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林万里
释义

林万里,人名,本词条介绍三位叫林万里的人物,一位是中国当代作家林万里,一位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人林万里,一位则是印尼华裔作家林万里。

一、作家林万里

个人简介

林万里,笔名森林,壮族。广西上林人,中共党员。生于1951年,1977年毕业于广西大学中文系。1968年参加工作,历任上林大明山茶场工人,广西大学中文系教师,南宁晚报社副刊部编辑、副总编、社长,主任编辑。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

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创作简况

著有散文诗集《山野的回声》,报告文学集《情系大山》等。

获奖作品

《山野的回声》获第二届壮族文学奖,散文诗《我们相恋在冬天》获全国首届报纸优秀作品奖、1990年广西报纸文艺副刊好作品三等奖,散文《九寨归来不看水》获全国第八届报纸文艺副刊好作品三等奖,报告文学《漓江画魂》获1989年广西报告文学优秀作品二等奖,散文诗《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及散文《盛夏,我在美国》、《资江漂流记》、《暮春,我在西欧》分别获1991年、1993年、1994年、1998年广西报纸文艺副刊好作品一等奖。

二、报人林万里

个人简介

林万里,1874~1926年,原名獬,又名白水,字少泉,号宣樊、退室学者、白话道人,闽县(今福建省闽侯县)青圃村人。幼承家学,又拜名士高啸桐为师。

生平介绍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应林启之邀,赴杭参与创办求是书院、养正书塾、东城讲舍、蚕学馆4所新式学堂,任求是书院总教习。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六月,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宣扬新政,提倡社会变革,宣传禁烟,倡导破除迷信及妇女缠足等恶习。受其影响,杭州成立全国第一个“女子放足会”。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一月,返福州,与表兄弟黄翼云、黄展云等创办全省第一所新学--福州蒙学堂,在校秘密组织“励志社”。后到上海与蔡元培、章炳麟等创立“中国教育会”、“爱国女学社”和“爱国学社”,出版《学生世界》杂志。翌年,赴日本留学,参加中国留学生的爱国拒俄排满活动,加入“军国民教育会”。同年夏返沪,与蔡元培等创办《俄事警闻》。十二月,自办《中国白话报》,公开鼓吹以暴力推翻帝制。

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任《警钟日报》主编,宣扬孙中山及其领导的革命。孙中山曾书“博爱”二字相赠。后加入光复会。辛亥(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万里回闽,任福建都督府政务院法制局局长和共和党福建支部长。民国2年(1913年),当选国会众议院议员,被聘为总统府秘书兼直隶省督军署秘书长。次年,袁世凯解散国会,万里回到福建。民国4年,再度入京,附和袁世凯称帝,被袁委为参政院参政。

帝制取消后,万里重操新闻旧业,创办《公言报》,任主笔。民国8年初,在上海创办《平和日刊》。民国10年春,在北京创办《新社会报》,自任社长,以白水为笔名,发表政论文章,揭露军阀政客的黑幕丑闻。翌年,被查封,万里入狱3个月。出狱后,《新社会报》改为《社会日报》出刊。

民国12年10月,因刊登揭露曹锟贿选总统的文章,报馆遭封闭,他再次入狱。出狱后,于民国15年8月5日在该报登载《官僚之运气》一文,揭露潘复与张宗昌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丑闻。当晚遭军阀张宗昌逮捕,翌晨被杀害于天桥。

北伐成功后,由林森等资助扶柩回乡安葬。有《林白水先生遗集》传世。1986年,国家民政部追认为烈士。其女旅美华人、美国国防大学教授林慰君捐资在故乡建立纪念堂、纪念碑。

三、印华文学社主席林万里

人物简介

林万里先生,于1938年出生在福建福清市。1941年随家人定居印尼的万隆市。他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在万隆著名的华侨清华小学和清华中学完成的华文教育。1957年到中国大陆深造,随之考取河北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四年的大学教育,他接受了系统的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和写作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训练,为他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先生曾经向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写信请教创作有关文学创作的问题,得到了老舍的回信。后来这封回信林先生一直珍藏着,对于他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文学创作

林万里先生的文学起步是他重返印尼后的1964年,这时的印华文学正处在低谷状态,几家老牌华文侨报《天声日报》,《新报》,《生活报》已被迫相继停刊,为适应新形势而由华裔印尼籍人士重新组办出版的《首都日报》,《忠诚报》,《火炬报》等几家华文报纸的文艺副刊,便成为这一时期华文写作者的主要阵地。林万里先生回到印尼后,看到印华文坛仍显现出活跃的气氛,他开始关心印华文坛的动态,仔细认真地阅读本土作者的作品和文艺小册子,特别是结识了翡翠文化基金会的主编陈燕生和《忠诚报》文艺副刊“火花版”的主编和翡翠文化基金会的编辑黄裕荣。在他们的鼓励和督促下,林万里先生参与多项推动印华文学发展的多项活动。并以“林立”为笔名,为报纸文艺副刊撰写一系列文艺评论和文艺随笔。从理论角度,结合初学写作者作品的实际,指点正误,讨论得失,深入浅出,颇受欢迎。他积极参加翡翠文化基金会的工作,义务为该基金会举办的征文比赛阅稿,担任征文比赛的评委。他为繁荣印华6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做出了贡献。

在此期间,林万里先生开始了短篇小说的创作。林万里先生写于1965年的小说《妙选东床》和《在医院里》,后来经过改写,发表在香港徐速主编的《当代文艺》上。随后创作的作品,大部分发表也刊登在香港刘以主编的《香港文学》和犁青主编的《文学世界》上。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集《结婚时节》,1990年由新加坡岛屿文化社出版。他主编的《印华短篇小说选》(1997),第二本短篇小说集《托你的福》(2001)以及《林万里文集》(2000),都是在香港和中国厦门出版的。林万里的文名和作品,也是首先在新,马,港,台地区及中国内地世界华文文学界受到学者和读者的关注,评论,于华文在印尼解禁后,才逐渐为印华文读者所广泛接触和熟知。

社会评价

林万里先生在小说的创作主要以短篇为主,他创作的小说虽然不多,但他对印尼华人现实独特的关注视角和不同于人的言说艺术却颇引人注目。他的小说反映的都是现阶段印尼华人社会生活的,印尼华人社会是由已经同化的不谙华语的土生土长华人和还将华语或中国方言的“新客”华人所组成,土生华人是土生土长的早期移民的后裔,有些是华印通婚的后代,居住在印尼已有数代。“新客”华人是新的移民,他们在文化上还是“中国化”的。到了1960年,所有的华校都被封闭,大部分的华人已越来越“土生化”了。林万里的小说大部分短篇小说就是以这个时期的印尼华人社会为背景,生动的描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心态的方方面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