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琳达.里弗斯 |
释义 | 琳达·里弗斯琳达.里弗斯(Linda Rivers)从1980年开始她的写作生涯,为一些报刊撰写专栏,二十年间,很多文章被《今日美国》、《文摘》等知名报刊杂志刊登选用,1990出版了其第一本书《透过她的双眼(Through Her Eyes)》,两年后,她加入心灵鸡汤团队,期间多篇文章被各个专辑选用。琳达十分热心公益事业,是失踪儿童搜寻组织Hide and Seek Foundation的创建人,1986年她还创建了Circle "R"骑马农场,帮助小孩和成人面对生理和心理挑战,1987年美国眼睛银行授予琳达角膜移植和视力恢复代言人,1989年琳达成为一个乡村社区行动中心分部的负责人,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服务,期间她根据其经历写了《钱,如何获取你所想要》一本书,这是一本教人如何安排开支的手册。1993年,她入选“美国知名女人2000名(2000 Notable American Women)”目前,琳达加入卡普兰大学,从事刑事司法工作,同时继续为各种杂志撰写励志文章。《永生的眼睛》中温迪,在1986年一次意外的骑马事故去世,她的角膜帮助两个盲童恢复了视力。 简介琳达.里弗斯,(1951~今)美国人,作品有:《永生的眼睛》,《永生的眼睛》是她的代表作。此作品被选编入小学四年级下册和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科书内。(四年级下略读课文,六年级下是选读课文。) 永生的眼睛1965年炎夏的一天,也就是我十四岁的那一年。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当时她才36岁。那天下午,一位警官来访,为医院要取用母亲的眼睛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我惊呆了,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予他人,而父亲居然回答“同意”。我痛苦难忍,冲进了自己的房间。 “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琳达,”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他说,他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很多年过去了,我有了自己的家。父亲也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为了照顾他,我把他接来同住,父亲愉快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角膜。“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哪有多么美妙!”父亲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将会为我自豪!” 我告诉温迪她外公的心愿。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她14岁,恰恰是当年我首次听说捐赠器官时的年龄。 1986年的一天,父亲与世长辞了,我们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这令你骄傲吗?”我问。“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送给失明的人。”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我紧紧搂着温迪,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因为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一辆卡车无情的碾过了正在马路边策马扬鞭的她。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三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你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那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仍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