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林一翔
释义

林一翔,本名林柱昌,男,1968年10月生,汉族,广西苍梧人,律师、政工师,知名作家。 名字很土,却才华横溢,14岁开始发表在公开刊物作品,是梧州文艺界知名人士,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梧州苍梧县文协副主席,《梧州法制报》采访部主任,担任过广西法制报、监察之声、梧州日报、梧州电台、梧州电视台、西江都市报等新闻单位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专栏作家,被梧州日报聘为特约评论员(报人称之“梧州微音”),在省级以上刊物有文艺作品近50万字,多部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作品

广播剧

《洪劫》获梧州市首届广播剧大奖赛一等奖,广播剧《孤岛大营救》(与陈强等合作)获广西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广播文艺类三等奖。

小说

《洪劫》获广西新闻学会报纸副刊研究会广西第三届全区报纸副刊好作品奖。

散文

《红衣轻骑》获广西报纸副刊研究会、广西十三地市报社“七彩生活流”征文奖。

纪实文学

《呜咽的下小河》获广西新闻工作者协会梧州分会、梧州新闻学会1994年度“梧州新闻奖”荣誉奖。《洪劫》、《紫砂杯胆》、《私情》、《玉镯》等五篇文章被收入《新时期广西文艺创作丛书》。其代表作是描述梧州洪灾及梧州人民抗灾精神的纪实文学《呜咽的下小河》(上中下篇),在梧州引起过强烈反响,曾被各大报刊转载,一些学校列为范文,被誉为“梧州抗洪史诗”。

个人履历

文章以外的林一翔是个多面手,他有四个十分过硬的个职称:计算机高级系统操作员,创办过多个政府网站;律师,正式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是三任市长的法律智囊;此外还是工程师、政工师。他还拥有工业企业管理、法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四个专业文凭,是广东省社科院政治经济学(国际金融方向)在职研究生。他曾任过苍梧县磷肥厂(化工厂)办公室副主任、团总支书记、工会副主席,苍梧县检察院宣传干事、助理检察员,梧州市司法局宣传干事,梧州法制报采访部主任,广西法制报梧州记者站记者,梧州市经济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梧州市蝶山区司法局副局长,梧州市政府法制办科长、支部委员,市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副主任(兼),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机关党委委员、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防城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机关总支部书记,后调任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驻北京联络处主任。他在每个岗位都做出了优异成绩,曾被评为梧州市四化建设青年突击手,自治区系统及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团干、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自治区检察系统、梧州市人民政府优秀宣传报道员、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获梧州市司法局通报表彰,记全区质监系统三等功,并被授予“防城港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我和我的路》

以下是林一翔的自述,读者可以通过他的自述了解这位苍梧知名人士。

《我和我的路》(作于2000年)

许多人知道有个林一翔,不知道有个林柱昌,因为报上常有林一翔的名字。很多儿时的同学弄清楚后都瞪大眼:“林一翔竟然是我的同学,我怎么不知道?”竟然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很多人都以为林一翔出身在一个书香门弟,但是他们错了,我出身在一个农民的家庭;很多读过林一翔文章的人都以为他已老气横秋,他们也错了,其实我也只有30多岁。翻翻历史有时候真让人笑话――林一翔这个名字的背后,就有一段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只因父辈两代单传,唯恐在我这一代出什么差错,所以祖父给我起名“柱昌”,意思是这一代要多些带“把”的,可不能“独苗”了。于是我就有了林柱昌的名字。果然,咕咚咚地就诞下了三棵很壮的苗子。不过,诚惶诚恐的祖父和父亲得偿心愿后,却没能见到这些苗子长大成材,便相继撒手西去了。

用心良苦的祖父死于1976年,死的时候很多人来送葬,据说有很多是他治好的病人。祖父是一个很杰出的军医,在剿匪时曾立下赫赫战功,论功封赏时,据说是因为与他同生共死的战友在最后一次战斗中几乎全部献身,祖父不忍独享荣华富贵,于是悄然解甲归田,回老家做了一个民间医生。不过,他治病从不收人分文钱财,倒是喜欢人们给他送锦旗,他把锦旗挂满厅屋墙壁,常常独自欣赏。他死后,那些被他医好的病人见我们家这么穷,不约而同地给我们送米来,祖母感动得哭了。祖父留下的遗物,除了草药、锦旗之外,还有一条打仗时挎驳壳枪的宽大牛皮武装带和几张年轻时身着军装手持短枪和战友合影的照片,这些照片是祖父的历史见证,我一直保存至今。祖父给我们留下的一个穷家,也是父亲早逝的一个原因。五年后,父亲因病住院,由于听说要很多钱,父亲便偷偷地从医院里溜回家来,死活不肯再进医院了。于是,13岁那年我失去了父亲。父亲临死时对我说:“你是长子,要担起这头家了,坚强些……”别无选择的我唯有使劲点头。

祖父的榜样和父亲的叮咛,或者这就是我得到的先训了。祖父教我要奉献,父亲教我要坚强,我把这意念溶进我人生的每一个脚步。苦命的母亲宁愿一天干二十四小时的活,也不让孩子们辍学,尽管她自己也没读过几年书。为了不辜负于她,我拼命地读书。我流着泪读完初中,流着泪读完高中,又流着泪读完大学,可是我不能表现出来,因为我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为了撑起这个家,业余时间我不停地写稿挣钱,有时甚至帮别人打工。当母亲终于露出笑容的时候,我发觉她已经苍老了。

由于那个奉献的祖训,我在学校里什么都抢着干:扫地,抹桌,擦黑板,出墙报,帮生病的同学打水,洗衣服……所以,从小学到大学,同学都选我做班长。一直到今天,大学毕业都快十年了,好多同学大事小事还是来找我这个班长,甚至俩口子吵架闹离婚,也要班长去调停。求学十几年,除了省、市、县各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外,我还曾被破格评为“四化建设青年突击手”。21岁,我刚刚走出校门一年多,就被选举或任命为苍梧化工厂工会常务副主席、厂办公室副主任、厂团总支书记。我问厂长到底看中我什么,他说:“你小子勤,负责,是头不懂省力的牛。”在厂三年,我先后评上企业先进生产工作者、系统先进生产工作者、县优秀共青团干部、市合理化建议工作积极分子……我没有辜负那位在我刚刚参加工作就重用我的厂长,我没齿不忘他对我的信任。我要投身政法界的时候,他找了好多理由舍不得我走。直至今天,这个老厂长依然一直要我做他的法律顾问,理由很简单:我曾经是他最负责最勤快的手下。

我写东西是从中学开始的。处女作是一篇小说,得了稿酬八元。那时在我的眼里,这八元钱可是大得不得了。可以这样说,我走上写作道路,最初的出发点是为了挣稿费,帮补求学费用。当时我家实在是太穷了。直到后来因作品屡屡获奖出了名被吸收入作家协会,回头看自己写作的初衷,仍不禁暗自苦笑。走入政法界,便是我用笔尖开的路。先是调往苍梧县检察院搞宣传调研,之后又调到市司法局搞普法宣传,编《梧州法制报》,还应邀兼任《广西法制报》、《监察之声》和《梧州日报》特约记者,给几家杂志、电台、电视台做专栏作家。不过,现在写东西已不单纯是为了稿费了,因为我的家今天已走出贫困,知足常乐,我已经不需要再为钱的问题左右自己的思想了。

走过这么一段路,平静下来最喜欢做的事,便是业余时读些书。读书让人有理性。当然,因业务关系,读书的兴趣和重点已偏向于法律方面了。我啃完了我国主要的法律,先考取了法律服务工作者执照,接着又考取了国家律师执照,曾在市经济律师事务所兼职从事法律服务,担任十几个单位的法律顾问。中国开始踏入法治世纪,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空间都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已不亚于字典。不过,有空我还是会写点东西。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有许多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辉煌也好,淡恬也好,至少,我也要对得起关心林柱昌的朋友和关注林一翔的读者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5: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