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林志彬
释义

基本信息

概述

林志彬教授我国稳态医学奠基人之一、国家药理学会理事长、世界药理学会亚洲唯一执委、国际灵芝研究会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北京大学新药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阳光生命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新药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阳光生命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简介

姓 名:林志彬

出生年月:1937年

职称职位: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稳态医学奠基人之一、国家药理学会理事长、世界药理学会亚洲唯一执委、国际灵芝研究会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北京大学新药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阳光生命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是我国目前灵芝研究领域最具分量且居于领导地位的学者之一。通过多年的辛勤研究,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证实了灵芝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和辅助抑制肿瘤方面有确切的效果。

个人履历

教育履历:1961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

1983-1984为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访问学者;

2000-2002为香港大学访问教授

工作履历:曾任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兼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药理学系主任,

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

社会职务:

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香港大学访问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客座教授,国际药理学联合会(IUPHAR)执委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 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审评委员, 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等。并担任《Acta Pharmacologica wwwSinica》、《中国临床药理学和治疗学杂志》和《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的副主编。

曾任国际养蜂工作者协会联合会(APIMONDIA)蜂疗常设委员会主席,卫生部药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等。

成就及荣誉

主要研究方向:抗炎症药

免疫调节药(免疫增强药和免疫抑制药)

内分泌药物和抗肿瘤药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研究

个人获奖情况: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被授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成果获奖情况: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甲类)二等奖(1993)和三等奖(1995),

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1),

卫生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995),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奖二等奖(2003),

光华科技奖三等奖(1995)

个人作品

发表专著

主持编写《医用药理学基础》、《药理学实习教程》、《新编药物学》及《灵芝的现代研究》。参加编写《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实验药理方法学》、《医学老年学》、《风湿病学》、《英汉辞海》等著作、辞书二十余部, 主审教材二部 。

已发表论文

[1]林树钱 王赛贞 林志彬 林树光.草栽灵芝多糖肽提取条件的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2):111~[2]王赛贞 林树钱 林志彬 陈颖.灵芝多糖肽中单糖的组成[J].中草药,2007,38(2):174~[3]林树钱 王赛贞 林志彬 林树光.灵芝活性多糖肽GL—LPP3的化学组成分析[J].食用菌学报,2007,14(1):43~[4]陈静 赵旋 林志彬 范志红.药补,食补,维生素你要怎么补?[J].健康世界,2007,(5):45~[5]林志彬 王鹏云.灵芝孢子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8(5):541~[6]王赛贞 林树钱 林志彬 陈颖 林树光.紫芝多糖肽GS—PPA的特性研究[J].海峡药学,2006,18(6):48~[7]王赛贞 林树钱 林志彬 陈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双灵固本散中多糖肽的分子量及其分布[J].海峡药学,2006,18(5):57~[8]薛薇 李卫东 滕慧玲 林志彬.高糖环境早期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之商榷[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11(3):309~[9]刘继红 李卫东 滕慧玲 林志彬.青藤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作用和机制[J].药学学报,2005,40(2):127~[10]王鹏云 王赛贞 林树钱 林志彬.灵芝孢子和破壁孢子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及腹腔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的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7(6):569~[11]林志彬.灵芝抗肿瘤作用的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5,34(11):2~[12]常宝志 黄莛庭 那加 林志彬 胡章顺 李卫东 满蒙.直肠末端平滑肌组织对铜离子反应的实验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20(3):177~[13]游育红 林志彬.灵芝多糖肽对自由基所致的腹腔巨噬细胞早期损伤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5,19(2):137~[14]林树钱 王赛贞 刘斌 林志彬 林树光.段木灵芝与代料灵芝的化学成分的研究Ⅱ.主要营养成分、孢子、多肽、油脂成分[J].海峡药学,2005,17(4):88~[15]罗联忠 林树钱 谢宝贵 林志彬.23株灵芝栽培菌种的DNA指纹鉴别[J].海峡药学,2005,17(2):82~[16]罗联忠 林树钱 谢宝贵 林志彬.灵芝菌株的DNA指纹分析[J].食用菌学报,2005,12(3):7~[17]赵洪波 矫黎东 王赛贞 林志彬.灵芝甾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5,12(2):114~[18]王赛贞 林树钱 林志彬 赵洪波 马艳芳.灵芝子实体胆甾醇的分离与鉴定[J].食用菌学报,2005,12(1):5~[19]何荆贵 王鲁宁 张宝和 常蜀英 高和 林志彬 张均田.褪黑素对老年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干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73~[20]常宝志 黄莛庭 那加 李卫东 胡章顺 满蒙 林志彬.铜离子治疗内痔的机制研究[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5):391~ [21]于扬 黄梅 李卫东 林志彬.可溶性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融合蛋白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J].中国药学杂志,2004,39(6):435~[22]陆莉 林志彬.蜂王浆的药理作用及相关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4,23(12):887~[23]游育红 林志彬.灵芝多糖肽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一氧化氮产生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2):1398~[24]金晓琨 李卫东 滕慧玲 林志彬.青藤碱对核转录因子κB及其抑制因子IκB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7):788~[25]何景华 张慧娜 林志彬.FTY720对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101~[26]曹琦珍 林志彬.IFNγ在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中潜在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9(8):863~[27]游育红 林志彬.灵芝多糖肽对小鼠巨噬细胞自由基的清除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9(1):52~[28]林志彬.灵芝以人为本,调节人体平衡——(中)[J].家庭用药,2004,(3):38~[29]林志彬.灵芝以人为本 调节人体平衡(上)[J].家庭用药,2004,(2):32~[30]林志彬.灵芝的主要作用 扶正固本[J].家庭医药,2004,(1):10~[31]林志彬.灵芝可辅助治疗癌症[J].家庭医药,2004,(1):12~[32]张慧娜 林志彬.灵芝多糖对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2):1999~[33]游育红 林志彬.灵芝多糖肽的抗氧化作用[J].药学学报,2003,38(2):85~[34]曹立珍 林志彬.段木栽培及袋栽灵芝多糖对体外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比较[J].药学学报,2003,38(2):92~[35]林树钱 王赛贞 林志彬 林跃鑫.草栽与段木栽培的灵芝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Ⅰ.多糖肽成分的提取、纯化及性质[J].中草药,2003,34(10):872~[36]董妍君 李卫东 屠呦呦 邹万忠 滕慧玲 林志彬.双氢青蒿素对BXSB狼疮小鼠自身抗体产生、TNFα分泌及狼疮性肾炎病理改变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9):676~[37]黎麟达 吴华 江东 崔玄 林志彬.免疫增强药的不良反应[J].医药导报,2003,22(7):431~[38]张慧娜 林志彬.灵芝多糖对四氧嘧啶诱导的胰岛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通讯,2003,20(3):72~[39]游育红 林志彬.灵芝多糖(GLPP)对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影响[J].中国药理通讯,2003,20(3):51~[40]董妍君 李卫东 屠呦呦 张慧娜 邹万忠 杨岚 林志彬.双氢青蒿素对BXSB小鼠狼疮肾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10):1125[41]李玉秀 林志彬 谭焕然.人肝癌Bel7402/5—Fu耐药株多药耐药与凋亡关系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5):512~[42]林树钱 王赛贞 林志彬 林树光.草栽灵芝多糖肽提取条件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3,10(1):33~[43]张慧娜 林志彬.灵芝多糖对大鼠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3,8(3):265~[44]林志彬.免疫增强剂与SARS预防[J].新安全,2003,(6):66~[45]李卫东 林志彬.来氟米特及其活性代谢物对关节炎模型大鼠TNF—α分泌及mRNA表达的影响[J].药学学报,2002,37(10):767~[46]罗俊 林志彬.灵芝三萜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02,37(7):574~[47]郭欲晓 林志彬 等.静注卡介苗建立免疫性胰岛素抵抗模型[J].药学学报,2002,37(5):321~[48]林志彬.灵芝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4(5):493~[49]陈春霞 赵大明 张秀军 林志彬.羧甲基茯苓多糖的抗肿瘤实验[J].福建中医药,2002,33(3):38~[50]罗俊 林志彬.波谱和X—衍射分析鉴定赤芝子实体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J].中草药,2002,33(3):197~[51]游育红 林志彬.灵芝多糖肽对氧自由基损伤巨噬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2002,23(9):787~[52]方春晖 林志彬.巴氏蘑菇提取物对小鼠离体脾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2002,21(3):29~[53]林志彬.灵芝及其所含多糖在体内抗肿瘤作用的机制[J].中国药理通讯,2002,19(4):17~[54]陆莉 林志彬.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J].中国药学杂志,2001,36(9):643~[55]罗俊 林志彬.赤芝子实体新三萜化合物的结构鉴定[J].药学学报,2001,36(8):595~[56]陆莉 林志彬.雷帕霉素对小鼠移植排斥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33(3):221~[57]林志彬.中医药传统理论指导灵芝的中西医结合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12):883~[58]陆莉 林志彬.雷帕霉素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走后门殖及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1,17(3):266~[59]林志彬 林树钱.分门别类用灵芝[J].家庭用药,2001,(3):28~[60]林志彬.扶正固本话灵芝[J].家庭用药,2001,(3):29[61]王明宇 林志彬.灵芝三萜类成分在体内外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2):809~[62]林志彬 游育红.新型肠动力药普卡必利的作用及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1):723~[63]张群豪 林志彬.用血清药理学为芝浸膏GLE的抗肿瘤作用机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32(3):210~[64]戴伟娟 邱玉芹 索金良 林志彬.4-硒硫酸酯多糖体外抗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0,23(4):4~[65]林志彬.灵芝的抗肿瘤作用机制[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0,20(5):7~[66]沈建英 林志彬 等.灵芝孢子粉醇提物对脾淋巴细胞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会通讯,2000,17(4):53~[67]林志彬.老年人用药的基本原则[J].中国乡村医生,2000,15(2):32~[68]胡映辉 林志彬.灵芝菌丝体多糖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9,34(4):264~[69]张群豪 林志彬.灵芝多糖(GL—B)对肿瘤坏死因子α和γ干扰素产生及其mRNA表 …[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31(2):179~[70]李建明 林志彬.康乐霉素C对T—和B—淋巴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J].中国药理学报,1999,20(6):546~[71]章国良 林志彬.地诺前列酮增强细胞因子及脂多糖对培养大鼠肝细胞一氧化氮生成 …[J].中国药理学报,1999,20(3):262~[72]李建明 林志彬.康乐霉素C与环孢素对小鼠免疫抑制作用的比较[J].中国药理学报,1999,20(1):65~[73]张群豪 林志彬.灵芝多糖GL—B的抑瘤作用和机制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9):544~[74]章国良 林志彬.免疫性肝损伤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细胞来源[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9,19(3):28~[75]孙文萍 林志彬.氯苯扎利钠免疫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J].黑龙江医药,1999,12(1):24~[76]陆正武 林志彬.灵芝多糖肽拮抗吗啡的免疫抑制作用的体外试验[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1999,8(4):260~[77]章国良 林志彬.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选择性抑制剂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1998,78(7):540~[78]於东晖 林志彬.头孢地嗪的抗菌活性及其药动学与临床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1998,33(5):261~[79]陈小川 林志彬.4—硒(代)硫酸酯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8,30(4):317~[80]於东晖 林志彬.头孢地秦对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8,30(4):293[81]章国良 林志彬.细胞因子对内毒素刺激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一氧化氮生成的 …[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8,30(2):180~[82]张群豪 林志彬.含黄芪血清对淋巴细胞增殖及IL—2产生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8,14(4):17~[83]马俊江 林志彬.铁代谢蛋白的免疫调节和抗感染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8,14(2):103~[84]崔金莺 林志彬.银耳多糖对小鼠脾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7,32(8):561~[85]王国燕 林志彬.10—羟基—2—癸烯酸对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及其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报,1997,18(2):180~[86]王国燕 林志彬.10—羟基—2—癸烯酸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免疫增强作用[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28(5):331~[87]崔金莺 林志彬.银耳多糖对小鼠IL—2,IL—6,TNF—α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28(4):244~[88]丁丛礼 丁赢 刘发 阿斯娅 刘学斌 林志彬 索金良 王格林.抗狼疮散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4):45~[89]李卫东 林志彬.氯苯扎利钠对正常大鼠及佐剂性关节炎大鼠IL—1活性及大鼠腹腔巨噬细胞H2O2释放的抑制作用[J].中国药学:英文版,1995,4(3):131~[90]陆正武 林志彬.吗啡对淋巴细胞反应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依赖性通报,1994,3(2):80~[91]陆正武 林志彬.吗啡依赖小鼠免疫功能的变化[J].中国药物依赖性通报,1994,3(1):4~[92]陆正武 吴涛 林志彬.吗啡的免疫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物依赖性通报,1993,2(3):164~[93]崔金莺 林志彬.银耳多糖对躯体性应激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学:英文版,1992,1(2):49~[94]何云庆 林志彬 等.灵芝免疫活性多糖的研究[J].中国药学:英文版,1992,1(1):79

相关报道

林志彬教授做客《“食”菌健康》栏目谈食用菌

在当下流感高发时期,人们无不关注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我国著名的食药用菌专家、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林志彬教授应我局领导邀请,于2009年10月20日下午做客《食菌健康》专栏,接受《福州电视台》生活频道《我爱健康》栏目主持人马峥峥采访,畅谈食用菌营养保健功能,呼吁消费者多吃灵芝等食用菌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增强抗流感和其它病毒能力。并具体阐述了银耳、双孢蘑菇、平菇、猴头菇等食药用菌的营养保健功能和如何挑选。食用菌是自然界赐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它的蛋白质含量数倍于一般植物蛋白含量,含有多种氨基酸、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用菌高蛋白、低热量的特性能帮助人们有效控制体重;食用菌富含多糖、生物碱、腺苷类生理活性物质,可全面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功能。菇类的提取物含有一种双核酸,能刺激人体产生更多的干扰素,而干扰素能消灭人体内的病毒。

林志彬谈蜂蜜

蜂蜜到底有多大得作用,吃了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记者就此专访了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林志彬。 蜂蜜得作用有局限 蜂蜜得主要成分是糖,果糖和葡萄糖得总和占蜂蜜糖分得85%—95%。矿物质含量一般为0.04%—0.06%,包括铁、铜、钾、钠、钨、锰、镁、磷、硅、铅、铬、镍和钴等。此外,蜂蜜还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c以及烟酸、泛酸等。 林志彬教授告诉记者,蜂蜜最主要就是起到给人体补充营养得作用。虽然比白糖得营养价值高一些,但它所含得营养成分在别得食物中也较常见。有些厂家为了宣传产品,夸大蜂蜜得作用,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肿瘤”等语句来吸引消费者,尤其是那些身体有疾病得人群。但这些所谓得功能完全没有经过真正严格得对比实验,都是不科学得结论。 林志彬教授说,普通人用蜂蜜代替白糖是完全可以得,它是一种非常好得甜味来源,不过不能对它得作用期望太高。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应该坚持自己原来得治疗方法。

林志彬教授获颁《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编纂出版荣誉证书2010-3-12

日前,为表彰在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工作中作出的重要贡献,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参加编纂出版工作的各学科负责专家颁发《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编纂出版荣誉证书。中国药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大学医学部林志彬教授获颁荣誉证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