观察着石狮子的动静。邻里人知道后都笑他家太傻,根本不相信留城会陷。当时,刘伯通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早已出嫁到一户姓陈的人家,生有一子。船快造好的那天,女儿正巧带着其子回娘家,刘伯通就让这个小孩在门口帮着看石狮子,并反复叮咛,千万不能到处乱跑,一定得认真盯着石狮子的眼睛。小孩子贪玩,哪里有耐性,看守了一会就耐不住了,于是灵机一动,就抓了把红土把石狮子的眼睛涂红了,然后跑进院里,大声地告诉家人“狮子的眼睛变红了”。话音刚落,只见天昏地暗,大水陡涨,很快把留城的房屋、树木淹没了,人和牲畜全部葬身水底,只有刘伯通一家包括他女儿和外孙凭借着船的保护才得以活命。水大浪急,他们只能听天由命,随水漂流。一天夜里,他们突然看见远处有一丝火光,一明一灭,就拼命地划过去,在此上岸,原来是一位老汉正在树下吸旱烟袋,他们看到的火光就是老汉吸烟时发出的光亮。他们把这个地方起名“遇火地”,这就是目前韩庄镇前性义村最早的名称。刘伯通一家在此居住下来,经过一代代的繁衍,逐渐成为一个村落。其外孙成家后居住在“遇火地”的北边,经过一代代的繁衍也成为一个村子,称为后性义。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这两个村子刘陈两姓至今都还互称老表呢。 韩庄刘氏族谱碑及家谱中有类似的记载“吾祖刘氏,世居彭城,始迁留城。永乐二年八月十三日子时,尹河涨水,湮没留城。刘伯通携三子来峄阳定居……”当然,留城如同地震般沉陷和只生存刘陈数人的传说,固不可信,但它确能给后人研究留城沉陷以启示。根据志书记载推算,留城陷没,约在明末清初。留城陷入微山湖之后,曾在湖水干涸时露出过遗址。后来,由于微山湖的淤积,留城遗址再没有呈现过,但民间却有留城六十年一现的传说。其实这种再现,只不过类似于“海市蜃楼”的幻影罢了。 古留城遗址古留城位于夏镇南25公里, 微山岛西南六公里处,是微山古城中年代最远的一个,可以上溯到唐尧时期。《路史》中载:尧的儿子“丹朱庶弟九,其封于留者为留氏”。据此记载,留之封国至今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了。留国在殷末灭亡,春秋时为宋邑。《左传 襄公元年》:“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留即留邑。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在此置留县,属泗水郡。西汉建立,留县改属楚国。《汉书 张良传》记载:“汉六年,高祖以三万户封良,良不敢受,自愿封留足也,乃封良为留侯。”留县即成为张良的封邑。东汉初,留县属彭城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留县先属彭城国,后属彭城郡。《晋书 地理志》记载:“留属彭城。其时军旅迭兴,留为东西门户。”这时可能是留城较为繁盛的时期。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公元457年),撤广戚县并于留县。明帝泰始三年(467年),留县入于北魏,仍属彭城郡。北齐末,废留县,并于沛县。县虽废,城犹在,称为留城镇。隋开皇十六年,复置留县。唐初又废。从此,历时八百余年的留县,只作为沛县的一个城镇存在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