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灵昆鸡
释义

产地(或分布):产于浙江温州市灵昆岛,因而得名。

主要特性:该鸡属蛋肉兼用型。体躯呈长方形,一般均具“三黄”的特点。按外貌可分平头与蓬头(后者头顶有一小撮突起的绒毛)两种类型,脚上多数有毛。公鸡全身羽毛红黄或栗黄色,有光彩,颈、翼、背颜色较深,主翼羽间有几片黑羽。单冠,冠齿6-8个。喙、腿、皮肤亦黄色。母鸡淡黄或栗黄色,单冠直立,有的倒向一侧。冠、髯、脸均红色。喙、胫、皮肤黄色。成年体重公鸡为2.33千克,母鸡为1.95~2.02千克。180日龄屠宰测定:半净膛公鸡为87.8%,母鸡为85%;全净膛公鸡为76.2%,母鸡为71.7%。150~180日龄开产,年产蛋130~160枚,高的可达200枚以上,平均蛋重为56.74克,壳红褐色。

属濒临灭绝家禽。

主要特性:该鸡属蛋肉兼用型。体躯呈长方形,一般均具“三黄”的特点。按外貌可分平头与蓬头(后者头顶有一小撮突起的绒毛)两种类型,脚上多数有毛。公鸡全身羽毛红黄或栗黄色,有光彩,颈、翼、背颜色较深,主翼羽间有几片黑羽。单冠,冠06-06-30喙、腿、皮肤亦黄色。母鸡淡黄或栗黄色,单冠直立,有的倒向一侧。冠、髯、脸均红色。喙、胫、皮肤黄色。成年体重公鸡为2.33千克,母鸡为1.95~2.02千克。180日龄屠宰测定:半净膛公鸡为87.8%,母鸡为85%;全净膛公鸡为76.2%,母鸡为71.7%。150~180日龄开产,年产蛋130~160枚,高的可达200枚以上,平均蛋重为56.74克,壳红褐色。

灵昆鸡的历史和现状调查

一、灵昆鸡的历史

灵昆鸡是我省优良的蛋肉兼用型地方品种之一。灵昆鸡因原产于温州市灵昆岛而得名,该岛位于瓯江入海口,面积约18平方里。岛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河塘海涂盛产鱼虾蟹贝,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饲料资源为灵昆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灵昆鸡品种形成大约在200年前,来自福建的移民带来莆田鸡与本地土鸡杂交,灵昆鸡才初具雏形。1938年当地船民从上海引进浦东鸡8只,进行杂交,所产后代体型大,颇受群众欢迎,大家争相引种。经长期选育逐步形成一个以“三黄”(喙、胫、毛羽黄色)为特征的体型大、成熟早、产蛋多、肉质好、风味优和抗病力适应性强的蛋肉兼用型品种。在20世纪50~60年代,灵昆鸡遗传性能相对稳定,加上它具有头带冠、腿穿裤的独特外型在浙南市场上颇负盛名。灵昆岛的常年饲养量在4万羽左右,加上周边辐射的数量,总量在10万羽以上。1960年曾列为我省鸡的优良地方品种之一汇编入册。

二、灵昆鸡的消亡

60年代初,灵昆鸡生产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随着十年动乱的深入,养殖副业受到重创。改革开放后,灵昆岛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大量的劳动力从事渔业和轻工业生产。另外灵昆鸡由于饲养周期长,经济效益远不如快大型外来鸡种,如AA鸡、罗曼鸡等。所以饲养量逐步萎缩,种质逐渐退化。到2001年初,灵昆鸡仅存于灵昆岛上,数量不足100只,濒临灭种的危险。

三、灵昆鸡的拯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观念开始转变,追求健康、绿色、营养成为时尚,灵昆鸡的价值重新被认识。2001年初,灵昆岛农民张亦光首先开始收集鸡种和鸡蛋,并采用原始的温水孵化法,对所收集的鸡种进行扩群。随后,温州市农科院派入科技人员,在灵昆岛和农科院本部分别建立保种繁育场,并引进先进的育种和孵化设备,导入科学的饲养和管理技术对灵昆鸡进行选育。这一项目同时也得到市科技局和省科技厅的立项支持。

四、灵昆鸡的现状

针对灵昆鸡生长速度慢,体型过大的缺陷,科技人员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油鸡研究开发中心引进外形酷似灵昆鸡而生长快,肉质鲜嫩,体型相对较小的北京油鸡进行杂交利用。经过三年来的选育提高和不断完善,目前灵昆鸡已经达到种鸡存栏500套,肉鸡存栏4000羽的规模,两年来共向社会推广苗鸡约10000羽。在科研人员的精心管理和杂交优势的利用下,灵昆鸡的生产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据最新测定10周龄平均体重达到1003.2g,料肉比为2.9:1,成活率为87%。通过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作为温州本地家禽品种的灵昆鸡被很好的保存下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