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林大猷
释义

明代翰林检讨-林大猷

林大猷 字子道,明代莆田(今属福建)人。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举乡荐第七,授新建教谕。在教育方法上讲究启发学生的思考,以诚待人。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任国子监学录。关中、河洛、晋鲁等地等地的学者仰慕其德操和学问,纷纷来投者多达数百人,以至于都容纳不下。林大猷给他们编了号,以便轮番听讲。明成化十六年(1480),入监丞,革故鼎新,旧弊既除,气象为之一新。林大猷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和频繁。他不仅在学业上教育他们,还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学生中穷的给衣服穿,生病的给药,死了的则亲自哭吊。对于学生的丧事,要么嘱咐其家人扶其灵柩归乡安葬,要么在京城为其购置墓地。可以说,在林大猷的教育中,始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此后又任翰林检讨,仍掌管监丞。60岁病逝。

革命烈士-林大猷

林大猷(1927-1949),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西门人。1927年1月15日出生。1945年考入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应用化学科学生。期间积极参加学生民主爱国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调闽中福长林(福清、长乐、林森即闽侯)游击根据地工作,曾任福长林游击队交通员、中共(长乐)坑田区委书记,参加了闽中游击根据地的反“清剿”作战和保卫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49年3月19日前往壶井联系组织农民武装返回坑田,下午在途经长乐古槐时被国民党古槐自卫队抓捕,面对残酷刑讯甚至被割下双耳,仍坚贞不屈。当天深夜,被敌活埋在古槐祠堂后面的一口废粪池内,壮烈牺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0: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