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临清贡砖烧制技艺
释义

临清烧制贡砖始于明永乐初期,其烧制技艺是临清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独特经验。《临清贡砖赋》 紫禁城之辉煌,永乐帝之瞻望,三重宫之壮丽,迁国都之高敞。浩浩工程,青砖出于何方?宏宏规模,奚何如此奇想?乃以运河之岸,临清盛产青砖;艅艎蔽天,十里帆蓬桅杆。北倚燕山而筑京城,御敌狼烟。南输鱼米而足衣食,安享斯年。诚可乐矣! 北京之建,水运临清之贡砖;京华之筑,点燃古城之窑烟。

临清贡砖烧制技艺简介

临清砖又名贡砖,它质地好,色泽适宜,形状各异,不碱不蚀,敲击有声,烧制时间由明永乐初到清代末,跨越了500馀年的发展历史。砖窑数百座分布在长约六七十里的运河沿岸。砖窑属官办,称 “皇窑”,当年曾在临清设 “工部营缮分司”督烧。临清砖窑烧制的九斤头等各类贡砖,用黄裱纸封装船载至京师。 它为“漂来的明代北京城”建设做过重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北京故宫、天坛、地坛、日坛、各城门楼、钟鼓楼、文庙、国子监及各王府营建中所用的临清砖比比皆是。

临清烧制贡砖始于明永乐初期,其烧制技艺是临清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独特经验。不久前,“临清贡砖烧制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艺不会失传了,作为窑户的后代,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还要进一步发扬,把贡砖做大做强。”在得知“临清贡砖烧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景永祥异常兴奋。

临清贡砖烧制技艺历史

走在临清运河岸边的旷野上,堆堆散落惨败的青砖,个个微微隆起的土坎不时可见,“这就是明清时期临清贡砖的官窑遗址,那个时候这里遍布着朝廷的官窑。”指着附近的老人眼中,似乎充满着对昔日繁华盛况的追忆。

翻开临清地图,一个个如东窑、西窑、张窑、陈窑之类的地名不断闪入眼帘,这些村子便是以当年贡砖烧制古窑命名的。如今,临清贡砖砖窑已不多见,可这些延续下来的村子似乎还在诉说着当年临清贡砖烧制的辉煌历史。

北京城,临清砖。走进北京城,我们会为故宫的霸气、十三陵的灵气所折服,然而在这宏伟建筑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临清贡砖。在北京城,不仅仅故宫和十三陵,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各城门楼、钟鼓楼、文庙、国子监、清东陵、清西陵,无不闪现着临清贡砖的身影。据了解,北京修建皇城所用贡砖,绝大多数都来自临清。临清贡砖撑起了北京皇城。

代代单传坚守古法烧制

“临清砖,北京城”记载了当年临清贡砖的辉煌,如今这一传统技艺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渐渐没落,烧制贡砖的砖窑已经屈指可数。在临清西陶屯村,有一位名叫景永祥的老人,依然在执著地坚守着临清贡砖的烧制,默默地传承着这一传统工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