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菱溪水库 |
释义 | 泉州市菱溪水库菱溪水库位于泉州市泉港区西部涂岭镇境内,位于菱溪上游的后吴村,溪坝高34.9m,系土石混合坝,坝长163m,水库蓄水量1875万立方米。放水涵洞长130m,设计最大流量10立方米/秒。渠道全长68km,大小支渠14条总长125km,灌溉面积10万亩。 泉港菱溪水库是泉港第一大水库,面积5300亩,蓄水量2630万平方米,水质清澈无污染。水库三面环山,海拔803米的大雾山和海拔727米的笔架山倚水耸立。 山坞深幽,山上林木葱郁、鸟语花香、四季常青,距离福厦公路仅2公里,有水泥路直达,交通极为便利。水库上游有面积18万亩的国营笔架林场、古迹--笔架寺等。 菱溪水库周围有鸿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肖峰综合垦殖场等7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面积约4000亩,水库下游有千亩农田,可连带开发成为休闲观光农业、度假别墅、森林生态旅游、水上娱乐等。 惠安县菱溪水库菱溪水库位于惠安县涂岭乡驿坂村附近的菱溪中游,是解放后福建省新建的第一座中型水库,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水库集雨面积51.2平方公里(上游建陈田水库拦截29.2平方公里),原防洪标准为“五十年一遇”设计,“二百年一遇”校核,正常蓄水位75.6米高程(罗零)相应库容2412万立方米。 工程于1956年1月8日动工,1956年3月6日竣工,并正式蓄水。1977年4月至1979年12月,保坝加固后,校核洪水重现期为“万年一遇”,三天降雨量1000毫米,洪峰流量1662立方米/秒,洪水总量5530万立方米,校核洪水位81.64米高程,总库容3060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116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681万立方米、死库容215万立方米。移民高程78.5米,赔偿高程78.5米。 工程从基建到加固,共完成土石方585万立方米,投工633万工日,总投资426.40万元,其中基建投资356.8万元,加固投资60.60万元。 1.枢纽建筑大坝 为粘土心墙多种土质坝,坝高37.4米(原高34.9米),坝顶长180米、宽6米。防浪墙为浆砌条石体,高1.5米,上下游背水坡、迎水坡均为块石干砌护坡。大坝历年累计沉陷为645.5毫米。 输水涵洞 建在左岸岩盘上,为无压钢筋混凝土圆管,长127.4米,内径2米。兴建坝后电站时用钢板套砌长84米,内径1.9米,设计输水能力为10.5立方米/秒。放水塔为无压混凝土八角型水塔,高21米,内径2米,壁厚0.4~0.5米。进水口为铸铁平板闸门,分上、下二层,7个放水孔,启闭设备为5吨手摇螺杆启闭机。 溢洪道 在大坝北面约500米处,进口为开敞式宽顶堰,基础系开炸的天然岩石,全长520米,平顶段挖深20米、宽64米。保坝加固后,两岸加砌挡土墙,高6米,总长160米。 2.渠系工程分为左右干渠和支、斗、毛渠,总长度89.3公里(包括支渠3条,长23.6公里;斗、毛渠13条,长26公里)。左干渠长19.4公里。右干渠原设计灌溉惠东片区,乌潭水库建成后,经过调整,右干渠灌区只到34公里处止,余下的划归乌潭水库螺阳水管站管理。 菱溪渠道沿溪大小建筑物403座。 3.效益设计灌溉惠安县涂岭、山腰、螺城、螺阳、辋川5个乡镇8万亩,后调整核定为3.87万亩。坝后电站及经管的后吴电站总装机854千瓦,1980~1990年发电1332.14万千瓦时,电费收入78.51万元。1979年兴建养殖场,1982年投资17.64万元进行扩建,1990年有鱼池8口,总面积15.75亩。利用库水面面积2000亩养鱼,1980~1990年共投放鱼苗96.71万尾,捕鱼1016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