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林彬
释义

林彬,常见人名。著名人物有开国少将、开国上将杨勇将军夫人、画家、演员等。

1.职业画家

林 彬

职业画家,江苏滨海人,现居南京

个人履历

198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

1987在南京艺术学院举办个人画展,在《江苏画刊》等报刊发表

88-93年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音乐厅、南京鼓楼举办个人画展

1990年作品《晨漱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获中国美协颁发的优秀作品奖

1991年参加《全国扇面邀请展》

2003年—2005游学欧洲

2011年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社会评价

林彬原是一位浸润着“新文人画”影响的人物画家。五、六年前,他由人物画而突入了一个原先比较陌生的领域。

王维在《辋川绝句》中写道:“木未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此诗句仿佛就是林彬这批山水画最好的写照。在林彬的画面上,我们总能感到一种与世无争、百无聊赖的闲,了无声息、万籁俱寂的静,如梦如幻、恍若隔世的幽,云淡风轻、似有若无的淡。虽然眼前的画面与世无涉,也起不到干预现实的济世之用,但却在花开花落、水随山转、天地自然两由之的自在和空寂中,更加接近了宇宙大化、生命不息的真谛,接近了永恒和终极。相较于我们常说的世俗情怀,这是一种更超然的人生态度,也是更深一层的人文关怀。文心幽远,因而它更能拨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那根柔弦。事实再一次证明:只有灵魂能触动灵魂,只有敞亮的心能与另一颗心交流。

这些山水图像并非源于真山真水,甚至丝毫不留写生的痕迹。哪么,这些山水又从何来?答曰:源于元明清山水遗存和图册。在我们仔细辨认后便不难发现,在图像学谱系上,它们与“四僧”(尤其是渐江)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有的就是截取了其中的大部或局部,稍加改头换面而已。对此,林彬本人并不忌讳。妙的是这里的“改头换面”大有讲究,使它们有了一种“异样”感,例如:画面上不再留白,而以“全局”式构图,使幅幅画面显得饱满、充实;同时又减弱了用笔的成分,一改“以书入画”的文人作派,而辅之以游丝一般的轮廓线,并营造出一些淡雅的色面,或紫,或绿,或黑,尤以紫调为佳,紫气充盈,超凡脱俗,俨然是一种拂之不去的忧郁氛围;虽无皴,但却加强了渲染和光晕的效果,从而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的虚幻感,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个个桃源盛景。因而,也具有了一种现代气息(遗憾的是这种气息尚不明朗)。总之,古本山水图像对林彬来说,仅仅是个素材(或曰底本)而已,或者说只是个“借口”。画家真正的意图是翻古为新、以退为进,营造出内心的山水感觉——一个与读者共享的“乌托邦”式的境界。

林彬作品赏析

林彬的作品,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懒闲,万籁俱寂的静谧。如梦如幻、恍如隔世。在单调中凝望、寂寥中抒情,有着诗性般的空间。作者以苍茫浓郁的墨色、游丝般的线条,营造出一个个梦幻般的桃园盛景,与读者共享乌托邦式的境界——心灵家园。个人作品

2.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6—1994)原名熊宗存。安徽省金寨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一师排长,红三十军第二六五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十八兵站三分站政治教导员,绥德兵站办事处政治委员,军委经济建设部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五师四十一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挺进支队司令员。独立团团长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独立第七旅二十一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六纵队十八旅副旅长,旅长,第十八兵团六十二军一八四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坦克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参谋长,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3.广州雕塑工作室副主任

(1932.10—)广东惠阳人。擅长雕塑。1955年毕业于中南美专雕塑系。历任广州市人民美术社创作员。广州雕塑工作室副主任。作品有《凯旋归》、《二妹子》、《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合作)获全国首届城市雕塑优秀奖。??

4 .北大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劳动社会学、社会分层、 社会变迁

调查研究方法 社会学方法论发展社会学

目前担任本科生教学任务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学方法研究会副会长

学术经历

1980年天津大学地下建筑专业毕业

1986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

1992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

1991年8月10日--8月25日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系"社会工作研讨班" 校际交流

1993年10月--1994年12月美国加洲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主要著作(含合著及译著)

《社会学调查原理与方法》(合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7-1-90

《当代社会学研究解析》 宁夏人民出版社 2-1-88

《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合著)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8-8-88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合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8-1-87

《中外社会学研究手册》(承担其中三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11-96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合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4-1-99

《变迁中的城区政府与区街经济》(与1948116合著) 专著 中国社科出版社,2002年12月

主要论文

论社会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社会学研究》 3-1-92

社会学未来发展的九大主题 《社会学与社会调查》 5-1-91

现阶段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合著) 《中国社会科学》 8-1-90

当代社会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社会学年鉴》 2-1-94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与1955084、1948116、1949050、1947128合著) 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Changes In China’s Social Structure Following The Reforms 论文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5,No.2

对当代中国社会学经验研究及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 论文 《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社会学方法论研究:社会学的多重解释与预测问题 论文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社会学方法的回顾与瞻望 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2-2003(与1955084,1951187,1950215合编) 论文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参与的主要研究课题

当代中国社会学方法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林斌1996-10-17 完成

1996 代中国社会学方法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 林 彬

1999 中国城市社会网络比较研究与港澳台合作研究 林彬

5.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Advanced English》省级精品课课题技术负责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副教授。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获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1996年作为湖北省图书情报界教育系统代表出席了第62届国际图联IFLA学术大会。

参加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收载入国家级出版物。并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 、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

研究领域:Internet信息技术、数字图书馆、E-Learning、数字校园建设、电子商务等;策划制作各类教学、电子商务网站。

主要科研论文:《智能体-智能化的网络资源搜寻跟踪工具》发表在《情报理论与实践》ISSN1000-7490(国家核心期刊);《计算机辅助分类主题标引系统设计》发表在《情报理论与实践》ISSN1000-7490(国家核心期刊);《"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电子化》发表在《信息技术研究》。

正在主持研究的项目:《数字化学习与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省教育厅200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5y268 )

6.历史人物(明.画家)

长乐(今福建长乐)人。以善书预修大典。宣德(一四二六 —— 一四三五)时贡士,任和州。

7. 温州生态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林彬,男,1967年11月出生,籍贯泰顺,1989年0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曾任洞头县元觉乡党委书记(市下派),中共洞头县委常委;中共洞头县委常、统战部部长;温州市少年体育学校副校长、党委委员;温州州市人民政府北京联络处副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住京办副处长;2011年2月,任温州生态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8.演员

林彬(1925~ )演员。原名林孝文。北京人。1945年肄业于上海法学院经济系。曾参加联艺剧团、苦干剧团等表演团体,在《花信风》、《称心如意》、《艳阳天》、《夜店》等话剧中饰演主要角色。1947年在综艺电影公司摄制的《吉人天相》中担任女主角。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相继在《护士日记》、《秋翁遇仙记》、《不夜城》、《苗家儿女》、《林家铺子》、《春满人间》、《小字辈》、《巴山夜雨》、《童年的朋友》等影片中饰演角色。其中,因在《巴山夜雨》中饰演教师一角,于1981年与其他配角演员共获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女配角集体奖。

9.开国上将杨勇夫人

林彬(1923-2003),回族,山东冠县人。开国上将杨勇夫人。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国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鲁豫军区组织部干事。新中国成立后任贵阳市百货公司经理,商业部处长,国务院财贸办公室轻工组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法院院长、总参谋部政治部纪检委员。

10.现代法学专家

林彬(1893—1958),字佛性,乐清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历任地方法院检察官、推事,高等法院庭长、推事及最高法院审判官等职,曾先后主办曹锟贿选总统案和段祺瑞政府高级官员杀伤请愿学生案,守正不阿,不畏权势。

1927年,任国民政府法制局编审。次年冬,立法院成立后,任第一至第四届立法委员,并兼任法制委员会委员长,参与起草《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标准法》、《国籍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户籍法》、《土地法》、《强制执行法》、《破产法》、《公证法》和各种机关组织法、各种人民团体组织法以及《初审立法原则草案》等数百种法,其间还先后应聘任北京大学、政法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法律系教授。讲课言辞清晰,条理分明,使听者信笔记录,即成篇章。

1937年春,曾以患口疽返家乡疗养。七七事变起,病体未康复,即返回南京,后随国民政府入四川。1939年9月,因母去世,又返乡奔丧。1942年4月任考试院法规委员会委员。1945年任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

抗战胜利后,1946年当选国民代表大会代表。1948年当选行宪国民大会代表,同年7月任司法院大法官。1949年春去台湾,历任“司法行政部部长”、台湾大学教授、“总统府国策顾问”等。1958年逝世。著有《民法总则》、《民法物权》、《民法亲属继承》、《刑法各论》、《民法概论》、《民刑法概要》等。

11.原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罗村区

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林 彬 1934年10月生,广东陆丰人。又名林滨。1949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青团,离休前任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罗村区供销合作社副主任。主要业绩:1941年至1947年在陆丰博美镇宝光小学和中心小学读书。1949年7月响应党的号召在陆丰城参加工作(志愿为人民服务)。1949年7月由地方党的工作人员带领,前往我党粤赣湘边边纵举办的江南青年公学培训,即东江公学一期,同年8月结业,发给证书,由部队组成服务团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行政区支前司令部报到(驻址广东省惠州市内)。随即派往边防澳头小队参加运押军粮工作(由澳头经淡水,龙岗到深圳支援前线)任学员、战士。1949年10月参加两广纵队青训班学习(校址中山石岐),1950年1月结业,分派广东省南海县基层工作,当时主要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据形势需要他们往该县区(官窑)工作内容是宣传革命道理,胜利开展粮工队工作。在当地的党政领导下,协助乡村组织政权建立乡政府、农会、民兵、青妇会、土地改革分田分地,协助搞好生产,恢复乡镇的商业秩序和管理,搞供销合作社,为当时工农生产生活做好桥梁作用。1954年参加搞军机场初建工作等等。在南海基层工作过程曾被任命土改队组长、区工商助理员、罗村区供销社副主任、服务局澜石营业部副经理,又按需要兼任区财经小组长、共青团书记、总支部副书记。1952年在南海土改获三等奖。1954年在南海沙堤机场建设受表扬。1955年在南海罗村区供销社获三等奖。曾获建国五十周年14K金质纪念章一枚,广东省供销社颁三十年以上为发展供销事业作贡献荣誉证书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干部离休荣誉证。林彬同志在解放战争后期,怀着对国民党残酷镇压、剥削的仇恨,对全国解放的美好憧憬、对革命事业的热切向往、毅然参加考取了共产党主办的东江公学,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革命征途,迎接解放军,并一起参加广东的解放战役,从一个青年学生成长为革命战士,以实际行动为广东人民的解放事业、建设事业奋斗了几十年,也在革命道路上铸就了自己的人生辉煌。

12.天津大学研究员

职称 研究员/博导

职务 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专业 机械制造工艺装备及其自动化

所在系、所 产品设计与制造研究所

主要学术经历:

1988.08-至今,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讲师(1994.7)、副教授(1996.11)、研究员(2007.6)、博士生导师(2009.4)

主要研究方向:

硬脆材料加工理论与加工技术

结构陶瓷应用理论与技术

现代制造装备设计与分析

主要讲授课程:

机械工程导论(本科生课程,32学时)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本科生课程,40学时)

Precision Engineering (本科生课程,32学时,双语)

工程陶瓷及硬脆材料加工(研究生课程,32学时)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研究生课程,32学时,双语)

主要学术兼职:

1. 天津大学"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学术委员会委员;

2. 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协会切削先进技术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现代工程材料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3.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精密工程及纳米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4.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切削专业委员会委员;

5.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光整加工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6. 天津市硅酸盐学会陶瓷分委会委员;

7. 北京军区军地共育高级人才专家;

8. 《现代制造工程》杂志编委会委员;

9. 《微细加工》杂志理事会理事。

主要学术成就、奖励及荣誉:

曾先后参加并主持国家“七五”“八五”“九五”重点攻关课题8项,主持与参加“863”重点课题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重点实验室基金课题2项,项目总经费2000余万元,其中独立承担1500余万元,是30余个项目的第一负责人。已经完成20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3项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一项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94年获得天津市青年科技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论文120余篇, SCIE/EI检索20/23篇;第一作者45篇。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0余人,博士研究生3人。

主要科研项目及角色:

1. 2009年―至今,自然基金项目名称:基于低粘度绿色润滑剂的高速动静压陶瓷滑动轴承研究, 批准号: 50975199,32万元;

2. 2008年―至今,863重点课题名称:精细陶瓷典型复杂型面零件的高效精密磨削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9AA044306,197万元;

3. 2008年―至今,863重点项目名称为:“脆性材料放电铣削及超声辅助复合加工技术与装备”,项目编号为:2009AA044204,484万元;

4. 1999年―至今,省部级课题20余项:“应用技术”,合同经费1600余万元,实到1300余万元;

5. 2002年―2005年,教育部重点攻关课题:“陶瓷光纤接插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20万元;

6. 2002年―2005年,兵器科学研究院预研课题:“大直径、高线速度、耐腐蚀滑动轴承研制”,20万元;

7. 1998年―2001年,军品配套( 教军配98-09号):“拉晶杆的研制”,104万元;

8. 1998年―2001年,国家科委“九五”重点攻关(96-A08-04-03):“陶瓷摇臂及离合器从动盘的量产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制造”,105万元;

9. 1996年―2001年,国家科委“九五”重点攻关课题:“石油化工用陶瓷缸套球阀等产品开发”,120万元;

10. 1996年―1997年,天津市科委(963702011):“脆性材料延性域磨削技术研究”,4万元;

11. 1997年―1999年,重点实验室基金( TD97-01):“陶瓷坯体烧成过程的计算机动态仿真技术研究”,1万元;

12. 1996年―1997年,重点实验室基金( TD96-05):“硬脆材料去除机理对磨削温度影响的研究”,1万元;

13. 1992年―1997年,国家科委“八五”重点攻关课题:“陶瓷发动机缸盖底板研制”,40万元;

14. 1992年―1997年,国家科委“八五”重点攻关课题:“陶瓷发动机气门导管、座圈研制”,40万元;

15. 1992年―1997年,国家科委“八五”重点攻关课题:“陶瓷发动机气门研制”,50万元;

16. 1992年―1997年,国家科委“八五”重点攻关课题:“陶瓷发动机活塞顶研制”,40万元;

17. 1988年―1992年,国家科委“七五”重点攻关课题:“陶瓷材料加工技术”,34万元;

13.福建佳润股公司总经理

男,1957年出生,学士,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并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进修三年。曾任福建省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科长,福州保税区华健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佳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14.中国水电七局一分局副分局长

男,汉族,四川乐山人,1965年10月出生,1984年7月毕业于水电七局技校、中技学历,同年在水电七局二处参加工作,1989年毕业于十二局职工大学工民建专业(脱产)、大专学历,2002年12月毕业于四川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函授),本科学历,199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水电七局一分局副分局长兼巴贡项目副总经理、厂坝工区主任,高级工程师,二级建造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