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琉璃明王 |
释义 | 简介琉璃明王,姓高氏,讳类利,或云孺留(?—18年),高句丽开国君主朱蒙(东明圣王)的长子,母亲为扶余国礼氏夫人。他在东扶余出生长大。后来由于在东扶余受到压力,与母亲一同前往高句丽投奔朱蒙。朱蒙逝世后,于公元前19年继任为高句丽的君主。有关琉璃王及高句丽国君之记载,主要见于《三国史记》。而《三国志·魏书》有关这段时期的记载与之差异颇大,故难以相合。公元12到18年,被王莽贬为下句丽候。 三国志中多以太祖王之后的历史为主,而后来的北朝魏书又追述了高句丽开国的神话。所以在北史之前的历史记载中并没有朱蒙极其儿子的故事。 生平类利之父朱蒙原为东扶余人,弃国往南建高句丽。类利于东扶余长成后,与其母礼氏一同出逃至高句丽,并被立为太子。当时朱蒙封召西奴为妃,育有两子,分别是温祚和沸流,由于类利立为太子,两人地位不保,于是南迁,后来温祚另建了百济王国。 西元前3年,类利将国都从卒本迁到国内城。 有一首诗名为《黄鸟歌》相传是类利的继室雉姬与禾姫争宠,雉姬受禾姫之辱忿而出走,类利追之不及,有感而发所作,流传至今。其词曰:翩翩黄鸟,雌雄相依。念我之独,谁其与归? 不论传说的故事正确与否,以此推论可知东扶余、卒本扶余(即高句丽)和南扶余(即百济统治阶层,底层为另一民族的三韩人)三者系出同源。 家系王后松氏,多勿侯松让之女(?-17年) 都切:原太子,公元1年春天正月时早逝。 解明:公元4年春天的二月被封为太子,9年自杀。(记载于《三国史节要》) 武恤:亦作无恤,公元14年继任为太子,即后来之大武神王。 如津:《魏书》作如律或如栗,18年夏天的四月时掉进水里后死亡。(记载于《三国史记》第13卷) 解色朱:又名解邑朱,即后来之闵中王。 继室禾姬,鹘川人。 继室雉姬,汉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