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
1964年12月出生,198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1988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2003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物理电子学专业。1988年7月-2008年8月任职于汕头大学物理系,2008年8月调入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曾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几篇,其中SCI或EI收录二十几篇,获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2项,出版教材1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目前主要从事大功率微波器件、微波滤波器与射频电路、卫星导航天线及接收终端系统等的研究。
教育背景
198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理学学士)
1988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理学硕士)
2003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物理电子学专业(工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88年7月-2008年8月任职于汕头大学物理系 教授
2008年8月调入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教授
◎ 主要论文
林福民,丁耀根,沈斌.强耦合双间隙微波谐振腔的特性分析E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3,982—989.(Lin F M,Ding Y G,Shen B.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 of strong couplingtwo 林福民,丁耀根.适合于低波段宽带多注速调管的四耦合槽 模强耦合双间隙输出腔的设计和讨论[J],真空电子技术,2003,(5):39.
林福民,丁耀根,刘铁山,等.宽带速调管滤波器加载输出腔间隙阻抗的频率特性的模拟计算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
林福民,丁耀根,张志强,等.速调管双问隙腔的问隙阻抗矩阵频率特性的模拟计算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4,26(9),1480—1486.(Lin F M,Ding Y G,Zhang Z Q,et a1.Simulation 林福民,丁耀根,刘铁山,孙小欣.宽带速调管滤波器加载输出腔间隙阻抗的频率特性的模拟计算方法.电子与信息学报,2003,23(12):1688-1694.
林福民,丁耀根,沈斌.强耦合双间隙微波谐振腔的特性分析.电子与信息学报,2003,25(7):982—989·
林福民,王志勇,黄焕辉.反射系数相位法计算谐振腔外观品质因数的局限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17(9):1399—1404.(Lin F M,Wang Z Y,Huang H H.Limitation of Q calculation method 林福民,丁耀根,刘铁山,等. 宽带速调管滤波器加载输出腔间隙阻抗的频率特性的模拟计算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3,25(12): 1798-1804.
林福民,丁耀根,沈斌,徐寿喜,圆柱盒型窗的连续波功率容限问题研究,强激光与粒子束,2003年11月,15(11):1111-1116。
[4] 林福民,丁耀根,速调管耦合双间隙腔输出回路的绝对稳定性判据,真空电子技术,2004年4月,(2):10-12。
林福民,丁耀根,L波段多注速调管同轴线滤波器宽带输出回路的研究和设计,电子与信息学报,2004,26(5):813-819。
林福民,丁耀根,张志强,黄云平,速调管双间隙腔的间隙阻抗矩阵频率特性的模拟计算方法,电子与信息学报,2004,26(9):1480-1486。
林福民,3-节滤波器型π-模双间隙腔加载同轴-矩形波导输出电路研究,电子与信息学报(已录用)。
王宏义,林福民,袁文蛟,中央开耦合槽的矩形双间隙谐振腔中π-TM高次模研究,强激光与粒子束(已录用)。
主要著作
林福民,《数学物理方法简明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版。
知识产权
林福民,袁文蛟,高次模多注速调管输出电路,发明专利,No.200710027338.6,申请日2007年3月29日。
科研项目
国家863子课题(L波段多注速调管截止波导滤波器型宽带输出回路,4万元,2004—2005,实际延期至2006年,已结题)。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波段多注速调管同轴线转矩形波导宽带输出回路,2万元,2005.1—2006.12,实际延期至2007年,已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注速调管π模耦合双间隙高次模腔加载同轴线滤波器型宽带输出回路的研究,28万,2007.1—2009.12)。
近年来,承担企事业单位的横向项目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