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林仙级轻巡洋舰 |
释义 | 林仙级轻巡洋舰是英国皇家海军在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条约型轻巡洋舰。该级军舰共4艘,分别为:阿瑞托莎"号、加拉蒂亚"号、佩内洛珀"号、阿罗拉"号。 概述林仙级轻巡洋舰是英国皇家海军在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条约型轻巡洋舰。完全不同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建造的林仙级巡洋舰。 设计与建造从1929年开始,英国海军开始了对装备152毫米火炮的巡洋舰的设计工作,这在当时是相当"离经叛道"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只对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数量及吨位进行了限制,而对巡洋舰的限制仅仅是单舰最大吨位和火炮口径,所以各国纷纷设计排水量和火炮口径均达到上限(10000吨,203毫米)的巡洋舰,而在此时英国却开始逆潮流而动,停止了新的8英寸级巡洋舰的设计转而设计6英寸级巡洋舰。这除了从数量和财政方面考虑外,即将开始的伦敦海军谈判中巡洋舰问题将要提上议事日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1929年到1932年2月,英国海军就新的巡洋舰提出了排水量从3000吨到7000吨不等,装备单管、双联或3联装152毫米或140毫米主炮的多个方案,设计工作在1931年新年告一段落,但是在1931年3月,对巡洋舰的要求又发生了变化,于是设计方案又进行了改进并获得批准。这一阶段的成果先后产生了利安德级(1930年)及其改进型,但是,当时的工党政府对于所有的海军拨款都推三阻四,这大大拖延了新巡洋舰的拨款和建造进度。另外,伦敦海军条约也造成了一些问题,条约中限定了A类巡洋舰(203毫米炮)的总吨位(146800吨)和数量(15艘),但是B类巡洋舰(152毫米炮)仅仅限制了总吨位(192200吨),却并没有限制数量。以英国的情况,英国海军自然希望用有限的吨位建造更多数量的巡洋舰。就这样,在1932年2月,新的方案最终确定为4轴推进,安装3座双联152毫米主炮的5450吨巡洋舰。 概貌、防护林仙级可以看作是利安德级轻巡洋舰及其改进型的缩小版,全长154米,宽15.54米,吃水5米。4舰排水量略有差别,"阿瑞托莎"号和"加拉蒂亚"号标准排水量5220吨(此处吨为英吨,合1016千克,下同),满载排水量6665吨,而"佩内洛珀"号和"阿罗拉"号标准排水量5270吨,满载排水量6715吨。 和利安德级一样,林仙级仍然采用了长首楼船型,但是首楼的长度比例略有缩短,上层建筑上则更接近利安德级改进型。两座烟囱分得很开,而不是象利安德级那样合并为一个大型烟囱,这是由于在动力舱配置上,采用了锅炉舱与轮机舱交错配置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这样配置可以提高动力系统的抗损性。除最后建造的"阿罗拉"号外,该级其他3艘舰的两座烟囱之间安装有一台飞机弹射器及配套的起重机等设备,可以搭载一架水上飞机,用于侦察和校射。由于该舰没有配备机库,所以水上飞机只能露天搭载在弹射器上,这很不利于飞机的保养和维护。最初的设计中,后甲板室上方还准备存放一架备用的水上飞机,但是在"林仙"号上的实验表明,这样存放会影响到周围102毫米炮的使用,所以只好不了了之。实际上,在长度不大的林仙级上安装水上飞机弹射器,本身就相当局促和危险,同时由于露天存放,保养和运用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二战爆发之后,出于实战的需要,3舰的弹射器均被拆除。桅杆方面,由于竣工时对桅杆承重要求不高,所以林仙级各舰前后桅均采用简单的两截式单柱桅。 林仙级的防护基本上继承了利安德级的配置方式,其主装甲带只用来掩护机舱和锅炉舱,而弹药库则由专门的装甲盒进行防护。这也是当时英国巡洋舰常用的防护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减轻防护重量有一定的好处。由于排水量较小,林仙级的防护相比利安德级也略有减少,其机舱部位装甲带厚度为57毫米,比利安德级的76毫米装甲带减少了四分之一,相应部位甲板装甲厚度为25.4毫米,与利安德级相同。弹药库部位侧面装甲厚度为76毫米,顶部50.8毫米,相比利安德级在侧面减少了12.7毫米。 动力动力系统方面,林仙级安装了4台海军部型三鼓细管水管锅炉,比利安德级减少了2台,两座锅炉舱各安装2台。主机仍然是4台帕森斯齿轮减速蒸汽轮机组,分别安装在前后两个主机舱内。由于锅炉减少,主机总功率降低到64000轴马力,比利安德级减少了8000轴马力,不过由于排水量和尺寸也同样减少,所以航速仍然能够达到32节。林仙级载油1250-1325吨(后改为1115~1150吨),续航力为13节时5300海里。 武备主炮林仙级装备3座双联装152毫米50倍径主炮。该炮重7017千克,炮闩为断纹螺式炮闩。采用套筒层紧身管。炮弹采用分装式,单药包,弹丸重50.8千克。工作膛压3230千克/平方厘米,炮口初速841米/秒,最大射程45度时为23300米。身管寿命强装药时为1100发,正常装药时为2200发。该炮是自利安德级之后,英国轻巡洋舰配备的标准火炮,也是英国海军最后一型轻巡洋舰主炮。 在林仙级上,6门主炮被安装在了3座与利安德级和珀斯级相同的双联炮塔上,该炮塔旋转部分重量约96.5吨,炮座直径5.33米,旋转角速度每秒10度,俯仰角速度每秒5~7度,俯仰角为+60度--5度。该炮采用机械辅助手工装填,装填角为+12.5度--5度,完成一个射击周期需时7.5-10秒(即射速6-8发/分)。 副炮林仙级副炮最初采用了4门单装45倍径102毫米副炮,该炮最早用于1914年竣工的老林仙级巡洋舰的副炮组,其重2206千克。采用高平两用炮架的整装弹,弹丸重14千克,膛压为每平方厘米2910千克,初速每秒728米,最大射程为仰角44度时15020米,射高为80度时9450米,身管寿命为850发,采用NF/S发射药则增加到3200发;该炮应用十分广泛,时间也相当长,直到二战时期仍然被大量使用在老式舰艇和部分轻型舰艇上。但是它们在林仙级上安装的时间并不长,由于设计更改,实际上只安装在"林仙"号和"加拉蒂亚"号上,而在"佩内洛珀"号和"阿罗拉"号上则安装了采用双联炮架新型102毫米炮。45倍径,重2042千克,采用整装弹,弹丸重15.88千克,膛压3230千克/平方厘米,初速811米/秒,最大射程为仰角45度时18150米,射高为80度时11890米,全装药发射身管寿命为600发(使用NF/S为800发),双联炮架俯仰角为+80度到-10度,单管射速每分钟12发,连火炮在内全重为14-15.5吨。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火炮,从林仙级开始,及其改进型被广泛安装在皇家海军各型新型战舰上。 近防和鱼雷林仙级的近程防空火力,最初只有两挺4联装12.7毫米机枪,这点火力是不足以应付日益强大的空中压力的,所以二战爆发之后,林仙级4舰先后加装了防空火箭,40毫米"砰砰"炮和20毫米机关炮,以加强防空火力。鱼雷方面,林仙级在2号烟囱两侧各安装了一座3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各舰概况新的轻巡洋舰原计划建造3艘,但是在设计方案确定后增加到5艘,不过最后只建造了4艘。该级舰全部用希腊神话或罗马神话中女性人物的名字命名。舰名沿用于1914年竣工的老林仙级巡洋舰。 首舰"阿瑞托莎"号(HMS Arethusa,化为清泉的林中仙女,又称"林仙"号),1933年1月25日在查塔姆船厂开工,1934年3月下水,1935年5月23日竣工。 2号舰"加拉蒂亚"号(HMS Galatea,被阿弗洛蒂赋予生命的少女雕像,故此也有译为"活雕像"的),1933年6月2日在斯考茨船厂开工,1934年8月下水,1935年8月14日竣工。 3号舰"佩内洛珀"号(HMS Penelope,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妻子),1934年5月20日在哈兰德和伍尔夫船厂开工,1935年10月下水,1936年11月13日竣工。 4号舰"阿罗拉"号(HMS Aurora,罗马神话中的曙光女神,又译作"曙光女神"号),1935年7月27日在朴次茅斯船厂开工,1936年8月下水,1937年11月12日竣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