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林蛙卵油 |
释义 | 林蛙卵油,系成熟后的雌性林蛙输卵管,富含雌二醇、孕酮、睾酮等三种动物性激素。林蛙,又称雪蛤、哈什蚂(哈士蟆)、雪蛤。 林蛙东北林蛙,是中国东北山区,包括长白山脉,小兴安岭大部,张广才岭腹地,纯野生动物,亦被称为哈什蚂(哈士蟆)。其与蛤蟆和田鸡完全是不同原动物。唯我国仅有,被列为易危(v)物种。是集药用、食补、美容功能于一体的珍稀两栖类动物。东北林蛙以其特有的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成为蛙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在各地所产的林蛙中,以东北地区的林蛙体格大、产油率高、体制健壮、繁殖率高而成为林蛙中的极品。中国林蛙富含 4 种激素、9种维生素、13种微量元素和 18种氨基酸,在药用、滋补和美容方面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本草纲目》记载:哈士蟆,《本草纲目》中称之"山哈",别名哈士蟆、雪哈。现今被命名为中国林蛙。主要产于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区,是东北地区特有的蛙种,其雌蛙输卵管的干燥物称之为"雪哈油",具有补虚润肺、强身健体的功效,自古在民间就被誉为与东北三宝齐名的传世滋补佳品。千百年来广为人们应用,其药理作用亦早已为人所知。 东北林蛙肉质细嫩,易为人体消化吸收,适合各种年龄的人,特别是体弱多病者及老人食用,具有很高的食补价值。经烹调能释放出大量的肌溶蛋白及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因而味道香浓。东北林蛙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明、清两代已成为贡品,被列为宫廷“八珍”(参、翅、骨、肚、蒿、掌、蟆、筋),“四大山珍”(熊掌、哈什蟆、飞龙、猴头)和“东北新三宝”(哈什蟆、红景天、不老草)之列。 东北林蛙 的研究命名工作,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学会,养殖委员会,林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哈师大生命学院 院长 赵文阁教授协同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学院多名教授,【注:全国林蛙专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学院,常务工作,有田秀华教授担任】,共同提出并得到广泛承认的科学命名。杜绝了以往林蛙产地,林蛙命名不清,不细,给消费者带来误解的混乱局面。统一把原来称做中国林蛙的林蛙,统一命名为东北林蛙。这么做有效的解决了,林蛙产地之间相互炒作,相互挤压。避免了人为内耗和资源浪费。同时也指出,原产地或地理标志产品,只具有品牌意义。不代表生物学命名。这一权威命名,有效统一了东北地区林蛙养殖者的模糊认识。为东北林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根据《中华药典》,《中国医药百科全书》,黑龙江林蛙,也具有一定医药保健功效。产于东北地区的东北林蛙在颜色上略有差异,品质一致或接近。生物学特征接近或一致。不存在所谓的其它称谓。 东北林蛙所产的油称“大油”,黑龙江林蛙所产的油称“小油”。除去这两种林蛙以外的蛙油,均称“伪油”,或“假油”。 在全国林蛙会议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林业局动植物保护办公室,东北地区省林业厅动物保护办公室,全国林蛙专业委员会,都莅临了会议。林蛙作为野生动物只属于一般保护动物,不属于重点保护动物,鼓励和提倡在林区适宜地区人工养殖。会上特别说明:从事林蛙养殖生产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属于乱占林地行为。林蛙养殖人员是林业的建设者,森林的保护着,环境的监督者。各级部门应大力支持。 林蛙的全人工养殖,是每次全国林蛙会议争论最多的话题。目前情况,林蛙全人工圈养难度还比较大,成功的少,失败的多,提醒全国圈养林蛙的人要谨慎行事。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用赵文阁教授的话来说:“不反对,不鼓励,支持尝试”。 林蛙油的作用林蛙卵油了解知多少林蛙,俗称哈士蟆、黄蛤蟆、油哈蟆、红肚田鸡;种类很多,有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草上飞等等。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各省,东北以大、小兴安岭为主要产区。最好的当数中国北方野生林蛙,其中三年以上,黑背、黄肚皮,每市斤10~12个活林蛙为最优。国际市场上,优等林蛙卵油价格每公斤超过1500美元。野生林蛙资源十分珍贵,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我国北方各省市县的林业局负责林蛙的野生种群繁育及自然环境保护工作。目前,人工饲养的林蛙可以食用,但需要办理收购和加工手续。 黑龙江省绥棱林业局林蛙研究所,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通过研制人工孵化,进行天然条件下的放养,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林蛙繁育基地。该所收购及加工手续齐全,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工制造的百爱精制林蛙卵油片系高档补品;因其科技含量高、功效显著、包装精美、质量有保障;已成为黑龙江省著名的森特产品。 享誉海内外林蛙全身是宝,富含4种激素、9种维生素、13种微量元素和18种氨基酸。在药用、滋补和美容方面,具有润肺养胃、滋阴补肾、补脑益智、降血脂、稳血压、抗感冒、抗衰驻颜、嫩肌肤、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和治疗作用;对冻疮、脚气和水火烫伤均有明显疗效 。 林蛙肉质鲜美,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蛙油、蛙体是制造药品、功能食品的绝佳原料;蛙卵、蛙头、蛙肝、蛙皮等是美容化妆品的上好资源。自明代开始,被列为“四大山珍”(熊掌、林蛙、飞龙、猴头)、宫廷食谱中的“八珍”(参、翅、骨、肚、蒿、掌、蟆、筋)和“三宝”(哈士蟆、红景天、不老草)之誉。是集药用、食补、美容于一体的珍稀两栖类动物,享誉海内外。 《中国药典》记载:哈蟆油为中国林蛙成熟雌性的胎盘,干燥后可入药;呈脂肪样光泽,棕褐色不规则块状体,略腥。林蛙卵油因其形状似脂肪而得名,其主要成分为游离氨基酸和丰富的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 林蛙卵油因其珍奇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被称为“软白金” 、“ 林中之宝 ”、 “动物人参”、 “北方燕窝”。 林蛙卵油中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是生长30年野山参的3倍,经济价值是东北红参的13倍。 中国林蛙的药用价值东北林蛙(哈士蟆)是中国东北地区独有的一种原始动物。蛙油为林蛙之精华,药用价值极高,是集食、药、补为一体的纯天然绿色佳品。据清史《辽海丛书》记载:"哈士蟆形似田鸡腹有油如粉,可做羹,味极美,唯兴京一带(抚顺东部区清原、新宾)有之,又称红肚蛤蟆;先人用其祭祖,后成为宫廷贡品,被誉为八珍之首。所谓林蛙油就是雌性林蛙的输卵管(类似于胎盘)。俗称哈士蟆油或哈蟆油《中国中药志》 东北林蛙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由于其营养价值高,"俗称大补品"。因其专摄取昆虫类食物又称"纯绿色食品",是延缓衰老、滋补强壮、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最佳进补良药。林蛙油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滋补强壮剂,可补虚强精壮阳,养肺滋肾益肝。可治疗肾亏劳损、神经衰弱、心慌失眠、溢汗不止、身体虚弱等一切消耗性疾病。从古到今林蛙油出口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于医药和保健品,制造的林蛙油(俗有软黄金之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东北林蛙上了餐桌,成为人们进补强壮的美味佳肴。 目前捕捉野生林蛙的人越来越多,人为的滥捕乱杀,使野生的中国林蛙资源越来越少,甚至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林蛙和林蛙油越来越缺乏,价格非常昂贵,国际市场目前每千克500美元,国内市场林蛙及林蛙油价格2002年比2001年翻了一翻。林蛙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一直呈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市场需求成蛙和林蛙油量很大,在国内市场食用的林蛙每只雌成蛙售价8元,林蛙油每市斤达到1800元,在国际市场近期林蛙油(干品)每公斤最高达500美元。 精品中国林蛙油是集食、药、补为一体的纯绿色珍品。含动物蛋白49.4%,脂肪4%,含糖10%、淀粉4%。每100克林蛙油含347千卡热能,含19种氨基酸,总量为43.56克。微量元素含量:钙5.75%、磷0.052%铁0.46%、钾16.5%、钠3.56%、镁13.5%、锌0.017%,尤其是锰的含量高达0.6%,(对人体有抗衰老的作用),含对人体有特殊功能的油酸28%,亚油酸13.2%,亚麻酸17.6%,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激素,对性功能和性周期有明显改善,具有补肾壮阳的神奇功效。 医学证明: 《中草药手册》:林蛙油真有"补虚损、解劳热、身体衰弱、产后气虚、肺痨咳嗽"之功效。 《中国药物学》:林蛙油是油是"润肺、生津、补虚"的身体增强剂,是身体衰弱的滋补药品。 《中药大词典》:林蛙油具有独特的"补肾益精、润肺养阴之功效。用于治疗病后、产后虚弱、肺痨咳嗽吐血、益汗"等症。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林蛙油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之功效。用于身体虚弱、产后失调、精神不足、心悸失眠、益汗不止、肺痨咳血"等症。 功能: 补肾益精、养阴润肺、延缓衰老、增强免疫。 1、对年老体弱、产后体虚、久病虚嬴有良好的滋补作用。对肺虚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性机能障碍,有良好的辅助功效。 2、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感冒次数和其它疾病的发病率。 3、对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调解更年期体内激素平衡、改善心悸失眠、头晕、疲乏、心情烦躁等症。 4、可治疗精血不足、神经衰弱、记忆办减退、乳汗不足等症。 5、特别是对女性有调整内分泌、加速新陈代谢、以内养外、使皮肤细腻、减皱有光泽增加弹性、养颜润肤,延长青春期的显著作用。蛙油中含有大量消炎、抗菌防腐的复合多肽,这种物质能保持皮肤的胶原蛋白,使皮肤细胞内外水分保持平衡,保持肌肤光洁、细嫩、从而润肤、美容、延缓衰老。 林蛙科普健康小常识林蛙一年的生活周期分为水中生活和陆地生活期两个阶段。林蛙捕食活的食物,主要是节肢动物,其次为蛛形纲和多足纲动物。当外界气温降至10℃以下时,林蛙的活动减少,不再取食。随着温度逐渐降低,林蛙开始冬眠。林蛙的冬眠方式一种在陆地上直接冬眠,另一种是在水中越冬。林蛙进入冬眠期以后,就不食不动,在水中靠皮肤呼吸就能满足自身的耗氧需要。 林蛙的繁殖周期林蛙一年只繁殖一次。初生后24个月即可达性成熟,平均每只怀卵量为1000~2000粒。达到性成熟的林蛙4月中旬左右解除冬眠后,于夜间顺水到下游上岸,上岸后即进入产卵 场开始抱对交配。雌性林蛙产卵后不吃不喝,潜伏于松软的土壤、枯枝落叶下进行半个月左右的生殖休眠后转入森林谋生。 林蛙的捕捉加工林蛙入水后的散居期,即九月下旬是其捕捞的最佳时期。也可在9月中旬林蛙下山时,挖沟拦截林蛙。将捕捉的雌性林蛙在取油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一般是用60℃~70℃的热水中将林蛙杀死,然后用绳穿透下颌串成长串,吊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7~10天后将干林蛙经软化后即可剥油。把干林蛙置于60℃--70℃的水中泡5~10分钟,取出装入盆或其它容器用湿麻袋覆盖,置于温暖的室内使皮肤和骨肉变软。特别注意在干燥过程中要事严防冰冻。 剥油时将蛙头部自颈部向背面折断,连同脊椎一块撕下,将蛙体背面剥开,把卵油取出。剔净皮膜,除去黑仔等杂质,放于盘中,置阴凉通风处晾干,严禁日晒、火烤等高温处理,以防走油而影响色泽和质量,晾至九成干即可储存或出售,过干色灰白易碎,卖不上正品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