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林仔竹 |
释义 | 竿高约4米,直径2—3厘米;中部节间长25厘米;竿环明显隆起而高于微隆起的箨环;节内长约5毫米;分枝在竿的每节为3枚。箨鞘绿色,无斑点,被稍密的棕色刺毛,刺毛落后留有宿存的疣基;箨耳及鞘口缝毛俱缺,或有时有少数条直立的缝毛;箨舌拱形,高约2毫米,有时极短,背部具毛,边缘具纤毛;箨片狭线形,易落。 种中文名:林仔竹 种拉丁名:Oligostachyum nuspiculum (McClure) Wang et Ye 种别名 :红花竹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少穗竹属 属拉丁名:Oligostachyum 国内分布:产海南。模式标本采自海南陵水。 命名来源:[Journ.NanjingUniv.(Nat.Sci.Ed.) 1982(1): 98. 1982] 中国植物志:9(1):586 亚族中文名:北美箭竹亚族 亚族拉丁名:ARUNDINARIINAE 族中文名:北美箭竹族 族拉丁名:ARUNDINARlEAE Nees 超族中文名:北美箭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ARUNDINARIATAE Keng et Keng f.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竿高约4米,直径2—3厘米;中部节间长25厘米;竿环明显隆起而高于微隆起的箨环;节内长约5毫米;分枝在竿的每节为3枚。箨鞘绿色,无斑点,被稍密的棕色刺毛,刺毛落后留有宿存的疣基;箨耳及鞘口缝毛俱缺,或有时有少数条直立的缝毛;箨舌拱形,高约2毫米,有时极短,背部具毛,边缘具纤毛;箨片狭线形,易落。每小枝具(1)2或3(4)叶;叶鞘无毛;叶耳缺,鞘口继毛亦缺或仅有少数条;叶舌极短,完全不伸出或微伸出,背部具短硬毛;叶片狭长,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达18厘米,宽5—10毫米,偶可较宽,两面均无毛。总状花序具小穗2—4枚;花序柄纤细,无毛,中、下部为鞘状苞片所包;花序轴及小穗柄均纤细,无毛;小穗柄长10-15毫米,基部有时托以小形膜质的苞片;小穗线状披针形,长达7厘米,含小花数朵至多朵;小穗轴节间长4.5—6毫米,顶端具纤毛;颖2—4片,逐渐增大,最上一片形似外稃而略小;外稃长约15毫米,13—15脉,小横脉在腹面明显,先端渐尖成短芒状;内稃远小于外稃,先端钝或微凹,超出于2脊之上,脊之上半部具或疏或密的纤毛;鳞被3,其中两侧者呈斜披针形,具5—9脉,边缘具纤毛;雄蕊3,花药长4毫米;花柱短3裂,柱头羽毛状。果实未见。笋期及花期均为4—5月。 产地分布:产海南。模式标本采自海南陵水。 本种提示:在McClure发表本种的同时,还发表了SemiarundinarialimaMcClure,后者的拉丁文描述极为简略,又无箨的描述。在中山大学植物标本室中,被McClure鉴定为J.Lima的标本为数不少,但其内容相当混乱,其中既有SemiarttndinariascabrifloraMcClure,也有S.GracilipesMcClure,足见他本人对S.Lima也未能很好地掌握。我们根据模式标本及其照片进行研究后,认为J.Lima与J.NuspiculaMcClure十分相似,宜合并为一种。本种与细柄少穗竹O.Gracilipes(McClure)G.H.YeetZ.P.Wang也近似,McClure描述中指出,不同于该种(指细柄少穗竹)在于小穗柄无毛,较细,小穗下垂,小花较长,但若仅有营养体时,我们见到的标本仅是叶片较细长,叶舌极短而已。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