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列宁格勒大围困
释义

圣彼得堡(俄语: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旧称:列宁格勒/Ленинград 和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俗称:Питер )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是列宁格勒州的首府,也是仅次于莫斯科的俄罗斯第二大城市。

历史上最血腥的封锁

苏德战争爆发后,1941年8月,德国军队发起了对列宁格勒的强大攻势。希特勒调集了40个师、6000门大炮和1000多架飞机向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发起了疯狂的进攻。8月中旬,希特勒的部队兵临城下,希特勒得意忘形地向全世界宣布:要在9月1日前占领列宁格勒。1941年8月30日,列宁格勒陷入了“德国铁钳”的包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鲜血淋漓的围困。苏军攻破包围圈时,城中只剩下56万人,仅是包围初期的五分之一。

列宁格勒是伟大的十月革命的摇篮,列宁格勒的人民是勇敢和坚强的人民,面对希特勒的疯狂进攻,他们的回答是:“宁死不屈,列宁的城市永远是我们的!”全城不分男女老少,纷纷行动起来,拿起手中的武器,修筑战壕街垒,投入保卫列宁格勒的伟大斗争中去。英勇的列宁格勒人民众志诚成,团结起来,大家的共同心愿就是决不能让列宁格勒落入希特勒的手中。

由于列宁格勒人民的誓死捍卫列宁格勒的殊死抵抗,希特勒扬言9月1日前占领列宁格勒的计划很快成了泡影。德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9月8日,德国法西斯军队攻到了拉多加湖,占领了彼得要塞,并切断了列宁格勒与其他地区的陆上交通线。敌人企图突击攻占城市,但被苏军击退,只能滞留在西南和南部地带。在列宁格勒南郊、普尔科沃高地,两国军队展开了肉搏战。苏联陆军、海军和劳动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英勇作战,其丰功伟绩已被载入史册,这是军民勇敢、坚贞的象征,体现了苏联人民的集体英雄主义精神。

从9月初到9月下旬,德国进攻列宁格勒的半个月内,死伤官兵17万人,损失飞机300余架、坦克500余辆、大炮500余门。德国负责进攻列宁格勒的莱布元帅焦头烂额,不得不向希特勒告急:“我军死伤惨重,剩下的兵力已无法向列宁格勒进攻了!”

在列宁格勒防御战中,长达百日的埃泽尔、达戈岛防御战和持续150天的汉科半岛防御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苏联人民满怀信心,誓死守卫列宁格勒,因为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摇篮。在列宁格勒前线军事委员会、列宁格勒市及州党组织及苏维埃组织的领导下,列宁格勒建起了环绕全城的防御工事,城中成立了民兵组织,敌人后方也有游击队在活动。

在多次进攻未得逞的情况下,希特勒决定改变战术。他说:“应当用饥饿来扼杀这座城市。切断一切运输走廊,让老鼠都爬不进城去。对城市狂轰滥炸,不要吝惜弹药。这样,城市就会如同烂熟的果子,完全溃败。”德军开始频繁轰炸列宁格勒,城中的粮食储备已经消耗殆尽。食物只能通过空运和拉多加湖上的冰上生命线运抵城中。据苏联时期的官方统计材料,当时有64.2万人死于饥饿,另有说法是,饿死的人数达85万多。

伟大的列宁格勒:人的光芒

列宁格勒保卫战是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辉煌奇迹,这座城市被德国法西斯围困了整整900天,几乎弹尽粮绝,但全城的人宁死不屈,一直坚持到胜利之夜。

在莫斯科胜利广场的纪念馆里,大型的壁画、瓦砾、旧枪弹……一批战争遗物逼真地再现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悲壮场面,黑压压的乌云,满天弥漫的浓厚的硝烟,喷出火舌的枪炮,被敌人炮火击毁的建筑物,街头的陈尸,被战争烈焰烧焦的树的断身……战争的残酷压抑,以及比死亡更令人窒息的狰狞气氛是处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所难以承受、不可想象的。

有一排塑像可以传神地体现战争对人的摧残:一群身姿优美的人渐渐变形,柔软的线条变得笔直,再慢慢变得僵硬、锋利,最后,有关肉身的线条统统消失了,人变形为石头——一块一块的嶙峋之石。

然而,发生在列宁格勒的反法西斯之战却从另一个角度颂扬了受战争摧残的人民:人心不泯,坚强高贵。

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岿然不动,德军见久攻不下,使用了更阴险毒辣的计策:从陆海两方面严密封锁列宁格勒,切断外界弹药、口粮供给及与外界的一切运输、联络,同时日夜不停地轰击,企图迫使城内的军民整天呆在防空洞里,无法进行抵抗。意欲让这座孤城变成死城。

整整900天,这个被战火毁得千疮百孔的城市破败不堪,食品紧缺。特别是11月8日德军占领了提赫文后,从苏联内地向列宁格勒运送粮食的运输线完全被切断,它使300万列宁格勒军民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饥饿“大灾难”之中。围困的时间越来越长,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人们开始寻找各种能吃的来弥补粮食的不足。军队养马场的饲料燕麦当作粮食了;榨油厂做燃料的棉籽渣也成了代食品了;从海底沉舰上打捞起来的发了芽的谷子也成了宝贵的粮食;满城都是蜷着身子的饥饿的人们。粮食一天天仍在减少,市苏维埃一次一次降低粮食供应标准,9~11月,居民的面包定量先后降低5次,11月20日降至最低限量:高温车间工人每人每天375克,一般工人和技术人员250克,职员和儿童仅125克。为此从1941年11月到1942年12月期间,列宁格勒付出了近百万人的宝贵生命。没有取暖的东西,在最寒冷的日子里,有个年轻女子拖着个小棺材在街头踯躅,棺材里躺着她病死的孩子,可是,没走多久,女子便冻僵在路边。

我永远难忘陈设于墙上的那些启事,那都是列宁格勒人在当时贴出的:卖首饰,卖房屋,卖值钱的家什,只为换取若干口粮和棉毯。人们力图活下去,力图抗争所处的逆境。

在那样巨大、危急的战争阴影下,列宁格勒的人们仍没有放弃正常的有尊严的精神生活:剧院天天夜里开演,剧照贴在大街小巷,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不间断……

列宁格勒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想尽一切办法来改善人民的生活,降低人民的死亡率。列宁格勒的居民在危难的时候,发扬高尚的互相友爱的精神。共青团员们组织起服务队,走街串巷地帮助群众。他们把面包分送给居民,把政府的关心和慰问带给民众。有人饿倒时,有一个女青年立即把自己第二天的定量面包给他吃。虽然她心里明白,也许明天自己也会饿倒,再也爬不起来。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天黎明,一位卡车司机驾驶一车专供病人吃的新鲜面包行驶在列宁格勒的大街上。突然,敌人的一枚炮弹在车前爆炸了,司机牺牲了。车上的面包撒得到处都是,过路居民发现后,不约而同地拾起一只只诱人的小面包,小心地吹去尘士,仍旧放在车斗里,然后守护在车旁,直到面包厂的另一辆面包车来把面包拉走。忍住饥饿,抗拒诱人的面包香味。这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呀!

最令我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列宁格勒的小女孩丹娘·萨维契夫,一个小学生。她原本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可是战争来了,她成了一个长着忧郁的大眼睛、头发由于营养不良而变得枯黄的战争儿童。她天天写日记,从不间断、慢慢地、执拗地记着法西斯的罪恶。

丹娘·萨维契夫用她的小手写出了稚嫩的字迹:1月25日,爷爷死了;2月3日,伯伯死了;3月1日,妈妈去世了……她记着亲人们一个个地逝去的日子以及他们的死法,每天每天,从不辍笔。后来,亲人们全死光了,全存于她的日记里,她把他们好好地藏在里面。再后来,她的日记中断了,如同一段曲子,奏着奏着,突然停息了,那是因为,她也死了。

小姑娘丹娘·萨维契夫弱小的不屈的灵魂发出了熠熠光芒。她的故事被人们传颂,使每一个对战争心怀软弱的人陡生了几许豪气。她让人们明白,人们不要战争,但不怕战争,人的光芒最终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苦,包括战争。

生命的希望:冰上运输线

自从列宁格勒与苏联内地的铁路交通被完全切断后,拉多加湖就成了列宁格勒唯一能从外界获得粮食和其他一切必需品的水上生命线,可现在拉多加湖也仅仅剩下中间一段宽约65公里的水域不在德军炮火的射程之内。

拉多加湖,古时候称之为“涅沃湖”,面积 184,000 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一个湖泊。它的南北长2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达124公里,湖的北岸和西北岸都是陡峭的悬崖岩壁,湖深达250米,而湖的南岸则是低平的砂土层和沙滩,湖岸也比较平整,湖深只有20多米。 在9月8日列宁格勒被围困之前,拉多加湖的水上航运业务主要是客运,而不是货运。湖的东西两岸都未建有大型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和停泊码头,货物的吞吐量极其有限。再加上秋天的拉多加湖经常是大雾弥漫,狂风怒吼,而德军飞机又整天在湖面上空盘旋扫射,使许多满载粮食的平底驳船往往由于风大浪急和躲避空袭而触礁沉没。 因此,如何切实保证城内300万军民的生活必需,就成了列宁格勒方面军当时所面临的一项头等大事。因为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300万军民的吃饭问题,坚守列宁格勒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11月下旬,拉多加湖开始封冻,水上运输暂停,这使列宁格勒的粮食供应更趋紧张。在这饥寒交迫的日子里,死神随时随地都会夺走人的生命,列宁格勒城内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因饥饿而丧生。正在生产的工人饿死在机床旁,指挥交通的民警饿死在岗亭里,正在抢救危重病人的医生饿死在手术台前,年老体弱的居民饿死在购粮途中…… 对于自己一手造成的“杰作”,希特勒得意忘形地狂叫:“列宁格勒不久将会出现人吃人!”然而,英雄的列宁格勒人民是决不会坐以待毙的。在这面临被困死的危急关头,列宁格勒军民的唯一出路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牢牢地控制住拉多加湖南岸地带,并迅速采取果断措施,组织冰上运输。 “生命之路”早在1941年11月9日,德军占领提赫文的第2天,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就作出决定,立即沿着靠近什利谢尔堡海湾那段已冰封的湖面,从西岸的鲍利索瓦—格里瓦车站和拉多加湖车站至东岸的列德涅沃修建一条冰上军用公路。 可是,要想在封冻的拉多加湖面上修筑一条运输公路真是谈何容易。列宁格勒的科学工作者在对拉多加湖结冰情况作了一次实地考察后,他们发现在靠近南岸风平浪静的浅水区内,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初就开始结冰了,而在什利谢尔堡海湾内打算修筑冰上汽车运输线的那一段湖面,一般要在12月中旬,个别地方甚至要在翌年元旦才能结冰。另外,拉多加湖的冰层表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很多,特别是在浅水区内,叠积的大冰块有时会形成高达五米至十米的冰丘,其周围堆着一层厚厚的积雪,因而底下的冰层较薄,当载重汽车驶过这些地方时危险性很大,随时都有可能因冰面裂开而连车带人掉进冰窟窿里。 时间不等人!被围的列宁格勒军民每时每刻都有人由于饥饿而倒下,他们急待从内地运进粮食、燃料和武器弹药。但时至11月16日,拉多加湖冰层的厚度还仅有100毫米,这顶多可以供不载货的马拉雪橇勉强通过。而要组织大规模的冰上汽车运输,冰层厚度至少需要达到200毫米以上。根据水文工作者的测定,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时,湖面冰层厚度达到200毫米需要6昼夜,300毫米则需12昼夜;气温在零下15摄氏度时,冰层厚度达到200毫米需要4昼夜,300毫米则需8昼夜。 11月18日清晨,拉多加湖面上刮起了期待已久的西北风,天气寒冷刺骨,至黄昏时分,气温骤然下降了12摄氏度。11月20日,湖面冰层的厚度已达到180毫米。这时,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认为:形势逼人,时不我待,他们决定立即用马拉雪橇在筑路勘探队员冒着生命危险以标杆标明走向的冰道上开始试验性运输,把堆放在湖东岸列德涅沃转运站的大量粮食和其他急需物资迅速运往西岸的鲍利索瓦—格里瓦车站和拉多加湖车站。 尽管当时挑来赶马拉雪橇的都是从郊区集体农庄里精心挑出来的富有经验的好驭手,但在第一天的冰上运输中,还是有不少马拉的雪橇因冰面破裂而掉进了湖里。另外,考虑到马拉雪橇不仅载运货物少,而且还要耗费饲料,特别是在遇到暴风雪时,极易迷失方向而掉进冰窟窿。所以,这种运输方式不久就放弃了。 11月21日,修筑在离拉多加湖南岸12公里至13公里地方,也就是在什利谢尔堡德军炮火射程内的第一条冰上汽车运输干线,经过列宁格勒军民的忘我劳动,终于胜利通车了。第二天晚上,由60辆大卡车组成的第一列车队载着运往列宁格勒的货物从拉多加湖东岸的卡鲍纳出发,经冰上公路驶往西岸的奥西诺维茨。 就是这条后来昼夜通行的冰上公路在1941~1942年间冬季列宁格勒处于饥饿围困最艰难的期间,连接了拉多加湖东西两岸的运输线,成了列宁格勒赖以取得外界支援的唯一通道,因而被列宁格勒军民誉为他们的“生命之路”。 在“生命之路”刚通车时,拉多加湖的冰层还不是十分紧固,有些地段的冰层厚度只有240毫米。卡车驶过时,冰层发出嘎吱嘎吱响声,随时都有被压裂的危险。在寒冷中行驶的司机不仅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而且还得把驾驶室的车门打开,以防万一遇到冰裂时能够迅速跳出驾驶室。 由于湖面冰层还没有达到安全运输所需要的300毫米的厚度,再加上司机又都缺乏冰上驾车的经验,因此每辆卡车开始时不仅载货少,而且速度慢。一辆载重量为2吨的卡车有时仅拉3、4百公斤,有的车队跑一个来回竟费时10个至12个昼夜。从11月23日至12月1日十天时间,虽然司机们历经千难万苦,但车队总共才为列宁格勒运来了800吨面粉,还不敷两天之需,然而在此期间,却有40名司机陷入冰窟窿之中。 1941年12月9日,尽管列宁格勒方面军在沃尔霍夫方面军的配合下,一举收复了提赫文,大大缩短了汽车运输的路程,运输状况却仍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这是由于这年冬天气候反常,大雪弥漫,狂风呼啸,使湖面冰层经常断裂,而从裂开的冰缝里渗上来的湖水很快又被冻住了,结果使湖面平如玻璃,又光又滑,汽车在这样的冰面上行驶时不仅车轮经常会空转打滑,而且方向也极难把握,有时狂风甚至会把满载货物的汽车刮离冰上车道5米、6米远。此外,德军为了破坏冰上运输,也不断派出飞机盘旋在拉多加湖上空,对车队进行疯狂的轰炸扫射;什利谢尔堡的德军炮兵则干脆集中瞄准一段宽达5公里至10公里的冰面一下子就送上数以千计的高爆炮弹,造成冰面裂缝重重,弹坑累累,车队一时无法安全通过。 为了提高冰上运输速度,确保行车安全,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决定立即在什利谢尔堡德军炮兵射程之外的安全地带另外开辟4条单向公路线:其中两条供满载货物的汽车从湖东岸驶往西岸;两条则供载着疏散到大后方去的列宁格勒居民的回程汽车驶回东岸。尽管这样,当时经过这唯一的“生命之路”运进列宁格勒的货物还不到最低限量的1/3,列宁格勒的困境仍没有解脱。 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输速度,列宁格勒方面军一方面派出大量的高炮部队负责保护“生命之路”的安全,一方面派出大批得力的政工干部前往汽车司机和公路养护人员中间进行宣传鼓动工作。 在这条被称之为“生命之路”的冰上运输线上,勇敢的司机们每增加一公斤的货运量都得付出大量的血汗甚至是宝贵的生命。隆冬季节,他们冒着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和十级以上的狂风,日日夜夜地行驶在百里冰封的湖面上,一面把粮食、燃料和其他急需物资运进被围困的城市里,一面又把妇女、儿童、伤员以及最重要的设备和文化珍品撤离该城。司机们为了多装快跑,力争在一昼夜内驾车跑两个来回,彼此之间展开了热火朝天的竞赛。他们24小时内连续4次越过拉多加湖的冰上运输线,行程达700多公里。他们不辞辛劳,吃、睡都在冰上的帐篷里,每天驾车行驶长达16个至18个小时。特别是当他们听到沿途各宣传站的鼓动员们高喊“司机同志们!加油!快跑!你每天多跑一个来回,一万名列宁格勒居民的生活就有了保障”时,更是精神振奋,干劲倍增。在这种强大精神力量的感召下,有的司机争分夺秒,甚至一天一夜能够跑三个来回。 由于采取了各种强有力的措施,经拉多加湖“生命之路”运进列宁格勒的货物量开始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了,货运的速度也一天比一天快起来了。随着运进列宁格勒的粮食日益增多,市内的粮食储备有所增加。1942年4月,军事委员会政委日丹诺夫有一次很风趣地对人们说:“好啦!现在我成为一个富人了,因为我已有了十二天的粮食啦!”就这样,传奇般的拉多加湖“生命之路”,终于使列宁格勒军民战胜了饥饿的威胁,从而彻底挫败了希特勒妄图困死列宁格勒人的罪恶计划。

攻破德国铁钳的包围

为了突破敌人的封锁,1943年1月12日,沃尔霍沃和列宁格勒前方部队同时发动进攻。2000门火炮和迫击炮一齐轰鸣,列宁格勒的战士们从四面八方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67军的作战任务难度最大。敌人的阵地沿着结冰的涅瓦河左岸蜿蜒,比右岸高出许多。要在冰上向盘踞涅瓦河岸的敌军发动进攻,必须将火力高度集中。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动用炮兵,压住敌人前方火力。在进攻前夜,苏联空军对敌人炮军阵地、控制中心、机场和通讯枢纽发动了大规模打击。成千上万吨金属炸弹飞向敌人,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并摧毁了他们的防御设施。

炮击过后,67军的步兵和轻坦克部队迅速通过冰层,向涅瓦河左岸进发。在阻击炮火的掩护下,突击分队最先抵达对岸。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障碍物中辟出一条血路。在猛烈炮火的支持下,射击和坦克部队也顺利渡过冰封的湖面,成功地向敌人发起了进攻。天黑前,在中心地带发动进攻的136和268射击师攻入了敌人距前线3公里的后方。

在第二突击军团的战区,最激烈的战争是在位于利普卡村、第8工人村和贡托沃利普卡西北的丛林中展开的。这些主要据点位于战场一侧,德军陷入包围后,仍妄图顽抗。当天晚间,联合部队攻破了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并将战线向前推进了2—3公里。

1月13—18日,沃尔霍沃和列宁格勒前线的苏军集团军继续向前推进,以期会师,并不断扩大进攻范围。敌人遭遇了沉重打击,阵地接连失守。其控制的锡尼亚维诺北部阵地面积也在逐渐萎缩。

1月18日上午,第二突击军团和第67军在第1、5工人村会师。天黑时,拉多加湖南岸的敌军已被完全肃清,散兵游勇也被一一击溃,至此德军的封锁线终于被突破了。苏军沿拉多加湖南岸建立起了8—11公里宽的走廊,修筑铁路和公路,把粮食、武器、弹药运进列宁格勒,使严峻的形势得到缓解。

经过两周的激烈战斗,苏军取得了重大胜利。

1944年1月27日,是列宁格勒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列宁格勒从敌人持续了880天的包围中获得了彻底的解放。列宁格勒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列宁格勒人民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到处都是“乌拉,列宁格勒”的欢呼声。

英勇的列宁格勒人民信守了自己的诺言:“列宁的城市永远是我们的!”

列宁格勒会战的历史意义

在列宁格勒会战期间,同企图破坏城市的敌人炮兵和航空兵进行了顽强斗争。列宁格勒方面军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炮兵进行了有效的对炮兵连斗争。为此,广泛地使用了方面军和舰队的航空兵。自1942年年中起,敌人炮击的猛烈程度降低了4/5以上。对炮兵连斗争,是在城市被封锁条件下对敌攻城炮兵进行巧妙而有效抗击的范例。

在列宁格勒会战中取得了在被封锁条件下组织沿海大城市防空的丰富经验。防空是由各方面军、舰队,国土防空军的航空兵和高射炮兵密切协同进行的,成功地击退了德军第1航空队所属各轰炸中队270余次空袭。

目的明确的党政工作,保障了全体军人在思想政治上的团结一致、防御中坚韧不拔、进攻中战斗精神振奋。州、市党组织向作战军队派去了约7万名共产党员,。在战争期间,列宁格勒方面军所属部队和兵团共吸收36.8万多人入党。共产党员团结了列宁格勒保卫者,保障了军人在防御中坚韧不拔、在进攻中锐不可当。

列宁格勒劳动者与作战部队一起奠定了对敌人的胜利。根据联共(布)中央同意的党组织倡议,在市区组建10个民兵师,其中7个后来成了基干师。在城市被封锁期间,共修理和制造了2,000辆坦克,1,500架飞机,数千门野炮和海军炮以及许多战斗舰艇,制造了22.5万支突击步枪、1.2万门迫击炮、约1,000万发炮弹和迫击炮弹。党中央和苏联政府时刻关心着列宁格勒,将它变成敌人无法攻克的堡垒。党和国家的著名活动家H.A.沃兹涅先斯基、丸九日丹诺夫、A.H.柯西金、A.丸库兹涅佐夫、A.H.米高扬等都曾参与研究城市防务和供应问题。

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对保卫列宁格勒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人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海军军人的勇敢精神和英雄主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列宁格勒方面军有35万多土兵、军官和将军被授予勋章和奖章,内有226人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在西北方向(列宁格勒方面军,沃尔霍夫方面军,卡累利阿方面军),共有486人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其中8名两次获得这一称号。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42年12月22日命令,颁发了“保卫列宁格勒”奖章,约有150万人被授予这种奖章。 1945年1月26日,列宁格勒被授予列宁勋章,1965年5月8日英雄城市列宁格勒再次荣获列宁勋章和“金星”奖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3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