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临沐县 |
释义 | 临沭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鲁苏交界处,因濒临沭河而得名。全县辖10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00个行政村居,64.5万人口,总面积1038平方公里。临沭是中国钻石之乡、中国柳编之都、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全国企业成长环境十佳县、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县城。 临沭是历史悠久的县域。7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境内发掘的东盘遗址、北沟头遗址发现了北辛文化时期的大量陶器,龙山文化时期的石器、骨器、墓葬和房舍遗址,以及岳石文化时期、西周、春秋战国、汉代的大量陶器、陶窑等遗迹遗物,尤其是北辛文化遗物的发现,填补了鲁东南地区人类早期活动在这一地域和时间上的空白。大兴镇羽山留有“殛鲧泉”遗址,《尚书·舜典》曾记载“舜帝殛鲧(大禹之父)于羽山”,使其充满了神秘色彩。春秋战国时期,临沭作为齐鲁莒郯两国所治,以孔子问官之郡、后公说礼之乡、道家聚仙之境而著称于世。南部的马陵山麓,演绎过齐魏交兵、孙膑庞涓斗智的历史场景;北部的苍、马、草、冠、演五座山峰,留有红云寺、长春观、抗金寨、罗成演武台等众多遗址,传递着儒释道相融合的佳话。临沭最早置县始于汉代初年,汉高祖刘邦时置利成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析临沂县置临沭县;后多次变革易名,1941年8月,苍马地区改称临沭县,1956年3月再次撤县,1961年8月恢复至今。 临沭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作为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重点区域,到处印满红色的足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是当时山东五大战略区滨海区的中心县,中共山东分局、山东战工会、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都曾驻于临沭,刘少奇、罗荣桓、黎玉、肖华、朱瑞、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著名国际友人汉斯·希伯等都曾在这里工作、生活和战斗过,是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地,被称为山东的“小延安”,留下了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刘少奇故居等大量鲜活的红色记忆。革命战争年代,仅有30万人的临沭县,就有2万多人参军,2000多名烈士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61年恢复建县以来,全县共有2.1万名青年应征入伍,创造了49年无责任退兵的全国纪录。 临沭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8家,形成了精细化工、优质肥料、机械制造、钢管加工、新型建材、五金工具、节能灯具、生物制药、蔬菜加工、柳编制品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涌现了金正大、史丹利、常林、金沂蒙、沂蒙老曲、地王、福瑞达等著名品牌,现有1个中国名牌和4个中国驰名商标。其中,复合肥年生产能力达900多万吨,占全国的20%,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全国优质化肥生产基地”,被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火炬计划临沭复合肥产业基地”,被中科院评定为“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手扶拖拉机销量占全国40%的市场份额,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快速提高;杞柳种植面积10万亩,柳编企业130多家,柳编制品出口额占全国的25%,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柳编之都”;钢管产业异军突起,今年产能达到100万吨,销售收入过50亿元;节能灯具生产企业发展到40多家,年生产节能灯8000万只。 临沭是创新能力迅速提升的城市。大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在科技项目推进、研发平台建设、产学研联合、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全县高新技术企业12家,县经济开发区90%以上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全县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省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中试基地15家,拥有1.2万名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山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等称号。 临沭是后发优势强劲的成长型城市。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临沭曾一度发展比较缓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县各级紧紧围绕“解放思想创新业,跨越发展建强县”这一主题,攻坚克难干事创业,励精图治加快发展,充分发挥近海临港(县城距临沂飞机场20公里,距连云港白塔埠飞机场60公里,百公里内有日照港、连云港、岚山港)的区位优势,南接北融,内启外引,努力建设鲁南经济带上的工业强县、山东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鲁南苏北地区文化旅游名县、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特别是长(春)深(圳)高速公路青(州)临(沭)段、胶新铁路梅(埠)(临)沭支线的建设,以及枣(庄)岚(山)高速公路的规划实施,将形成新的交通枢纽优势,为全县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临沭是和谐稳定的城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突出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广大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引领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临沭县两次被评为“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精神文明建设、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企业改制及县级层面文化体制改革;普通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健康发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文化、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平安临沭建设深入开展,全面落实领导干部维护社会稳定做好信访工作“一岗双责”责任制,全县形势保持持续稳定。我县被评为“全省治安防控体系先进县”,连续多年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模范县”。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苦干,奋力拼搏,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1—2月份,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6亿元,增长23.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716万元,增长18.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36亿元,实现利税1.42亿元,分别增长18.2%、20.3%;完成进出口总额4500万美元,其中出口2382万美元,分别增长88.6%和34%。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