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磷虾
释义

磷虾,海生种,分布广,数量大,是许多经济鱼类和须鲸的重要饵料,也是渔业的捕捞对象。南极磷虾的资源丰富,估计南大洋有若干亿吨。被誉为“世界未来的食品库”,目前年产量50多万吨。中国产量最大的是黄海的太平洋磷虾。磷虾有明显的集群性,是形成声散射层的主要浮游动物,在海洋水声物理学研究中受到很大重视。

简介

含蛋白质最高的生物--磷虾(linxia)(Euphausia)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磷虾目,磷虾科动物的通称。全世界约有80种。体形似小虾,长1~2厘米,最大种类约长5厘米。身体透明,头胸甲与整个头胸部愈合,但不伸向腹面,因此不形成鳃腔;鳃裸露,直接浸浴水中。腹部6节,末端具有1个尾节。胸肢8对,都是双枝型,基部各有鳃,适于游泳。胸肢中无特化的颚足,眼柄腹面、胸部及腹部的附肢基部都具有球状发光器,可发出磷光。浮游生活,全部海产。是鱼类的主要饵料之一。可制虾酱。黄海和东海沿岸常见的为太平洋磷虾(Euphausiapacifica)。著名的美丽磷虾(Euphausiasuperba)分布在南极区海洋中。

磷虾亚目(Euphausiacea)或磷虾属(Euphausia)的甲壳动物,英文名有时单指南极磷虾(E. superba)一种。磷虾类生活在远洋,长8∼60毫米(约1/4∼2英寸),已知82种。多数在下侧有发光器,在夜间可见。在某些海域是各种鱼、鸟和鲸(特别是蓝鲸和长须鲸)的食料。在海洋表层或2,000米(约6,600英尺)以下深处结成大群。南极磷虾长约5厘米,体透明,有红褐斑。幼体发育有9期。雄虾约22月成熟,雌虾约25月。产卵期5个半月,产在深约225米(740英尺)处;幼体取食微生物,随著发育而渐移到表层。南极海从1∼4月间每立方米水中可有南极磷虾20公斤(约每立方码35磅)。由于数量多,营养丰富,生态学家认为是人类潜在的食物来源,尤其可提供大量维生素A。

分布

南极有着丰富的磷虾资源,磷虾主要生活在距南极大陆不远的南大洋中,尤其在威德尔海的磷虾更为密集。有意思的是,有时磷虾集体洄游竟形成长、宽达数百米的队伍,每立方米水中有3万多只磷虾,从而使得海水也为之变色:在白天海面呈现一片浅褐色;夜里则出现一片荧光。

生存环境

南大洋有一股环绕南极大陆的寒流,它在向北流去时下沉;而来自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暖流在南下时,遇到这股下沉的寒流,就形成上升流。这股上升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加之水暖,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成为磷虾摄食和栖息的理想场所。南极磷虾的生活周期与南大洋的季节相适应。

繁殖

它们在春季,即 10月和 11月交配,每只雌虾在夏季产卵多次,每次多达数千粒。这些虾卵一旦脱离母体,即下沉到几百米深的海底,在那儿孵化成幼体,继续生长一段时间后卵黄囊内储存的卵黄终于消耗尽了,这时,它们才上浮到海水表层来摄取浮游植物。它们在冰冷的海水中生长缓慢,幼虾要经过5个阶段,并多次蜕壳才能长成6厘米长的成虾,生长期达3~4年之久。在这期间,它们一直是群栖生活,在冰层下到处洄游,寻找食物,躲避敌害。

生存威胁

磷虾资源极其丰富,毫无疑问,它是人类潜在的食物资源。现在问题是各国已经在南极海洋中大量捕捞磷虾,如果磷虾捕捞业不断扩大,势必危及到南极鲸类的生存,它们将不是死于捕鲸叉,而是死于饥饿。过度的捕捞将使南极脆弱的生态系统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因为在那里,几乎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磷虾而生存。磷虾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应该将其捕获控制在最大的可持续捕获量之内,以保护南极的生态平衡。

属类特征

磷虾目(Euphausiacea)真虾总目的1目。全部为海生的浮游动物。具分叉的指状足鳃和发光器,胸足没有分化为颚足和步足。全世界已知85种,可分为2科10属,深磷虾科1属、磷虾科9属。中国近海已报告20多种。

磷虾类外形酷似小十足虾类,体长6~95毫米。身体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各体节完全被头胸甲所覆盖,头胸甲两侧下缘光滑或有侧齿。腹部分7节,有的种腹节背面有刺或脊、尾节末端两侧有1对片状刺。附肢共19对,第一触角双枝型,栖部3节,各节形态因种类而异。第2触角有发达的鳞片。大颚分门齿突和臼齿突直接相连,成体无活动片,但多有触须。第1小颚原肢2节,第1节外侧扩大为外叶外肢,内叶1节较小。第2小颚原肢2节,内肢不分节,外肢较小,与十足目显著不同。胸肢8对,基本相似,双枝型,原肢2节,基部具分枝的足鳃。内肢5节,末2对或1对退化或全缺,线足磷虾亚科(Nematoscelinae)中的属第2或第3对胸足中有1对内肢特大变形为掠肢。外肢基板粗壮,鞭毛多节。内外肢都有羽状刚毛,游泳能力较强,雄性第1、2腹肢内肢变形为交接器,其结构因种不同,是鉴定种的重要根据之一。腹肢发达,双枝型。

磷虾的消化管较简单,分枝的肝胰脏为消化腺。心脏多角形,心孔3对,血液循环为开放式。排泄器官为触角腺。复眼发达、柄短,捕食性种类的复眼角膜常由大小不等的两叶构成。除深磷虾属外,有5~10个发光器。一般在眼柄上面,第2及第7胸足基部各1个,第1~4腹节腹甲中央各1个。Stylochecion属仅眼柄,第7胸肢及第1腹节具发光器5个。发光器由发光细胞、反射器和晶体组成,都有神经相连,眼柄上的结构不同。磷虾发射蓝色冷光。

磷虾类雌雄异体、间接发育。精子排于精荚内。自由产卵种类的受精卵孵化为无节幼体,经两次蜕皮,成为后期无节幼体;抱卵种初孵化时已是后期无节幼体;它蜕皮进入节胸幼体,并开始摄食,也分3期,第3期节胸幼体蜕皮为带叉幼体,可分为4期;再发育为节鞭幼体,它基本上与成体相似,唯个体较小,性未成熟,这阶段实际为幼后期。

磷虾的食性因年龄而异,幼体滤食硅藻和有机碎屑,成体捕食桡足类和其他小型浮游动物。滤食性种类由胸肢上的刺毛构成过滤器。当杂食性种类从滤食改变为捕食时,清滤率大为减少。捕食性的种类一般第2或第3胸肢特别发达。磷虾的呼吸率通常与其身体表面积成比例。冷水性磷虾的生活周期较长。在鄂霍次克海,磷虾在第1年生长较快,以后逐渐缓慢。磷虾的生长期与硅藻的春秋高峰是一致的。但在卵巢成熟时,生长几乎停止。生殖量随年龄(体长)而增加,到一定年龄之后,产卵量反而减少。发育率因种而异,如挪威磷虾无节幼体需3~4天,而拟缨磷虾则需7~9天,雌性南极大磷虾需25个月才发育到性成熟(雄性需22个月)。磷虾常大量集群,在水体中又有昼夜垂直移动习性,夜晚上升到水表层,清晨则下降。

价值

磷虾全是海生种,分布广,数量大,是许多经济鱼类和须鲸的重要饵料,也是渔业的捕捞对象。南极磷虾的资源丰富,估计南大洋有若干亿吨。被誉为“世界未来的食品库”,目前年产量50多万吨。中国产量最大的是黄海的太平洋磷虾。磷虾有明显的集群性,是形成声散射层的主要浮游动物,在海洋水声物理学研究中受到很大重视。再者,某些磷虾的分布又与一定水团、海流有关,在海洋学研究中也有一定意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