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临桂县鸡笼山林场 |
释义 | 临桂县鸡笼山林场创建于1957年11月,总面积3183.0 hm²。主营生态公益林,兼营杉木、毛竹商品林及红豆杉、桂花、宛田红花油茶等造林绿化种苗。 设鸡笼山、中庸、大王山3个造林站,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和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各一支及一个林区派出所。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林场位于临桂县北部(北纬25°16′—25°25′,东经110°00′—110°27′),东与灵川县交界,南与中庸乡的穴田村、三联村相连,西与宛田瑶族乡的柳厄村、五通镇的蓬莱村毗邻,北接宛田瑶族乡的柳厄村和宛田村。 自然地理概况1、山脉 林场范围内均属于越城岭山脉向南延伸支脉的余脉,以低山地貌为主。山体较大,切割明显,谷深坡陡,在山脊及沟谷底部,常多裸岩峭壁。鸡笼山海拔1085.7米,为林场境内最高峰;大王山、南无岭、中央山等,海拔也均在900米以上。林地主要分布在海拔500—800米之间,相对高300—500米,坡度多在30°左右。 2、水系 林场境内山涧溪流较多,流经瓮江河、龙潭河、塘头江、古孔河,而后汇入义江河,形成了洛清江支流义江源头区域,属于珠江水系柳江支流的汇水区。 3、气候 林场区域属于中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具有春季温暖潮湿、夏热多雨、秋旱冬寒、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的特点。由于山体高大,多深谷,林区内日照较短,年均气温19.1℃,极端高温33.6℃,极端低温-3.3℃,≥10℃年活动积温6538.9℃;年降雨量1900~2000毫米,年雨日150-200天,年蒸发量1530毫米,相对湿度77%,年无霜期310天左右;主风向北偏东。气候条件宜杉、松、毛竹的生长。 4、土壤 林场范围内成土母岩以砂岩、砂页岩为主,土壤多为紫色土,占78.6%,其次为黄壤,占12.4%,红壤占9.0%;土壤质地中,中、轻壤所占比例达98.5%;表土层一般小于10厘米,土层厚度中、薄者占87.7%;石砾含量多为15—20%。据县林业土壤普查资料,紫色土的磷、钾等营养元素比较丰富,盐基饱和度较高,岩性疏松,吸热性能强,土壤肥力高,宜发展杉、松、毛竹等。 5、植被 植被包括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两大部分。天然植被占的比重较大,为63%,人工植被占37%。天然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灌木林为主,乔木主要树种有栲、栎、椎、樟、檫、荷、枫香、泡桐等,灌木有映山红、南烛、杜鹃、桃金娘、柃木、虎皮楠等,它们大多沿沟分布,部分延伸至山的中上部,构成了洛清江支流义江源头区域的水源林。草本植被有里白、三叉蕨、乌毛蕨、铁芒箕、金茅、五节芒、野古草、鸭咀草、淡竹叶等。人工植被主要是杉木、红豆杉、马尾松和毛竹林等。 6、野生动物 林场境内野生动物丰富,常见或偶见的有野猪、野猫、野兔、麂羊、山鸡、水鸡、寒鸡、竹鸡、竹鼠、毛老鼠、果子狸、穿山甲、野鸭、猫头鹰、斑鸠、山龟、娃娃鱼、斑鱼、塘角鱼、白鳝、黄鳝、山蚂拐、大王蛇、草花蛇、眼镜蛇、金环蛇等。 社会经济状况林场属半生产性事业单位,县政府委托县林业局管理,定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下设鸡笼山、中庸、大王山3个造林站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和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各一支及林区派出所一个。现有职工94人,其中干部、技术员19人,离退休人员34人。在职人员60名。技术干部中具有中级职称的6人,具有初级职称的9人,向社会聘请护林员12人。 林场外部交通便利,但场内林区仅靠简易林道沟通。 林场周边为两县三乡一镇十一个行政村,现有人口3.53万人,绝大部分为农业人口,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农民人均纯收入2551元比较低,他们烧柴、农具家具制作、修建房屋等对林场的森林资源依赖性强,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威胁。 森林资源状况1、森林资源概况林场总面积3183.0 hm²,经营面积3174.7 hm²,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164.6 hm²,有林地2460.2 hm²,灌木林地619.8 hm²,防火林带24.8 km,生态公益林2218.0 hm²( 国家级1892.1hm²,省级325.9 hm²),森林覆盖率96.7%,绿化率(林地利用率)96.8%,活立木蓄积12.9万m³。 2、林分类型林场有林地2460.2 hm²,其中,针叶林面积913.6 hm²,占森林面积的37.14%;阔叶林面积1283.6 hm²,占森林面积的52.16%;针、阔混交林153.9 hm²,占森林面积的6.26%;竹林面积109.1 hm²,占森林面积的4.44%。 有林地面积中,人工林面积1093.1 hm²,占森林面积的44.43%;天然林面积1367.1 hm²,占森林面积的55.57%。 有林地面积中,用材林面积861.7 hm²,占35.03%;经济林面积5.5 hm²,占0.08%;生态公益林面积1596.4 hm²,占64.89%。 林分活立木蓄积128843m3:有林地蓄积128673m3,占总蓄积量的99.89%。其中:纯林蓄积127238 m3,占有林地蓄积的98.89%;混交林蓄积1435 m3,占有林地蓄积的1.11%。四旁树蓄积27m3,占总蓄积的0.02%;散生木蓄积143m3,占总蓄积的0.11%。 3、分类经营区划林场经营面积3174.7 hm²,生态公益林(地)面积2218.0 hm²( 国家级1892.1hm²,省级325.9 hm²),商品林(地)面积946.6公顷,分别占经营面积的69.9%和30.1%,生态公益林蓄积30310m3,商品林蓄积98363m3,分别占全场森林蓄积128673m3的23.56%和76.44%。 生态公益林主要分水源涵养林和其它防护林,并有少量的风景林。 根据调查统计,全场共有水源涵养林2177.6 hm²,占公益林面积的98.41%,占林地面积的68.81%;其它防护林面积和风景林面积共35.2 hm²,占公益林面积的1.59%,占林地面积的31.19%。商品林分用材林和经济林两大类。 林场现有用材林面积861.7 hm²,占商品林面积的99.37%(占林地面积27.23%,占有林地面积的35.03%)。其中:一般用材林面积137.9 hm²,速生丰产用材林面积718.1 hm²,短轮伐期用材林5.7 hm²,分别占用材林面积的16.00%、83.34%和0.66%。一般用材林蓄积量22246 m3,速生丰产用材林蓄积量76117 m3,分别占全场森林总蓄积量的17.29%和59.16%。 经济林面积5.5 hm²,占商品林面积的0.63%。 林业生产建设林场的营林生产主要有: 1、经营40 hm²的造林绿化种苗基地(林场+干部职工自营经济形式)。 2、采伐迹地造林和场外租赁林地造林,每年约120 hm²,一般采用清山、炼山、挖暗坑、一年裸根实生苗造林,主要由林场干部职工完成,成活率在98%以上。 3、新造林和中幼林的抚育间伐,每年约360 hm²,一般由社会民工完成,新造林和中幼林保存率在90%以上,长势良好。 4、防火线、林道的复铲,每年约136公里,一般由社会民工完成。 5、木材生产,每年约3000立方米,毛竹2万根,主要承包给木材老板完成。 6、其他经济林(如柑橘、茶叶等)经营由职工或个体完成。 发展方向、项目林场的发展方向以建设生态公益型林场为目的,主营生态公益林,兼营杉木、毛竹商品林及红豆杉、桂花、宛田红花油茶等造林绿化种苗。 林场计划的主要发展项目有: 1、在原有1890.3公顷生态公益林的基础上,计划发展400公顷的竹类生态公益林,另发展700公顷的珍稀树种生态公益林,使林场的生态公益林达到3000公顷。 2、在场外租赁林地,发展杉木、毛竹商品用材林1000公顷。 3、在场外租赁土地,发展造林绿化种苗基地70公顷。 4、引资在林场的瓮江河建一处集旅游、度假、疗养于一体的农家乐庄园。 5、在鸡笼山站投资建设占地10公顷的木材加工厂集中区一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