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林口县 |
释义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距黑龙江东部中心城市牡丹江市120公里,距煤城七台河、鸡西不足100公里,是连结三市的枢纽。是绥芬河、东宁、密山、虎林等对俄贸易口岸的前沿腹地。 中文名称:林口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下辖地区:9镇3乡 政府驻地:林口镇 地理位置:黑龙江省东部 面积:7180.9平方公里 人口:42.3万人 基本简介地理区位林口县地处森林茂密的老爷岭和张广才岭的峡口处,素有“森林之口”的美称,因而得名“林口”。 林口县面积7180.9平方公里,人口42.3万人,设有9镇3乡。县政府所在地的林口县城坐落在“牡鸡‘铁路的交汇处,四周群山环抱,城北乌斯浑河穿城而过,缓缓东流,绿水青山,掩映多姿,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林口县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林口境内牡佳、牡鸡两条铁路与鹤大、方虎两条公路线纵横交错,是连结牡丹江、佳木斯、鸡西三个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 林口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境内山多林密,江河纵横,风光秀丽。农林牧副渔各业俱兴,成为国内外客商竞相投资的好地方。 区位优势林口地理条件优越,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林口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东与鸡西市接壤,西与方正县海林市比邻,南与牡丹江市、穆棱市为邻,北与勃利县、依兰县相接。距省城哈尔滨495公里,距牡丹江市119公里,距离鸡西市100公里,南北长140公里,东西宽113公里,处于周边市县经济辐射的核心地带,经济腹地十分广阔。 行政区划林口县辖9个镇、3个乡:林口镇、古城镇、刁翎镇、朱家镇、柳树镇、三道通镇、龙爪镇、莲花镇、奎山乡、青山乡、建堂乡。境内有林口林业局。五林镇现在已经归牡丹江市阳明区。 历史文化厚重历史林口历史悠久,具有光荣的历史,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居住。汉以前为肃慎地;两晋时期亦称邑娄;南北朝时期为勿吉所属;唐初为黑水都督府所辖,后为渤海国郢州属地;辽时为东京道辽阳府里吉直辖;金属上京路胡里改路;元为辽阳行省开元路斡杂怜万户府辖地;明代归属奴儿干都司建州卫;清初为清庭和盛京将军之下的宁古塔昂邦章京管辖及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林口人民违抗外辱,攘除内患,纷起抗争,留下了血与火书写的光辉历史。面对日寇的屠刀,以冷云为首的八名巾帼英雄含笑走向滔滔江水,威震敌胆。在胡匪将领的淫威面前,剿匪义士血战刁翎,留下了三打刁翎的佳话。匪首李华堂马桥殒命,恶贯桂方庭三道归期。抗战名将周保中, 柴世荣,著名作家马可等亦先后在林口开展工作,领导抗日斗争和土地革命。1948年林口县人民政府成立。 历史沿革林口一带,清代属三姓副都统辖区。清末民初,因此地处于森林茂密的老爷岭与张广才岭相接的峡口,故有“森林之口”之称,并形成林子口小屯(即中亮子)。 1936年伪满修筑图佳线铁路于此设火车站,取名“林口站”,始有“林口”之称。修建林密线铁路后,林口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1939年6月1日,伪满决定以勃利县、密山县和穆棱县各一部分区域设置林口县,伪县公署驻林口街,隶属东安省。 1943年10月,改隶东满总省,1945年5月再改隶东满省。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合江省管辖。 1946年4月,划归绥宁省管辖。同年5月,绥宁省决定,将林口县与牡丹江市五河林区合并设置五林县,5月17日启用五林县印,县政府驻五河林(今五林镇),隶属绥宁省。同年10月,改属牡丹江专区。 1947年2月,又从五林县划出分设林口县,隶属合江省,同年10月划归牡丹江省管辖。 1948年7月,划回合江省。 1949年1月,撤销刁翎县(原由依兰县析置),并入林口县。同年5月,撤销合江省,划归松江省管辖。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改归黑龙江省直辖。 1956年3月,将原海林县的五林、朱家沟、二道河、柳河4个区的全部和柴河区的大部划给林口县,同时将林口县划归新设立的牡丹江专区管辖。 1957年1月,将麻山、西大坡两个乡划归鸡西市。 1962年10月,将柴河、二道河子、三道河子3个公社划归新恢复的海林县管辖。 1983年9月,撤销牡丹江地区,改由牡丹江市领导。 1992年,林口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县境北抵依兰、勃利二县,东邻鸡西市和鸡东县,南与牡丹江市和穆棱县接壤,西与海林市和方正县毗连。全县总面积7173平方公里。全县共辖16个乡、镇。 1992年末全县总人口4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6万人;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人口2.4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29.8%和5.7%。县政府驻地林口镇。 2010年五林镇划归牡丹江市阳明区管辖。 人口状况一、人口增长 2005年至2007年,全县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27、1.10、1.09,保持稳定在低生育水平。三年出生分别为3623人、3131人、3122人,人口出生率分别为8.36‰、7.20‰、7.15‰,平均出生率为7.56‰;出生政策符合率分别为95.11%、96.39%、96.35%,保持较高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08.9、108.7、105.9,平均为107.9,虽然出生人口性别比总体上偏高,但已经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2007年已达到正常值,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动趋势值为0.97 二、人口分布 林口县辖9镇3乡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1个林业局,2005 -2007年,全县户籍人口分别为437514人、437997人、437304人,其中非农人口分别为131393人、130796人、12744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30.03%、29.86%、29.1%,平均占总人口29.68%。三年来,我县城镇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占全县人口不足三成,仅2007年,全县迁出人口为3373人,其中城镇人口2812人,而迁入城镇人口仅为361人。 2007年末统计,全县人口437304人,人口密度为61人/平方公里,分布在12个乡镇和区县直辖单位。除区县直辖单位人口外,县域中部的林口、古城、青山、奎山、龙爪5个乡镇人口为21432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9.01%;县域西部的五林、朱家、柳树3个镇人口为10274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3.5%;县域北部地区的建堂、刁翎、三道通、莲花4个乡镇人口9975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81%;县域铁路沿线的五林、朱家、龙爪、林口、奎山、青山、古城7个乡镇人口为288900人,占总人口的66.06%。 三、人才队伍现状及发展趋势 林口县人才方面最主要的问题是人才总量偏少、质量偏低、结构和分布不合理、流失严重, 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林口县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企业。全县企业职工总数为10865人,专业技术人员才350人,占职工总数的3.2%。专业技术人员问题日渐凸显,影响企业的竞争和发展。 二、是人才层次不高,素质偏低。我县事、企业单位竟无研究生学历以上的人才;本科生学历的仅占职工总数的2.5%;专科学历的仅占职工总数的9.8%,并有相当数量的“五大”毕业生。三、是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一般人才多,高新人才少;实际操作人才多,搞科研创新的人才少;专业技术人才多,企业家少;学非所用人才多,专业对口人才少。四、是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断层,青黄不接。有一些高学历的优秀人才因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等原因,被外省、市挖走,本地生源的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大部分到外地谋职。为深入实施“突破林口”战略,推动县域经济追赶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采取以下措施:一、进一步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宣传科技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人才典型事迹。二、重新调整引才、用才的政策。要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新的选才优惠政策,力争解决企业人才低工资问题,实行“高薪养才”政策,建立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三、带领企业领导参加省市人才交流活动。通过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人才交流会,引进人才,为县域企业选来更多的有用人才。四、筑巢引凤,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为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是吸引专业人才到企业工作的主要因素。五、真心诚意留住人才。根据实际需要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能力安排工作。在生活上关心照顾人才,在住房、医疗、保健等生活待遇方面要优先考虑。用感情留人,防止人才向外流动,制定相应的制约措施。 自然资源农业资源林口资源丰富,极具开发潜力。现有耕地面积149.6万亩,农业生产以大豆、水稻、小麦、玉米为主,是商品粮基地。经济作物以烤烟、甜菜、红小豆、温室蔬菜和果树为主。 森林资源全县有林地面积677.8万亩,森林总立木蓄积量2634万立方米,主要有珍贵的红松、落叶松、水曲柳、椴木、白桦、柞树等优质木材。 野生动植物资源在茂密的山林中,蕴藏着丰富的山产品资源,山肴野味,美不胜收,珍虱佳品,俯拾可见。有虎,豹、鹿、貂等29种经济兽类,数百种野生飞禽,有猴头、元蘑、蕨菜等300多种山野菜和名贵药材。 矿产资源已发现有30多种矿产130处,探明储量的有花岗岩、硅线石、大理石、黄金、石墨、火山灰、煤、铁、黏土、泥炭蕴量极大。 水利资源林口境内有包括牡丹江、乌斯浑河在内大小河流104条,20座水库,仅二道沟电站就可开发水能9.4万千瓦,加上莲花水电站,水电量居全省之首。 旅游资源林口县河山秀丽,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正在开发的莲花旅游开发区,更将使林口的旅游业锦上添花,充满迷人魅力。林口县是一个资源丰富,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山区县份,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环境优雅,佳山茂林,层峦叠嶂,形胜之境随处可见。江河澄清似澈,洁净可人,山川旖旎如画,令人驻足留恋。风光秀丽的莲花泡风景区、闻名全国的八女投江遗址均在县境之内。 经济发展经济概述林口经济繁荣,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改革开放以来,林口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结构日趋优化,目前已具有相当规模,农业坚持“两高一优”,基本地位进一步增强,商业网点遍布城乡,购销两旺,初步形成了全县统一的,具有资源特色的大市场;乡镇企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形成七大门类;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县城经济新增长点。九五”期末同1995年相比,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9.3%,年均递增27.8%;工业增加值增长152.1%,年均递增6.1%;工业利税132.1%,平均递增26.4%;农业增加值增长34.5%,年递增6.1%;“九五”期间粮食产量比”八五“增加4万吨,增长12%;农村人均收入增长1.8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7%,年均增长15.4%;出口创汇增长12.5%,平均递增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9.4%,年均递增13.2%;财政收入以20%的速度递增。 工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林口县加快工业大县的构建步伐,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结构日趋优化,目前已具有相当规模。依据资源优势和市场导向,形成了以石材、煤炭、水泥、仪表、硅线石、方解石、纺织、食品为主要产业的的工业体系。199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经过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尤其是以产权制度的改革和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的配套改革措施的实施,一批立县型骨干企业的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1999年生产出口石27705立方米,水泥产量达8.5万元,自动化仪表生产9.4万只。 加快开发,实现由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产品优势向商品优势的转变,以华龙石材集团公司、硅线石工业集团、重钙粉体厂、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林口制油厂等作为县级振兴工程的企业为重点,正在向规模化、科技化和集团化方向全面发展。其中,华龙石材集团公司.硅线石工业集团等发展迅速。华龙石材集团公司是国家石材出口创汇基地,也是国家最大的墓碑石生产基地,共有40户成员企业组成,总资产7214万元,主要产品G10704、G1703、G101CA、G1789、G1989、G1796、G1716七个品种。9户石材成品墓碑石深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15万才,其中“神衣型”、“广岛型”、“太极型”墓碑石在日本市场独占熬头,产品全部销往日本、韩国、独联体等国。重钙超细粉生产能力10000吨,硅线石工业集团现已形成年生产硅线石精矿粉4000吨的采选能力,以硅线石为主要原料的耐火材料缺口已达年产10000万吨的能力。 该县资源丰富,工业综合开发前景十分广阔,除丰富的农林资源和水资源外,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为我县工业采掘、矿物综合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林口县地层属天山--兴安地层,区域老爷岭分层区和鸡西小区的中枢。由于地层和地质结构复杂,矿脉穿插,矿藏丰富,迄今已发现39种矿产、130处,已探明储量的有9个矿种,13个矿床,硅线石、大理石、黄金、石墨、火山灰、煤、铁、黏土、泥炭。可供开发的优势矿种6种;以储量多、块度大、质地优、色泽好而饮誉海外的楚山花岗岩石材储量为1.8亿立方米;以矿富而驰名全国的龙爪山硅线石,储量为130万吨;以符合生产特种水泥标准而成为省内优势矿种的大理石,储量为5553万吨,新兴建筑材料火山灰储量3567万立方米。其它如黄金储量4500公斤,铁储量833万吨等。这些优势有利地促进了林口县工业的发展,全县能源、黄金、建材生产已初具规模,为振兴林口县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业林口县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位于北纬44度40分至45度58分,东经129度17分至130度45分之间,地域广阔,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秀丽富饶的山区县份。县城四周群山环绕,地貌复杂,百态千姿,独具北国特色。 林口县全县土地面积1077亩,其中耕地面积149.6万亩;荒地面积44万亩;在荒地中,可垦面积11万亩,可牧面积33万亩。林口县共有六种土壤,平均深度40-60公分,有机质含量高,质地疏松,有砂性、易耕,通气透水性好,旱涝保收。各类土壤均适合于发展玉米、大豆为主的粮食作物和以人参、烤烟为主的经济作物。在可牧草原,即可放牧,又可打草,每亩草原可产干草400斤左右,是发展牧业的良好基础。因此,农业综合开发潜力很大。 林口地处中纬度,属中温带大陆气候。主要农作物有大豆、玉米、小麦、水稻,粮食年总产量在2.5亿公斤左右。经济作物以烤烟、红小豆、甜菜为主。其中,优质大豆、烤烟为省级基地,刁翎烟更是驰名中外。 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多年来平均径流总量为15亿立方米,年径流总量8.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47.1平方米/秒,枯水期流量为17.2立方米/秒,,尤其是牡丹江林口过境段,江水穿行高山峡谷间,在莲花、二道沟、白虎哨三处形成了较大落差,梯级开发潜力巨大。国家“八五”重点工程“莲花水电站”就在这里。县内共有水面9.5万亩,除有以牡丹江、乌斯浑河为主的104条河流外,尚有万米上灌区152处,县内最大的亮子河水库已达灌田1.5万亩,防洪效益1.5万亩,养鱼30万尾的能力。全县每亩耕地占水量1130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带来了良好的水产资源。全县有养鱼水面1.25万亩,已利用水面1070万亩,尚有可供开发的沟溪300条,宜鱼沼泽地和宜鱼废弃地2.25万亩,荒水资源0.25万亩,并有12万亩水田,淡水养殖业具有雄厚的资源条件,水域中常见鱼类有9科34种,仅经济价值较高的栖鲤科鱼类就有21种,年产鱼在170吨左右。 草原面积大,草质好。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浅山沟谷腹地。每公顷产草量5895公斤,全县牧草载蓄能力为11.3万个羊单位,现有牧草地30056公顷。 基础建设林口交通便利,是铁公路交通的枢纽;鹤大、方虎公路贯穿境内460公里。 通讯便利,已开通国际直拨电话,新增30000门程控电话已开通。 特色经济食用菌:牡丹江市天宝食品有限公司为国家重点出口罐头食品及单体速冻食品的专业生产厂,拥有资1780万元,有三条生产线:菌种、罐头及软罐头、单体速冻生产线,年加工能力为8000吨,罐头产品有:清水滑子蘑罐头、各种食用菌、山野菜、地产果等罐头及软罐头。单体速冻产品有:滑子蘑、山野菜、胡萝卜、树梅、草莓、蔬菜、地产果等产品。滑子蘑系列产品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含有丰富氨基酸、维生素和无机盐的绿色食品。具有抗癌、抗病菌、抗衰老的免疫能力和强身健体的作用,有“东北小山参”的美誉,是食用菌的“上品”。天宝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信誉,多次荣获国家、省级、“优秀产品奖”,并被定为“黑龙江特产”。 北药:做强做大北药产业是该县追求的目标,投资480万元的莲花湖制药200吨中药提取项目已改造完毕,业已通过国家GMP认证,目前正在加快4000吨中药提取项目建设。 马铃薯产业: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产业,绿色食品的骨干项目,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丰富城乡居民菜蓝子的需要。马铃薯制品品种多、价格低、易储存、食用方便、市场前景广阔。2001年,我县已发展绿色食品马铃薯基地4个,总面积为7万亩,全县有112个手工粉房。2001年初,我县自筹资金480万元,在原有厂房的基础上,扩建了宏达特产实业有限公司,是年加工能力为10万吨的龙头企业。产品主要有:粉条、粉丝、淀粉,产品注册为“奎山牌”商标,且现已取得绿色食品标识,产品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农民种植马铃薯亩效益达800多元。2003年,全县计划发展马铃薯基地乡镇6个,面积10万亩,其中仅奎山乡就占3万亩,全部按绿色食品生产规程操作。预计农民人均可增收300多元,龙头企业可实现利税200万元。 名优产品> 奎山山野菜_蘑菇(宏达特产实业有限公司) > 环境石材(东岩石材有限责任公司) > 奎山粉条(宏达特产实业有限公司) > 奎山野菜(宏达特产实业有限公司) > 马铃薯淀粉(宏达特产实业有限公司) > 石桌石凳(东岩石材有限责任公司) > 日式墓碑(林业石材有限责任公司) > 石狮(东岩石材有限责任公司) 投资环境面对”九五“和2010年经济发展机遇和挑战,林口县将进一步坚持”兴工强农活贸“方针,按照县委十三届三次全委会的总体部署,以加速资源优势转为重点,实施构筑“三石两烟一电”支柱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富民强县、升位争先为目标加快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步伐,敞开县门,借助口岸,依托三市(牡丹江、鸡西、七台河)形成具有林口特色、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立体开发格局。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林口县关于引进资金、招聘人才、开发利用硅线石资源的优惠政策》、《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规定》等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同时,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新建了纵贯南北,连接东西的6条永久街路,完成了“引龙入林”工程和上下水工程,两个住宅小区和一个文化广场的建设,开通了镇内万门程控电话,实现了全线城乡有限电视的入户连网,并发起了全面改善林口城乡人民居住、卫生、饮食、通讯条件的攻坚战,增加对外开放的吸引力。 旅游景区林口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县城的西北。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牡丹江由南北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乌斯浑河由东南向西北奔流,注入牡丹江,沿江两岸地肥水美,在这片山河锦绣的土地上,有着许多文化遗址,美丽传说,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牡丹江沿岸保留有人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历史文物遗迹30余处。抗日战争期间,这里发生过闻名中外的“八女投江”的英雄事,这些人类文明和英雄事迹为美丽的自然景观增添了魅力,使自然景观风神兼备,从而大大提高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已经建成的莲花水电站和即将修建的二道沟水电站的竣工,高峡出平湖,碧波万顷,胜景倍增,随着进一步开发建设,必将逐渐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旅游热点之一。 莲花泡风景区。该风景区位于本县莲花乡境内,沿江从北向南依序为字离子、情人岛、莲花泡、莲花盆等,山水相依,使人流连忘返。莲花盆位于莲花山顶,相传是七仙女游历北荒沐浴后留下的。这些景点与水电站大坝库区--莲花湖,浑然一体,将成为本县最有吸引力的旅游区。随着二道沟水电站的建设。龙虎峪风情园以它独特的魅力和民族风情,吸引中外游客。1982年经省政府批准,本县在”八女投江殉难地“附近--刁翎镇大小关门嘴子山西坡公路旁建立了八女英雄纪念碑。原省长陈雷为纪念碑写下“八女英魂、光照千秋”的题词。使“八女投江殉难地”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