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辽宁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释义 | 实验室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和经济浪潮正在形成。 空格辽宁省政府十分重视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1992年由辽宁省科委、计委、财政厅组织国内基因工程领域著名专家、院士论证和评估,共同审批、组建了国内较早、省内第一个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该重点实验室依托于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座落于由世界银行贷款,基建投资2000万,仪器设备2000万的学校实验中心大楼内。 经过十多年的运行,重点实验室已发展成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较强的人才和技术力量、较好的仪器设备条件,主要从事植物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医药工程和海洋生物技术、植物化控技术等研究与开发的研究单位。该重点实验室是一个在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具有北方特色、国内较先进,集科学研究、高级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省内一流的重点实验室。 空格该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6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4名,中级职称人员5名,研究人员9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40%具有国外学习和研究经历。培养博士研究生20名,已经毕业17名,现在读3名;硕士研究生130多名,在读55名;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15人;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近200人,可谓我省植物生物技术领域的高级人才培养和培训中心。 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300多台件,面积1000多m2,固定资产近900多万元。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省部委和市级重大和重点科研项目40多项,经费1000多万元。鉴定成果20多项,获国家、省部级和市级奖励12项,其中有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辽宁省发明一等奖、辽宁省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辽宁省星火二等奖、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其中SCI和EI收录16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申报发明专利4项。实验室具有可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基因工程、藻类种植保存、植物化控技术研究、蛋白质分离提纯、生物信息学研究等科研工作的近20个实验室。实验室拥有各种国内外大型精密仪器,主要为FT-IR红外分光光度计,岛津、日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500兆核磁共振谱仪、PCR仪,超纯水制备系统、凝胶成像扫描系统、荧光检测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低温超速离心机、柱层析系统、液—质联用仪、微电脑控制酸度计、超声波细胞碎碎仪、自动控制高压锅等仪器。可谓辽宁省植物生物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心。 重点实验室目前和国内外十多个科研单位和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诸如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 、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南伊利诺州立大学,德国Pask大学、挪威农业大学、日本佐贺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等,2005年成立了以中科院院士孙大业为主任委员,知名专家武维华、黄伯渠为副主任委员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更加明确了实验室今后的发展方向,可谓辽宁省植物生物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中心。 重点实验室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现已同5个企业和农业高科技产业化基地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作为我省24个“高等学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之一的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省内植物生物技术重要的技术支撑平台,现已转化科研成果10项,为科研和生产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4500万元以上。“樱桃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技术的研究”、“甘薯体细胞培养及新品种选育”、“蕨麻有效成分分析及综合开发”、“化控技术对大连草坪生长发育及抗逆性影响 ”等成果,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达4500多万元,可谓辽宁省植物生物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空格“十一、五“期间,随着我校新校区的建设落成,辽宁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将由现在的1000多平方米,扩大到2000平方米,在引进更高层次人才、争取国家和省部委重大科技项目的基础上,实验室将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特别是植物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领导机构主任:侯和胜分工:全面工作,分管:人事、财务。 副主任:吕建州分管:人才培养、对外交流、行政、安全、仪器设备。 办公室:李洪艳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和行政工作。 课题组负责人: 植物繁殖与基因工程:王关林 植物抗性:侯和胜、李秋莉 功能基因与蛋白质组学:马飞 植物病理:姜华 植物生态与进化:张恒庆 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组成是: 主 任:...孙大业 院士 河北师范大学 副主任:...武维华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黄百渠 教授 东北师范大学 成 员:...张泽宇 教授 大连水产学院 李玉花 教授 东北林业大学 安利佳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李庆伟 教授 辽宁师范大学 侯和胜 教授 辽宁师范大学 王关林 教授 辽宁师范大学 学术委员会工作章程1、辽宁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受辽宁师范大学的委托,是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 2、学术委员会由国内植物生物技术领域的知名同行科学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委员的专业特长将涵盖不同学科方向,以保证学术委员会能从相关领域的不同学术角度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内容实施有效指导。学术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6名。 3、学术委员会主任由辽宁师范大学推荐,省科技厅和教育厅聘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成员由辽宁师范大学聘任。原则上辽宁师范大学的委员应不超过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4、学术委员会成员每届任期五年,年龄不超过七十岁,每次换届应更换三分之一以上成员。 5、学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 (1)指导实验室确立学科布局和研究方向。(2)评议实验室的研究成果。(3)评估实验室固定人员的科研进展及研究成果。(4)听取和审议实验室主任的工作报告。(5)审查和建议实验室有关的主要学术活动。(6)通过讲学、短期工作、互派研究人员等多种形式支持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6、学术委员会的工作方式: (1)每年召开1次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2)学术委员会主任在必要时可临时召集会议。(3)平时使用各种通讯方式与实验室保持紧密联系。 7、学术委员会遇事需要形成决议时,在发扬民主、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表决,决议以超过参加表决人数的三分之二为有效。 8、实验室遇有学术方面的重大决策时,应报请学术委员会审议,征求学术委员会的指导意见。 9、实验室应为学术委员会的工作提供方便,通过各种方式为学术委员会了解实验室的工作创造条件。 10、学术委员会成员应积极参与学术委员会的各项活动,支持实验室的工作。对因各种原因不能经常性的参加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发挥其正常作用的成员,由室务委员会报请学术委员会主任和辽宁师范大学批准,可免去其学术委员会成员资格。 11、因工作需要,室务委员会可报请学术委员会主任和辽宁师范大学批准,对学术委员会组成进行调整。 12、室务委员会负责组织学术委员会的换届聘任工作。 辽宁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005年6月1日 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侯和胜 空格辽宁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从事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男,1955年1月20日出生,199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专业,海洋植物分子生物学方向,获理学博士学位。现工作于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1994.2-1995.10在香港科技大学做访问学者进行合作研究。2001年3月至2004年2月在美国密苏里州果树试验站和密苏里州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曾获地奥奖学金一等奖。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95攻关项目一项,主持省科研项目6项,市科研项目3项,已经完成。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共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收录5篇。 王关林 空格前任辽宁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男,63岁,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大连市等科研项目15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辽宁省发明一等奖1项,星火二等奖1项,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果树、蔬菜、花卉的植物组织、细胞培养及基因工程研究方面,特别是对名贵果树樱桃及名贵蔬菜绿菜花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1991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师",1996年评为"辽宁省优秀专家",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4部,其中《植物基因工程》专著130万字,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