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凌云南星
释义

基本信息

种中文名:凌云南星

种拉丁名:Arisaema lingyunense H. Li

科中文名:天南星科

科拉丁名:Araceae

属中文名:天南星属

属拉丁名:Arisaema

国内分布:我国特有,产广西凌乐、田林、金秀。

海 拔:1360-1700

命名来源:[Acta Phytotax. Sin. 15(2): 107 .pl. 9: 2(1-6). 1977]

药理作用

【药 名】:凌云南星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天南星科植物凌云南星的块茎。

【功 效】:清热解毒。

【主 治】:治毒蛇咬伤。

【性味归经】:苦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3一9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别 名】:三步跳(广西凌乐)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凌乐、田林、金秀等地区。

【拉丁名】:凌云南星Arisaema lingyunense H Li

【考 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生药材鉴定】:广东、香港、广西、云南的昼笔南星的块茎,也有消肿毒的功能。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块茎近球形,直径3-7厘米,有许多小芽眼,须根满布。叶1,花后出现,叶柄长30厘米;叶片3裂,裂片具长1-1.5厘米的柄,中裂片菱形,长24厘米,宽14厘米,侧裂片偏斜,内侧为外侧宽的1/2,长约20厘米,宽13厘米,基部内侧楔形,外侧圆形。花序柄长25厘米,粗5毫米。佛焰苞紫色具白色条纹,管部漏斗形,长约8厘米,粗2.5厘米;檐部盔状下弯,两侧翼状扩展,长20厘米,前檐宽约20厘米,紫色,翼上有白色网纹,先端具长3-4厘米的尾尖。肉穗花序单性,雌花序圆锥形,长3厘米,粗2厘米,花密,子房圆柱形,长约5毫米,花柱短,柱头圆盘状,胚珠2,直立,纺锤形,珠柄长,生于基底胎座上;附属器基部渐狭为1.8厘米,粗8毫米的柄,非截形,亦不盘状扩大,下部14厘米近圆柱状,粗1.5厘米,向上渐细,光滑,紫色,下弯,渐过渡为长30厘米的线形长尾。雄花序圆柱状,长3厘米,粗9毫米;雄花具柄,花药2-3,马蹄形开裂;附属器渐狭为长4毫米,粗3毫米的短柄,基部粗1.2厘米,下部13厘米近圆柱形,下弯,渐过渡为长达130厘米的线形长尾。浆果红色。花期4-6月,果7月成熟。

产地生境

我国特有,产广西凌乐、田林、金秀,生于海拔1360-1700米的山谷沼泽地。模式标本采自广西凌乐。

相似物种区别

本种与翼檐南星A. griffithii 的差别在于:1.附属器下部近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基部渐狭为柄,光滑,基部非截形,亦不盘状扩大;2.柱头有短柄,圆盘状,子房有胚珠2而非多数;3. 叶1,花后抽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2: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